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楼主: dgzjlhq

AutoCAD使用技巧精华集合(各大论坛之精华,会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AutoCAD工具栏丢失怎么办( I" b- Y8 Z- L) O) _  ^$ l2 X
- S1 f& l9 d: ]( |7 Q2 j+ m
AutoCAD启动时将自动加载默认的基本菜单文件“ acad.mnu ”,其默认路径可在“工具→选项→文件→菜单、帮助和其它文件名称→菜单文件”中查看。
6 f1 @: C1 p# s* c# w" q5 x+ Z5 M' j5 k* o# e9 Y; t
  其中,后缀为mnu的是原始 ASCII 菜单文件,mnc是已编译的菜单文件,mns是源菜单文件。 1 n9 ?7 \" ^1 H  C$ h
6 w$ L  l. T; w
   AutoCAD启动时会在默认路径中按mns→mnc→mnu的顺序依次查找,找到任何一类文件都可生成mnc文件并加载。如这些文件均未找到,将弹出上述信息窗口。按“确定”进入AutoCAD后工具栏就丢失了,而且相应菜单中没有恢复工具栏的功能。但此时命令行还可以使用,只需要输入“menu”命令,就会弹出一个“选择菜单文件”窗口,找到上述任何一类菜单文件打开即可恢复工具栏。
7 h, }& M6 Q" y* X, T% j( {. f* o) c& L$ P0 Q4 o
  如果文件损坏或被删除,可以从其它AutoCAD运行正常的计算机上拷贝一个菜单文件按同样的方法加载。当然还可以把可正常使用的菜单文件拷贝到默认路径下,这样AutoCAD将自动加载而不用我们手动设置,此时可用“options”命令进入“选项”窗口查看默认路径。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AutoCAD巧画角平分线6 k+ \' T6 x7 I, w" q* d& R* D1 ^
2 n& a, R: r. \6 s5 X
最近,一位同事向笔者请教如何在AutoCAD中平分已知角的问题,笔者经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
+ |+ [' ~0 l9 J, `$ c* ]+ n* o- N2 k3 f% W7 j
1.利用构造线命令
) y3 P* v. O- r- J# L( h: L% ~3 |% E& p
, z. @: C. Z, u: F3 {8 h' W; z1 L  打开AutoCAD,点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构造线按钮,选择“B”参数,这个参数的作用是二等分,然后捕捉需要平分的已知角顶点,再按照提示分别选择两条边上的任意一点,此时一条角平分线就出现了。
, G: I  r# q+ W& O- N  E# v) S4 ?# @1 z7 S9 E1 s9 i. u" \0 W, D% _
2.利用标注命令
; v0 j$ n1 R8 R' \- {- P
( t% i, O& V+ G  可以首先对这个已知角进行标注,至于标注参数的设置不用去管它,然后点击“绘图”工具栏上的直线按钮,两个起始点一个就用角的顶点,另一个选择角度标注圆弧的中点即可,当然最后不要忘记将角度标注删除。
7 G# ?5 b8 c/ n6 F9 J9 u7 R3 \$ G3 A! `# B7 x6 s, a
3.作辅助圆 9 r9 p- m; M* r1 I

. d  u- U+ e/ R4 ~  以已知角顶点为圆心,作一个任意半径的辅助圆,但要保证这个圆与已知角的两条边相交,然后将这个辅助圆与已知角两边相交的圆弧段剪去,最后以角顶点为起始点,作一条相交于所保留圆弧段的中点的直线即可。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AutoCAD(CAD)中的坐标系* K# N) s" c% X* Z, c
     如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一样,AutoCAD提供了一个三维的空间,通常我们的建模工作都是在这样一个空间中进行的。AutoCAD系统为这个三维空间提供了一个绝对的坐标系,并称之为世界坐标系(WCS,World Coordinate System),这个坐标系存在于任何一个图形之中,并且不可更改。
1 N1 x/ x1 l7 Y& z
# V( L& B, Z# V# o! d; X笛卡尔坐标系
# \: Q% i! k, f5 A! V* b. v    笛卡儿坐标系又称为直角坐标系,由一个原点(坐标为(0,0))和两个通过原点的、相互垂直的坐标轴构成)。其中,水平方向的坐标轴为X轴,以向右为其正方向;垂直方向的坐标轴为Y轴,以向上为其正方向。平面上任何一点P都可以由X轴和Y轴的坐标所定义,即用一对坐标值(x,y)来定义一个点。
% ]$ J, s1 V/ O- A2 N: [% t
& I# E8 `( n: X7 v7 _
7 G3 T- M8 S  ]# i7 }极坐标系# c  h9 S% |5 V7 D7 A
    极坐标系是由一个极点和一个极轴构成,极轴的方向为水平向右。平面上任何一点P都可以由该点到极点的连线长度L(>0)和连线与极轴的交角a(极角,逆时针方向为正)所定义,即用一对坐标值(L<a)来定义一个点,其中“<”表示角度。  O" \; G* Y- n" B. O: q. g
  \1 X) X) }: |1 {, v; z) F
相对坐标9 @, d- ^7 v; X7 d( S9 Y
    在某些情况下,用户需要直接通过点与点之间的相对位移来绘制图形,而不想指定每个点的绝对坐标。为此,AutoCAD提供了使用相对坐标的办法。所谓相对坐标,就是某点与相对点的相对位移值,在AutoCAD中相对坐标用“@”标识。使用相对坐标时可以使用笛卡儿坐标,也可以使用极坐标,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 c! T8 {1 e* \( G1 t

1 P1 C+ n* l( C  s1 [. @坐标值的显示
6 Q! u( x$ w4 w& |' L    在屏幕底部状态栏中显示当前光标所处位置的坐标值,该坐标值有三种显示状态。# i; D. _( \  {' F8 o
    (1) 绝对坐标状态:显示光标所在位置的坐标。, l0 u3 o" m9 i* y' r0 R
    (2) 相对极坐标状态:在相对于前一点来指定第二点时可使用此状态。
0 O0 V. }5 }3 f( N: ?8 P* D% Y5 Z    (3) 关闭状态:颜色变为灰色,并“冻结”关闭时所显示的坐标值。3 @% O: r2 ^4 ~8 Z$ F1 {
: E8 O$ z# z+ T
用户可根据需要在这三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方法也有三种:
8 U9 \  P1 g' v4 G' q  D    (1) 连续按F6键可在这三种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 n& K* N7 W5 r: z    (2) 在状态栏中显示坐标值的区域,双击也可以进行切换。8 s) \) `; t: W/ P- v6 b, \
    (3) 在状态栏中显示坐标值的区域,单击右键可弹出快捷菜单,可在菜单中选择所需状态。, f1 `% V/ i9 ]/ X) n

- T* c& _) x# g) ]; S' J9 {WCS和UCS+ l/ W) ^3 z$ R- m
    AutoCAD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绝对的坐标系,即世界坐标系(WCS)。通常,AutoCAD构造新图形时将自动使用WCS。虽然WCS不可更改,但可以从任意角度、任意方向来观察或旋转。! a. Z* D1 f1 y- n. W& T
    相对于世界坐标系WCS,用户可根据需要创建无限多的坐标系,这些坐标系称为用户坐标系(UCS,User Coordinate System)。用户使用“ucs”命令来对UCS进行定义、保存、恢复和移动等一系列操作。如果在用户坐标系UCS下想要参照世界坐标系WCS指定点,在坐标值前加星号“*”。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用AutoCAD几何计算器实现快速定位几何计算器是AutoCAD R12提供的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和普通的计算器一样,几何计算器可以完成+、-、*和/的运算以及三角函数的运算。这使得用户在使用AutoCAD绘图过程中,可以在不中断命令的情况下用计算机进行算术运算,AutoCAD则将运算的结果直接作为命令的参数使用。但重要的是,和一般的计算器不同,AutoCAD几何计算器可以作几何运算。它可以作坐标点和坐标点之间的加减运算,可以使用AutoCAD的OSNAP模式捕捉屏幕上的坐标点参与运算,还可以自动计算几何坐标点。如计算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计算直线上的等分点等。此外,AutoCAD几何计算器还具有计算矢量和法线的功能。当然,AutoCAD几何计算器还有其它的功能,这里就不一一罗列。! a) Z4 ^; H" w( ?! k. X9 M6 t& ~
   在使用AutoCAD绘图中,常常需要确定一些无法直接给出坐标的点。例如,任意两点间的中点;和任意方向直线相切的圆的圆心;以及直线上任意等分点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AD绘图的定位问题。实际上,在许多计算机绘图场合,定位是否方便和精确往往直接影响作图的效率和速度。因此,应该充分利用AutoCAD几何计算器的几何运算功能,来实现AutoCAD绘图中的快速定位。! ?8 o# h4 f2 d! J/ G6 b0 ~
   在命令提示Command:下键入CAL或激活下拉式菜单的辅助菜单项拾取其中几何计算菜单项都可启动AutoCAD几何计算器。CAL命令也是一个透明命令,可以在其它的命令下随时启动几何计算器。此外,还可以在AutoLISP程序中使用CAL命令。   下面是利用AutoCAD几何计算器的几何运算功能实现在AutoCAD绘图中经常遇到的几个快速定位的实例。
3 ~- G! k9 v' g. A- ~+ V   1.在两实体间确定中点4 }: h/ U7 M& M
   这里不需先在两个实体之间画一条辅助线再用OSNAP的MID模式得到中点。例如,要从一个圆心和一直线的端点之间的中心为起点画一直线。操作过程如下:3 M6 U. p3 i4 \% F8 G1 H
   Command: line) z' C7 z0 ?, F
   From point: 'cal (启动几何计算器)4 W' x2 G- U# J
   >> Expression: (cen+end)/2 (输入表达式,这里计算器把OSNAP的cen和end模式当作点坐标的临时存储单元), A  @- D: g. `( T# h
   >> Select entity for CEN snap用光标捕捉圆心)
2 K7 x  W, t. m" y$ A   >> Select entity for END snap用光标捕捉直线的端点)! v2 H; h6 r1 \5 k3 O; \
   To point:4 @: k" T& K5 X1 _
   其它的目标捕捉模式如int、ins 、tan等等均可在几何计算表达式中使用。如果用表达式(cur+cur)/2代替表达式(cen+end)/2,则可以在计算机要求输入点时,再设定OSNAP方式来捕捉所需的点。
* x) Z4 q4 l9 f( Q! F" V9 U   2.确定一条直线上的任意等分点和与直线端点定长的点- x, \* I+ T9 y: R  F
   使用几何计算器提供的plt和pld函数可以完成这个操作。假设屏幕上有一端点为A和B的直线,要在直线上获得分直线段AB为1比2的点。仍以画直线为例,操作过程如下:" \* A. q- o3 |8 \# t8 y$ c; }
   Command: line
* n# ], y* G1 Q   From point: 'cal
1 q$ B3 |2 ]7 K5 y: \) A1 G   >> Expression: plt(end,end,1/3)( k3 f) z- l9 S% r" }
   >> Select entity for END snap用光标捕捉端点A)/ ~) p3 |5 u0 ?
   >> Select entity for END snap用光标捕捉端点B后即得到距A点为1/3线段长的点)
- s4 F, G: Z5 ^. Z. f   To point:
; x' ?* f0 n* x; Y   如果要得到直线上距端点A为5的点,使用函数pld(end,end,5)代替上面操作过程中的plt(end,end,1/3)即可。6 i6 }4 [/ L  z
   3.用相对坐标来确定点" A0 V, `/ H$ C' J5 Q
   在绘图中,经常要相对一条线画出另一条线,下面就是操作过程:' Z- p# r. Z# }8 h
   Command: line
$ |( ^1 J1 j  s1 S. z   From point: 'cal, j2 z8 j  C/ B" i5 f' Z6 K, K& w
   >> Expression: end+[2,3](作点和点的相加运算)2 b8 U: ]; _' |  X
   >> Select entity for END snap捕捉一基准直线的端点后即可获得距端点相对位移(2,3)的点)
% W6 Y1 \4 W! }- _" \3 J   To point:
& G2 L1 D. k% M   这个功能和AutoCAD R13中提供的From目标捕捉模式相似。
  s( d. f) H; d$ v5 ~4 W  p   4.作和一斜线相切的圆以及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 R0 J0 G0 y. t! r
   利用AutoCAD正交模式可容易地画出和垂直线或水平线相切的圆。画一个和斜线相切的圆则需要准确地确定圆心。操作过程如下:1 j+ n- y* |7 ^8 w- T) ~
   Command: circle& N; K1 T$ I' T$ N( L
   3P/2P/TTR/<Center point>: 'cal% a' N$ a: X: ^1 V' z! S
   >> Expression: cur+3*nee(cur表示用光标在屏幕上拾取一个点,nee函数用来计算两端点矢量的法线,3是圆的半径)3 ^5 R% m. F' f2 X0 V
   >> Enter a point:nea(用光标在直线上捕捉一个点作为圆和直线的切点)
( |, t2 D# j! P' e( ]6 r   to >> Select one endpoint for NEE用光标捕捉直线的一个端点)
& H) @8 d6 g3 w$ j* ~$ ?   >> Select another endpoint for NEE用光标捕捉直线上的另一个端点)9 l% O9 w; O# ^5 C: U( T! Z
   Diameter/<Radius> <1.6745>: 3(给出圆的半径后即可画出这个圆)& Z. x# E+ {0 w4 v4 p8 s" F% U
   改变光标捕捉直线两个端点的顺序可在直线的另一侧画圆。
- K# G; P8 V  ?/ b4 ^! q   假设过圆和一直线的交点作圆的切线的操作过程如下:5 B9 E  u/ C$ ?/ @4 _# k+ w& ~
   Command: line6 s- e# X) Z4 O6 M% B+ `
   From point: int(捕捉交点)& v1 s0 X$ f" L
   of: v2 ?8 v  A7 b7 y3 @  A- j+ A- d
   To point: 'cal
8 U$ o, a+ O" w   >> Expression: int+3*nor(cen,int)
1 H' s' u5 v  R# b8 u. J1 H# F0 X   >> Select entity for INT snap用光标捕捉交点)/ R  H$ d7 ?2 F% ~9 p
   >> Select entity for CEN snap用光标捕捉圆心)+ d3 [, `4 ~! e; ?. j
   >> Select entity for INT snap再用光标捕捉交点即画出从交点出发长度为3的已知圆的切线)
" I4 ?. Z( c3 k+ d2 m$ |6 {7 M$ q   To point:
# }' Y9 S5 E& @; ]0 H   5.过一条斜线上的已知点作斜线的垂线1 E: t( L8 U- @  l% w; Y
   因为是非水平非垂直的直线所以不能用AutoCAD的正交模式画直线的垂线。利用几何计算器可直接画出和斜线垂直并且为确定长度的直线。实际上这是一个如何确定垂线的另一个端点的问题。其操作过程如下:
" Z3 c/ M- B: I2 G, C: e. X: Y6 N   Command: line/ v6 q( V) i) |+ V
   From point: mid(设过直线的中点作垂线), c' j# Y: }3 Q* G" B: W
   of
0 H! c4 R, P; s* I+ t% a   To point: 'cal
( G7 ~, s/ a. L1 I1 C: A   >> Expression: mid+5*nee(5是垂线的长度)
7 ?  Y! a- q1 h' i' `   >> Select entity for MID snap:(用光标选择斜线捕捉中点)' R7 o1 B1 W: f4 n2 S+ p
   >> Select one endpoint for NEE:(用光标捕捉直线的端点)+ g( [. E7 o0 z0 x* \2 B0 a8 `
   >> Select another endpoint for NEE:(用光标捕捉直线的另一个端点)
" G" v* \$ |; a: M1 i   to point:
2 W. i- s* c2 _% t' ]! k: H, V   同样,改变光标捕捉直线端点的顺序,也可在直线的另一侧画垂线。% {" H+ P9 ~' C
发表于 2007-8-2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呀!
发表于 2007-8-27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到今天我看完这些, 我才发现我只掌握了CAD的皮毛而已,向大师们致敬!学习!
发表于 2007-10-26 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晕!!!!!!
发表于 2007-10-26 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到今天我看完这些, 我才发现我只掌握了CAD的皮毛而已,向大师们致敬!学习!
发表于 2007-11-27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了 一时半会也看不完了
发表于 2007-12-6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5-16 20:41 , Processed in 0.0570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