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模开粗的问题: , e" ~* c9 b( a! R! m' U( k' S
首先将铜公图在前视图或边视图内旋转180o即变成了前模图,当然还要加上枕位,PL面;原身要前模留的地方,不要用镜身的办法将铜工图变成前模图,有时会错(当铜公图X方向Y方向都不对称时)。前模加工时有二个难点:资料比较硬;前模不行简单烧焊,错不得。 . ]. l+ }5 }# Y* H# g
前模开粗时用刀原则同铜工相似,大刀开粗→小刀工粗→大刀光刀→小刀光刀,但前模应尽量用大刀,不要用太小的刀,简单弹刀,开粗一般先用刀把()开粗,光刀时也尽量用圆鼻刀,因这种刀够大,有力,有分型面的前模加工时,一般会碰到一个问题,当光刀时分型面因碰穿机要准娄数,而型腔要留0.2~0.5的加工余量(留出来打火花)。这是能够将模具型腔外表朝正向补正0.2~0.5,面在写刀路时将加工余量设为
( _" e |7 |) U6 B: ~$ v l% v
前模开粗或光刀时一般要限定走刀规模,要记住你所设的规模是刀具中心的规模,不是刀具鸿沟的规模,不是刀所加工到的规模,而大一个刀具半径。 1 G/ I8 d+ K1 L
前模开粗常用的刀路办法是曲面挖槽,平行式光刀。前模加工时分型面,枕位面一般要加工到准数,而碰穿面能够留0.1余量,以备配模。
) x6 l; ^* g+ C
后模有原身科或镶科二种,后模同前模相同是钢料,资料较硬,应尽量用大刀把加工,常用刀路是曲面挖槽外形,平行铣光刀,选刀的原则是大刀开粗→小刀开粗→大刀光刀→小刀光刀。 ' l& o! ?% l' Q% @* E
后模图一般是铜公图缩小料位加上PL面,枕位,原身留出的东西而成,假如料位比较均匀,能够直接在加工信息量里留负料位即可,但是PL(分型面),枕位,碰穿面不能缩料位。这时能够先把这些面正向补正一个料位或许把科画出来。 , y2 I& L$ H! O: M; V# B& I# u
原身科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球刀清不到利角,这时能够用平刀走曲面陡斜面加工清角,如镶科,则后模分为藏框和科芯,加藏科时,要留意多走几遍空刀,不然框会有斜度,上边准数,下边小,很难配模,特别是较深的框,必定要留意这个问题,光框的刀也要新刀,并且选用大一点的刀 X) U4 S9 n/ U# {
科芯假如太高,能够先翻过来加工框位,然后装配进框后,再加工形状,有时有支口,要留意,不要过切用球刀光形状时必定要维护支口台阶。 ; o0 F) C. u2 i& Y
为了方便配模式,框尺度能够比科芯外形尺度小-0.02/s / 8 A) b6 `* Q, z2 t4 v3 u
科芯光刀时公役和步距能够稍大一点,公役0.01~0.03进给0.2~0.5。4 , g, {! E- Z' _6 P8 D
2 x7 b# D1 f. V c4 I" f b* X+ B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