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有电子版的ug NX 7.0有限元分析入门与实例精讲
2 N7 S. ^' k; Z+ v0 L1 k
! o+ k! X2 D# _) [5 ~1 u0 p9 }) i3 o
希望上传啊) w+ ]! e) N, P7 Z
9 V- I1 I2 i# k3 J# v/ f) c' I* v( X8 M$ j% a/ w- q* G2 D
出版说明
0 w) K+ N# {2 Z前言4 ^* L' l% C, R( K! p, A1 h
第1章 UG NX 7.0软件入门 15 Z" Q& p9 Y: H
1.1 有限元CAE设计的优势 1) ^0 o9 S( k) p s/ L \: ^
1.2 NX Nastran主要分析功能 2
. j- r4 {. y1 j1.3 UG NX有限元分析操作流程 3
( v6 P& v# w4 K8 Q1.4 UG有限元入门实例及其操作步骤 9
$ O S7 O! w% p$ s$ F, {1.4.1 问题描述 9
3 a/ B N0 l/ w1.4.2 问题分析 9
1 B) ^! Z; `5 r4 i9 B e1.4.3 操作步骤 10
; N1 q- j1 e5 |4 R0 C) W1.5 本章小结 27
! ` @5 i8 Z8 z% g1 f第2章 有限元分析基本操作专题实例 28
; U: ?" @+ g7 i2.1 基础知识 28 s# ?2 o+ h2 M2 g9 ?
2.1.1 单元类型及其使用场合 28
) `; [- w7 |, s5 h! _" o5 x2.1.2 网格划分及其原则 29
( O: i( F F4 q' d2.2 单元网格划分实例 31$ `: o' D! V6 X' P) Y& Q
2.2.1 一维梁单元划分实例 31- P4 \! S# n8 ?) M, P
2.2.2 二维单元网格划分实例 36
; M% t& s' A! B0 O! C( e6 p `- z2.2.3 三维六面体单元网格划分实例 42
) z* T0 u+ a# {: d0 y) U3 _2.2.4 手工创建单元实例 49$ d9 h2 a" |6 q
2.3 定义载荷和约束实例 62
4 f, [# e" X' f' {2.3.1 局部载荷施加实例 62
0 t6 r/ @$ M, @8 w! U, U) |2.3.2 销约束和轴承载荷定义实例 693 h3 r3 j: C' Q1 N6 d. H9 w
2.3.3 自动耦合约束和柱坐标系定义实例 74
# t! F5 A9 C" H% c+ |2.3.4 螺栓预紧载荷定义和面接触组合实例 84* I/ }1 F2 q/ R& w Y$ _+ ~5 K
2.4 本章小结 97
0 L7 o# Z* x0 l1 @( }* u( J第3章 多载荷条件下的变形和应力实例精讲——旋转刀具分析 98$ X2 b0 U& Q6 A( u8 Z1 Q
3.1 线性静力学分析基础知识 981 E: A9 N7 o3 m
3.2 问题描述 98+ @6 J. ~$ v ^* A5 U
3.3 问题分析 99
3 c6 u i Q/ h8 `8 T0 W; d$ x5 w3.4 操作步骤 100
d- y; _0 t9 S" t3.5 本章小结 113
& M9 S+ z0 c- q# X: x3 r9 w第4章 结构静力学和优化分析实例精讲——连杆受力分析 114, p; c+ t$ q; H) W$ z: B. _1 E6 |
4.1 优化设计基础知识 114
: j0 F U B& z# F n, D) l4 v4.1.1 优化设计概述 114" b) C3 A7 W/ G3 ~$ y1 f
4.1.2 结构优化设计的作用 114
: r" O6 X& h' x5 }9 m4.1.3 结构优化设计的内容 115$ I' H( `! s% k" l
4.1.4 结构优化设计的一般流程 1155 t1 |1 T; w7 q2 y, R
4.1.5 UG NX结构优化分析简介 116% r. T% i/ O2 x6 g* ?. L; S
4.2 问题描述 116- K: p# b& O4 g7 ?6 c. z }
4.3 问题分析 117
# r0 _& Q4 }3 E6 I6 }4.4 操作步骤 117
( e" B6 h: [/ l0 t {. w4.4.1 结构静力学分析操作步骤 1179 t, F9 a H- |7 v0 {1 R2 z
4.4.2 结构优化分析操作步骤 121
% @1 a. r' |+ E4.5 本章小结 129) u" i- \2 h) n8 _0 b: S
第5章 结构静力学和疲劳分析实例精讲——涡轮叶片分析 130
" Z3 {0 \7 t7 I1 Z: E& H5.1 疲劳分析基础知识 130; R+ |3 j# i9 V/ l0 D. z1 N' z# I G% j
5.1.1 疲劳分析概述 130
# J9 Q' P9 s# W; Q5.1.2 疲劳分析主要参数 130
+ P- K h5 Y- C! r: ^% q5.1.3 疲劳分析操作流程 1335 z L( i% c# L; n8 U+ F+ q
5.2 问题描述 133
$ {! ]- n2 b: I4 \5.3 问题分析 134
4 N! x5 Q* y# {& W) t) n7 n3 z5.4 操作步骤 1346 g/ U3 f B3 d
5.4.1 结构静力学分析操作步骤 134
0 u4 X5 ~5 A2 H& T3 ^/ t& @5.4.2 单个载荷变量疲劳分析的操作 1382 I- V3 }$ ], |/ D# S- i; O
5.4.3 多个载荷变量疲劳分析的操作 143
4 F& ~7 p. `; Z* L! z5.5 本章小结 144
) ^' L6 M7 e+ L) ]- K+ t+ d第6章 接触应力分析实例精讲——锥形涨套连接分析 146
, x( P& v) y+ T' _. ?6.1 面接触分析基础知识 146
' E' T& y2 a7 ]) F ?5 a: i6.1.1 面接触概述 146. ^$ H5 b5 e' x: `5 m
6.1.2 面接触主要参数 147
% o1 B4 D% ^" N/ I$ C) M- R* v% a! b6.2 问题描述 149
6 \; L; {, v6 H& ~1 J. h6.3 问题分析 150
4 [: k& Q$ k& a s; k6.4 操作步骤 150 v6 P/ W1 z" I+ n c
6.4.1 过盈量大小对接触性能的影响 150
" O% G+ I& {' [- _& t. C- T+ M6.4.2 离心力载荷对接触性能的影响 157( g3 ^+ o2 Z; r/ s. k
6.5 本章小结 160; E; Y- p8 a( ? J( X& Q
第7章 屈曲响应分析实例精讲——细长杆类刀具分析 162& A; c8 o- ~& B4 x& F% b- t$ M
7.1 屈曲响应分析基础知识 162
1 X: I. q* Y7 ~7 a' w1 g7.1.1 屈曲响应分析概述 1624 U0 b% h( z2 h( Z: l, j4 k! U
7.1.2 线性屈曲响应分析理论基础 163 o: L% \, s* Z. d3 H
7.2 问题描述 163( c8 h! \5 h4 R) {) O( _
7.3 问题分析 164+ W# V6 U" ~! V' p! H Q1 E
7.4 操作步骤 1658 \ m0 ?7 z! C/ u2 \
7.4.1 线性屈曲响应分析基本操作 1650 x; o% J& J1 G" ?2 Z& ]; y
7.4.2 改变结构参数进行屈曲响应分析 1730 }# i$ A& ^* t
7.4.3 线性静力学和非线性静态分析的比较 175
; H# W; u) v. p" n3 h7.5 本章小结 180
I. n- @. J j3 q' N第8章 固有频率计算和分析实例精讲——流量计弯管分析 181
. c$ ]3 `0 g+ ?- M8.1 模态分析基础知识 181
& e6 Q. d7 t; \7 u: ]' m$ V/ d/ L) l% T8.1.1 元法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181; F. G8 G% s8 `+ m# q, k* g
8.1.2 结构模态分析操作流程 182) R; o0 p+ X& h- d Y
8.2 问题描述 183
. y7 @/ p- z9 P o; n8.3 问题分析 184, i! _ d. E8 h. _7 Z) G
8.4 操作步骤 184) c0 |- N! h6 {- p; y
8.4.1 弯管结构模态的计算 1840 z* y0 k# C+ P4 y
8.4.2 弯管结构模态的优化计算 193' W8 y: @9 F) u8 b C( l) I
8.5 本章小结 1971 U8 V6 M/ E7 o7 ~5 `
第9章 结构模态分析实例精讲——热缩刀柄刀具分析 198% E& _ B' w! X: v: S2 a: ]( v8 r
9.1 问题描述 198
) g# L+ m) h* Y, j( u3 n/ b- f, u5 T; S9.2 问题分析 1993 ]4 m W, P3 L" d
9.3 操作步骤 200
l' w$ K i$ w3 x( b% v; r* i9.3.1 结构自由模态的求解 200
3 `1 ?/ J1 z# D. |8 y9.3.2 结构参数变化对模态的影响 207
1 ^9 ?% t# q0 `4 Q* m9.3.3 过盈连接结构模态的求解 212
: j; s# |& q. u3 N9.4 本章小结 217+ _7 R+ ]0 r# }3 {0 ]$ Y
第10章 强迫振动响应评估实例精讲——多元件支撑架分析 218, A- s4 j0 ~5 U2 ]
10.1 动力响应基础知识 2183 [) L4 U& a1 J! B% g5 Z- H( S
10.2 问题描述 219
! x5 p! H( k" c: B: q E/ ~4 w10.3 问题分析 220
2 A+ T5 C# t: Z% S; _- P10.4 操作步骤 220
* P- s2 J5 v. L c4 E10.5 本章小结 238
$ ^" j9 v7 b+ U( N第11章 非线性分析实例精讲——弹性筒夹大变形分析 239
; z. a4 `7 g3 \6 I: C9 T11.1 基础知识 2397 H o( {: l, w/ p
11.1.1 非线性分析的定义 239
# h& A- y1 m; B4 A0 g) C4 N0 j3 l11.1.2 非线性分析的类型 240
; l0 m" C+ Y6 j0 H7 d+ W11.1.3 非线性分析的特点 2405 H2 Q9 P2 G }7 ^- s I: Z. `
11.1.4 非线性分析的步骤 242
3 {9 h6 x" o6 z: V5 t" b. T11.2 问题描述 242
6 ^ t! X+ B- t( S4 y7 P0 |3 ?11.3 问题分析 2430 c6 K: o s& Y
11.4 操作步骤 243+ v; w1 |8 b9 K0 V6 T
11.5 本章小结 255. ?+ w+ S& ]" V2 w3 \" ?$ w1 q
第12章 结构热分析实例精讲——冷却栅管受热分析 257
& D& H& Y: k# E& T$ T4 J12.1 基础知识 2571 z% |! C; E/ }, w2 A( `
12.2 问题描述 258
% C$ e, p3 u/ q$ O, v/ w$ x0 g12.3 问题分析 258' k1 A+ `+ y+ h6 U# t5 @% D
12.4 操作步骤 258# t1 e4 ^, ?: _, N5 r7 t, s" P4 t
12.5 本章小结 272
; d7 [2 t* O/ N3 L1 P第13章 流体运动实例精讲——流量计导流器分析 274
* A. V8 n) g# ^3 P) O4 S4 ^' b13.1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274 b3 S. [% p! x+ \, T4 x) C( R% x
13.1.1 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 274: {9 ]1 I5 w" e/ A0 c( S: a
13.1.2 流体力学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75% U2 p0 w2 c7 d1 L2 o
13.1.3 【NX Flow】湍流模型 276
/ o( T( k1 J9 k2 {9 J13.1.4 【NX Flow】计算的一般流程 278% A, d" U+ t5 D3 T' S
13.2 问题描述 278
- F: e) s9 Y5 _+ \* w, B; [13.3 问题分析 279* Q* U8 K ^* M. i* o
13.4 操作步骤 279- T' `' D, I i3 _1 n" h/ {
13.5 本章小结
! x( P: E3 q q ]1 _$ ]
' c/ R1 V6 z2 v前言
| UG NX是面向企业的CAD/CAM/CAE一体化软件,其中,高级仿真模块(有限元分析)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和集成了世界优秀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I-deals、Adina和LS-DYNA等)的众多功能和优点,特别是它的结构分析功能具有计算精度高、运行速度快、操作界面友好的优势,得到了国防、航空航天、车辆、船舶、机械和电子等众多行业的接受和认可,其分析结果已成为航太等级工业CAE标准,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认证。目前介绍UG CAE实例类的图书甚少,很多UG读者迫切需要在CAD基础上掌握CAE分析技能,因此,笔者以UG&nbs... UG NX是面向企业的CAD/CAM/CAE一体化软件,其中,高级仿真模块(有限元分析)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和集成了世界优秀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I-deals、Adina和LS-DYNA等)的众多功能和优点,特别是它的结构分析功能具有计算精度高、运行速度快、操作界面友好的优势,得到了国防、航空航天、车辆、船舶、机械和电子等众多行业的接受和认可,其分析结果已成为航太等级工业CAE标准,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认证。
8 P/ p& T _8 d2 i% a( Z% m目前介绍UG CAE实例类的图书甚少,很多UG读者迫切需要在CAD基础上掌握CAE分析技能,因此,笔者以UG NX 7.0(其有限元求解器为NX Nastran 6.1)中文版为平台,整理出多年来在UG软件科研、教学和培训中典型的有限元分析实例,编著出书以飨读者。
5 _+ i9 m: m/ S" T本书主要内容
+ R+ S! L) j% W% e3 L第1章讲解UG NX高级仿真操作流程、前处理、求解参数设置、后处理及其显示模式和解算结果文件导入方法等知识点。+ ]* z! Y" i0 b0 P! R
第2章讲解网格划分原则、一维梁单元划分、二维单元网格划分、三维六面体单元网格划分、手工创建网格、局部载荷施加、销约束和轴承载荷定义、自动耦合约束、螺栓预紧和面接触组合8个实例。
& a5 b3 o. T4 ?第3章讲解线性静力学基础知识、操作流程、材料属性自定义和多载荷组合工况的求解等知识点。
5 q/ _& S% m- h; b/ O4 \第4章讲解优化设计基础、优化设计操作流程和运用背景等知识点。
6 R) b, f+ H. B- |" q8 x第5章讲解疲劳分析主要参数设置、操作流程和疲劳结果分析方法等知识点。
+ d! N4 m6 T9 s T: M+ f第6章讲解面接触主要参数、过盈量对接触结果的影响、接触结果的显示方式以及离心载荷对接触结果的影响等知识点。" Z3 s3 |- E' g& b5 h
第7章讲解线性屈曲分析基础、操作流程、非关联FEM装配模型和非线性静态解算方法等知识点。- a( d9 u; @# Z) z6 k- r) G6 Z
第8章讲解结构模态分析的基础知识、模态分析的操作流程、创建多个结构模态解算方案方法和结构模态的优化计算等知识点。
$ r7 B9 B9 \& u8 |/ r; s第9章讲解关联FEM装配模型、装配体模态分析操作流程、自由模态分析方法、编辑输入文件和求解含曲面接触装配体模态等知识点。! Z* q/ h- g) U
第10章讲解强迫振动响应的操作流程、创建响应仿真事件方法、评估响应和传递性能方法等知识点。. R7 ~7 z5 G/ b- S0 U! o
第11章讲解非线性基础、非线性分析操作流程和非线性分析结果的查看方式等知识点。
" ]7 O( ?8 _- s第12章讲解结构热分析基本概念、操作流程、热应力分析及其结果查看方式等知识点。
7 E& b: T9 N" u" u第13章讲解计算流体力学基础、NX Flow操作流程、查看流体运动计算结果等知识点。( V: u# ^* ]2 f5 f- f+ i
本书编写特色
0 ~! B: {0 q- g" [. P? 解题思路清晰,操作步骤详细,可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UG NX高级仿真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和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7 U4 i; x2 B. Q ?( a. N) h. M7 g3 E
? 实例类型齐全,难度适宜,循序渐进,通过实例操作,逐步掌握分析工程实际问题中的解题要点。0 e3 W+ y6 _9 s% d6 F
? 大量UG NX高级仿真的重要概念、工程经验和操作技巧,在“问题描述”、“实例小结”、“提示”等形式中进行了提炼和升华,让UG CAE初学者少走弯路。" z7 G7 }% m2 Q4 D& Y- E, r
? 随书光盘中提供完整的源文件(带参part模型)和解算后的结果文件、所有实例操作视频文件,有助于UG CAE初学者快速入门。6 X( V* i9 A! u7 m3 e8 b1 f
本书适合读者" X' o7 n; A4 G% q9 ]' D
? 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教师。3 P. Q: O) y: s% P
? 具备三维建模基础的UG CAE初学者。
/ t& p: a. Y6 q: J) J# p( I8 P? 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4 o! n$ t, o9 Y- m
本书编写人员
' E1 N8 H9 N3 ?$ v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沈春根、王贵成、王树林、刘钢、聂文武、郑文杰、周丽萍、汪健、袁飚、裴宏杰、吴卫国、王志、郑维明、吴玉华、刘钊、刘东雷、陈寒松、范燕萍、吴建兵、李伟、宋志鹏。
& T. Y7 i$ E' ]$ o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欢迎业内人士和UG CAE爱好者一起进行交流和探讨(本书作者电子邮箱:chungens@163.com)。6 h! t! h) n$ F3 D. I1 ^
) q7 u; x" B; O; X: ?( p! j. x作 者3 c8 [( t) w- t7 M! N5 d t1 s. S2 p
]! {9 k9 ?1 a/ D0 o( X! Q
出 版 说 明
7 t/ f1 Y! [. k! w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迅速渗透,CAD/CAM/CAE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生产、组织模式,对推动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变革、发展新兴技术、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E3 b# `4 b3 v' n4 m4 ]/ J
CAD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最早,使用也最为广泛。目前其最主要的应用涉及机械、电子、建筑等工程领域。世界各大航空、航天及汽车等制造业巨头不但广泛采用CAD/CAM/CAE技术进行产品设计,而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金进行CAD/CAM/CAE软件的开发,以保持自己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国际市场上的优势。CAD在工程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设计质量,缩短工程周期,还可以节约大量建设投资。; v; _, J' w* L( u) v) t) V
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逐步认识到CAD/CAM/CAE技术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掌握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已成为他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然而,仅仅知道简单的软件操作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计算机技术和工程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提高工程效益的目的。
2 `. b& n& z3 p' C& n2 d7 Q基于这一考虑,机械工业出版社特别推出了这套主要面向相关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本丛书涉及AutoCAD、Pro/ENGINEER、UG、SolidWorks、Mastercam、ANSYS等软件在机械设计、性能分析、制造技术方面的应用和AutoCAD、天正建筑CAD软件在建筑及室内配景图、建筑施工图、室内装潢图、水暖施工图、空调布线图、电路布线图以及建筑总图绘制等方面的应用。
0 a; s! ^* l6 e! M' Y* ^; H/ X* r) }本套丛书立足于基本概念和操作,配以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并融入了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本套丛书具有专业性强、操作性强、指导性强的特点,是一套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书籍。
1 J% Z, H! B; m, t
1 J X# {. h3 v3 A# r机械工业出版社 | 9 w9 b0 t; L! B& m |( `5 g
前言
| UG NX是面向企业的CAD/CAM/CAE一体化软件,其中,高级仿真模块(有限元分析)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和集成了世界优秀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I-deals、Adina和LS-DYNA等)的众多功能和优点,特别是它的结构分析功能具有计算精度高、运行速度快、操作界面友好的优势,得到了国防、航空航天、车辆、船舶、机械和电子等众多行业的接受和认可,其分析结果已成为航太等级工业CAE标准,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认证。目前介绍UG CAE实例类的图书甚少,很多UG读者迫切需要在CAD基础上掌握CAE分析技能,因此,笔者以UG&nbs... UG NX是面向企业的CAD/CAM/CAE一体化软件,其中,高级仿真模块(有限元分析)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和集成了世界优秀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I-deals、Adina和LS-DYNA等)的众多功能和优点,特别是它的结构分析功能具有计算精度高、运行速度快、操作界面友好的优势,得到了国防、航空航天、车辆、船舶、机械和电子等众多行业的接受和认可,其分析结果已成为航太等级工业CAE标准,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认证。7 I5 H @- D- X# P1 ~
目前介绍UG CAE实例类的图书甚少,很多UG读者迫切需要在CAD基础上掌握CAE分析技能,因此,笔者以UG NX 7.0(其有限元求解器为NX Nastran 6.1)中文版为平台,整理出多年来在UG软件科研、教学和培训中典型的有限元分析实例,编著出书以飨读者。
- G1 b- @# x3 V, B3 S本书主要内容
+ [1 T. I; W( k/ Q+ z第1章讲解UG NX高级仿真操作流程、前处理、求解参数设置、后处理及其显示模式和解算结果文件导入方法等知识点。' ]. G5 O) w# L
第2章讲解网格划分原则、一维梁单元划分、二维单元网格划分、三维六面体单元网格划分、手工创建网格、局部载荷施加、销约束和轴承载荷定义、自动耦合约束、螺栓预紧和面接触组合8个实例。
/ k' n6 H: x. T: C8 b( N第3章讲解线性静力学基础知识、操作流程、材料属性自定义和多载荷组合工况的求解等知识点。3 Q# B; p! }8 ?4 h( E
第4章讲解优化设计基础、优化设计操作流程和运用背景等知识点。
* O& k5 T6 G, h! i; T第5章讲解疲劳分析主要参数设置、操作流程和疲劳结果分析方法等知识点。. S% s9 j! F: }# v! ?
第6章讲解面接触主要参数、过盈量对接触结果的影响、接触结果的显示方式以及离心载荷对接触结果的影响等知识点。' e' g' u9 b( ]- }. f& z' d
第7章讲解线性屈曲分析基础、操作流程、非关联FEM装配模型和非线性静态解算方法等知识点。: ~8 u) r; S9 \, E8 z2 v- _
第8章讲解结构模态分析的基础知识、模态分析的操作流程、创建多个结构模态解算方案方法和结构模态的优化计算等知识点。( ~- ?+ ~8 R& K0 N0 o
第9章讲解关联FEM装配模型、装配体模态分析操作流程、自由模态分析方法、编辑输入文件和求解含曲面接触装配体模态等知识点。
5 W- I1 t- ~% a8 {5 J5 k第10章讲解强迫振动响应的操作流程、创建响应仿真事件方法、评估响应和传递性能方法等知识点。
* u' r8 E1 a8 u& r& F) c- [+ y5 x第11章讲解非线性基础、非线性分析操作流程和非线性分析结果的查看方式等知识点。
0 I1 |7 B0 K6 @/ U/ R8 _第12章讲解结构热分析基本概念、操作流程、热应力分析及其结果查看方式等知识点。
5 M' s4 e# J: q! A Q第13章讲解计算流体力学基础、NX Flow操作流程、查看流体运动计算结果等知识点。7 _ \& z/ M, {- w! Y; q7 F. }
本书编写特色
9 z! C+ o. K# H6 |, K? 解题思路清晰,操作步骤详细,可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UG NX高级仿真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和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3 |7 r. [) } T% V, X" N5 R? 实例类型齐全,难度适宜,循序渐进,通过实例操作,逐步掌握分析工程实际问题中的解题要点。" P, R* B/ @0 } d0 p
? 大量UG NX高级仿真的重要概念、工程经验和操作技巧,在“问题描述”、“实例小结”、“提示”等形式中进行了提炼和升华,让UG CAE初学者少走弯路。
7 h4 t4 ^1 `6 }* D- _? 随书光盘中提供完整的源文件(带参part模型)和解算后的结果文件、所有实例操作视频文件,有助于UG CAE初学者快速入门。2 [6 B. M; d8 B6 e R7 \
本书适合读者+ p4 G" b5 e: a1 |# R7 J
? 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教师。
" ?2 k! ~2 B# T8 i; h5 X? 具备三维建模基础的UG CAE初学者。
0 C2 V' c" j; u+ ^? 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0 U% e6 R6 Y# N
本书编写人员' ]% m+ V, a9 H# V+ G1 j
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沈春根、王贵成、王树林、刘钢、聂文武、郑文杰、周丽萍、汪健、袁飚、裴宏杰、吴卫国、王志、郑维明、吴玉华、刘钊、刘东雷、陈寒松、范燕萍、吴建兵、李伟、宋志鹏。) N% x1 t% o* M2 k4 m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欢迎业内人士和UG CAE爱好者一起进行交流和探讨(本书作者电子邮箱:chungens@163.com)。8 _7 n, b8 z, [: ^1 r8 k& A5 s
( D# |5 h* H+ E作 者5 n! F) S! c( b0 U$ x1 e0 K2 t
+ \) B- U2 L. K) E出 版 说 明& G( w/ U- T/ L1 u' K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迅速渗透,CAD/CAM/CAE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生产、组织模式,对推动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变革、发展新兴技术、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k: L* r9 {( {% c
CAD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最早,使用也最为广泛。目前其最主要的应用涉及机械、电子、建筑等工程领域。世界各大航空、航天及汽车等制造业巨头不但广泛采用CAD/CAM/CAE技术进行产品设计,而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金进行CAD/CAM/CAE软件的开发,以保持自己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国际市场上的优势。CAD在工程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设计质量,缩短工程周期,还可以节约大量建设投资。
+ [1 C" }% y( t( P3 F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逐步认识到CAD/CAM/CAE技术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掌握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已成为他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然而,仅仅知道简单的软件操作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计算机技术和工程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提高工程效益的目的。 L- v8 l* z+ A4 u* `6 _
基于这一考虑,机械工业出版社特别推出了这套主要面向相关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本丛书涉及AutoCAD、Pro/ENGINEER、UG、SolidWorks、Mastercam、ANSYS等软件在机械设计、性能分析、制造技术方面的应用和AutoCAD、天正建筑CAD软件在建筑及室内配景图、建筑施工图、室内装潢图、水暖施工图、空调布线图、电路布线图以及建筑总图绘制等方面的应用。6 K0 r, @" Z0 l" P
本套丛书立足于基本概念和操作,配以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并融入了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本套丛书具有专业性强、操作性强、指导性强的特点,是一套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书籍。
: d. Z4 Z9 U/ N: y$ A+ i9 B1 S" I0 i5 U0 e: C1 q% y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前言
| UG NX是面向企业的CAD/CAM/CAE一体化软件,其中,高级仿真模块(有限元分析)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和集成了世界优秀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I-deals、Adina和LS-DYNA等)的众多功能和优点,特别是它的结构分析功能具有计算精度高、运行速度快、操作界面友好的优势,得到了国防、航空航天、车辆、船舶、机械和电子等众多行业的接受和认可,其分析结果已成为航太等级工业CAE标准,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认证。目前介绍UG CAE实例类的图书甚少,很多UG读者迫切需要在CAD基础上掌握CAE分析技能,因此,笔者以UG&nbs... UG NX是面向企业的CAD/CAM/CAE一体化软件,其中,高级仿真模块(有限元分析)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和集成了世界优秀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I-deals、Adina和LS-DYNA等)的众多功能和优点,特别是它的结构分析功能具有计算精度高、运行速度快、操作界面友好的优势,得到了国防、航空航天、车辆、船舶、机械和电子等众多行业的接受和认可,其分析结果已成为航太等级工业CAE标准,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认证。# L* Z9 v6 i3 r* z0 {) l2 L1 @& T1 i
目前介绍UG CAE实例类的图书甚少,很多UG读者迫切需要在CAD基础上掌握CAE分析技能,因此,笔者以UG NX 7.0(其有限元求解器为NX Nastran 6.1)中文版为平台,整理出多年来在UG软件科研、教学和培训中典型的有限元分析实例,编著出书以飨读者。/ K3 U7 H. C: E
本书主要内容: t: P* c8 Y; u6 ?, Y$ k! l
第1章讲解UG NX高级仿真操作流程、前处理、求解参数设置、后处理及其显示模式和解算结果文件导入方法等知识点。3 B5 Z7 r+ H$ Q6 D; d1 |
第2章讲解网格划分原则、一维梁单元划分、二维单元网格划分、三维六面体单元网格划分、手工创建网格、局部载荷施加、销约束和轴承载荷定义、自动耦合约束、螺栓预紧和面接触组合8个实例。
: }1 x; M v. V& o3 e: ^# t, n! {第3章讲解线性静力学基础知识、操作流程、材料属性自定义和多载荷组合工况的求解等知识点。$ V9 U' D! j" n) A6 S
第4章讲解优化设计基础、优化设计操作流程和运用背景等知识点。
8 D, L# F8 c$ m, l' a# T; ]$ S第5章讲解疲劳分析主要参数设置、操作流程和疲劳结果分析方法等知识点。
# a% U, G% ^% k" y8 T/ R5 O& J第6章讲解面接触主要参数、过盈量对接触结果的影响、接触结果的显示方式以及离心载荷对接触结果的影响等知识点。7 A1 v3 F7 |( _ i. W
第7章讲解线性屈曲分析基础、操作流程、非关联FEM装配模型和非线性静态解算方法等知识点。: Y8 V0 O5 X; d( X
第8章讲解结构模态分析的基础知识、模态分析的操作流程、创建多个结构模态解算方案方法和结构模态的优化计算等知识点。
2 [# d$ e% T" j$ R$ Q第9章讲解关联FEM装配模型、装配体模态分析操作流程、自由模态分析方法、编辑输入文件和求解含曲面接触装配体模态等知识点。0 W- M" F% E; x8 _' X4 ~
第10章讲解强迫振动响应的操作流程、创建响应仿真事件方法、评估响应和传递性能方法等知识点。1 o4 H! [/ a7 b$ I b, H' C; `
第11章讲解非线性基础、非线性分析操作流程和非线性分析结果的查看方式等知识点。
- i3 {, [/ s) W( ^8 N% n5 Z第12章讲解结构热分析基本概念、操作流程、热应力分析及其结果查看方式等知识点。+ e7 S0 V8 F, w, {
第13章讲解计算流体力学基础、NX Flow操作流程、查看流体运动计算结果等知识点。
- I( X# |9 [% W/ [7 z- Q0 b, f本书编写特色
4 W- f. }* n6 o9 _/ `( k? 解题思路清晰,操作步骤详细,可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UG NX高级仿真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和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0 M- r# \( Z d6 n8 B% {0 ?4 g
? 实例类型齐全,难度适宜,循序渐进,通过实例操作,逐步掌握分析工程实际问题中的解题要点。
8 X, N( R$ |6 ?. n* f1 i) d, ?? 大量UG NX高级仿真的重要概念、工程经验和操作技巧,在“问题描述”、“实例小结”、“提示”等形式中进行了提炼和升华,让UG CAE初学者少走弯路。
- X+ M% S+ ~8 p* D? 随书光盘中提供完整的源文件(带参part模型)和解算后的结果文件、所有实例操作视频文件,有助于UG CAE初学者快速入门。
6 ^- [8 M& b8 c* S9 @# }. K本书适合读者# G* r2 P4 B# L5 P/ ^0 j3 L/ t2 p
? 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教师。8 M+ k+ a- \' m& j
? 具备三维建模基础的UG CAE初学者。* C( l& G4 }# ^; Y% K
? 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
+ M2 B6 R; Y5 Y+ y- J本书编写人员* L7 l# S- \/ s5 T
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沈春根、王贵成、王树林、刘钢、聂文武、郑文杰、周丽萍、汪健、袁飚、裴宏杰、吴卫国、王志、郑维明、吴玉华、刘钊、刘东雷、陈寒松、范燕萍、吴建兵、李伟、宋志鹏。
4 W/ Q* i. W' |9 A, m- |, Y9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欢迎业内人士和UG CAE爱好者一起进行交流和探讨(本书作者电子邮箱:chungens@163.com)。$ ]0 D& A8 R3 I* E% c9 ~
2 i( O5 Z4 y: X4 u, U作 者/ T; h, H7 J: J; J$ ^' O8 w! |
" R9 s9 \) T' G出 版 说 明* n/ @9 ]+ V. O n. w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迅速渗透,CAD/CAM/CAE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生产、组织模式,对推动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变革、发展新兴技术、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l, w0 |7 D* j- b6 A0 e: m
CAD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最早,使用也最为广泛。目前其最主要的应用涉及机械、电子、建筑等工程领域。世界各大航空、航天及汽车等制造业巨头不但广泛采用CAD/CAM/CAE技术进行产品设计,而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金进行CAD/CAM/CAE软件的开发,以保持自己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国际市场上的优势。CAD在工程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设计质量,缩短工程周期,还可以节约大量建设投资。
: \5 P l1 r" f1 v0 Q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逐步认识到CAD/CAM/CAE技术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掌握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已成为他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然而,仅仅知道简单的软件操作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计算机技术和工程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提高工程效益的目的。1 S2 Y) ]7 i+ N4 W
基于这一考虑,机械工业出版社特别推出了这套主要面向相关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本丛书涉及AutoCAD、Pro/ENGINEER、UG、SolidWorks、Mastercam、ANSYS等软件在机械设计、性能分析、制造技术方面的应用和AutoCAD、天正建筑CAD软件在建筑及室内配景图、建筑施工图、室内装潢图、水暖施工图、空调布线图、电路布线图以及建筑总图绘制等方面的应用。
+ a; \$ ^ o& k6 W: B8 Q/ v本套丛书立足于基本概念和操作,配以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并融入了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本套丛书具有专业性强、操作性强、指导性强的特点,是一套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书籍。0 q0 {. E" l4 a# }
; w A( u% e1 L$ c-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