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不对称异形拉伸件的设计,压边圈的压力设置过大,会增加拉伸成形的难度,拉深件四角小的圆弧处容易产生破裂;但压边圈压力调整偏小,如图1所示拉伸件的直线形状部分,相比较圆弧部分太容易进入拉深凹模,造成拉深件各方向上的拉深张力不均,直线部分太容易拉深进入,没能帮助起到拉深平衡的作用,而导致不容易进入圆弧部分的材料更容易起皱,此处的凹模拉深园角处也更容易产生拉深粘附凸瘤缺陷,使拉深件产生拉毛损伤,严重的会使模具验收通不过,或使模具过早损伤报废。+ U( e; @; N- E, f4 M
拉深模具能否在开制好后一次性试模成功,谁也不能拍胸脯保证,因为模具是新产品,带有试制性质,预先设想可以顺利拉深不一定就能达到顺利拉深,尤其是拉深难塑性变形的不锈钢材料拉深件。5 P4 W; p: I$ w, @' t" Y" Q
因此,显示设计是否经验丰富,最完美的、最保险的措施是——先预设好拉深阻力凸筋,如图2所示。凹模上的拉深凸筋凹槽可以先加工好,备用。先用不设凸筋的压边圈试模看看,如能行最好;如不行再在压边圈上装上拉深阻力凸筋,使拉伸张力相对平衡。否则,淬火后的凹模要再增加拉深阻力凹槽很麻烦,要将凹模退火,加工好拉深凹槽后再淬火,有时会影响拉深件精度,而使退火返修凹模的方案不可行。+ H( j# c$ {& J6 a5 N6 v
从图上可以看到:
2 S' I/ X. @( K7 U4 w 拉深阻力小一点的,凸筋的形状如图(a)所示设计呈半圆角的;
- X# M3 |2 m3 P" @ 而拉深阻力要大一点的,凸筋的形状如图(b)所示,可设计成方形带R角的;
' T2 p \" X2 n 当然也可以如图(c)所示,设计成与凹模整体结构型的。
6 H: u6 e- J; A) A: j: i% |
; v) k0 b5 M8 h8 }. K3 f: 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