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M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信息化思想,它让人们思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为企业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 $ i+ `4 s6 g- E: ~ X) {4 O
对于以产品为导向的制造业企业来说,早日建立PLM系统是更为合理的选择,因为我们可以把PLM理解成为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9 o5 v: y& h6 n x0 [- v- C8 F4 F/ e
1 L$ b* s" z) O4 D6 l* r思考和定位PLM的比较合适的方式,是在一个闭环的智力生态系统中来考虑它的角色以及与其它系统的关系。
* g; n) J0 T8 f. N" @
$ |/ x2 @8 v0 @- v. C0 Z企业建设以PLM系统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从应用目的上来说,大致可以有15种系统组合或入门方式可以供企业来选择。
& \4 E0 v( T+ c$ X
/ R6 X0 d- m9 [6 G一、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四种主要的信息系统
+ o5 [. B6 m, N
# ]% ^4 V9 F' r/ |2 G在本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就提到,企业信息化分为四个主要的业务领域,由四种主要的IT信息系统所代表。它们是:
0 e$ N; S2 J1 H, S⑴ 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面向企业的物质资源,侧重对有形资产进行管理和整合,涉及生产、销售、库存、供应、财务、人力资源等各个环节。
. n/ |: d2 E+ g⑵ SCM供应链管理系统:优化企业供应链,让企业更好地采购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所需的原材料和服务,并将产品送达客户,涉及供应商、仓储、运输和销售渠道等各个环节。
2 t5 K9 ` c1 J: b' n3 o+ W⑶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企业的客户为中心,从获取和保存客户资料到跟踪客户、签单、售后服务、纪录缺陷、反馈客户需求等业务,支持产品研发、营销和服务流程。6 |8 w0 f1 L( V3 y) {
⑷ 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侧重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以企业的产品为核心,在其全生命周期内,横跨整个企业和供应链,协同化地支持产品定义信息的生成、管理、分发和使用,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智力资产,推动创新产品的研发。
* A5 M: ?$ q3 n& P Z2 k从原理上来说,ERP、SCM、CRM是为企业“省钱”的系统,而PLM是可以真正为企业“生钱”的系统。这四种信息系统的有机的结合应用,构成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S/ |+ m& R* g% n
$ b$ t6 b" h5 G; `7 Q; y在建设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配置各种系统。对于以产品为导向的制造业企业来说,早日建立PLM系统是更为合理的选择,因为我们可以把PLM理解成为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 F, o8 J- O! s: l) D P6 M y @. i, I/ a2 C7 J
二、从生态系统看PLM7 D' C$ R% B( ?7 ]) j
# }5 w$ s5 R6 T8 g( z
PLM是一种对所有过去的、现在的、那些行之有效的技术、系统、流程、实施方法论和企业智力资产的继承与集成,在正确的企业战略思想和商业原则的指导下,将其提升到 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让企业信息化变得更加现实和更容易实施。它不应该被理解为是由多种CAX加上PDM系统撮合到一起的所谓“集成”系统。: e) [+ k" w. T
5 s% \6 R* T! p: f s" x) A% {
笔者在第一章就指出,PLM与PDM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但是,绝对不能用思考PDM的方式来考虑和定位PLM。PLM无论从系统的内涵、技术的实现和对信息集成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都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人们早先对PDM的认识。
( W; c& E4 L% s8 p; a
9 L9 ~0 p4 b8 B, |7 t9 q9 {思考和定位PLM的比较合适的方式,是在一个闭环的智力生态系统中来考虑它的角色以及与其它系统的关系。
- e8 A5 @3 X. p% b9 }( [: P/ X; u5 U0 ^7 U( A
所谓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无机盐、动植物、微生物等)构成了一个互相作用的综合体,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通过系统内部能量的流动导致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物质循环。
. d% H8 s5 B: f. N4 V6 g5 ]4 a& `: z0 V
之所以说PLM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因为它也可以构成一个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PLM生态系统”。) F9 M) J3 V# b0 J) S" r# _
d1 M, v8 p+ i& k( n
: i+ o9 \6 k' N4 ~如图1所示,PLM生态系统是一个包含有外部过程(如来自ERP、SCM和CRM的数据交换)并形成产品生命周期内上下游充分利用产品知识的、自循环的体系结构。在这个系统里面,有其自身的良性结构,有不同系统的相互作用,有信息的加工与流动,有自学习的功能,有知识的提炼,…。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稳定的 PLM生态系统。
/ J v- V9 `5 U) z: C* m8 F$ y: a/ K. Y! k' q6 Y, z. c
4 M% K& Y( \+ x3 P* t4 g i2 ^/ c
1 ]; f- x: ^* `过去,人们早就注意到了系统的集成问题,但是,更多的集成工作内容是实现数据的传递和转换,传递的数据是静态的而非动态;传递的方式是迟滞的而非实时;传递的数据是机械式的累积而非精炼后提升的信息和知识;最关键的是,在系统彼此连通的基础上,这些信息和知识没有有规律地、有组织地在一个内涵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内畅通地循环流动起来,增值起来,再利用起来。比如,从产品生命周期下游(包括从各系统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可以及时反馈到生命周期的上游,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支持新的产品决策,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j& B* ^( _) Y8 y: T. o
% A) @% ~ R* s* C5 r- V p
三、PLM生态系统与企业智力资产: {" n& t, o' t! h f
( W) U4 ?" |0 S: M4 s+ T, j, p$ y在图1的PLM生态系统里,就解决了以上的问题。从包含外部过程的PLM管道中,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上游到下游的过程中,好想法和好点子以连续的产品创新的形式被转换成企业的收益;然后,在内部(智力资产管理)的过程通道中,挖掘和捕获那些来自客户实践(例如经由CRM)的、可以激发和引导创新的好点子、好经验,将其用于创新产品的研发。7 m/ N L2 L) { \) U4 f
3 d( Q6 B3 J* r沿着这个循环式的途径,好点子、好经验经历了一定数量的转化和提升(例如:想法→概念→样件→产品等)后成为了企业的智力资产,智力资产在继续被充分使用和提炼后,变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即企业财富)存储于PLM系统的财富管理知识库之中。这种智力资产与其它信息化系统,如ERP、SCM和CRM可以充分地交流和共享信息,彼此相互作用,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而如果知识被分散地存放在许多不易选取的系统和过程中,那么企业充分综合利用智力资产的能力就丧失了。* f, h; G8 {& N: v7 T
& b3 v3 o2 X! _6 B与以事物处理为导向的信息化系统不同,PLM系统之所以被唯一地构造为智力资产生态系统,是由于它所继承的技术和数据结构,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类、各种级别的智力资产访问和提取请求(例如,概念、零部件、装配、产品、BOM表、过程模型等),由此而提供了一个把智力资产作为企业财富加以充分利用的很好的途径和机制。由此可见,只有首先建立PLM系统,并以PLM生态系统的方式来建设企业的整体的信息化体系机构,才能让其它的信息化系统(ERP、SCM和CRM)也充分发挥出最佳的效益。
% Q! y1 J( D# K: X$ {+ _
" q0 h/ ^. X$ v$ w* a已经有PLM厂商提出了一些充分利用智力财富的PLM模型和实现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效益——例如:“知识驱动的应用”(EDS公司提出)、“知识发掘”(创新机器公司提出)、“创新作战室”(中心软件公司提出)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