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5-8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2、冲压废屑上扬之浮料) d5 E& E; K7 {9 H
! \$ T! c6 c% i+ i
废屑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几种情况,一是产品或废料的毛刺(或者称为毛头)的脱落;一是冲头或五金模具的其它部分与原材料的不正常刮伤或撞伤造成细小废料,这最主要是由于冲头在需要对原材料作出过度作用时而没有相对应的结构;三是由于原材料在冲压之前已经做了表面处理,而表面处理层与材料本身还是存在一定的非结构融合性的现象而会使材料的边缘分离脱落;
% z3 A) a& K R8 ]$ F5 P
4 ]/ {: F( K2 V3、冲压废粉上扬的原因
, q4 p8 |0 i& s& h H& h3 K
9 e$ a% I p, q% y* K( \废粉是原材料结构性原因造成的,前面有说过是铝基与黄铜基材料容易发生这种状况。对于原材料来说是没有办法,而形成这种的原因是冲头或入子的表面有粗糙度存在也就是说在一定放大的程度下其表面有凹坑。当冲头或入子接触原材料的时候,就会摩擦原材料(像锉刀锉铁一样)产生废粉了。
5 @& J) T% H4 @; `# n b& w4 D8 G3 f2 \3 x# I4 H
三、五金模具之浮料对策; m+ A& s6 m a. c( f# u9 u. ^
- ?) A O$ L4 { n% ?1、冲压废料浮料之对策9 Q" Z- ^, u, g9 @
' B( K, z1 G, {- }, O( L$ M通过以上两则的现象与形成原因,因此可以分析出五金模具的对策。先对每一种废料浮料的方法来做一下说明。* v' K/ t( n: @5 @+ J. h/ S
$ S) S. O1 g( z! P A1 x) ^ oA、排料设计不当之引起的浮料6 i, v! r9 Y. a- m6 r: F3 B: w0 Z
) l' A$ X8 W$ V6 e* m |这种浮料最主要出现在排料的过程中,大多数产生了比较简单的冲切形状。如方形、较小边异形废料。
' f+ Q5 p. O0 V# t' l8 n
/ t. w2 u4 M2 f3 A3 g8 F这个时候一般应该在设计时候故意做成工艺缺口,如梯形、燕尾形。使简单的冲切形状复杂,加大废料的摩擦力阻止废料反弹与真空吸料。
0 f9 E5 M5 v/ C* j9 A1 r9 f$ p+ d& u. v! u3 A! H4 `
B、冲切孔本身是形状简单7 q6 n. U" g/ [! l" c
9 e% ]9 D' x& h* F, B( A
如圆孔、方孔等。这种情况下从废料浮料形成原因着手,一是改变反弹方向,二是减少真空面积。常有的方法如,1、把冲头磨成单边斜面或双边斜面,这样一可以使材料变形,使材料内部与外部的反弹力降低,二是降低了真空面积。2、还可在冲圆孔的时候在圆形冲头中央磨一个小的凸台,其作用与斜面一样,不过这种方法对圆孔比较有效一些。3、当切离边为三边或两边时,不需切离的冲头边做成一定的台阶,这样在冲压的时候可以先做一个有点折弯的动作使废料向下变形有利于废料落料。
& _: P. Z( f6 w# O8 W: V: m
3 p2 H }( ^9 e3 e5 a. q8 x! m" B6 CC、对于所有有可能或者产生浮料的冲切形状
3 q1 j) s: h* g1 {! ^* \0 i: ?7 j: h" [! g' t
上面B种方法(大多数是钳工加工的)有时候并不是可以完全解决问题的时,这时应该从设计上靠考虑加以解决; I+ I+ h* Z3 f( @) p3 {
7 X. h! ?4 h5 z" x+ f$ i
1、冲切冲头里加顶料针
' W( I. f# A8 W
4 Q, @0 k; R; Z8 C在容易发生浮料的冲头里加装顶料针与弹簧,在分模的时候利用顶料针把废料顶在下模入子里。这种方法适合冲切形装比较大而原材料比较厚的场合。# N/ e0 i" C; o: Q' z+ L
9 F( _* [! I% H+ P9 x
2、下模入子与冲头做尖角凹坑
- j; S* ^) s8 o+ H! a' m
8 x. f ]- }; h! { t# t: J3 Y即本身的正常步距应该是等于冲头切离形状面,但是在冲切形状面靠近送料一端故意做成一个如三角形等异形凹坑而另一个切边按正常边设计,这样在一步冲切的时候,需要切离边由于有凹坑而会多出微小三角形的凸起而大于(实际上是超出)另一个切离边,这样再把相对应的冲头做圆角处理不形7 v; P) h. j7 ?' h8 m
/ M+ L6 Y0 f( j(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