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ino3.0正式版的推出给rhino爱好者们带来许多的惊喜,虽然它没有向大家预想的那样添加许多新功能,但是更换了系统核心后在执行效率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至少我们可以使用到更稳定,更快速的犀牛。这里笔者使用Rhino3.0制作了一个PDA的模型,喜欢Rhino的朋友可以从中体会Rhino3.0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果你还没有使用过Rhino,那么只要跟着下面的步骤一步步的动手,相信也可以制作出精细的PDA模型。在制作完这个模型后只要稍加变化就可以制作出类似的手机或电脑的模型。 绘制轮廓:
0 J/ N) G: t8 T- J' b: P* s, d1.要想制作出准确的模型,最好能够找到模型的图片作为参考。本例中使用了三张背景图片,首先要将参考图片输入到Rhino中并将图片对齐。运行Rhino3.0后激活顶视图,执行View菜单中的Background Bitmap/ Place命令输入顶视图的参考图片。先不必考虑图片的尺寸,单击鼠标右键重复输入背景图片命令,分别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中输入对应的参考图片。创建一个长方体作为参照物,使用Background Bitmap/Scale命令调整背景图片的尺寸。然后执行View菜单中的Background Bitmap/Move命令按照(图1)所示对齐背景图片,(注意轴心的位置)对齐参考图片后将长方体删除。
* T ~+ e( Z1 a* N1 n# u4 ~ ! o5 S3 J. E( r0 v, u
2.激活顶视图,执行Curve菜单中的Rectangle/Corner to Corner命令,键入“R”后按下回车确定,接着拖出一个矩形,键入“1”后按下回车创建一个圆角矩形。选中圆角矩形后按下F10键显示出控制点,根据顶视图的参考图片对控制点进行调整,结果如(图2)所示。# S* \" e$ K$ V6 L( w0 B
8 G. s% _- W8 w" o0 L( u- q/ K: e3.激活右视图,执行Curve菜单中的Polyline/Polyline命令,根据参考图片创建PDA侧面的大致轮廓。执行Curve菜单中的Arc/Tangent,Tangent,Radius命令按照(图3)所示创建5个与轮廓相交的过渡圆弧。
$ t# b' Y* K& z$ H$ ]6 d/ u: V+ P4 m . j, x* o ~4 d$ _8 N0 U% Z
4. 按下Ctrl+Shift+S键后在右视图中选中轮廓,按下回车后依次选中所有的圆弧,再次按下回车切分轮廓。删除轮廓多余的部分后按下Ctrl+J键,使用连接命令将轮廓与圆弧连接为一体,并按照(图4)所示调整各控制点的位置。
! s0 B. f4 ]- o$ @: I% D
: d" ]) s, d1 |9 P5.激活前视图,根据(图5)所示创建两条线段。为了确保两条线段角度和位置的一致,最好是先创建一条线段,然后开启Ortho捕捉模式,照准轴心后执行Transform菜单中的Mirror命令镜像出另一条线段。
+ p, G& ~& p$ q4 b5 T5 q , M: l5 Y+ x1 z% N2 y; v! ]7 [
创建机身:1 g2 z# R9 x1 f# d; h6 k
1.选中右视图的轮廓,执行Solid菜单中的Extrude Solid/Straight命令,在前视图中沿X轴挤压轮廓,(挤压的长度要大于参考图片中PDA的宽度)。选中顶视图中的轮廓,单击鼠标右键重复命令,前视图中沿Z轴进行挤压。选中前视图中的两条线段,重复命令后在顶视图中沿Y轴对线段进行挤压,结果如(图6)所示。
5 x& Y A& D- z6 n6 H* B, O
; g! u6 O" P9 D2.执行Solid菜单中的Intersection命令,在视图中选中右视图轮廓挤压出的固体,按下回车后选中顶视图轮廓挤压的固体,再次按下回车完成交集运算。单击鼠标右键重复交集运算命令,选中交集后的物体,按下回车后选中前视图中左侧线段挤压的曲面,再次按下回车完成运算。执行Solid菜单中的Difference命令,选中交集后的物体,按下回车后选中前视图中右侧线段挤压的曲面,按下回车后得到PDA的大致形状,结果如(图7)所示。
f* g- T1 _+ u/ ]! ^/ n" k
: o5 W9 r/ `# h' }% R" Z7 K3. 执行Solid菜单中的Fillet Edge命令,在透视图中依次选中(图8)所示的边,键入“0.2”后按下回车完成圆角处理。! ^) n0 D# u# p0 U) U( o
; c2 f+ m! w' C+ p$ \# i4.选中顶视图中的轮廓,执行Curve菜单中的Offset Curve命令,输入“0.2”回车后选择方向,再次回车创建一条偏移的轮廓。在前视图中将轮廓放置到(图9)所示的位置。
% @6 o# j0 y4 ^5 U) g6 b 9 g+ G; ?- i+ C' d. F
5. 选中偏移的轮廓,执行Solid菜单中的Extrude Surface命令,在前视图中沿Z轴挤压出实体。执行Solid菜单中的Fillet Edge命令对(图10)中所示的边进行0.03的圆角处理。
5 C1 }2 z9 o' k/ `' Q$ Y
, S) ]& |6 f# P, B9 B8 ]# X6. 选中前面挤压的实体,执行Transform菜单中的Copy命令复制一个实体,并使两个实体重合。执行Solid菜单中的Difference命令,选中PDA的主体后按下回车,选中复制的实体后按下回车。现在PDA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如(图11)所示。
) W/ ~5 R7 b+ v, I& q9 h# R 4 S5 ~ E) y/ T) l/ s% U3 s3 M
如果只是制作模型,那么可以忽略这个步骤。但是如果要为PDA编辑材质,那么这一步骤就是不可缺少的。选中PDA主体的三个部分按下Ctrl+G键暂时将它们进行成组。 L) v$ b# e$ C- O
7.在顶视图中执行Curve菜单中的Rectangle/Corner to Corner命令,键入R后参照背景图片创建一个圆角为0.8的矩形。选中矩形后执行Curve菜单中的Offset Curve命令,键入0.5偏移一条矩形,调整矩形的控制点,结果如(图12)所示。
9 M. s8 g. o6 D3 j, l
$ E9 v- e6 r0 Z! o) V |9 B8.执行Extrude Surface命令,在前视图中分别将两个矩形沿Z轴挤压出实体。执行Fillet Edge命令对底部的边进行0.03的圆角处理。将圆角后的实体在前视图中参考背景图片放置到正确的位置后,使用差集布尔运算减去两个实体,结果如(图13)所示。: b6 N. ?" d% `0 l. J1 Q
6 Z" l. g* T- e$ l, f0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