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681|回复: 4

[UG经典资料] 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控机床的出现是工业一大进步的表现,它能较好的解决复杂、精密、小批、多变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灵活的、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程序编制人员在利用数控机床加工时,首先得进行工艺分析。' o# [9 x, s& S1 v  p7 Y; p* _
0 n) |# F  t1 ^+ G
一、机床的合理选用# ]0 S0 B# L3 f- S0 p$ O" B% U
( ]* h/ Q+ B* Z2 W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一般有两种情况。2 z; |, S. r: a% `! r

  M/ j* M# i% }8 Q5 V2 @第一种情况:有零件图样和毛坯,要选择适合加工该零件的数控机床。
$ A* z8 ~  i# `7 r0 z5 |: ^

( m4 O. e" w2 R9 q4 _第二种情况:已经有了数控机床,要选择适合在该机床上加工的零件。
9 T. K/ Y+ M$ I* d3 {
3 R& e1 t" \  I# S1 i
无论哪种情况,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毛坯的材料和类、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零件数量、热处理要求等。概括起来有三点:6 B( `7 a7 Z$ y- z) z2 y1 d
" E; V0 Q, z3 Y
① 要保证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6 t  C6 i) a* z. q2 l4 k6 Z  V7 d' c# R1 j1 P2 @$ r
② 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Y, j! ]! h3 Q! F
* F8 d. W% l% J6 G3 N
二、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
2 t  n* f: _0 R
# B# U  z9 j, c' [6 g7 g
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涉及面很广,在此仅从数控加工的可能性和方便性两方面加以分析。
& ]) u/ v$ `  E, A* C. }3 ?( S
1 t- M4 g, u% [: r* d
(一) 零件图样上尺寸数据的给出应符合编程方便的原则( U! p5 U* t$ W9 x

' G) g- S# V0 Z7 S1.零件图上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加工的特点在数控加工零件图上,应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也便于尺寸之间的相互协调,在保持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测基准与编程原点设置的一致性方面带来很大方便。由于零件设计人员一般在尺寸标注中较多地考虑装配等使用特性方面,而不得不采用局部分散的标注方法,这样就会给工序安排与数控加工带来许多不便。由于数控加工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都很高。  `% J0 t+ v" O* K8 v0 Y

8 |) h5 _1 l) t" O' q4 ^9 p* ?2.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的条件应充分
% {6 b  V; R$ @4 S! p4 O8 z# G: a1 ]) @/ b
在手工编程时要计算基点或节点坐标。在自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因此在分析零件图时,要分析几何元素的给定条件是否充分。如圆弧与直线,圆弧与圆弧在图样上相切,但根据图上给出的尺寸,在计算相切条件时,变成了相交或相离状态。% r/ C6 l6 w9 c/ q- t2 {3 Z
. D# ?9 i* S7 ?- `, B: f
(二) 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5 Y2 `" o  e6 I9 l; q% c1 \
, O0 P% ]( z% ?/ U2 }
零件的内腔和外形最好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这样可以减少刀具规格和换刀次数,使编程方便,生产效益提高。
7 g: C2 G8 K7 P4 c' g
" O6 S7 _, j% `) l7 ^0 D2 h$ J
内槽圆角的大小决定着刀具直径的大小,因而内槽圆角半径不应过小。零件工艺性的好坏与被加工轮廓的高低、转接圆弧半径的大小等有关。
5 o* V0 P* B" E" ?  Q
/ U0 O3 M+ C: [$ B; }, Q
零件铣削底平面时,槽底圆角半径r不应过大
3 |7 v! {4 Q4 |

$ b4 g* v* |8 q4 y0 O& E0 d5 D0 a2 [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在数控加工中,若没有统一基准定位,会因工件的重新安装而导致加工后的两个面上轮廓位置及尺寸不协调现象。因此要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保证两次装夹加工后其相对位置的准确性,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2 H) z% G* [) j6 R* z

6 a6 A! X& q$ [/ ^7 T# O零件上最好有合适的孔作为定位基准孔,若没有,要设置工艺孔作为定位基准孔(如在毛坯上增加工艺凸耳或在后续工序要铣去的余量上设置工艺孔)。若无法制出工艺孔时,最起码也要用经过精加工的表面作为统一基准,以减少两次装夹产生的误差。, F( e+ s# }) T1 v9 I. I& Z0 u
% T. C: [0 W$ k$ J7 a% z
& O: m3 u( g) o  q7 m% v% m5 c. g8 C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的确定
8 E6 Q+ t0 E$ [* F

* b* p2 _0 \2 E: [(一)加工方法的选择. Z( M4 E# |3 L, O- Q+ T/ C3 O
! G2 Q" B8 u  z! y( f  O
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由于获得同一级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一般有许多,因而在实际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热处理要求等全面考虑。例如,对于IT7级精度的孔采用镗削、铰削、磨削等加工方法均可达到精度要求,但箱体上的孔一般采用镗削或铰削,而不宜采用磨削。一般小尺寸的箱体孔选择铰孔,当孔径较大时则应选择镗孔。; `$ u# h" E4 D1 O- C0 r
  e) E7 o* o( T7 [- [7 Z; ?$ k
(二)加工方案确定的原则
! S% {, V$ P$ R, E( e

, Z2 c- c0 \1 n+ v2 w零件上比较精密表面的加工,常常是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达到的。对这些表面仅仅根据质量要求选择相应的最终加工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正确地确定从毛坯到最终成形的加工方案。确定加工方案时,首先应根据主要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初步确定为达到这些要求所需要的加工方法。) ]$ _) d$ _$ n1 W
% q* I: d# C- S9 n' L) ]) H2 ]
四、工序与工步的划分* U, c/ w, ]: s! G' K& A

# h3 B' c6 n/ b/ `* \3 k; U, G(一) 工序的划分
) e9 \6 K) p/ D" o
5 v1 w2 l% Y, I6 T& U" l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工序可以比较集中,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完成大部分或全部工序。首先应根据零件图样,考虑被加工零件是否可以在一台数控机床上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工作,若不能则应决定其中哪一部分在数控机床上加工。
' W* c* F2 h2 C0 f& \, H* z% r+ S, i; v0 `& u. s( G" Z  W
(二)工步的划分
4 `7 C. [( O4 |2 ^; m, ~( l: V: T2 |& {' E, z& d1 s
工步的划分主要从加工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考虑。在一个工序内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刀具和切削用量,对不同的表面进行加工。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较复杂的工序,在工序内又细分为工步。下面以加工中心为例来说明工步划分的原则:
& x" ^& w1 D7 c: ]" B, p, @! p

4 k( r2 s7 Z! y同一表面按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依次完成,或全部加工表面按先粗后精加工分开进行。
- f/ Z8 U/ o( S! y  ?; c6 u1 N
8 o6 p" |0 F& @" @7 x* q; T
对于既有铣面又有镗孔的零件,可先铣面后镗孔。按此方法划分工步,可以提高孔的精度。因为铣削时切削力较大,工件易发生变形。
3 Y! I# e3 O  }! X4 `5 H
! U8 T. j/ P4 p
按刀具划分工步。某些机床工作台回转时间比换刀时间短,可采用按刀具划分工步,以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加工效率。
! V) W5 V7 P- W5 y8 M* S0 J

$ D( ?! L3 {9 e9 G, Y2 W总之,工序与工步的划分要根据具体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等情况综合考虑。( e" L% I1 k; K3 }6 b

. {* m7 e% c- c% P  v4 Z7 r五、零件的安装与夹具的选择9 |9 z6 b8 i' k" w
/ ^% f# m% [) ]" g; s
(一) 定位安装的基本原则$ W8 E" c1 k: O" F0 G3 r4 r
9 g: w1 @/ J# x( d
力求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的基准统一。
7 j7 D% H* ]1 V4 B
4 P) {" y8 |' h; \4 {+ J, N7 @
尽量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
2 e; h& B, ]9 P, C5 O
; E" j( P2 Y7 Z6 Q  A  v0 I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式加工方案,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能。
2 T  K6 T7 n4 V% a: F4 S. N3 V7 D/ {0 d. x  S6 b5 W

! o3 a  P0 }# W3 }# [; r& }7 x&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选择夹具的基本原则1 E( U: L# I6 X; K$ q1 d5 T- _! Z  U; ?
; |2 x8 A/ @% p% P, ]
数控加工的特点对夹具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保证夹具的坐标方向与机床的坐标方向相对固定;二是要协调零件和机床坐标系的尺寸关系。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四点:# M2 ~0 i: Y- v1 b
/ K9 R* S4 z3 c4 {2 \/ f
当零件加工批量不大时,应尽量采用组合夹具、可调式夹具及其他通用夹具,以缩短生产准备时间、节省生产费用。
! f3 o' d; k1 _
+ x; t: F' B# A, ~1 E( j在成批生产时才考虑采用专用夹具,并力求结构简单。
9 ?2 D$ f. k3 e
) L" w" v% a# @: R" M
零件的装卸要快速、方便、可靠,以缩短机床的停顿时间。% w( u: N3 ?# d1 D/ _

7 X" h4 l9 y  n- @3 ?六、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确定
, V2 i( E+ u! k; `0 Q

9 M/ {# M; o4 Y(一) 刀具的选择
3 K0 j4 I9 c+ W# K: R& V! ^" E, j8 {( O/ u  P% ?; s
刀具的选择是数控加工工艺中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编程时,选择刀具通常要考虑机床的加工能力、工序内容、工件材料等因素。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数控加工对刀具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精度高、刚度好、耐用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安装调整方便。
& b% e  f+ Y, c  l! I, _
" Z7 i% F0 ]. J! ]/ m8 f
选取刀具时,要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和形状相适应。生产中,平面零件周边轮廓的加工,常采用立铣刀。铣削平面时,应选硬质合金刀片铣刀;加工凸台、凹槽时,选高速钢立铣刀;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时,可选镶硬质合金的玉米铣刀。选择立铣刀加工时,刀具的有关参数,推荐按经验数据选取。曲面加工常采用球头铣刀,但加工曲面较平坦部位时,刀具以球头顶端刃切削,切削条件较差,因而应采用环形刀。在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中,为取代多坐标联动机床。
, X  ^) W6 r0 S5 O( b' t# \
5 V7 _) ~, F9 n, v7 }, J# Z- t
在加工中心上,各种刀具分别装在刀库上,按程序规定随时进行选刀和换刀工作。因此必须有一套连接普通刀具的接杆,以便使钻、镗、扩、铰、铣削等工序用的标准刀具,迅速、准确地装到机床主轴或刀库上去。作为编程人员应了解机床上所用刀杆的结构尺寸以及调整方法,调整范围,以便在编程时确定刀具的径向和轴向尺寸。
2 _% x- n9 a7 @) B: L* O, G$ {6 m+ i;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切削用量的确定
/ ~8 y9 @$ Y9 \) j6 y
+ n( j4 D( Z) M9 p: ^
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背吃刀量、进给量。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削用量,并应编入程序单内。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J5 N/ u4 [/ u' `& ]4 n9 W. P" H* G
1 ~, S6 C7 p; n/ Y1 _; x七、对刀点与换刀点的确定$ l) f4 g7 u6 v- L
2 J5 l3 P5 [6 u' Z+ y  m2 s! x
在编程时,应正确地选择“对刀点”和“换刀点”的位置。“对刀点”就是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 p+ v  Z, L2 X) y% O6 ]
6 u7 d3 r$ G7 O: T( U$ }* t  I
对刀点的选择原则是:) l6 f( f) g, X  _# f3 u
) e! D9 n. y1 H( j
便于用数字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
% h" l& O; t- Q. y* f/ ?5 m* a
" w' V' {, k" x' w1 ]在机床上找正容易,加工中便于检查;1 {4 j% d- @* W
3 _$ W7 D/ O$ ?! k& u+ ~' ?6 J0 O
对刀点可选在工件上,也可选在工件外面(如选在夹具上或机床上)但必须与零件的定位基准有一定的尺寸关系。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如以孔定位的工件,可选孔的中心作为对刀点。刀具的位置则以此孔来找正,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工厂常用的找正方法是将千分表装在机床主轴上,然后转动机床主轴,以使“刀位点”与对刀点一致。1 s* ~3 s: a+ T  q5 C, O

2 Z" U6 |# t) z! \5 W零件安装后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就有了确定的尺寸关系。在工件坐标系设定后,从对刀点开始的第一个程序段的坐标值;为对刀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为(X0,Y0)。当按绝对值编程时,不管对刀点和工件原点是否重合,都是X2、Y2;当按增量值编程时,对刀点与工件原点重合时,第一个程序段的坐标值是X2、Y2,不重合时,则为(X1十X2)、Y1+ Y2)。对刀点既是程序的起点,也是程序的终点。
6 C. N& F/ X! ]2 X0 Y- C4 Z- j

) K; e9 I3 E# V- I) Q9 T0 p0 ~" i所谓“机床原点”是指机床上一个固定不变的极限点。例如,对车床而言,是指车床主轴回转中心与车头卡盘端面的交点。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应规定换刀点。所谓“换刀点”是佰刀架转位换刀时的位置。该点可以是某一固定点(如加工中心机床,其换刀机械手的位置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任意的一点(如车床)。
& R" L8 b& G, R/ K
& E! q1 x, W+ a* P( W7 t4 H3 E) N5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加工路线的确定! z; v1 Y9 j- c% p3 M, u+ P! U$ {+ t* L

% o% l& w1 j' g- P& |: w在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加工路线。编程时,加工路线的确定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b/ i. L2 o& _9 z( q: S4 Z% G% `
* D6 t* f3 ]* k5 s7 v, i, }
加工路线应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且效率较高。7 D9 m+ |8 i6 N4 P, s

) Z8 V" ~3 R5 P/ f( \- g, V- Q. o" _使数值计算简单,以减少编程工作量。
& P; R( ]  H$ |6 n3 u+ v9 M! z! x  m* x
应使加工路线最短,这样既可减少程序段,又可减少空刀时间。 度等情况,确定是一次走刀,还是多次走刀来完成加工以及在铣削加工中是采用顺铣还是采用逆铣等。+ n9 [5 B+ X8 l& q+ M

) O9 X) @2 O. w7 G对点位控制的数控机床,只要求定位精度较高,定位过程尽可能快,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路线是无关紧要的,因此这类机床应按空程最短来安排走刀路线。
- h2 N* b+ J  g
) e- o+ I/ [0 L% G8 j/ k8 z0 Q1 O"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5-12 06:38 , Processed in 0.0503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