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某些产品中,产品的侧面局部有倒扣,倒扣的位置离主分型面较远;或因外观影响,倒扣处滑块的分型不宜破主分型面;或者因某些功能性要求,普通滑块难以满足时, 就应考虑做隧道滑块,如图4-9所示。2 L$ t. C- V- A; i# [2 g
# L% ?) t& Q" a6 C. H! C 隧道滑块的分型,基本上都是在倒扣的边或R角处。由于模具结构、布局、空间等因素影响,隧道滑块主要分为带基式、拨块式、单油缸式等几种驱动方式。1 F( J6 Y/ } _) V9 D7 L
带基式隧道滑块, I- Q( f* V4 `" Z
带基式隧道滑块是靠带基驱动滑块活动的隧道滑块,如图4-10 (a)所示。带基式随 道滑块多见于前模隧道滑块。因该做法间隙较小,相对位置和精度要求较高,开模状态下 带基不宜与滑块脱离,防止合模时带基不易准确插入滑块。9 d2 m) F; R: Z! B8 z/ W9 F
8 p! D# {! n) n/ S! g 若细水口模具使用该做法,前模应增加一块先抽芯板,大水口前模隧道滑块用GCI 类型模架。
! T5 K$ b7 I: L; M3 S, p6 E+ ^/ f, j1 L+ s( S6 S
) |, i8 D) B- D& W/ n动作原理:! |: c! Z9 t2 e' C4 G' ]
利用开模动作,带基拉动隧道滑块脱模。# i& i% y7 P7 Q) T# I4 h: ~* ^
设计规范% p) x, u& Z" K& D7 q/ A$ @8 i- T0 I
① 此做法是把带基做到模具内部,适合于滑块行程不是特别长、胶位成型面积不是 特别大的情况,因为该做法比较占用模具空间。若行程过长或成型面积过大,则会增加模 具的体积。6 O7 Q: F! f8 J& M9 [
② 带基要做反铲,正常情况下,反铲面高度应全部盖住滑块的成型面。特殊情况下, 反铲面高度也不能少于滑块成型面的3/4,滑块位置离分型面较近的。可在后模做反铲。 若滑块位置离分型面比较远时,可直接在前模板上做反铲。
6 z/ ]% \& C, Y9 L. j: F ③ 若滑块比较小,在不影响模具其他结构或强度的情况下,可在模板上直接线割出 滑块槽。若滑块较大,可以如图4-10 (b)所示,从前模正面锁压条。
# r7 P3 W, D* G( A ④ 小滑块工字部分可以直接线割出来,若工字处可以拼镶时,应镶出来,如图! W3 f- y% h. z2 b0 b
4-10 (c)所示。0 u2 y6 d7 J3 V7 J/ Y9 s; x
7 r$ U, [7 h2 I& {. q' {
⑤ 该做法,带基较长容易偏位,所以开模状态下,带基不宜与滑块脱离,否则合模 时不易插入滑块。
8 r. e$ |0 @6 p2 z ⑥ 若成型面积较大、行程较长时,可把带基锁到模具外面,参考后面单油缸式隧道 滑块。0 {+ a3 Z5 i9 u Z
拨块式隧道滑块/ o. _# `/ P7 ]# a9 W! R
拨块式隧道滑块是靠拨块驱动滑块活动的隧道滑块。拨块式隧道滑块在完全开模状 态下,拨块可以脱离滑块,因此,细水口模具可以直接把拨块做到面板上,大水口模具用 GC1类型模架,如图4-11 (a)所示。# n% v$ r% u6 ]2 c9 m2 Q0 x, T/ i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特大行程的隧道滑块,拨块式都适用。+ z& ~0 |7 N, A* b
* ]! o- p5 T& ^8 U# A8 f
! k3 M4 `. A: @9 t 动作原理:
" R7 V' G. [% Z; g8 a9 n0 W 前模拨块隧道滑块的开模动作跟带基式隧道滑块相同,此处省略。2 ?4 g( v+ X$ J! M' Z/ p" Y
设计规范: K: Q9 q; G D, f. Q6 S1 s4 z0 W
① 只要滑块行程不是特别大,滑块成型面积不是特别大时,基本上都可以采用这种 方式。
# S6 ^2 k8 ]- @* k! p4 T8 A3 q$ ^ ② 除滑块端面是碰穿的小型滑块外,其他滑块均要做反铲。% q: r+ c. N( H3 J
③ 相对于带基式滑块,该做法相对省模具空间,但其承受锁模力的能力比带基式滑 块弱。9 a( T* F) q4 q/ O' R
④ 根据实际情况,若滑块比较小,在不影响模具其他结构或强度的情况下,可在模板上直接线割出滑块槽;若滑块较大,可以从前模正面做压条,如图 4-11 (a)所示。
! M- `& g ]3 c9 C9 W⑤ 当不影响模具质量的前提下,既能用带基式滑块,也能用拨块式滑块时,应优先 选择拨块式滑块。因拨块式滑块的加工和配模难度均低于带基式滑块。3 q5 i* t9 ^2 ^: M E6 n
单油缸式隧道滑块
4 i# x5 b$ B7 _3 G8 O g 单油缸式隧道滑块是靠单个油缸驱动滑块完成抽芯动作的隧道滑块,该结构在不需 要开模的情况下就能完成动作,如图4-12所示。
1 l8 F1 _. T. N7 s2 o3 S# a: Q" C/ c& u0 ]7 w2 {
4 s- [1 |% f$ Z0 q8 Q9 f
单油缸式璲道滑块是由带基式滑块演变而来,对滑块成型面积的大小无特殊要求, 只要不是特大行程的隧道滑块,该方式都适用,且不影响模具空间。
2 t- D$ i f3 A# X- d- k' w. F4 Y 动作原理:
- q3 g9 O! u+ x2 k9 X- z 开模前,油缸拉动铲基,铲基带动滑块后退到底,模具再打开。合模时,若无动作 先后顺序要求,在合模前或合模后回位均可。
& ^" a7 D+ n9 y$ v0 I) W2 j设计规范 # r% n2 ~& w" K% r- H
① 该结构一般用于滑块成型面积比较大的模具,滑块行程只要不是特别长均适合。
9 n2 N: G) [& h0 B+ f* i/ G+ u* F ② 模具自身因结构影响无法使用开模来完成结构动作时,才采取油缸抽动的形式来 完成动作,设计时应选用大规格的油缸,以确保能提供足够的开模力。8 b3 T: J9 v/ @- u0 n
③ 铲基需要在铲基座上滑动,因此,必须做好铲基跟铲基座之间的导向,一般做成 工字导向,如图4-12 (c)所示。铲基座跟模板之间必须做好定位。4 M5 H3 N4 s0 ] m% O- D
④ 铲基背面需做斜度,在合模状态下应跟铲基座贴紧,以保证在较大的注塑压力下能锁紧滑块,防止滑块后退。
4 V- V9 a* a& h; C
" `1 y0 n. B$ }) v# H1 l0 e
5 W+ T& y& E# q/ i2 w8 w1 u+ P" R' R5 @. C: v# I y( Y% y2 ^4 q& Y& ?
k6 G4 o. I, E2 |8 p!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