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初步估算,不可能非常精确,还得后期仔细验算。/ b) A+ T7 _+ _5 T1 ~9 u! ? J) _
6 ?7 ]# w0 M E( x1 A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 ?, k) C# u( y
/ j, ^* K1 }4 T; T很多时候梁要托住上面多层的墙和板或板荷载比较大(底框比较典型),这时候单靠跨度来算很难接近正确值,比如有的跨度只有3米,托一层的墙板,梁高只要350,而有的3米跨却要托五层墙板,那么梁高就要达到700。一般大概算下该梁承重上面多少墙板重,然后求出弯矩,翻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图表,通过弯矩直接查到需要多高多宽的梁,这样得出的数据接近正确值。
" x( Z/ {' i( i) [" n& N
) z0 m& P4 V' x9 U3 s很多有经验的老工程师,凭经验就可以估算得很正确,和正确值几乎差不离了。* d2 @1 q4 h! o" f; I5 J6 R' y7 ^" g
( ]: B6 i! L( O$ |6 i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
5 r0 u1 ^( A6 W# U5 R3 X* K8 N
3 B8 }( t; ~0 L/ B& o! X2. 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刚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最经济的,如: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最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最省。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 X4 Z5 j" e1 s- g# i
. U5 ~; v* N/ L& j) u
在设计中,可以照平时建模方法先建模计算一遍,再把弯矩图提出来看看,以一个跨度内的最大弯矩为控制,参照上面的经验公式进行一遍调整,这样设计出来的梁会是最省的。注意不要发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况。
# G* k3 B' O, }3 ^) I* }9 Z( ^3 V/ R# A, v, m" `0 y
梁高的小幅度改变对梁线刚度改变很小,梁高调整后再计算的弯矩与第一次的弯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6 C/ t+ A' `1 W0 g) Z- i1 [) D
最后,上述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三级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4 V g$ U8 I2 L# |3 }, `9 E
9 |5 Y$ k4 _+ B4 j最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