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具问题
# e6 x* |* F2 t7 a/ @4 k8 U O
+ M. z; P8 K: a" |- X6 e① 模具表面粗糙和接触不良。
3 g3 B Z0 ?3 B4 H) y+ X7 a
y" i0 _( X# A8 d" d在研磨凹模面提高表面光洁度的同时,还要达到不形成集中载荷的配合状态。
8 q1 t' P& o$ X, g: K* }' O
( Z _- c$ L5 O9 H4 I0 g7 Y② 模具的平行度、垂直度误差。
5 R$ A( w' M/ C$ n! W; e, D) |+ f
进行深拉深时,由于模具的高度增加,所以凸模或凹模的垂直度、平行度就差,当接近下死点时,由于配合和间隙方面的变化,就成为破裂的原因。" R; K) v- x1 H5 C* ?! J
' P H- D+ ]7 ]' n削弱方筒拉深时角部的拉深筋的作用。# _! E5 z. i: p, |# b$ f
& T& b# Z3 C( s! n7 f消除方法: @/ i" {0 n: @: p" d5 S, ?* W! H
" r' p- A% y+ S; U0 {# C① 拉深筋的形状和位置不对。& ?0 A' L; ^5 n/ h) @
6 [! K: [+ O0 x& N2 T使用拉深筋虽然可以防止凸缘产生折皱,但其副作用是阻碍了材料的流入,因此,如果产生破裂的原因是材料流入阻力太大,那末,为了材料容易流入,就需要与毛坯形状一起综合分析拉深筋的位置和形状。
, b0 o) X% x0 y/ F T- W, ~8 I5 \- V$ K
② 加工不良。7 P3 U: e# b/ J3 f
+ f3 }8 {1 i- J如果模面加工不良,往往不能提高压边力。因此,需要用砂轮磨光: @+ |4 @+ k( a8 L1 C% ^& g
) H+ r/ C q5 g* k3 D: P4.材料( U7 o w6 v" r8 W. @
9 E1 @5 g/ `" x- |: f P① 拉伸强度不够。# m" j {0 `9 c0 u7 k
3 _0 {4 b3 Z; [* b! ^1 p( ~8 p' M$ c② 晶粒过大,容易产生壁部裂纹,故应减小材料之晶粒。+ q$ Z7 ]& k7 S# v# _. \$ f
( J: ?5 v2 a( x2 w/ n" X8 H# D
③ 变形极限不足,因此要换成r值大的材料。
0 P& M$ h5 `4 t% }! {; S$ ], {$ o9 n$ i0 o, r& ]* P/ S
④ 增加板材厚度,进行试拉深。侧壁纵向裂纹如果加工初期受到压缩变形,加工后期受到拉伸变形,可能产生纵裂纹。% g v/ l8 q, f, d0 W
, s& \3 T. a. |: r: s. T# b5 e
消除方法
1 s8 z: C, Y3 z U3 Q. [1 d
7 i& Y+ M' s6 ~& \) c' Y如果超过变形极限,就需要换成更高级的材料,另外,还要增加板材厚度。
4 R' J9 j" J+ q2 {: p3 L8 R) z1 L
0 I% _) R# G7 f2凸模肩部相应部位裂纹) d2 u3 t, |: w! [, u' ^
- e% h9 c5 E* ]. ?2 R( ]& J由于材料的强度不够,当拉深载荷达到材料破断载荷时就会发生此缺陷。缺陷部位产生于凸模肩R相应的部位(rp处),即比冲撞痕线更接近rp的部分。破裂部分的冲撞痕线,因与其他部位不同,可以对下面几种情况进行观察检查:或者被延展;或者在凸缘的上下面有发亮的部分;, m! u& R9 V* m! o. T2 f
; }8 ?8 B$ R% w3 }+ Y) G2 {- [- Z- I原因及消除方法! J0 e- |. g7 O6 B
" t4 Z! o3 G0 W+ @制品形状$ l3 C) G6 a2 ~5 F/ s# C
4 r& @( _7 k, m" a e* k① 拉深深度过大。5 }2 s3 F$ Z8 B* v; n% d
6 O& K* A5 |+ n" A目前,圆筒、方筒深拉深的极限是在设计阶段确定的。从而,在极限附近进行拉深时,要用表面光洁、平整的材料,综合模具配合和研磨,加工润滑油,缓冲压力,压力机精度等现场条件,进行试验拉深。
9 w6 j+ ?6 Z& A# B. R) o7 c7 X' s. l
② 凸模半径(rp)过小。
, I+ C3 E$ i" F0 F# l
% M% l* j( U4 A( L9 M# o6 [3 l1 B3 Pa 将rp修正到适当值。
# M% \, `, @5 G3 v+ i: e4 I) Y P1 d' |3 {+ P. |' R
b 图纸上的rp过小时,首先按适当值进行拉深,然后再增加一道工序,成形所需尺寸。
, G& G) |& v3 @- l# w' \
& u2 ]1 t( k/ r2 p$ W% D
1 d) v. M1 P' b: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