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4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研发工作方面 9 V% Q) r0 n3 \ S* y+ G1 } g
1、 设计研发专业分工情况如何?(机构,人员)0 z8 D. t( z9 q: {6 S9 X
2、 产品各专业技术难点如何?是分专业各自存在尚未解决的技术难点,还是各专业全部运用成熟技术的集成设计问题为主? 6 o2 Z( X, P9 i
3、 是否有样机样件试制、测试和质量验证、定型等设计阶段? ( U; {0 K* R( R- y) J8 N
4、 如果有上述若干设计研发阶段划分,是否和如何与外单位协作完成?
& E8 e! Y" y$ R9 m; A5、 主要产品生命周期如何?如: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制造,测试调试,安装维护等等。
: [' j* t# w/ y* j, t- P! S1 l6、 设计研发周期如何?是否有大致比较稳定的研发内容和周期。
0 M4 s& |& S5 C) }' p7、 产品系列,型号情况? 6 r# \& `; f* e* ~2 b
8、 关键工艺和工艺装备情况如何? 7 c# H+ e1 Q" K1 T L$ ~
9、 目前对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F) H. y5 ]" k T) y. r' D5 s
10、 设计研发、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在协作单位之间如何开展?有何具体需求? , Q. N3 ~* C: s7 s
11、 各专业设计人员工作时间分配情况如何?如绘图,计算,编写文件,找设计参考图纸,找数据资料,调查研究,并行设计协调,修改返工和纠正错误,解决后勤供应问题等。 % x2 k0 T# r, ~
12、 各专业人员认为在各种具体工作内容方面提高效率的意义,排列次序。
b9 S3 U3 ^0 N) |1 y( T9 N' g13、 有无在各种具体工作内容方面提高效率的设想和具体要求?
2 O. E* d! N$ E4 I6 Q; Q6 K, V14、 原理或概念性设计到各专业的施工设计的主要工作流程如何?各专业之间的主从先后次序如何? # }7 y3 `+ N. e5 I+ A1 [
15、 控制设计研发流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减少差错和混乱、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返工、控制成本、协调并行设计工作避免整体系统不一致问题。 ! A) p/ j+ @# J
16、 是否重视实时并行协调工程对项目设计研发的作用和意义?
6 f/ b# z$ s2 B2 \8 W17、 标准件、外构件、外协件 占零部件的百分比?
* P( N5 L$ ]+ M, {18、 通用件占零部件总数的百分比? ) c( [) l; T2 l0 v3 ~. {; j
19、 特殊件(其他无法借用的零部件)占零部件的百分比?
" ?+ b7 }, n1 B: F4 D4 D20、 之间零部件的借用关系如何处理?怎样确定设计变更影响范围?是否鼓励借用。 + W' i* ]# z e
21、 设计标准化贯彻需求如何?
) ~7 y- m0 p, O' x. p8 n22、 各专业的国家和国际标准是否齐全和已经获得?载体介质格式?
* x) C0 A, C6 `' T0 }( |23、 各专业使用外购件的技术和商务资料情况如何?搜集管理情况如何?
9 W) G$ ~! W' s" G24、 是否需要贯彻或参考多个国家的技术标准?
2 w( u/ s6 @; p" Z25、 是否已经建立和需要建立标准资料库,标准件库,通用件库?如标准件3D图库等。
/ [$ s9 C; @1 q0 n% F- s26、 是否强调鼓励减少不必要的过多的零件品种? 7 T3 r$ u i& \ }" N7 H9 W$ s
27、 设计结构要素方面贯彻标准化情况和是否具备必要的技术手段?
9 y2 r$ F5 Y, V! i/ S0 ]28、 是否建立和有计划建立机械设计与制造通用技术支持系统为基础的机械设计支持系统。! p7 @& E# S4 M# i; f: R: G/ Y
包括:机械设计计算过程、制造工艺知识资源库、机械设计知识资源库三大部分。在机构设计分析过程中包括:机构选型(平面连杆机构设计、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凸轮机构设计),机械传动设计(圆柱齿轮传动设计、圆锥齿轮传动设计、蜗杆传动设计、齿轮轮系设计、链传动设计、带传动设计、螺旋传动设计),零部件设计(轴系零件设计、紧固联接设计、弹簧设计),优化设计,机械强度评价(静刚度评价、静强度评价、疲劳强度评价、断裂强度评价)。可靠性分析软件包。在制造工艺知识资源库中包括:切削加工(刀具、切削加工、螺纹、齿轮、花键加工、难加工材料加工、切削试验数据),磨削加工(磨削基本数据、磨削工艺、磨床、磨具、冷却、修整、缺陷处理),锻压技术(锻件材料、模具设计、典型锻件工艺、锻件设计、工艺设计、常用辅助计算、生产准备、其他相关信息),冲压技术(一般冲裁、精密冲裁、板料弯曲、板料拉深、板料成形、特种成形、冲压模具、数值模拟、冲压技术国内外信息),铸造技术(铸造技术、新技术与新工艺、铸造技术数据、计算机的应用),焊接切割(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各类材料的焊接、焊接接头设计、焊接性试验数据、切割工艺),热处理(热处理技术基础、热处理加热技术、热处理工艺方法、典型零件热处理、热处理工艺设备)。在机械设计知识资源库中包括:工程材料(常用材料标准数据、常用材料实测数据、国内外常用材料牌号对照、型材、常用零件材料选择),专业标准(通用零部件标准、基础标准),材料腐蚀,摩擦磨损,润滑技术,可靠性,常用资料等。上述数据资料和应用程序的需求如何?
7 h/ F6 U" ~' n% r! e- h. S) e29、 其他专业设计支持系统的需求和可行性情况。 ' K* U# W3 D! Y: _$ B+ o- n0 n
30、 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和管理情况如何?是否有“设计管理”方面的必要要求和传递、分发、变更、等数据处理手段? & d0 q0 D7 {3 h% j; e( Z
31、 无论是否使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对象的分类编码工作情况如何? 6 w6 V2 p, g3 |3 k% ^1 `2 K% g+ o
32、 多供应商物料情况如何?编码和替代处理情况如何? 6 a1 D0 z( H1 ?; E- H- p8 t
33、 工程变更管理的需求情况如何? + m- I8 |( c& g) u) o, h
34、 工程变更管理工作的主要流程?
1 b u! {8 g4 C6 k3 l35、 工程变更管理涉及那些单位和专业?目前如何进行通讯和沟通协商?
# J8 Q; k$ c* k/ D) O$ h1 [36、 配置管理情况如何?需求如何? ! W1 r6 x, J$ t
37、 各专业设计使用的CAD系统有哪些?版本,平台。使用功能范围和厂商已经提供或可能考虑引进的功能模块。 7 ]4 p9 @# ]* \9 J: b1 T1 c) @
38、 各专业设计使用的CAD系统和PDM集成的情况。版本,功能,供应商。 + J$ O1 a0 o* w4 g
39、 各专业设计使用的CAD系统参数化和自动设计应用情况。 6 d) b3 Q0 Z# w& B. v
40、 设计使用的CAD系统和计算分析系统应用情况。 ' J% u9 w o! } K9 }
41、 设计审批流程情况。
+ @. ]* h- c& y& v/ k42、 使用红笔批注功能(包括三维模型)的情况和好处如何?
5 ^$ r1 G4 W" q" \43、 设计研发工作提出质量检验要求的依据,形式如何? 0 I! t7 \9 t2 B
44、 是否建立了质量检验要素?
* A/ [1 y3 ]# L+ _+ O3 x45、 设计研发工作流情况。使用数量,名称,使用情况。 & @. y+ H: ^. m( l. {6 H4 T
46、 OA 工作流使用情况。
! M2 K/ m. ?: ~: O% E47、 各专业设计对象的生产(工艺)(发布)技术如何?是否准备或必须自己掌握关键生产制造技术?是否具备或准备装备必要的加工设备和生产能力? - D7 X, i" W- U, S; q
48、 各专业设计对象的关键制造工艺技术是否成熟?国内或企业内是否掌握?外协需求如何?
! S0 Y. t" m! j' E d49、 CAPP 使用情况和需求如何? + Q7 `4 S6 B" K3 P: \& ^1 e, Y
50、 现有工艺设计情况如何?将来的规划如何? 5 i0 e8 h* S5 M4 |: @8 y
51、 现有工艺文件情况。 / Q# V9 Q7 O* S: V
52、 工艺装备设计采购使用维护情况。 - Z- G' G2 |- C; |1 ]
53、 工具、刀具、量具设计采购使用维护情况。 0 s7 v D0 c/ ]' d; b1 ]. ?. v
54、 设计与工艺的分析,计算,仿真模拟工作情况? / r2 U* \, k( N& a4 [3 ^
55、 试验室,化验室等工作情况? A9 d3 ?9 c# {& h
56、 试验室,化验室等工作和工程技术工作的关系如何? ( U# [1 h& s6 `
57、 试验室,化验室在实验化验中工作使用的设备、仪器情况。
; s' F; B2 v& V1 p: J) V2 r58、 试验室,化验室在实验化验工作中使用的方法如何? 3 G/ g1 [% ^$ u+ |! |' I; Y
59、 试验室,化验室对产品或工艺过程的的实验化验工作结果如何记录?
- \& I0 ]5 Z) C60、 试验室,化验室对产品或工艺过程的的实验化验工作结果和产品应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7 Q" d- o+ Y2 B4 x, x1 a! R
61、 生产或经营销售工作需要存储和管理那些实验化验数据?
7 a& G. G6 ^8 J% e$ ^8 O) t: D62、 CAM 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方面的需求如何? , L8 a" }9 B" ~* p- D! s
63、 CAM 数控加工需要传递和存储什么格式的数控程序文件?
3 n* N$ z& \, m+ ~5 k1 Z' M64、 CAM 数控加工需要完成那些前后处理工作?包括管理需要的清单。 6 _$ o/ H+ b" S, z
65、 CAM 数控加工如何配合在制品的标识工作?
% d: D" j9 X. P- D& x7 u+ N66、 设计工艺研发部门和制造采购业务部门之间如何传递工程技术数据?如图纸,工艺卡,流程卡,配套清单,采购清单等。
1 H, \ z; M1 E67、 PLM 和 ERP 的集成需求如何?功能,范围,价值的评估等。
1 I+ H4 h" q S0 j! C1 n/ ~68、 文档输出的指令和批准,接收者管理,(打印绘图或电子文件)介质、形式、格式,发送形式,签收要求如何? % {# W5 m% |8 I) ^6 r
69、 档案管理情况如何?文件档案数量,增长数。检索系统情况。
( t% _# H: F2 `' _9 a70、 情报和专利管理工作情况如何?使用,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