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冶炼、温度参数对液态模锻件质量的影响如下:
2 y1 c1 \: ]% Z6 _0 z/ q3 ~& O8 X/ B3 M- A# N* ]
1.冶炼质量
8 ^$ S- R8 V' U% d5 k5 k9 N9 H# z0 m& m C/ t' f3 l! Q
由于液态模锻(除平冲头间接液态模锻外)无浇、冒口系统,无排渣、集渣和镇静能力,浇入的液态金属几乎全都用于制件本身,从这一意义讲,液态模锻对金属液质量的要求比普通铸造工艺要严格得多。首先,要求炉料干净,成分配比准确。冶炼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小氧气卷入和夹杂物形成。在浇注过程中,注意排渣、力争金属液洁净。由于液态模锻一般都是单件连续生产,液态金属必须在保温炉(或熔炼炉)中停放较长时间,保温过程要求合金成分稳定,不氧化,不增加夹杂物等。对于某些不便于长时间保温的合金,需采用大功率小容量的感应炉快速熔炼,实现“一炉一件”办法进行生产。 & y3 _. z$ o, C6 w/ i% ^9 U# _
2 J) v* L) w# \3 X; ]9 Q8 L$ t# a! f
2.浇注温度 * i. w6 S- F: n; d4 U |, E
$ a O; }/ m, N. [' v( p% \0 M5 j% I
浇注温度过高,增加形成缩孔的倾向,消除它要增大压制力。浇注温度过低将增加自由凝固结壳厚度,降低加压效果。一般采用低温浇注,可减少制件收缩和因收缩而产生的缺陷,提高模具寿命。浇注温度选用可取液相线温度以上50~100℃左右,对于形状简单的厚壁件取下限;对于形状复杂或薄壁件取上限。
9 C. H2 V% f! [3 Y% k; A# m0 S* L7 _- ^* s+ W% E
3.模具温度 7 Z$ ?1 B: S" j" {' K6 L( Y# [4 m+ g
9 q- t. [( d% r0 J6 w7 D/ d
模具温度低,将降低加压效果,还会增加冷隔,形成柱状晶等缺陷;模具温度高,容易粘焊,加速模具磨损。模具温度选用与合金凝固温度、制件尺寸、形状有关。
$ O: O6 b4 F' l$ S9 r
: u" ~/ Z' ?: A; |+ {对于铝合金,预热温度为150~200℃,工作温度为200~300℃;对于铜合金,预热温度为200~250℃,工作温度为200~350℃;黑色金属。预热温度为150~200℃,工作温度为200~400℃。 % _ `7 t2 a& l; t+ |
9 [- j D; @1 x; S: t* _ E
对于薄壁制件应适当提高模具温度,尤其是小型薄壁件,模具温度偏低,将无法完成加压成形。
6 D8 s8 e7 B" v, m* _. c8 {: t% G' `6 s9 A
在大批量连续生产时,模具温度往往超过允许范围,必须采用水冷或风冷措施。
8 S" v- o4 Y3 o" }1 e
6 y9 [6 P/ u7 z& G; F' c4 m4.模具涂层和润滑 ( {5 T6 x' F4 C& O
: c! \# h( O$ ]8 C$ C5 k8 X. V
液态模锻模具受热腐蚀和热疲劳严重,为此常在模具与液态金属直接接触的模膛部分,涂覆一层“隔热层”,该层与模具本体结合紧密,不易剥落。压制前,在涂层上再喷上一层润滑层,以便于制件从模具取出和冷却模具。这种“隔热层”上复合润滑层,效果最好,但目前,多数不采用“隔热层”,而直接涂覆润滑剂,效果也不错,尤其对于有色金属合金液态模锻,情况更佳。 ! |) G3 o8 N/ @" z
; a/ o; J7 y1 O8 X$ n" Y从各国情况看,液态模锻使用的润滑剂和压力铸造基本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