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学习时很多对于图纸看不懂,那么就很难去把零件进行建模,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学会看图,了解三视图,那么通过下面的案例给大家分享一下零件建模的思路! 首先拿到图纸要进行分析视图,确定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那么图形当中的一可以作为主视图(因为数据较多,表达产品的外轮廓等),图形二作为侧视图主要是提供了产品的厚度以及个别特征的高度,图形三则为俯视图从三中看到当视角的长宽距离,以及孔的大小,那么根据分析后在进行草图建模就比较方便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2 I/ C Y" u: o
& t0 O7 d! @, Q4 F1.确定视图以后,那么我们就要从视图的角度进行绘制,绘制时注意,那个视图能够直接绘制完成并进行拉伸建模的那么可以优先考虑,这幅图形的话是俯视图数据较为多,而且实体特征的大小形状都在俯视图表示,所以选择【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平面方法为自动判断,通过曲线的命令将草图进行绘制,如下图所示: 
) @; M4 W" ~) U; O2 [4 y
* W n8 T8 K K) G2.绘制完成之后,就可以选择拉伸建模,注意从基座开始,也就是产品的底座,选择【插入】——【设计特征】——【拉伸】,选择最大外形,拉伸距离为12MM,如下图所示: 5 u: I$ f) K+ u" f+ s
/ W8 O0 a- t; r% H
3.当底座拉伸完成之后,在选择在背板进行拉伸,选择【插入】——【设计特征】——【拉伸】,选择背板的草图曲线,方向为ZC,距离输入150MM,在拉伸当中可将布尔选择为合并,让两个物体合并成一个整体,如下图所示: % j1 F0 { [" D+ }" N9 g
9 K) A+ F- E5 Z$ T/ E
4.当背板拉伸完成之后,在选择【插入】——【细节特征】——【边倒圆】,选择背板最上面的两条边界进行倒圆角处理,半径为30MM,如下图所示: 0 V% I/ _$ G/ \ A* b2 ?
/ G! S- i- d: n8 e. ?
5.当基座和背板完成拉伸完成之后,在进行支撑板的拉伸选择支撑板的草图曲线进行拉伸,拉伸的高度为100MM,同时在布尔当中直接选择合并,如下图所示: 
% I' ?$ B7 W2 {# t1 q' y& q) g8 R, M4 ] y6 ?
6.同时在图形中看到,支撑板的位置存在圆角的处理,我们选择【插入】——【细节特征】——【边倒圆】,选择支撑板外面的直角边,倒圆角处理,半径为16,如下图所示: ! J2 K9 w M5 ]6 i8 G7 q; w" c7 |2 x
9 H" }$ U8 F$ a' n: r& Q) m3 ~ ]7.当大致的外形完成之后,在将细节处理好就可以了,注意图形当中存在两个沉头孔和一个常规的通孔,我们先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孔】,选择基座的圆心位置,选择孔形状的方式为沉头孔,将对应的尺寸输入进去,并确定即可,如下图所示: 
$ l& E! a0 C- E" d
& g9 b, R5 C4 U* r, i8.最后一个就是背板的上面存在一个通孔,那么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孔】,选择背板的圆心位置,选择孔形状的方式为简单孔,将对应的尺寸输入进去,并确定即可,如下图所示: 
: V" d y$ z5 r; F8 y
7 \4 h8 X8 y3 u7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