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1249|回复: 0

压铸件的缺陷及产生的原因(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压铸生产中遇到的质量问题很多,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生产中必须对产生的质量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提出相应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便不断提高铸件质量。* ?7 P( W3 u7 i6 |% l8 X
    压铸件生产所出现的质量问题中,有关缺陷方面的特征、产生的原因(包括改进措施)分别叙述于后。- Z8 F. y1 j9 X% ?% q' Y
    一、欠铸
( W- V* ~! {8 b+ z) Q8 ]5 Y    压铸件成形过程中,某些部位填充不完整,称为欠铸。当欠铸的部位严重时,可以作为铸件的形状不符合图纸要求来看待。通常对于欠铸是不允许存在的。& u8 [. r+ l+ O& O& Z7 `
    造成欠铸的原因有:8 ?. H) g' j( x' z* i2 i3 y. t
    1)填充条件不良,欠铸部位呈不规则的冷凝金属- B8 m) o$ y% G% C, O' Q( g( ?/ Q% v( d
    当压力不足、不够、流动前沿的金属凝固过早,造成转角、深凹、薄壁(甚至薄于平均壁厚)、柱形孔壁等部位产生欠铸。. {. [. W4 M; S4 q. I8 C
    模具温度过低) I( J+ L& c/ s# T% o/ P% X& N
    合金浇入温度过低  M% p6 y( l. l5 m. ^
    内浇口位置不好,形成大的流动阻力1 `9 R3 E& Y! j
    2)气体阻碍,欠铸部位表面光滑,但形状不规则
* S* M: m( N& y8 ?, G& e3 I    难以开设排溢系统的部位,气体积聚: G2 p- K9 h, i  }5 s2 G, I2 Z6 Y% }% f
    熔融金属的流动时,湍流剧烈,包卷气体
" \1 H! E3 \, X( l+ T$ Y8 }  q    3)模具型腔有残留物
+ N" ]. h. G/ K) p3 e4 y5 z    涂料的用量或喷涂方法不当,造成局部的涂料沉积; W6 ?, x5 \2 }- V2 p/ e
    成型零件的镶拼缝隙过大,或滑动配合间隙过大,填充时窜入金属,铸件脱出后,并未能被完全带出而呈现片状夹在缝隙上。当之种片状的金属(金属片,其厚度即为缝隙的大小)又凸于周围型面较多,便在合模的情况下将凸出的高度变成适为铸件的壁厚,使以后的铸件在该处产生穿透(对壁厚来说)的沟槽。这种穿透的沟槽即成为欠铸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欠铸现象多在由镶拼组成的深腔的情况下出现。
- m8 A& y" K# Q8 K1 s, j% x" u    浇料不足(包括余料节过薄)。- p8 f  ]4 j1 l! w& v' G4 y
    立式压铸机上,压射时,下冲头下移让开喷嘴孔口不够,造成一系列的填充条件不良。. m  I" k0 Y5 g( b& o6 K8 w
    二、裂纹% F; I, a! x" m$ g
    铸件的基体被破坏或断开,形成细长的缝隙,呈现不规则线形,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的趋势,这种缺陷称为裂纹。在压铸件上,裂纹是不允许存在的。
& k; [1 ?/ X7 g* [  V6 [: F! {    造成裂纹的原因有:+ r! m1 i' _- B4 t! Q
    1.铸件结构和形状
* {1 [7 A$ _8 B    铸件上的厚壁与薄壁的相接处转变避剧烈
! e$ a% b. ?( x) G/ P( H. J    铸件上的转折圆角不够  O) R& V7 i/ `
    铸件上能安置推杆的部位不够,造成推杆分布不均衡& s8 x( V; @- j- J
    铸件设计上考虑不周,收缩时产生应力而撕裂。
7 [: A+ |. n# N$ A) I* i    2.模具的成型零件的表面质量不好,装固不稳) f5 U7 [$ F9 w6 {- Q' v
    成型表面沿出模方向有凹陷,铸件脱出撕裂
2 Q, i0 d7 c/ c+ o" w! T. ]! y    凸的成型表面其根部有加工痕迹未能消除,铸件被
( R! s8 o, ^& Z$ w& L    成型零件装固有偏斜,阻碍铸件脱出。
3 h* s+ j- @9 Q0 W" A+ @: v  l    3.顶出造成4 e! L! z! c$ n  H7 z
    模具的顶出元件安置不合理(位置或个数)- ]0 g5 A0 }( U. W" D, @
    顶出机构有偏斜,铸件受力不均衡
8 u# @. Y) n" k' l. L' ?    模具的顶出机构与机器上的液压顶出器的连接不合理,或有歪斜或动作不协调
8 ^( T# ?( b% _% y    顶针顶出时的机器顶杆长短不一致,液压顶出的顶棒长短不一致。
7 z6 n' N" U2 H! F; K    4.合金的成分
+ E1 a; W3 b6 Z; H2 l    1)对于锌合金- b% d* \5 k7 |) t9 x
    A有害杂质铅、锡和镉的含量较多
% ^/ F; v# e3 s& Q    B纯度不够
( W  f" R: d: Z- g    2)对于铝合金8 X$ U+ @- \* P
    A含铁量过高,针状的含铁化合物增多+ k% }  z  K; j* M$ j5 K
    B铝硅合金中硅含量过高
4 |) U% f0 D- k6 ?7 C    C铝镁合金中镁含量高' L4 x9 v; q  k5 X  K) t& v" L! G
    D其它杂质过高,增加了脆性
" C; y  T1 p  e( \. x" T! n. c# u3 p    3)对于镁合金
( J4 G* ^( w9 @7 }    铝、硅含量过高5 d. x" h7 }8 d( w, V3 x
    5)合金的熔炼质量
) e0 u- M. V; o$ j; n7 j6 t    A熔炼温度过高,造成偏析
1 A- ~5 b4 ?- @( i    B保温时间过长,晶粒粗大3 _* ]2 |6 W7 w; F3 a, M9 T
    C氧化夹杂过多  \- T8 A! \3 ]  h
    6)操作不合理
8 Q+ k' Y$ I: {$ \! u$ v5 c    A留模时间过长,特别是热脆性大的合金(如镁合金); j( g6 L% x. I2 I) z
    B涂料用量不当,有沉积
. A# O: S- p1 l# q  d    7)填充不良、金属基体未熔合,凝固后强度不够,特别是离浇口远的部位更易出现。
5 F- C; N. e3 _, j: R1 K$ L    三、孔穴+ ]% u: k& G0 X5 J+ ?
    孔穴包括气孔和缩孔$ n3 s* i! s; v4 J- B, O
    1、气孔0 B3 a& X' w7 F; O/ |# ]
    气孔有两种:一种是填充时,金属卷入气体形成的内表面光亮和光滑、形状较为规则的孔洞。另一种是合金熔炼不正确或不够,气体熔解于合金中。压铸时,激冷甚剧,凝固很快,熔于金属内部的气体来不及析出,使金属内的气体留在铸件内而形成孔洞。7 u4 A0 h1 o# U0 P  f9 I4 A
    压铸件内的气孔以金属卷入型腔中的气体所形成的气孔是主要的,而气体的大部分为空气。' S6 V) H( d! n8 [8 S- J2 ?6 x8 P
    产生气孔的原因" i, {4 y5 c2 f+ X4 \5 d
    1.内浇口速度过高,湍流运动过剧,金属流卷入气体严重
" }- z/ K, F& X: D    2.内浇口截面积过小,喷射严重% u! Y* F, G9 y: n* I! N, k
    3.内浇口位置
: u1 c" k( G1 e3 i    不合理,通过内浇口后的金属立即撞击型壁、产生涡流,气体被卷入金属流中
3 H3 D$ L2 W& m7 k3 G    4.排气道位置不对,截面积不够,造成排气条件不良( T4 P0 F$ [  P! }6 ]5 R
    5.大机器压铸小零件,压室的充满度过小,尤其是卧式冷压铸机上更为明显( c7 L) I/ Z- W' P
    6.铸件设计不合理。a形成铸件有难以排气的部位;b局部部位的壁厚太厚$ R* c" K+ l: S
    7.待加工面的加工量过大,使壁厚增加过多。
6 Z  T: g/ Y6 E8 `; v    8.熔融金属中含有过多的气体
- e5 b1 x2 `+ n1 `) G    2、缩孔' m- |' v( `0 n: [
    铸件凝固过程中,金属补偿不足所形成的呈现暗色、形状不规则的孔洞,即为缩孔。其原因有:8 l, y8 x! e2 u4 t/ j; g% @1 H
    I.金属浇入温度过高% j& ]0 Y: L" o% e# v
    II.金属液过热时间太长: Z+ D. ^6 F* I2 G6 z1 |
    III.压射的最终补压的压力不足
6 e0 X0 m" [9 q3 T6 w% j% e7 g    IV.余料饼太薄,最终补压起不到作用
; {9 h; w" A2 ]    V.内浇口截面积过小(主要是厚度不够)5 H5 L: X5 @& L! N
    VI.溢流槽位置不对或容量不够- S" {4 t* X! ^" u
    VII.铸件结构不合理,有热节部位,并且该处有解决
- s! C' y6 |- b8 J    VIII.铸件的壁厚变化太大" m/ S8 H' y# y, D* g1 Z. G
    在压铸件上,产生缩孔的部位,往往是容易产生气孔的处所,故压铸件内,有的孔穴常常是气孔、缩孔混合而成的。
. C. q$ e5 j# u! B. N    四、条纹1 l7 K- W' l6 E1 q6 u4 B: E7 g
    填充过程中,当熔融金属流动的动能足以产生喷溅或虽然聚集成流束,但又相连得不紧密的条件时,边界——凝固层便具有“疏散效应”,而处于这种状态金属在随后的金属主流所覆盖之前,早就凝固,于是,在铸件表面上便形成纹络,这就是压铸件上常见的条纹。铝合金铸件上条纹最为明显,而在铸件的大面积的壁面上,就更为突出。3 o9 f' z6 }2 V, w
    这种条纹呈现不同的反射程度,有时比铸件的基体的颜色稍暗一些,有时硬度上也稍有不一样。根据工厂初步测定条纹的深度约在0.2毫米以内,而深度为0.05毫米起,外观就已经明显地看出来。
6 l7 B3 V1 Q6 c  \' H    对条纹作化学的、摄谱的和金相的研究发现,条纹与铸件本身相同的化学成分,可而条纹不是硅偏析、渣滓、污损,也不是合金的其它化学本性原因造成的。条纹的深度仅0.08~0.20毫米。有时条纹有着清晰的边界,有时条纹与铸造组织混杂在一起,看不到明显的过渡区。条纹的微观组织基本上没有不同于主要组织,只是它更细致一些。对于铝合金来说,条纹内铝—硅共晶组织更加细致,合金组元中的金属间化合物也是如此。条纹也呈现硅的不足(暗的组成物),但没有发现化学上的差异。在条纹更细的组织中,硅的分布也不一样,既然硅比铝要黑些,因而条纹的颜色常常看来更暗。) p' I9 f: p" E" v2 {# G
    综上所述,压铸件表面的条纹,是填充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结果,尤其是铝合金铸件的表面更为突出,而条纹的组织和性质对于压铸件的使用来说,在一般的情况下没有影响的。只有在壁很薄时,才对条纹的深度有限制。至于在光饰要求高的表面上则还是不应该存在的。% }+ o  u. m2 ~6 w2 Z* A
    既然条纹是由于边界——凝固层的“疏散效应”所形成,而根据填充过程的特性,便可对产生这种“疏散效应”的原因作如下的分析:
. p, I5 O+ e( u    I.填充时,剧烈的湍流将气体卷入金属流中,从而对金属流速产生弥散作用。" l2 ^4 B( `. w: |, L
    II.在填充过程中,铸件的外壳层(边界——凝固层)常常不是整个地同时形成的(在填充理论的叙述中已经提到)在尚未形成壳层的区域便出现“疏散效应”。对于有大平在面的铸件,在大的平面壁上就更为明显。) O' I9 [1 \4 y$ f
    III.模具温度低于热平衡条件所应有的温度,使“疏散效应”更为强烈,产生的区域亦大为增多。
, I/ [  x2 d+ P2 Z7 G5 F1 K0 x2 g    IV.金属流撞击型壁而产生溅射所造成的“疏散效应”十分明显,当撞击后的金属分散成密集的液滴,便成为麻面。这就是铸件表面上总是带有强烈的溅射痕迹的原因。正对内浇中的型壁是撞击溅射最常见的区域。  v0 n9 S7 c/ l. d: L4 j
    V.涂料涂层不匀,厚的部位受到金属流的炽热混杂在金属中,并使金属产生“分隔”,从而造成“疏散效应”。
1 T# n# P. I2 J/ f) T- A    VI.涂料局部沉积而气体又未挥发干净,余下的气体被金属流所包卷,对金属流产生弥散作用。
* `" Q' g# }, {6 P7 A9 X0 c( u    VII.排溢系统不合理,逸气不通畅,型腔中的气体过多,金属流因气体而弥散的作用增强。
+ r. p% f7 {# A7 m4 g) C4 V    根# ]/ F3 p8 |; X+ v% I) b
    据条纹产生的原因,可见其深度是随时变化的。所以,生产中,常常按深度的不同,将条纹分别称为花纹、流痕、麻面和冷纹等等。而冷纹的深度则是条纹中最深的一种。7 d' l8 M+ L" F1 W
    五、表层疏松
# W* t0 T* S% J) `- D    压铸件的外壳层(边界——凝固层)一般约为0.5~0.8毫米左右。在这个壳层(也称表皮层)上有一种呈现松散不密实的宏观组织,即为表层疏松。6 o7 w/ c! w2 `$ c6 O
    表层疏松的形成的原因与条纹相似,故其性质也很接近,也是有时有清晰的边界,有时则无明显的过渡区。但其深度则较条纹更深一些,而且总是与涂料过多而沉积有关,因此,表层疏松的颜色比条纹更为灰暗,反射更差。有时,也带有涂料受炽热而烧灼的颜色,所以有时这种还与涂料的本色有关。
1 r  d1 k7 Y9 L* C, I- d) n    深度很浅的表层疏松,一般来说没有妨碍,但光饰(涂覆)则不允许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4-11-26 06:19 , Processed in 0.0560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