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229|回复: 1

[资料转载] 成形模设计步骤及示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2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y' B/ c  U) q. g4 n7 s
1.6.1成形模设计步骤
单纯的成形模的设计是比较规范的,对零件的分析也比较有规律。一般来说,成形模的 设计步骤如下。
① 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首先确定其零件的成形性质,即属起伏成形、翻边、缩口 等,针对不同工序,分析不同的受力与变形,设计合理的成形工艺。
② 必要的工序计算,确定成形的工序步骤,确定工艺方案。

# S( I8 M" [  v6 h, S1 Z# U' G进行必要的计算,主要包括如下。
! f1 p9 a7 G: j
  • 成形力。
  • 成形工艺的计算,如翻边的预冲孔直径、胀形前工件的原始长度等。
    $ [. C6 p: i8 `8 N: Y
  • 模具总体设计。
  • 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
    选择压力机的型号或验算已选的设备。
  • 绘制模具总图。
  • 绘制模具非标准零件图。
    事实上,上述的设计步骤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具体设计时,这些内容往往是交错进
    行的。

    / L( T8 \4 ?" X4 U0 c$ {
1.6.2盖翻边模设计分析及计算
零件名称:盖,结构见图1-16。
材料: 08钢,料厚1. 5mm
生产批量:小批量。
  • 零件工艺性分析并确定工艺方案( H$ |: N' d4 t% O" C% C
    从该零件结构简图,很容易看出,匁10
    处为浅锥形拉深件,经工艺计算可以一次拉        图盖结构简图
    深成形,彡36.5处为内孔翻边成形件,根据
    工艺计算也可以一次翻边成形;工序安排为落料、拉深、预冲孔、翻边。根据零件的生产批4 r% W9 |5 A; p8 e+ [$ W# ~
    量,确定内孔翻边加工工艺方案为,预冲孔后利用翻边模翻成妇6.5mm处内孔。
  • 翻边工艺计算
    / A: D: M8 V6 B" y8 @
  • 计算预冲孔直径4 r& R6 Y  ~) h3 ~
    翻边前预冲孔直径^根据公式计算为
    d = D—2(ff —0. 43r一0. 720
    1 v) M! }* h' R# q! r( d; g% |! q- k
    其中 D=36. 5 + £ = 36. 5 + 1. 5 = 38 (mm)
    H=6. 5mm
    # U3 S# t; o& W1 _& C) `6 Y* b7 Er=2mm
    ! ^8 {% p6 N3 K£= 1. 5mm
    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得d = 38 — 2(6.5_0.43X2 —0.72X1. 5) = 28. 9 (mm)
  • 计算翻边系数2 h# V4 G4 ?% u! Q9 p% J
    翻边系数m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得:
    m=d/D=2S. 9/38 = 0. 76
    査低碳钢的极限翻边系数m极=0.65<m = 0.76,所以该零件能一次翻边成形,预冲孔
    $ F5 S/ }( N, e6 }6 Z$ ~9 s直径为28. 9mm,翻边前毛坯图如图1-17所示。
  • 计算翻边力8 r. l) l2 W" G5 v+ X3 d% \; N
    根据翻边力计算公式:
    P=l. IrciD—cDtaa
    9 Y1 s6 D6 f9 Y, v4 q
    査相关资料得08钢的a为200MPa
    代人上式得P=9434.2N
  • 16.png
    7 z: i8 L: x2 O. T8 P  |
发表于 2019-6-1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膜拜神贴,UG爱好者们后面请保持队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4-2 08:40 , Processed in 0.07425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