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DHrrjSA 于 2009-11-4 08:13 编辑
8 ?) q/ I0 v9 ]
6 o2 k' s$ e) B" v+ V+ b! `9 v5 w机构载荷的创建本节主要通过讲解几种常用的机构载荷的创建过程来说明运动机构载荷添加的方法。 1. 弹簧力的创建在机构载荷工具栏中点击图标 (Spring),系统将打开【创建弹簧力】对话框,在该对 ...
# |* D) M0 y2 F5 k; n' g& D本节主要通过讲解几种常用的机构载荷的创建过程来说明运动机构载荷添加的方法。$ q) m8 ^4 I0 x* ]
1.
9 C0 q4 p1 d% @9 j$ H. Y, O8 I$ n9 \弹簧力的创建5 i: d: n( O1 @* q: |7 }0 i
在机构载荷工具栏中点击图标 (Spring),系统将打开【创建弹簧力】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要求用户设置弹簧力的类型,各选项说明如图9-54所示。
; a2 m4 q% h$ Y* t" i7 q8 k/ C$ d8 ~; w7 r( A& O" V' a
0 {4 @' y/ i6 H, T$ t% ^* p
0 |3 T4 e% {* J# B/ G& q" V7 R, P% F- L4 W, L r% r
图9-54
6 S- Y8 h b }1 ?3 p e3 Y* v【创建弹簧力】对话框 1 d; @" k" Q! _( Z; G( h
选择选项Torsional(扭转的弹簧力),用户可以设置作用于转动副上的扭转弹簧力。系统同时将会显示弹簧力各项参数设置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输入Free Angle(弹簧自由伸长时的旋转角度)值和Rate(弹簧的弹性系数)值。紧接着将会弹出选择转动副的对话框,利用选择球选取转动副或是在该对话框的文本输入框中输入转动副的名称,点击OK键,该载荷就添加完毕,系统将在屏幕上显示该载荷,如图9-55所示。2 @ P. B0 q2 m: V& A1 `4 E: ]7 F
4 x5 t, W1 ?7 X! M
1 S0 ^! ^; h( n
, r6 u: ^. [8 Q* z& f0 x1 Y5 G& |* z2 \5 |. i
; b' D% k/ L: H4 T8 O9 S图9-55 7 ?$ }: P$ _3 h; `2 a! k
完成扭转弹簧力的创建
( t5 E# t% v3 a7 K. z6 v& U$ q4 G$ F1 N. U选择选项Translational(平移的弹簧力),用户可以设置作用于两个连杆之间连杆与机架之间或是运动副上平动的弹簧设加的力。系统同时会打开弹簧参数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输入Free Length(弹簧自由伸长时的长度)值和Rate(弹簧的弹性系数)值,单击OK将会打开一个选择对话框要求用户选择弹簧连接的对象,如图9-56所示。
p+ f" W' K8 ?2 J+ }
# G& F( J3 Q3 t$ {! O7 x! N S' ^6 X8 m
6 Z i: R4 a* H# O# z5 y
1 D6 t6 i% p# i, h9 q图9-56
" ^$ l, y& Y, A( U5 H* Q选择弹簧连接的对象 " @7 J# G- \, e2 D: g. U" x
以两个连杆连接为例,选择选项Link(连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第一个连杆,系统将同时打开一个点创建对话框,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点作为弹簧在第一个连杆上的作用点,如图9-57所示。
* }/ e& |& I# |+ v" |
/ ?+ M% {* i) e/ x* P2 s; L$ a7 m2 u- y: a
" F; ?7 q5 v" q# V1 |1 G3 L
0 N4 c! O" S9 f7 Y' h0 M
图9-57- d0 g$ B6 \4 W8 N' W$ s
选取力的作用点 8 Q* W9 {1 k: r; `& Z
接着将会弹出第二个连接对象选择对话框,选择Link(连杆)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第二个连杆,系统将打开点创建对话框,以一定的点创建方式选取一点作为弹簧在第二个连杆上的作用点。设置完后单击OK键,系统将在屏幕上自动显示所设置的弹簧力即完成了两个连杆之间的平移弹簧力的创建,如图9-58所示。
- o9 a6 y3 h" y7 B4 c& N) g
" p9 a3 z' V+ o4 \
7 S6 d6 y" r0 O3 m9 n o; W
/ i0 T; s3 M0 u, z3 S& E$ m F* p0 r7 C8 L; n3 T ]* F" O! G
图9-58
! s5 B' M! {' G! n( b; `完成两个连杆之间的平移弹簧力的创建 c( u" d. L4 ?) _
2.标量力的创建& y) D' ]; Q& o
标量力只能设置在两个连杆上,单击机构载荷工具栏中的图标 (Scalar Force),系统将打开标量力参数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要求用户输入标量力的大小,该对话框各个选项的说明如图9-59所示。它给用户提供了两种设置大小的方式,一种是在文本输入框中输入力的大小,另一种是选择Enter Force Function(输入力的方程)选项,在弹出的【方程编辑】对话框中设置力的方程。
" l) V G4 c6 `7 a& z U4 A0 r- n$ b1 H0 s, N, [, ]
* C+ y& s: p* C( R
5 k) {& e1 b; y# y
- x: V% Q0 l1 z" T图9-59
3 E9 j: s3 i: v; e' C2 @4 O打开【标量力参数设置】对话框 ( Z6 g" z# X0 f; k1 N, M6 f
按照一定的方式设置了力的大小后,将弹出力的作用对象选择对话框,利用选择球选取第一个连杆作为力的施加者。系统同时将打开一个【点创建】对话框,按一定的点创建方式选取一点作为力的起始点,如图9-60所示。/ ?- }% S7 m# u" q
3 B. k1 u z3 e! k9 A1 ^
; Q1 ~# S0 Q0 j9 @
1 H$ m9 C4 X$ F: }0 z. _# s# _$ D9 s3 p6 p
图9-60
U' E- Q; b$ G$ Q# Z" W选取作为力的起始点 7 D8 F4 J' W7 |& }! w! l s9 R
紧接着将再次弹出一个【力的作用对象选择】对话框,利用选择球选取第二个连杆作为受力体。系统同时将打开一个【点创建】对话框,按一定的点创建方式选取一点作为力的作用点,系统将自动在屏幕上显示所设置的标量力即完成了两个连杆之间标量力的创建,如图9-61所示。
7 W2 V& G( p& f9 i3 o
/ D$ S2 w3 a q; H- Q5 W& M+ j9 c( O. ~+ j+ O) m7 u
% ?' u6 f* ~) Z1 [3 T" a6 y9 `
_: Y, P: y3 w. W* I6 ]
图9-61" ]0 }% U5 _7 h' P) b; u
完成两个连杆之间标量力的创建 4 i* V0 A# l$ _& I% t$ O" F; P
3.矢量力的创建
3 o5 C9 }% [3 `9 v; Y. c单击机构载荷工具栏中的图标 Vector Force,系统将会打开【矢量力创建】对话框。当在该对话框中选择Force CSYS(力的坐标系)为Absolute(绝对坐标系)选项时,该对话框及其各个选项的说明如图9-62所示。
- O% a/ E" }4 w; _# Q/ l/ x$ T I; d5 K x( n$ s# f. Y- V9 n
) y/ g; V Q9 N( {/ E
; ~2 u1 K: ~ _/ F: q4 x
# x7 s2 G# q! {, U5 o4 Z" g5 H图9-62' Q" \4 q" O& {5 }# Z
【矢量力创建】对话框
& Q1 V( e1 u; H g在矢量力的创建过程中,用户只需要根据Selection Steps(矢量力设置步骤)的提示,在图形窗口中选择施力连杆和受力连杆,以一定的点创建方式在该连杆上选择力的作用点,同时在各个文本框中分别输入力的名称,力图标的显示大小和X、Y、Z方向力的大小,系统将会自动的
. v, i4 S8 V! e1 N. a如果在矢量力创建对话框中选择Force CSYS(力的坐标系)为User Defined(用户定义)选项时,该对话框及其各个选项的说明如图9-63所示。而此时矢量力的创建过程只是将由根据X、Y、Z方向力的大小合成一个有一定方向和大小的矢量力的方法,转变为由用户定义力的方向,同时在对话框的文本输入框中定义力的绝对大小的方法。/ q% P6 O' P) Z
# Z2 i) L3 a5 P: w, ^3 ^+ g; g
. B/ @( z5 u: f$ l
7 l# C) t; D7 f# \# V* V
; V2 c8 x' r/ c# B* B9 e图9-63
; j! `2 u! H1 _8 P" o/ O【矢量力创建】对话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