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件“1-3.dwg”,使用LINE命令并结合对象捕捉将图1-5中的左图修改为右图。这个练习的目的是使读者掌握“交点”、“切点”、“延伸点”等常用对象捕捉的方法。9 T. S) u& L- o/ @ j$ R; M" \
- f* u1 c0 D: V* D$ p
1-5利用对象捕捉画线
2 x% f" H, D7 s8 D操作范例——用LINE命令并结合对象捕捉精确画线2 U7 Z2 Y6 E& |, K2 O. }7 [
1. 画线段BC、EF等,B、E两点的位置用正交偏移捕捉确定,如图1-6所示。
! Z, B7 _' Q. G7 {* w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from //使用正交偏移捕捉
1 g# H8 D% c* n8 u% g! h基点: end于 //捕捉偏移基点A
! A$ L: |1 [1 x# N# O<偏移>: @6,-6 //输入B点的相对坐标
' _% w0 m6 B; J" y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tan到 //捕捉切点C3 o/ D. x$ T" P+ |: A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按Enter键结束
8 A: k0 a' l+ [9 ?( o命令: //重复命令7 w6 I! y/ x, c1 d8 d0 s6 ?
LINE 指定第一点: from //使用正交偏移捕捉9 J& p. [2 V8 Z2 ?3 U& z% H
基点: end于 //捕捉偏移基点D
+ B! w1 L, T; E5 N% n<偏移>: @6,6 //输入E点的相对坐标
# m0 Q! O7 J! f0 _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tan到 //捕捉切点F
* N( C0 x8 d. c K) v)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按Enter键结束+ \& _/ r- x# A; j, H
命令: //重复命令
0 V1 d/ B) H" L! g% C( d* QLINE 指定第一点: end于 //捕捉端点B
- g& E. G, {/ e& u& M/ c% J+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end于 //捕捉端点E
% R& N9 y+ J2 z, @2 w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按Enter键结束# I3 j1 A/ N' E- T, h* y# S4 b
结果如图1-6所示。! K, j+ D! Q5 O2 [" o
知识难点:正交偏移捕捉可以使用户相对于一个已知点定位另一点。操作方法是:用户先捕捉一个基准点,然后输入新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坐标(相对直角坐标或相对极坐标),这样就可从新点开始作图了。
' t& C4 Y0 `1 J9 {0 t6 U0 Z( d( x![](http://www.ttketang.com/home/attachment/200908/12/113_12500596958lQ8.jpg)
4 g- v* j: m' e- C O* p, ]5 {1-6画线段BC、EF等
( x v2 f5 c" G& z2. 画线段GH、IJ等,如图1-7所示。# I7 n$ D1 `6 Z# X5 J5 F1 j2 j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int于 //捕捉交点G, T( x6 ~$ E* [8 j% W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per到 //捕捉垂足H$ |% K7 Z: x; ~3 A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按Enter键结束( O, W1 e* y8 Q% `, {. S
命令: //重复命令
8 X, {# f/ c3 ^" R4 O3 eLINE 指定第一点: qua于 //捕捉象限点I4 ^0 ?6 S& ]" A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per到 //捕捉垂足J
' q% c4 b! l- N2 C* }1 s- v: F3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按Enter键结束
7 Y" a ?$ M5 d0 O" e命令: //重复命令% o- a% e9 N4 N/ I. t# |3 W# r
LINE 指定第一点: qua于 //捕捉象限点K
6 _" f4 A* {* l# {' t9 ^: C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per到 //捕捉垂足L; C4 K5 @& X+ g7 v" x. S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按Enter键结束
8 v( A" r( c4 p" d3 B$ H3 V! _结果如图1-7所示。
4 `, r: K+ H7 M" Z( ]![](http://www.ttketang.com/home/attachment/200908/12/113_12500596962uDs.jpg)
7 w6 N1 |: j5 T1 H/ X) H1-7画线段GH、IJ等$ G. [. I0 n0 R# O
3. 画线段NO、OP等,如图1-8所示。
9 N. U; `8 D: x. K2 \( X$ u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ext //捕捉延伸点
& l4 }' O( L8 d `; g" s y6 j5 L于 19 //输入N点与M点的距离
' _9 M* Z. j7 A* l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par //利用平行捕捉画平行线
. U. y0 k$ }$ u) j到 4 //输入O点与N点的距离8 Q ^ |/ P# I/ X7 _0 \1 n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par //使用平行捕捉) Q4 ?* }" J) K# Y: q
到 8 //输入P点与O点的距离
3 t+ } u! p8 v, X+ e8 Y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par //使用平行捕捉, ^- M: O$ S& i; P
到 13 //输入Q点与P点的距离
" _3 k" {/ E( h# l* V1 O, x: l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par //使用平行捕捉
# D7 m4 N9 u$ u' {& e到 8 //输入R点与Q点的距离
t: n; ?. r1 D" H* R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per到 //捕捉垂足S
1 M* k# l! T4 U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按Enter键结束
2 r+ N: E! p4 B* r1 J: j结果如图1-8所示。* `3 r- Q% F' b8 E0 L. o7 V
知识难点:延伸点捕捉使用户可以从线段端点开始沿线的方向确定新点。操作方法是:先把光标从线段端点开始移动,此时系统沿线段方向显示出捕捉辅助线及捕捉点的相对极坐标,再输入捕捉距离,AutoCAD就定位一个新点。
# l8 Q/ m! P! X) F# o6 N% ?8 L $ Z+ y- Y! v9 G; Q2 g, j" p! X8 f$ P
这是我从http://www.ttketang.com/上学到的,那上面好多很实用的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