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斜顶上顶出
# N) C5 G" b" Z0 X0 `; T [ 当斜顶上成型面积较大,且形状复杂,深筋或深孔较多时,若斜顶直接脱模,产品 会粘住斜顶,跟随斜顶移动,导致产品难以从斜顶上取出。: C; e3 S$ P- S5 c; X
5.4.1 斜顶上做单顶针: O* {3 x' J* H# A
斜顶上小面积深筋或深腔易粘斜顶,只需要在局部布置一到两支顶针即可解决问题 时,则可釆用单顶针式结构。如图5-13所示产品,产品后模倒扣应做斜顶,由于有螺钉柱和深筋存在,此处非常 容易粘斜顶。由于此处深筋成型面积较小,做两支顶针基本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 z& C1 y8 l0 t \8 B
3 o' M; ]2 g0 G
该做法的原理跟滑块上单顶针有些类似,都是直接在顶针上套上弹簧,在后面做上 一段直身面。顶出时,靠直身面挡住顶针,使斜顶后退时,产品不跟随斜顶移动,如图 5-14所示。动作原理:顶出时,由于斜顶后面有一段直身面顶住顶针,斜顶在后退时,顶针顶住产品,当 到达所需顶出行程时,顶针脱离直身面,在弹簧作用力下,顶针回位。合模时,模仁上的顶针导向槽挤压顶针,使顶针顺利回位。) Q) W V8 k. d3 J. w3 q; `8 \" E
设计规范
. ^, }& @: o: J. a+ ?1 顶针高出斜顶背面的高度即顶出距离,如图5-14中的尺寸A。; z! N$ S- ?( i+ u
2 斜顶后端的顶部必须做一凸台,在斜顶斜度方向高出顶针最高点,此凸台作为封 胶面使用,防止顶针磨损封胶位,如图5-14所示。" u9 l6 D& |- Q7 |& |! D- ^" `; ]
3 此类结构只适合小行程顶出,顶出行程一般不会太长,基本上都不超过10mm。 e5 h A& J4 P" n( K5 j! |
8 M6 R! j) R' q0 L/ l- y
" s, w' i" X6 i/ |7 a
* X% x0 J0 w7 ^+ M5 l4 根据斜顶大小不同,顶针可做成分体式和整体式两种,其做法可参考4.9.1节滑块 上单顶针顶出的相关内容。
: B: _6 x- s% b2 ^' }( k5 若顶针前端面是弧面或斜面,顶针需要做定位,则必须做成整体式顶针,且在后段做上定位,如图5-15所示。 $ Y/ q, j# i. p9 n4 ]( n
5.4.2 斜顶上做多顶针(司筒)
7 C: n, h" ]+ [" C1 y4 V 当斜顶上顶针布置比较多,或者有司筒时,则必须要安装顶针板,该做法占用空间较大。
, A9 E% E, \! L. w/ H 如图5-16所示产品,后模倒扣,整圈筋比较深,两圆形筋中间还有许多筋相连。这种情况下,斜顶会被包得非常紧,产品很难取出。故考虑在整圈筋上增加顶针,顶针数量 较多,如图5-17所示。
& ]+ Z+ K b5 `% m2 d" X
7 m9 c+ b0 z) i1 o1 p8 h( x
该做法跟斜顶上做单顶针的区别在于,多了一组顶针板。两种做法的动作原理基本 差不多。
9 \9 w3 L% x. V/ ]' W" C4 H9 @. {动作原理:) W- d9 [# P' j2 |, O
顶出时,由于斜顶后面有一段直身面顶住顶块,斜顶在后退时,顶块顶住顶针板,使 顶针挡住产品,当到达所需顶出行程时,顶块脱离直身面,在弹簧作用力下,顶针板回位。 合模时,模仁上的导向槽挤压顶块,使斜顶顺利回位。" A4 _+ S/ V5 ?7 m) E6 x0 I
设计规范:
+ E4 @6 T7 }8 P1 顶块高出斜顶背面的高度即顶出距离,类似斜顶上单顶针结构。) Z4 k6 i* I9 u+ {! u' F# \: R2 [
2 顶针板必须做导向,若顶针板面积较小,可如图5-17中形式,直接用直导柱与 顶针板导向。顶针板尺寸足够时,应加上中托司。中托司可做非标件,直接订购回来。" y6 j6 V* D" ]
3 若斜顶上做单支司筒,顶针板可改为小顶块,直接靠顶块四边导向,无需导柱。 司筒内针在背板上可用无头螺钉或小薄板压住,如图5-18所示。
) P3 d, O+ i3 E( J6 u9 C9 z, s
1 P" u" {" x: k: Y' y( j% O
) h; W3 F- Q- O4 斜顶部分的其他设计,请参考斜顶上做单顶针的相关内容。 ) J x- y( C/ s$ n% I5 r
! H6 a0 Q1 l+ w# \) K, ]1 O" w/ k* K( k
& N: G: n2 p0 T- X2 A1 X
* D5 k$ E" y- M9 z- p5 n
: h5 Q9 X$ b- U
9 s( C1 A! ?4 O8 a T
; b( P5 s: v) j2 d&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