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t0 t* {9 v+ `; ~4 k7 |
首先,我们在开始造型之前,应该进行仔细的分析,想像出各个面的主要构成方法以及过渡的可能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首先整体形状是有一个围侧面(1)和顶面(7)以及一个类圆角面(2)构成,对于侧面(1),在造形之前我们可以猜测它是扫出的或是混成的。对于类似这样顶面(7),我一般强烈倾向于扫出面,对于(2),一般用圆角搞定没问题(注意必要的时候切换成conic类型的圆角以更拟合实际情况)。$ d' ~5 W. M2 e$ B( H& L( E
0 k+ H. {6 n5 ?& M4 a! y
然后看局部和过度,(3)的面初步猜测应该是顶面offset一定的距离生成,至于是否有呆后面的验证。(5)面仔细观查会发现和顶面并非一个面,所以需要另一个扫出面来拟合。(6)面比较难点,是个典型的过度,从顶部的级差过度到侧面的消失,在目前来看可能的做法是作消失面,或者倒圆角(是否觉得不可思议?这里的判断需要建立在想像和经验上)。后面你会看到这个看似复杂的过度居然真的就可以用圆角搞定。(4)面什么难度,两个轨迹的可变扫出就可以轻松搞定。下面我们就开始动手了。不管形状如何,我想分型轮廓线应该是我们的工作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先作分型面,对于这个实体来说,分型面比较简单就是一个圆弧拉伸面
, j4 P/ Q1 y) Y7 u9 k/ L3 R
然后用投影到分型面的方法来创建分型轮廓线,注意在草绘的时候利用已有的点云作参考。。。目测就行啦。. |. b) n3 @* Q* D& Y1 F
, |" b: m F' d/ F( ^6 } Y
接着创建分中的脊线。注意这时候应该刻意把类圆角面部分去掉,也就是草绘成尖角的,这样可以最后再作类圆角面以简化构建工作。并且草绘最好由尽量少的简单元素构成,比如圆弧和spline通常是比较好的选择。注意两个侧面最好是类似的构成,在这里都是用一个圆弧构成。如下图所示
. o: N4 m9 v3 s6 J9 _ C; Z' o! Y! u, p* w& w6 e0 H8 T, i: [; {
$ f& y) p' ~5 l+ i' [. W' J对于另一个方向的脊线,因为没有明显的对称性,创建的位置就有点考究了,通常建议在一些特殊的位置创建,比如最高点(这点的向量必然符合正交性的)。如下图我们作一个通过脊线的最高点的基准面。然后用这个基准面到restyle下和点云相交出一条线作参考% [ b9 }' J3 `/ A1 I: O( Z
, q* k* [, {& Z" o, m/ S) T
" E% t* G: d3 l" x U
借助于上一步的参考线,我们可以方便的创建出另一条脊线,同样的这条脊线也尽量用少而简单的元素构成并且去掉类圆角部分。侧面也用一条圆弧构成。目的自然也是为了围侧面创建的规则性。: @( D3 w% ^% R0 R
1 K2 ]/ n/ M) X }5 }, B
- a$ I" y% j L: S$ p" W% ^) ?% a
这样,我们就已经创建出了三条主干轮廓了。
9 u& |" P- s% R: i; i" \, R
" y5 n1 p3 P* S1 ?3 W1 j3 C# n+ J我们创建的原则是简单先行,在这些面中,显然顶面是最简单的,我们先来试试用可变扫出的结果如何。这个扫出面就用主脊线作轨迹,R260的圆弧作截面进行扫出,这样就可以和上步创建的顶截面相吻合。# ?0 m$ n0 I5 z- n3 v$ U
, I$ l- c8 [% p" T. Q2 u# ~: R) Q然后创建围侧面,为了观查方便,我先把顶面的隐藏了,后面的步骤也是这样,就不作特别说明了。因为侧面的变化比较快,所以要适当在中间的部分添加一些控制截面。如下图的两个截面就是新添加的,详细的添加方法看part,同样用restyle的交线作参考侧面用单一圆弧构成。
4 G: G3 L' f% p' F; l
可以看到侧面的圆弧的变化比较大并且没有简单的规律,所以只好放弃用可变扫出的方法改用混成,为此我们要作出如下图的连线1 k8 A1 S; n' ]+ Y+ J: G: c
a! E9 W7 u; G1 N: [7 {$ U4 f
线作好了,面就简单了 `& c2 m( o% r! j n+ c
0 t2 S1 r$ T- B9 K% v; F9 C$ x
而对于底部的侧面,就可以用restyle下的指令用一条轨迹和一个截面来扫出4 y/ y' \+ P$ ~: l
4 c* U9 _5 d- W3 U l
然后就是延伸,合并,大体外形就出来了 0 d4 y3 L) W: N$ A X
- v8 k! X: C8 |5 t+ g
Offset做级差面
7 Q# r) @7 A% b, s
网/ \5 N J2 h! `- }0 t6 I$ t6 z2 U4 S
下面的圆角没啥特殊的,注意控制的是大小
) H) ]* p. `% [2 ?. \* I7 Y# o
r" p7 R( ~+ u: i
这个圆角一倒,是不是觉得神似了
0 V# N; w+ s9 I- X+ B+ o
完成这一步,实际上这模型的主要难题都解决了,剩下的工作就类似于体力劳动了,这里我也不再累述了,自己研究研究part就好。(仔细看别人的part好处多多阿)。
等基本外形完成后,你应该进行一下偏差分析,这一步可以借助第三方软件或在proe中用截面线来进行。对于偏差太大的地方通过调整构造线来进行,必要时候添加额外的辅助线。但是切记,简单就是好的,一般的产品曲面都是比较规则和简单的
, {; g5 p: M. {) {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