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7-17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规范:
5 m! Z9 b+ q* k1 s1 设计前,先测量出产品的螺距,再算出螺纹圈数,如图8-3中,螺纹的圈数等于 螺纹长度除以螺距,即:螺纹圈数=L/P。
' o6 m+ P5 g8 o& u) s$ _2 根据产品尺寸确定出螺纹芯子尺寸和从动齿轮大小。如图8-10所示,先确定直径A的值和角度a的值,然后再确定从动齿轮的大小。( _. Z. n& d. E& T0 Y
从动齿轮的尺寸大小直接影响到模具布局的大小,因此,从动齿轮应尽可能小,标 准为齿根圆稍大于螺纹芯子直径A即可。
+ e( W; q+ M" P: c
: @, X. V7 c8 h" {* y1 U3 根据所得数据,假定齿轮传动比。传动比的取值根据产品直径和螺纹长度的不 同而不一样,一般取值在丨〜4之间,除小产品外,传动比尽量不超过1:3;直径小于 16mm的小产品,传动比可使用1:6。用假定的传动比计算出齿条所需配合行程的长度, —般情况下,配合长度在200〜400mm之间较合适,尽量不要超过500mm。设计时,尽 量在这两者之间取值。" v! r3 s: l6 s; X
模具上所讲的传动比,通常指主齿轮分度圆与从动齿轮分度圆之比。例如,假定传动比为丨:3,计算出来的齿条配合行程长度为260111111。那么,可适当 减小传动比,增加齿条的长度。) E6 T- D4 A" s* E
4 齿条的配合行程,即图8-10中,驱动①号齿轮转动到结束状态时,齿条的实际运 动距离。其计算方式为:根据传动比,计算出主齿轮所需转动的圈数,再以此圈数值乘以 ①号齿轮分度圆的周长,其结果便是齿条所需的配合行程。
+ H2 r; C+ h( g* u [例4〕假如产品螺纹有5.2圈,传动比为1:2,①号齿轮分度圆周长大约为163mm。 求齿条所需的配合长度。) S# ^0 `, T2 t6 n, M7 S/ S
模具设计时,螺纹芯子实际转动圈数应在产品螺纹圈数上加0.5〜1圈,以确保能完 全退出。$ l, M# I% U1 d
根据上述己知值,得出齿条所需配合长度为:(5.2+0.5)/2X163=464.55 (mm)。四 舍五入,最终取值为465mm
: x7 H1 b7 {) p6 y/ _5 定好传动比及齿条长度后,应确定好旋转方向,以确认齿轮和齿条摆放位置。为 方便生产及上下模具,齿条应尽量摆放在天侧。
- \0 Q' H" ^9 \* \+ a# U, N f( K, l; q6 因油缸的推力要大于拉力,故退牙时,应使用油缸推动齿条;回位时,使用油缸
/ p* X! o. s2 B拉动齿条。
$ E! X1 N: g+ L& I+ a7 为保证强度,从动齿轮的模数小于2时,①号齿轮的模数不能低于厶从动齿轮的 模数大于2时,视产品大小和模具穴数而定,①号齿轮的模数可与从动齿轮模数相等,也 可大于从动齿轮模数。+ S& @& f; {# H, e5 d
8 模具设计时,若不使用标准齿轮齿条,可按实际情况选择齿数,齿轮与齿条可线 切割加工。
5 ^9 a% Z) w' h( L# d1 `9 为保证模具稳定性,齿条应做好导向和避空,如图8-11所示。齿条背面与模板之 间应避空,靠两个小压块导向即可。 3 p0 T1 S2 u) @; b" n) a
) t5 l2 n0 l; H- U3 [( z, c) @9 c2 _! i10 螺纹芯子底部与青铜套配合的导向螺纹,应与顶部胶位螺纹的螺距方向相同,即 两者需同步,否则模具不能实现,如图8-12所示。: [7 j4 `( N& ~7 d- C3 U$ N( h S0 s
: C% v# Z) p" j& |. }
' g o7 I- @$ c- Y+ `* q
" ?) U1 ~; g. h4 o% {
( x" f. K' U' T- ]7 H, |6 A1 C
6 m* S7 @+ B0 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