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5-10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2) 装配工艺的控制4 s" o: W) G- |
/ }( k3 H$ c" q
装配工艺的控制和机械加工工艺的控制一样,大部门来自于设计工程师的能力体现,当然我们也要结合加工质量,装配场地的配套举措措施,工装用具、检具的配备,工艺流程和工序排布的公道性等来实施。
6 Y* P) ]8 P, R9 @" v6 z4 S3 O: ?) l, e! @- V
这些需要考虑的因素都是一个非标产品项目经理的分内之事,是需要有充分的预备和预案的项目规划原则。# Y" Z$ k/ h- j
1 h+ K8 b4 X2 ?- \假如抱着一种走到哪里算哪里的心态,那要做好一个非标产品的设计几乎是没有什么胜算的,由于产品的周期和价格都没有给你足够的修正自己错误和失误的空间和机会。% O- N5 t3 `/ s; A- J( }# T# \
& `- d- h% {" u' h3 K
4、周期核算原则" @+ G6 x$ V4 A3 g2 H" a' b9 h
2 R0 r# @: Y5 ?; u" }4 D, ^
非标产品的设计,周期的核算非常的枢纽,实在对于良多工程师而言,只要不是太过于复杂的产品,大家都有去接单的能力,但是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来,从设计、外协,外购,装配调试等环节都能公道的布局和系统的完成,仍是很考验项目工程师的能力的。+ |' t+ C8 ~8 h+ f4 y1 ]
1 ?) C5 X* [ T0 u/ j4 f& _这不单是设计能力,还有对手上各种资源的调配能力,对产品上下游工业链的掌握能力,对项目各个环节的掌控能力等都长短常大的考验。
8 A, ~0 P7 R" m$ x2 [8 T, m. Z0 \6 I- j" O
非标设计的一个特点,本身就是周期短,成功率要求高,上下游供给链复杂,产品针对性强,且没有很好的参考对象和充分的设计经历,几乎每一个非标设计都是对团队职员的一次生死考验和浸礼,也是一次次的浴火重生。, S! w% e# {5 V* E$ O; E
# w; k4 h7 x0 U同时周期的预算,良多环节是不可控的,例如上下游的供给商,非标设计由于大多数是单件出产或者是小批量出产,在上下游供给商的配协力度上,很难有足够的理由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配合欲望。
0 n+ S: j' ^) f |" i6 {1 ?8 [ m8 |2 H7 d; j$ c7 F
更多的时候是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是否有你这个“不痛不痒”的小订单,所以在供给链的配备和把握上,尤其要下足功夫。
: g5 z; E7 H+ B: u
% W: Y% {7 b" U7 c5 t' p5.、售后评估原则6 Q4 Q3 J5 M! R0 @
. O/ v0 A: K' y2 N# L% R在前面本钱控制的部门,我们又提到售后本钱的较大影响,实在这个售后本钱与非标产品设计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成熟的产品,从研发到试制,从试制到试用,从试用到完善,从完善到产品定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u+ ], d3 q- f8 |
1 Y: }) y; [$ ^# m) C% A$ h但长短标产品却由于其产品市场的独特性,消除了“试制,试用,完善”等多个步骤,基本上是从研发到装配,从装配到使用这么一个路线,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不成熟性和欠不乱性,即使再牛逼的设计工程师,都有偶然犯个错的时候。
2 w5 K5 R& R5 {# l1 D S1 K+ Z$ C$ [* M( S
所以我们也不可能对一个研发工程师有过多的苛求,只能是利用一些机制、经验和设计能力,尽量来保证产品尽量的成熟和实用,即使我们做不到百分百,也要把一些枢纽性的功能和结构处理好,让这个产品存在更多的可塑性。
3 u7 J/ Y* Q8 n3 W2 @/ o9 I4 r4 H. _, w) q; \7 r, L
同时,我们也要与产品的终极用户,保持好良好的沟通,要时刻保持沟通的畅通和及时,用殷勤的服务和良好的立场来弥补产品在设计上的一些小失误,并在后续的售后过程中,用实际步履和高效的完善方案来平复客户的不满和诉苦。9 d u- i3 E& j1 A6 P+ F
7 k+ r) o# P0 l9 u5 C*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