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瓦拉赫效应" {3 L% x3 {% {; b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 _$ F4 m( z1 g% G# R( s$ n
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4 S! u+ v) }7 F8 A$ e, K
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
8 ^% R/ {* g/ j: U7 n& W/ r! X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
, q2 B2 Z% w$ J1 n( d% G9 H$ \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1 E0 z) G9 r% e" F. H: ^
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
0 m% s+ n$ t3 \, e$ k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6 H* B: ?5 |2 d# s5 G% h6 i& G
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 Z |# X3 A9 w2 a6 D
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
/ d% p5 [' o& n% k& _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 _7 g5 j% s/ n3 e9 y' w: ?
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A3 w# T* n7 l O: D `$ F2.门坎效应/ I1 j+ L! M0 ]0 W. @6 C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
o$ I& X' w s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
3 T% q; }* F1 X( D: q3 e曼与弗雷瑟于1966 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3 S4 \- Q/ v8 v' [1 H! [$ O5 L- j
出的。
( Q$ P3 h# H7 z! l1 h; P$ ~; {3.共生效应7 ^- j* x$ g- V" C$ o' _5 C: Q5 t j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
& t" p8 \. [9 q3 z" A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2 @9 f# |- R3 r8 V3 F1 f* M% ]
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
3 G3 e, H, H3 `4 V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
2 _! g: p P q5 w从1901 年至1982 年先后出现了25 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
( S$ l4 T5 X: D5 r1 V8 o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 ?/ l% B0 y& ]% k4.刻板效应( C7 Z2 G, S e$ G4 [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
3 x; H4 L( `& F4 ?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 _: w, H D) k7 ?3 E
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 w. p \' B D* I1 [: a; v' T2 Y
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天资愚笨、5 H4 D, F' w2 E! ?7 H* C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
- B1 k0 \, v8 V' H% m7 R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
5 ?* f' S; h. u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 o# z: T- t9 \
生颓废情绪。
" \. h T& |" M1 y9 A5 t8 w8 J5.首因效应( @- D; U4 x$ `7 W
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
8 E V0 s* f9 T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具体说,就是初次与人或事接# z) X4 ]7 G- X# }6 M# E
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势,从而影响到
8 Y; z; W% w9 l4 p& A( ]' n- \/ v# S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评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决策中收集正确' N1 Z/ ^0 W0 n" N5 ?
的情报加以分析而言,这种效应是不利的。无论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坏
3 r6 i- T" r0 A2 J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全面地了解、分析。
9 U* y6 E& y: {' y: n! z# M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5 B9 W. G( y+ F+ T
个人的好坏,往往比较偏颇。如果在招聘考试和考察员工绩效时,只
: F3 {) }3 Y8 t! n/ I% ~凭第一印象,就会被某些表面现象蒙蔽。3 W- L% q! D9 k5 K# C
首因效应在招聘过程中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对
/ G1 }+ N5 @) Q$ o3 D$ G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应聘者容易赢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
) q. {; a& J% x4 G那些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者往往给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选拔人才时,5 z( p% S! r& C( t4 F
既要听其言、观其貌,还要察其行、考其绩。; b( _& h' O8 z' {" f3 z7 H' [2 e
6.近因效应* _3 O: y: _* q0 i
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
) n; t0 X! R0 B2 X1 @" `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对应的两! D3 q3 Q7 `7 h& w1 ?0 q
种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较陌生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
- a. C/ D8 N! \在较熟悉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两者都是对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观臆
E1 A8 E0 Q/ y4 P& [. d% c9 F断,使得决策信息失真。8 f' x" F! S1 R! |+ B& A& {
7.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L7 I- k7 }8 B6 M/ X( F3 t6 I
晕轮效应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I; i6 G: ^# S而忽视了其它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它有时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晕轮”,0 B; Z3 M( F: H Y9 L5 {4 C
有时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晕轮”,这都会干扰对信息的评价,要克服
4 x& }" |, i/ \" t/ W5 H; _' b晕轮效应就必须坚持客观,不掺杂主观成分。
+ W. `1 v/ e# J8.蝴蝶效应
; D0 B9 v% Y9 i. ?! z1960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研究“长期天气预报”2 k, r! q) y/ }+ J, x
问题时,出现了疑难问题:她在计算机上用一组简化数据模拟天气的
% {8 O) Z p% ]" x: a演变,原本是想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但
) e, b: j. ?7 q+ s+ B e是,事与愿违,多次计算表明,初始条件的极微小差异,会导致错误
; G. \2 Y5 h: a: H8 z A的结论。心理情绪也是如此,有一组漫画显示,一个人在单位被领导
0 M3 o3 t5 s; e x) W训了一顿,心里很恼火,回家冲妻子发起了脾气,妻子无来由地被训,
Q1 @9 `- R. L i; ~$ \也很生气,就摔门而去。走在街上,一条宠物狗拦住了去路,“汪汪”% k5 g3 t. J7 Q( e) Y6 @7 }
狂吠,妻子更生气啦,就一脚踢过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路过一个5 A7 K* M, V: A9 b
老人面前,把老人吓了一跳。正巧这位老人有心脏病,被突然冲出的- z. L% L9 l6 Q: H: R: z- R
小狗一吓,当场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
: o. g9 Z% a! l Q6 `8 x P7 V洛伦兹发现了微小差异导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
L/ d9 l$ F, b$ c2 S% i$ P( x- c3 ]表达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动翅膀,它煽动起来的
8 G$ J8 m- S* \& O* J小小漩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 K6 f, k. E# L; e: |3 d
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
* _: h( b1 l# P8 N- j. r8 R$ r _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人事管理工作者如果灵活运用人事心理; M0 a5 A4 b2 M. l9 A, M1 n
效应,就能充分调动下属或人才的积极性,使人尽其才,才尽其能,
8 x+ P4 I q9 a) H3 f0 s' r8 M从而使工作效能达到最优。% N w- ]$ O q+ } Q' p3 U
9.罗森塔尔效应
- Q2 m0 e# Y# x+ H3 s6 i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 名学生共180 L- X3 t' P! S$ o# L1 W: J
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 名学生经过
/ j2 { U6 h0 j" p8 o: x) j科学测定智商很高。”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 名学
* [- D& Z/ ]! j6 r0 }9 P% s生的确表现超常。& m+ c- e( a. T% a5 V* _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管理中,. @! ]8 ^% l& v1 P, x) u# I
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 q# |) l1 p4 K, `9 v- `
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
/ Q8 l9 C: Q( B S“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这样下属
' T: u% z. e$ O7 S+ \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 |3 c; i6 L0 q* ^2 O2 g10.贝尔效应
$ R0 ?- X( J. B0 S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说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
8 }+ ~5 k3 R5 N5 E4 a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道路,把一2 S, T8 Q, V" z, p' h
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 M6 i9 M6 X( l: Z9 n) {
尔效应。4 i8 S+ a4 ?/ l
贝尔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和人梯精神,要以单位和集体$ u/ \* w7 N* W: `
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
3 U; J, v1 }. A! }0 s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机会。
; G2 w ~8 o+ A8 N; [11.鲶鱼效应9 M' @; ?( d; k) b- U
从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港,卖) @0 ?2 K7 |( ^0 u1 ~9 _4 V
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条渔船能做到带活鱼回港。后来,0 X# W/ j5 O. L- n: L
人们发现这条船的鱼槽内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而已。原来当鲶鱼装入
; G5 ~+ x' u' m- }1 S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类”
. K1 _1 k( z3 v& t后,也会因紧张而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延长了寿命。这就1 n* y, T. K: d# Z& J7 P
是“鲶鱼效应”。
. F, X* S/ i) F运用鲶鱼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
0 u2 |2 O$ N' s1 |& X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目前,一些机关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
: n; L2 X% T# ~& U# Z% X7 ]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 ]( k7 i8 o/ _# r4 l& O# W
地工作。
' P& g# L: _ w: @12.海潮效应
- Z2 R g+ i! d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8 q Z- q: J5 T6 w
潮。此乃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
: }8 P8 C1 y0 B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要通过调节对
/ q3 t4 m8 k3 P9 E3 d9 `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 u* X% [" S2 @; ?' ~3 F* Z8 r
力。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
2 {& U2 I: {- a& i) |9 F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 {9 r7 [, x4 j6 Z13.名片效应0 s9 U7 e" t" V! Q, `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 u7 c7 z5 e5 Z: H# u" W" L
最后,他又抱着一线希望到一家公司应聘,在此之前,他先打听该公8 {5 @( n9 @1 X
司老总的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5 D3 h4 Q/ S* ]5 S7 E
的经历,于是他如获珍宝,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 p& K9 l, z& A
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果然,这一席话博得了老总的赏识和( N3 J2 |8 l; C: s! n( T7 r7 M% P: `
同情,最终他被录用为业务经理。这就是所谓的名片效应。也即两个6 X P& {) M4 V! I. m
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 \+ B$ k6 \1 ?. Q ?9 F( V4 x
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 M6 \( U: [8 W
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
% p! G- T. g& n6 z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d* G6 R! \% B7 F+ Y. f- j
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但要使! ^/ N8 ^/ v. L: B" L( h/ C
" 心理名片"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 f3 v' v$ m. z& |5 \/ t4 K
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制作"一张有效的
; Z: x% e2 P4 Q F+ o7 G) ["心理名片"。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你的"心理' X- @6 S% S# O
名片",这样,你就可以达到目标。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 C+ h/ y! d- M, D1 v& K9 P
于人际交往记忆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3 @# ?8 m Q/ h7 w( K6 |2 s
14.异性效应
$ Y+ U- D4 a4 t4 V李女士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联系颇广,出师必胜,为公司立6 n! @! }' c4 P6 W- T1 Y. h
下赫赫战功。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却连连碰壁,
t- f2 i1 R4 c& k而李女士外出联系,不久问题便迎刃而解。公司资金周转严重失灵,! u f3 D$ l, m* c0 A, ~- H, x
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又是李女士风尘仆仆,6 L; ?( _* X* b
周旋于银行之间,竟获得贷款上百万元。李女士因此备受领导器重,
/ K: d( m1 q2 L* U, x工资、奖金一加再加。有人试图总结李女士成功的秘诀,发现她除了
3 }% {" O4 @+ d) ~9 Q( }6 P具有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接物待人灵活之8 ^( q& A* G* f" j4 s3 y* J
外,和她端庄的容貌、娴雅的仪表也有很大的关系。8 I, X' C4 t& B+ F/ _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一般要
2 `' r0 i6 R) m$ }8 @8 e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上述李女士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如今的社会5 C6 z. b1 o7 f. G b7 O
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由* O0 i: I! z6 j {% e
女性出面较为顺利,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quot;异性效应"。这种现; K1 W' ], I6 `) u
象是建立在异性相吸引的基础上的。人们一般比较对异性感兴趣,特
7 k1 S6 i* M5 }3 m; }2 X' @% g别是对外表讨人喜欢,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感兴趣,这点女性也不例
, ~$ ~) r+ Z' n+ \4 m# W+ S5 { {外,只不过不如男性对女性那么明显。有时为了引起异性注意,男性
, s' O3 S- I) z r还特别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自己,这也是"异性效应"在起作用。不过
+ g* g! ?1 i- u# e' V"异性效应"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 I: y0 q, s$ n! ^; C5 h ~0 |
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反之,若为达到某一目的,( E, I# \: Z" }4 U' M
用色相去引诱别人那就不道德了。男性对异性,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异 i, ^# w' l F7 ]2 ]! l# `1 m
性热情些,客气些也无可非议,但把异性当作刺激,想入非非,让人) f/ q6 S/ Y& A1 O
感?quot;色迷迷"的,就超过限度了,因此,与异性接触要把握住"度
! R8 n3 r" C' x2 r- C5 ^1 J0 t7 U"。
g' D- B6 O x/ v, i8 q15.责任分散效应
- V& ^4 f6 c, K( I1964 年3 月13 日夜3 时20 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 D8 w4 p$ A" e6 X( F/ o
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
( N( f: _# L- M* v* R- D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2 t8 |& E# f+ z. B8 y. C
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
- P* z; Q/ O: r5 V1 @! ^作案。当她又喊叫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2 [% U8 v- Q4 z7 n& f
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
( J) y4 A0 Q8 ]# m/ V/ u9 U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
$ S% U8 y+ C( u& ^" d% B有38 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5 c2 m( \* y) {5 q) O) S0 T& C
件时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
' U7 b/ u" L" x+ k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R- R: h+ K# T. m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
9 E8 {7 s3 y" I; H- m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 M$ `& q7 W2 Y; j! l7 O
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 {) H) u* t' Z: R+ H* J
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
}& I3 p) V' o; L# X: L& D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
2 ?" H: d p5 Y& e4 f& I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2 M$ J* W8 p( _1 O& X7 {1 l8 a
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
9 `$ a! A3 \& }6 j9 C g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
) L. Z8 Z( E- X. A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
3 ?4 K1 ~) e. z5 Y; O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K: c% x, G0 T ]. ~
16.詹森效应# y! g6 f0 M+ `% U. \& O: N
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
- ] P' |, r' I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 L4 e) d+ ~' I& ` C4 \
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 R+ Y( e: x! H/ I3 f! C! s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惟
8 _3 P0 n+ i9 z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
, W1 H: J% P3 k' i6 W成。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
9 B! O, W/ r3 f, R* H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上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 T- S3 [$ o( j5 |) u# M
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
! f: ?- p$ X; n/ i; d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 g+ b3 L+ P* ]* }( V/ ]" a2 a
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 R* d/ \8 G4 \8 K9 S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首先,要认清"赛场"的目的,克3 P+ A/ d% B9 v: E' g1 z
服恐惧感,赛场并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规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 P# `2 j+ P. N, g( i; B" Q
静气地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 b; {7 T5 L R, Q* G7 h8 [$ ^
己的水平。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理素质的较量,% y, h9 _* \; R/ I% S5 V
"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获。最
# B0 ?) I* j! J; z# ]- b+ Z终定会交付满意的答卷。) [1 j) [# Y8 |3 _! d2 |
17.“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 h0 ?5 o; Q- `“酸葡萄 ”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东西就说是“酸”
7 h4 x' U! p4 q" A, V的,是不好的,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我们的一些压力。比如:别人有一( U6 R" e+ x! P
样好东西,我没有,我很想要,但实际上我不可能得到。这时不妨利
+ t& ]" |' ~% n' W# [- `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样东西不好的地方,说那样东
* ?) f8 x Y% @西的“坏话”,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 i( l# v" h' L8 U“甜柠檬”心理就是认为自己的柠檬就是甜的,“甜柠檬”是指3 y, R9 r* h! C3 f- }. F' G
自己所有而摆脱不掉的东西就是好的,要学会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有! f6 V2 ~3 T( \- `1 |. M1 I
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千万不要: d* d. ?; j+ ?( k% n# @$ c" z
轻易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试试“甜柠檬”心理学会接纳自8 w6 x% X1 e& `- q/ q
己,逐渐增强自信。
! Q. V5 p( l+ G1 q4 T9 `5 R18.“南风效应”
4 S/ F5 ?2 T6 \#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
$ _7 r5 C/ L% a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
l+ y" G( i6 A3 v! d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
5 t2 s2 E2 ]5 ?3 u0 {" `6 K9 o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1 Z, D+ x6 A) u$ x1 `8 e: @- p& D
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 J9 H' ]) e/ M2 @9 V, p7 d
心理学概念的出处。 “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2 V! G+ W( }; R: h& u- a9 I
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
: o7 R7 i/ D; V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比如:有些同学与大家在一起时! `( g! H( ~+ w: r6 f: e6 q
很凶很要强,一次、两次可能因为你很凶,要了别人强,占了上风,# _- I, ]9 {6 c8 o
但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朋友。我们可以还看到,在与别人发( U) `! P- U, K! N
生矛盾,各不相让,到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想想如果学学“南风”/ o( D! _! s5 \& f7 h% s9 S- p
两人平心静气地好好谈谈,结果是否会好许多呢?
; w4 w w- V# F% i# j1 K19.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
6 ^# n* n$ @" v. b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 U: A; k" F3 \; A/ I) @
巴赫猜想?他又摇头。我说我放弃,你告诉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说是
) d1 d! k" u E3 c6 A& J认识你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
! n* i: S& i5 X3 D# m* z- H. q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 c- ~( t; S6 P5 i. B8 y1 s
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3 t* H; t3 C6 R I! _8 z1 _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 F# o8 k) \- }2 e% G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 z) L2 N. O% O9 g! {( h
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5 F6 K {6 K6 k+ a) D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
' i* y$ O1 a0 a; k* k6 G$ v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 F2 ^# N/ |2 p- j
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
+ \) t( k8 w3 |# M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
$ z2 K( g7 _& r9 }来。( p0 F7 g' u3 l* |6 N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 Z. v! _. n0 k( |
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
' n3 z( j# w$ y) A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
9 _2 ^, G# x1 C+ g, {! x性越强。
) a" i' ~+ l. T' Y; A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4 T0 P) W' h2 b, j4 |$ j
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 N: m5 T! ^1 \
偏差。
6 m+ ^2 S) O, b# t4 B3 v) T! y! M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
, C. t% U4 M6 `* n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 | T' T4 {# {' T% V* W$ _
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
* l: \, |+ [ Y0 K" E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Y/ I+ g" ^- m- g* d9 ~4 z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 u/ S" _# J' \. n3 ?6 V2 j
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
0 | u" P+ @# Y5 @) }( _% k) E4 T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
* y& J$ ^- f8 }$ f4 Z, }3 q5 I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
; w5 |$ Q- p3 u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
7 L( m' `4 v+ D' F/ @2 v2 u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E. u) ~" a* u8 @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 r3 a7 a' v3 I( y
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
2 q$ u( v$ d; ~7 M# O7 W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
( a2 h& a2 }6 y! m& Z0 z7 ?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 }- p1 {6 ]; C4 i6 m
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 i6 s5 K! c s" k! G
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
+ k, C. }1 h8 s X! L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 ?$ c+ `2 _6 D" V
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8 t5 B b- l- A& s4 e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z% [1 s+ g- n0 ]4 U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
2 k. M. w- g7 l3 x: b: @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
3 B" G% A$ v$ W6 }! i I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2 ~$ m7 w' d& f# m! k
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
& M4 W& n! ?. n& m* Z6 `. X“巴纳姆效应”。
* o* ^0 ~ a% e2 C* T1 a% Q$ q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
- h; v) j5 \& l( u( p' d1 ^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 l8 b- t: k4 C8 N
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
4 L/ j1 P* B/ p# k4 N: r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U8 W4 ~1 o" U$ G% m6 S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1 Y6 f) r z4 u9 P
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
1 J3 ]! Y4 w9 T4 q6 D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
$ l! N( d7 w" q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
. X7 g, s* B. i. A; ?, l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
6 j0 n. B# B$ V$ v/ a: w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3 Y& Q) z& @* F; V# o
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
% p4 G; R2 o' O: S% z ?, J求助者深信不疑。
8 S! i2 T5 n' C x20.培哥效应6 T `* W1 a" ^. W6 h7 V% N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
[' }2 k0 t- l' p+ H* x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 e* d3 N9 m& ^
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 Y: t6 j' }5 Y# u$ y6 q
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
% {4 [' \* `, E c/ R/ U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j7 {, N5 ]* W+ S' ]" Z z9 D1 z, r4 t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 O. o% E5 n5 h: i
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
* t* ~/ {) ]; P" P5 B2 I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4 a) p/ _- C1 w, r# D2 X; S
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
' F6 z7 h0 i% w8 D( ?; B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9 B" [! P$ L. }/ d7 f# l
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
" G k& V4 Q7 a% V5 }' N3 ?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 ~. o3 }* P8 z9 ~
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
5 M' t/ l2 g8 Z8 T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因为在联想时,我们2 C9 U; z" i# {$ b
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 x8 v8 ~7 r1 {. {, ]/ A6 ~
——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
6 _, @5 K, Y5 i5 ~& V: H8 T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
/ U2 c% j2 t& s7 N. \8 R记住这一对象。# B; s3 U* {5 K* [) v1 Y' b! a' y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
! F6 g4 H, M8 N% t# ^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 ~& j/ }' p x: w3 q- S# Q* h
等。, U) i! B$ [2 f1 z) W: e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 v/ h& o; N3 z7 H
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 q* Q( q) g' `! V9 ~
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5 x/ Z9 K4 Q3 r6 v; A7 m _21.迁移效应
. y% m2 o, U) k0 x+ s2 J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 d/ R- }) ?; D9 h7 q& q
它有三种效应方式:
7 k$ E: h4 q4 ]1 I先行学习A 促进了后继学习B 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
& ~% c3 q$ L1 a5 y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 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 促进了) @# E' L* z: j* C
后继学习B 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
1 \) `3 @( S9 X7 j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
9 }* c* W' O7 z$ J* h% r5 h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6 ^, w! ^$ O1 L: r! I
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
5 s0 O/ e2 S0 n* n2 V相反。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
3 e( [. C7 R% _' T3 ]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6 g u. x) D+ R, R; z. f, P
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u* _% _" x& i
这一理论给学习的启示是:
% I3 h/ d) ^, q8 w6 H& N" p一是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
. k. e9 H! ]2 u1 _5 ^. _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
- q- G; a( r( D7 i- x, u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 B. n( c2 K4 y! Q$ Y# L三是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6 n5 Q$ E* p4 @. g: T* _ w
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 z" ^" m! D; n8 l8 T* K: k
定势。
5 i9 ^6 Z# D8 o( T# b( m/ |# T22.反馈效应
. R/ Q7 S& S" |8 ]( S8 M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
0 t# E7 j) x- C) X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
8 d" n, Q# A# ^% r. p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 A" Z0 a" u: X9 A$ `5 o
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
. E& k8 c7 N. k1 @* K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 i; `4 x# y4 n+ M! a% Q6 `6 K+ n% m+ i下面是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 A5 G _! O, V6 I5 |
心理学家罗西与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测$ n+ h: H0 e8 T+ Z" | x i
验。主试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对第二组学生只是每2 ]) g# k5 p9 D* G
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诉。如此进行了8 周教2 [. x( i: E8 K4 j/ k
学。然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对调,第二组不变,也同样进行7 m; j8 j& L9 u3 i
了8 周教学。结果除第二组稳步地前进,继续有常态的进度外,第一. V9 q) }* K' f. h1 x$ `! {" x
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大为转变:即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
+ K) Y) I; U4 i. `1 X% h* y$ S组的成绩则突然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
! W. D7 s6 K: H" X; j2 p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 `& [: L9 P3 Y, B
心理学家布朗的实验表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 j# O5 l/ P1 M5 E8 X7 K$ h
相同。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教师的反馈。这给
7 R( g9 U' H5 t" X9 O4 [ G, V% Y) ^我们的启示在于:
1 b* _7 h0 k, Q0 Y8 c9 o8 I一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3 i. T$ [/ w# F6 A* h
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7 O4 G" H* ~% _
二是重视老师在作业或试卷上所作的评语,认真总结自己学习上
0 q1 `. y) Q1 N, l$ X+ k$ v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 h( o9 `: n% h9 [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取得高分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 h' j3 y8 B1 v
努力;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
" `9 D( Y" z$ B; R5 }- m9 R. V23.马太效应6 Q8 h' E& z; W! ^
“马太效应”一词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他以此来
" W8 g. }; H# w2 k: Z$ `" u- O' W概括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所$ T" p* [3 C6 j0 l' C) S3 z
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 u* D6 T K9 l/ d' ?4 v
成绩。! Y1 d( L, ^0 l) {8 O2 D
24.水桶效应9 _7 x- V. y1 k6 ?1 K# \
一个木制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所以在一个团5 j. n- s; O9 X
队、群体中,劣者的危害极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桶效应”。& Z1 K: J8 Z4 }; w" w9 ?( u% v
25.奋起效应5 W$ f8 M3 u# P! ]6 s2 ] \; R0 x
这是与破摔效应意义相反的一种积极效应:当一次大的挫折后,
; v' r& X2 ^ ?2 L受挫人不仅不气馁,反而激发起改变现况、奋力向上的意志,从而迅
2 v5 D% z7 {% G, u& {; Q" R! r速成功的心理效应,即奋起效应。' ` q& R) z. I0 S/ R6 j
26.糖果效应
; A/ G. ~& v0 Q& `& K% A) L8 m) k我很欣赏萨勒通过实验得出的“糖果效应”这个概念。
6 _9 n/ R* q/ E; m; C9 r萨勒对一群都是4 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 块糖,如果你能坚
% O8 x8 O3 G/ b# Y7 k ?持20 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 D1 `. M- h( z4 Q7 S' B
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 岁的孩子来说,) Q8 ]0 |+ {1 T/ J7 j) _
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 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 分钟;而要 y6 l U9 Y- Y: ]: O7 |
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
5 D2 { a$ |. ?9 ]实验结果:2 / 3 的孩子选择宁愿等20 分钟得2 块糖。当然,
+ [+ A: ]( C2 G1 d, a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傻等,以防9 m- w% t0 U0 D$ e- e
受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5 x! P5 O" m/ G o- _9 ?
脆躺下睡觉 ——为了熬过20 分钟!1 / 3 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3 ^7 T8 h9 ]$ u$ S
块糖。实验者一走,1 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 @8 Q( i2 u1 Q" i/ u3 F z3 M
经12 年的追踪,凡熬过20 分钟的孩子(已是16 岁了),都
7 H% `0 b" s& b% \* \7 X: @8 w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 N4 j6 p6 V( W8 b' ?
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1 块糖的孩子(也已16 岁了),则表现为2 r n! D" ]+ p' k! }
犹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 n8 r0 s; V0 B. b4 N- A B* j1 f
尊心易受伤害。
M# X! ~, u# I$ S* ]6 {, B6 `; U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
9 v. F7 G( K3 o3 `5 J个性的效应,就叫糖果效应。/ X+ [$ w0 O' C' c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说,萨勒也未指出实马的样本大小,有多少被, ~+ Y S6 E t% u
试孩子,他们的家教状况如何。
* e& p2 L, P! y% J我认为4 岁的测试不会绝对性地决定他以后的人格,4 一16 岁- L0 w* X# a& _" K
期间,12 年的环境与教育会起更大的作用。但萨勒提出的这个效应' x- @8 c7 F, E+ Y' ?
还是颇有新意的。
, J; g. `3 n9 [) b3 U, M7 q9 f! @/ S27.齐加尼克效应
( X! K3 G" V3 S4 q: f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作过一次颇有意义的实验:他将自愿受
% j, _, k3 h0 i* v( Z8 _, b& g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 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 N/ T: g$ J/ N6 V6 T. n0 ^
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
- y( G0 X* D1 v: ?9 t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
) F( H3 ^+ l; a# n( o- \. B受任务时都显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 B; P7 j" H5 e3 w
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3 G& W0 ~' d k* u6 V! Z5 Y
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种因工作压/ K2 N( c [; Q
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即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 K3 m( j3 N* X+ l6 J
28.霍布森选择效应
2 s2 y! O9 V: V5 W# i) Q8 M/ Y1631 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 ~% M5 A% D* U! d# \ p! n, d
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 c/ Z: i% g: M9 |/ Z5 U
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4 U" ^, M& u5 w) {0 \1 }. V7 F
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8 J: j) X0 M) A! s8 f3 L# O
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
: L \$ O7 ~- o/ u7 `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 P5 h$ _6 N* K' s! J Z
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
6 k4 V: ]6 \2 d- L7 [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
! Q J4 _) Y D0 f比选择的反感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
7 S' S3 B/ o" ^, _: x+ g% j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创造。
6 O. M5 o# Z" R! l: J# \1 R* M29.定势效应2 N6 Y; _1 f* r# }0 x; X
定势效应就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态度,如小品“配角”中朱时茂说" k0 L" d7 m, ?3 g4 G
陈佩斯:“就你那模样,一看就是个反面角色……”然后说自己:”看8 e$ x& w3 S% z4 s* E; r
我穿上这身衣服,起码也是个地下工作者呀……”这就是从长相产生) M8 P9 b/ d) ~& B
的定势效应。“疑人偷斧”也是这个道理,它是以逻辑推理的方式而
! X* J% |' L) v% c% r得出的定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定势效应,用发展的、辩证的
4 s$ g9 X1 c, y9 H2 K: o7 f眼光去看人。而对于一个犯过错误或不被看重的人来说,要改变别人
) v' J( J. k2 Z% P的定势效应,就要对自己的成绩或好事做适当宣传,在别人的心目中2 a7 \9 R5 P* W( Y6 _. w5 b1 d, l
改变的、不好的定势效应,建立新的、好的定势效应。
4 A. a* e* L" Y' ~30.得寸进尺效应
$ t8 Z! v o) X2 e4 p$ f/ v3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
+ x0 Q* t) C+ ]" |4 E Q% W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 b9 n% ?: B& `" y1 ]# p
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 C7 I7 I& o s) o/ N1 D+ y$ F; E
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 [& W ]8 v O0 {6 \. z4 a, N: P
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 @8 \4 w/ h- d- H/ h
而后者只有不到 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 倍。后来人们把这- p* W& \3 g/ N. V( g
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4 [! X. n% [) X, n" K. V( ^31.破窗效应
L3 C- u+ i- L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
/ N2 z& k7 h3 d" _/ ^, p3 G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
6 ?$ W$ e# k, K; w0 N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
1 X: v$ n: _7 ]5 O2 E# h2 U; S乱扣帽子,因为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
e! }7 k( k# a) g2 q5 i9 n众人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1 h% x% @! N' O1 F1 Y- @32. 触摸的心理效应, N8 l; A# X" Y- Y# R8 B& G! M9 _
心理学家弗尔德对早产儿进行过每天45 分钟的抚摸实验。一般
* D8 m$ r4 [5 b+ B+ E- \认为,早产儿应该生活在一个隔离的,犹如子宫般的环境中,抚摸只' L9 o$ w& c3 o2 {
会给他们压力感,会有碍他们的生长。然而他对20 个早产儿每天做9 b9 C8 Q6 `1 E3 G
3 次、每次15 分钟舒缓而有力的抚摸。10 天中,接受抚摸的婴儿比5 u4 K; B2 `9 |& w/ u+ I
没有得到抚摸的婴儿平均重47%,而且睡眠和灵敏性也都有很大改. W, q% I' ~: E* e6 z! X" R
善。到第8 个月末,他们的体质和智力有明显提高。最值得注意的是,
4 X% r* [. z: j8 G/ D接受抚摸的婴儿离开保育箱的时间比其他婴儿平均提前了6 天。弗尔5 m! v! q: a9 y1 M+ D: x4 v, {5 H+ C
德说:“抚摸能有规律地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消化吸收功
# D/ T: c5 D% W9 ^- U. N能。”
; q6 [/ W( I* E+ k33.权威效应
) b4 Z0 W0 E) x) B Q* W% W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 K7 S9 i7 }& E
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 Z) l& z O) m, E& u3 ?# ^
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 M/ {2 `- |" o; A
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
0 U( T8 \9 y) a* V: H, C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2 z: ~; ~/ a1 f: e5 ^
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6 `1 n5 r$ @0 Z: {, e& U4 x
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所
1 q5 U5 G' |8 Z/ g; z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
) U% n; |4 U. S0 X6 O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
! G# ?% }2 X$ G4 X0 K/ O6 ^贵言重”。% p4 w! Z4 @+ D( K( H" B7 {* v; y# Q
34.边际效应8 b x9 v8 R, e! q
边际效应原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意思是一样的东西的价值同它满
* q& q. v4 c+ O; G% O3 i$ }$ b" w足的需要成正比,这就是雪中送炭之所以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的原
+ ` Y$ g2 _. Z+ W2 E; M因所在。
1 N& H, y, t1 d8 H35.投射效应 b. Z7 | @* ?3 k; o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
% ]; Y% {4 q' { ?2 g) {: o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
; s0 }+ D5 B' I7 X$ R) M! |0 D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7 T( F* m, P+ I# f1 I( r所谓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 z6 q% j/ O' F( w% x9 L
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转变后进生不是一劳永逸的,后进生9 |9 z% P* S5 a3 R2 |
的转化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而反复又
; I4 |5 u1 n. X4 W' M是转变中的中心环节,甚至会出现几次较大的反复。这是因为这些学2 d# X* [, b: {: D
生意志品质不够完善,自我约束能力还比较弱,面对后进生的反复,( _- [' u. c! P* D$ e
教师要特别谨慎,绝不能气馁和放弃教育,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根& [/ S) M& k4 G5 Q, J1 ]- K4 A2 I
据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不断调整教育方案,使后进生渡过反复关,% O1 S( v/ ~- A
更快地进步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防止"超限效应"的消极影响。因' N; U( Q+ [$ D* G, Y$ J# [# @$ u
为有的教师面对后进生的反复,会失去教育的信心,过分责备后进生,
4 t- X! e. k+ \. R在批评学生之后,会觉得意犹未尽,重复批评后进生,接着还是批9 P8 |4 l3 u8 h$ z
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使学生极不耐烦,讨
9 c+ J3 ]' N7 a$ }2 ~/ l6 K厌至极。教师不能动辄采取"翻老账"、"揭老底" 的做法,切忌再用% v" \0 x! i# |
陈谷子烂芝麻翻个没完没了的方法,那样会加重差生的精神负担,使2 e: [2 J9 C: ?) y/ }# V
他们丧失进步的信心,并容易造成师生感情上疏远。产生逆反心理,! f# ?" x4 s$ a) G% i1 I: m
教师讲最多的道理,或要他们做这做那,往往会置之不理。从心理角+ N7 a* p5 T! K) n( B
度上讲,第一次挨批评时,学生的厌烦心理并不太大,但是在第二次,
5 {4 A: D9 j* e$ q2 A往往使厌烦度倍增,如果再来第三次、第四次......那么批评的累加效
- C0 S1 g0 w* j$ m7 [7 s q应就会更大,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 Z" m, b" _! Q9 s/ \4 t- ^- i
心理,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