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4 f y7 z) |# P5 h( r5 @' w; _( v[点击查看原图]! d5 @2 I- b' }. ^# t' ^
) X' s# a( c/ j" b1 f! j0 c 书评篇名(点击阅读书评原文):4 f! c* {% S, r$ d6 I
8 l$ r) h% x$ q H7 {, U" x$ D
读《一心一意来奉茶》书评者:羽翎
8 d: ^/ W5 o/ }2 h6 w* a; d# x* M: Q& D
5 C9 v% B$ c9 w* W. n; h- q 书名:《一心一意来奉茶》7 U, S9 e$ o1 L; _4 F N/ N5 O
; o; R# B! d; H5 H& P 作者:程然,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3 S# g) [# T, h4 R) [
- d/ W) D) `3 j2 L J2 Q
9 G) C1 t& @2 w1 I4 {% W( S P[点击查看原图]0 ?7 L* _# F$ Y, b" R' [& f3 R
$ o7 O4 U) ]: t6 X
羽翎书评摘录:1 I- |2 l4 E0 ?! u6 V. J% c/ B6 O! E: `
0 H$ p. ^7 `1 z) i! p
上帝叫人一心一意,便可见得真我。于是就有了《一心一意来奉茶》中难得的沉静与专心。做为一本写茶的书,这本书贵在对茶的感知颇为独到新颖,别有一番见地。令不懂茶的人初识茶之习性。令爱茶之人欢喜茶之外的天意。
- b" H: ]3 I s- ~
Z5 e+ \+ u* X! Z( @( O- x: R: { 兰花观音如此静美,却也只能在那偶遇中绽放。说的有些惆然。桂花余香满口仅仅云雨灌溉,就能酝酿佳茗。浓艳的桂花竟是最平常。玉蝴蝶是治疗咽喉炎症的茶。可是再好的良茶,却治不了相思之苦,不禁为小艾而落泪。谁道情书写到一千张,蝴蝶就能飞过沧海?还有龙井、武夷岩茶、蒙顶甘露,无不是兰若在行走路上,记录茶与人的百转千回。
$ j7 L% G7 D& E3 ^6 q9 ?8 ?' R/ c9 M2 \2 @; p6 H9 f
中国的茶品丰富多变化,而中国人对茶水,不止于妙喜与贞亲,还有一种素朴的大气。如今茶之本来的功能在茶文化里已经退居其次,而由喝茶到品,到仪式化的衍变,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物化过程。当任何一种外在的东西被融入到一个人的生活里后,这种外在的东西已经成为了她的生活向外延展的触角,是人精神的寄托。我们的心理都需要某种暗示和寄托。兰若俨然与茶融为一体。既在观茶、品茶,又如茶人。惜茶、爱茶。至以茶来了悟人生之悲喜、佛家之三昧。倒是应验了佛曾说的世间法即佛法,人之修行即一茶一饭如此而已。8 E, J& `/ J( l/ p2 Y2 `& T
2 p! i( ?8 `4 w5 T( u, G9 } 前些日子和兰若聊天,初时我有些害羞,默默在旁观看她与朋友们的话语。当有人问起她修习佛法一事。兰若一一道来,谦卑而诚恳,说是我们一起修习,互相观照。突地让人一下亲近起来。待看到她的照片,真是如茶般优雅淡然的女子。; u6 |" b' L& w' \1 ~# g, K
: D$ Y, o! H3 ^. {& U. P4 V# p7 P 在这样的春天,许多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的善。挟些书而行,流连于小区的树下,树叶已经换了新的嫩芽,明前新茶也上市了。我也愿这善,能给我带来喜乐,淬炼出如新茗一样芬芳的冰心。
" q7 R% _& I: T/ K% w2 t, D* x
) W# e* h# m* I, t: `4 X 书中满是珠玑之句。但我最爱这两句:# U" g% r: K+ H u; y4 M
" h% g! t# P- E, E# \ “真正懂得茶道的人,一定懂得待人之道。有一些知己,相遇,只是为了错肩。微笑,却只能告别。”
# Y" z9 J9 |5 d& n% {% N9 b3 s; I& y7 h( P3 j+ {! i, }
“我们走世界,不需要认识世界;唯一需要认识的,是自己。”, M% l( x7 ?9 Z4 e3 F
' b% @' f( d9 n2 B
+ P) U$ Z! E8 w& L8 G8 A: t, Y1 k
[点击查看原图], j9 P5 v% @( J) P4 _9 J t
7 N8 |5 A1 R: h7 [# B
雅兰点评
2 z" H% Y/ g3 h- \, J8 U
# m9 z: Y+ D1 @ 羽翎的书评写得太好,以至于我在汇总帖里摘录片断时,难于取舍。谢谢羽翎的书评和推荐的好书。' [" e& b' b- u3 a- b5 p
- t/ J/ o$ r" ~0 `/ H/ I4 H
《一心一意来奉茶》,不仅仅是讲茶的一本书,便如茶之于中国人。程然写了茶,也写了茶之外的天意,泡上清茶一盏,顺着程然的笔触去体味茶香,再延其思路去细品茶道,一定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x; c5 [8 ? X5 u! Z4 X6 M, a# C& _
( L/ j. }6 K7 o' h" p% S9 g7 f. B; ^
“真正懂得茶道的人,一定懂得待人之道。”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程然以茶香回甘来深切地祝愿:幸福从那大苦的底里来。
0 m. L+ E7 {4 O! }8 W+ J1 K
) w) f2 J: K$ T* g" ?5 H+ L, z PS:这么好的一本书,可惜找不到在线阅读的网址,实在是很遗憾呀。/ m# }2 c; i( ^$ o5 E# R5 g
1 Y8 e$ g+ N$ ?5 `( u4 s6 S) R&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