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26085|回复: 109

Moldflow 201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3.6G的DVD光盘网络下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4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ngyu114 于 2011-4-24 17:33 编辑 ; i% Y1 M; [1 G; ]8 k9 A6 @
! }" u# w7 T5 X- }% D) [, [
moldflow 201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3.6G的DVD光盘网络下载)
6 p- q  X8 ~) o- y/ ]# hQQ14751951
" {. }( g, i6 K3 e* o! w3 b$ {! w基本信息
2 d: m; u* P: u. r书名:Moldflow 201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模流分析?成本控制)(附DVD-ROM光盘1张)
1 q( E% H5 S0 x0 c2 o作者:
( l8 v! P5 G3 F  G! b3 S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r! i4 ]6 i  q* |7 @2 BISBN: 9787121114595
% @# W7 }4 Y" j装帧:平装- V  r# S+ Y5 G, |
页码: 460
, a" W; r8 x4 n) f1 J/ \开本: 16
: @! O- X/ Q* A: B: O$ e( E+ ~3 X中文:汉语
' Y$ y' }+ k; R9 |9 ~- z原价:58.00元
% G+ o9 y2 G$ c% u: h8 W产品标识:asinB0040HPYH8
6 e* _0 L) Y" W. T; S, `内容简介  C( T/ h7 @' m9 A
《Moldflow 201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模流分析·成本控制)》以实例方式详细介绍了Moldflow 2010塑料模具流动分析的流程、方法和技巧,包括导入模型、划分网格及网格处理、浇注系统与冷却系统设计、选择分析类型和材料、设置工艺参数、结果分析及优化等方面的内容。全书以案例为主线,既包括软件应用与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又融入了塑料模具设计和塑料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和要点,使读者通过对《Moldflow 201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模流分析·成本控制)》的学习,能够轻松领悟模流分析理念、方法及技巧。配书光盘中包含了每个案例的视频教学文件和源文件,使用非常方便。
8 I  ^. z* a4 F% C  K- ]《Moldflow 201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模流分析·成本控制)》可作为模具设计、模具开发、产品设计和成型技术人员学习Moldflow系列软件进行塑料模具流模分析的书籍,也可以作为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等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编辑推荐0 W# r7 h! f/ K
《Moldflow 2010完全自学与速查手册(模流分析·成本控制):
. Y6 P7 l( X5 h  J) b2 d8 c基础+案例+经验=快速入门与应用
, O8 b8 I2 j4 t* P, Q操作视频讲解素材文件支持目录
* U' s( |) s6 K6 y. x2 F第1章 Moldflow 2010分析基础知识  o# {4 d: v. D" c( J* _( e2 B
1.1 有限元分析简介1' M, q" i" V: c& I
1.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1& J( Q; k, O6 j
1.1.2 有限元法的特点2' B( i1 p; Y4 S8 ]: F
1.2 注塑成型基础知识3$ ~6 y3 g/ d9 b7 [+ c. o/ _
1.2.1 塑件的工艺性3
% S. n1 X- d! y. |! {$ Y! B+ [1.2.2 注塑成型过程对塑件质量的影响6
5 q- V* }1 _9 i: w8 [1.2.3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对塑件质量的影响10' W/ P" ]2 M: s: }
1.3 塑件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13
6 x' Y7 ]( L, P) c8 z1.3.1 欠注13
& R! i1 d/ |0 P" z, i1.3.2 飞边14
' w0 _+ S+ }8 d: W7 e0 S' Q1.3.3 缩痕168 }/ C! u, J3 n" ]+ K9 m+ d
1.3.4 熔接痕176 b& E8 \( E# D: @. U) w' k. [
1.3.5 翘曲18
9 r0 h$ _4 U$ p) b. h. v1.3.6 颜色不均19
; n! I* ^5 \. z* s  J1.3.7 气泡20# N6 W! ^4 \# Q- u% b* r
1.3.8 空隙21
. E6 F9 H/ F& B+ t1.3.9 放射纹21
' ^) B  l2 l* a1.3.10 烧焦纹22
( B5 N% @1 S$ n: q6 ^3 i% Q0 n1.3.11 玻璃纤维银纹23
  Q6 m: s, l; ^. r7 g1.3.12 顶白24, W# R# Z! h% j% h; a3 l5 t3 E+ G

2 g$ N0 s8 ^4 x3 q' f- f3 m第2章 Moldflow 2010软件介绍
0 {" _7 C. K) h6 z% i2.1 概述25
) i6 a% C% O! ?+ a2.1.1 软件简介25/ o8 u: W. V& N  m) v, J8 _
2.1.2 软件功能263 ]" K. _. z: }  R1 b
2.1.3 AMI介绍26: x2 [. d' I( X/ Z! L+ A7 L6 ^" F! ?
2.1.4 主要模块27- b$ q' e) `* n* K* ~5 k# \
2.2 Moldflow 2010操作界面29
6 A0 E; c1 z: Y$ _7 c: U. C2.2.1 Moldflow 2010启动界面29
. x+ s+ d2 k7 k5 Y2.2.2 Moldflow 2010操作界面简介304 {4 H3 m- g7 u' y
2.3 Moldflow 2010菜单32/ X' G' o, J! Y6 U/ S
2.3.1 文件菜单325 g5 B& [. K$ h4 X6 N# T
2.3.2 编辑菜单35
7 N0 M# z) c" L  p/ H2.3.3 查看菜单36
2 ~; s1 \/ G5 x+ Q: @: X- j% O% z2.3.4 建模菜单40
% D! E! E1 s+ a# n2 o  P/ Z4 {1 y2.3.5 网格菜单41
- m- e  r& f) t& W& Q. R2.3.6 分析菜单41
1 |# i# j. z* o* c6 F4 O2.3.7 结果菜单46
$ T/ A6 n/ [) S9 v4 O6 r- `2.3.8 报告菜单54
) c1 V7 J0 Z% j2 x- p2.3.9 工具菜单591 a5 M, ^; F7 L% h
2.3.10 窗口菜单61: b$ e' Z2 b! F/ U6 r4 }
2.3.11 帮助菜单62) q- F7 P  k$ K2 h
2.4 Moldflow 2010一般分析流程64( a/ _, c8 H* O" K& c+ a" H7 d

/ ~3 w3 A- G& T第3章 模型导入# }+ |+ g' ]1 d' l7 ]( e0 X
3.1 模型准备66
* y& D) V3 r5 Q) E9 R5 g2 }3.1.1 从CAD软件导出模型666 s. @. r! J1 a7 @! @
3.1.2 文件格式选择688 _) T# ~" a) B: q3 K
3.2 模型导入68
7 U3 [; i, m) }. g$ T7 ?1 G5 f5 u# E+ [: l( U' A
第4章 网格划分1 Z, ~/ }: O+ ]
4.1 网格的类型702 K8 y& y7 y- ^5 I" X( {/ R) x
4.2 网格的划分713 Y4 h/ v0 m- j1 ^9 j: ~$ ]. |# X
4.3 网格的统计73: _* v4 Z- ]0 o5 g) d
4.4 网格划分实例76! r; i' O4 P8 ?6 C

. N3 h5 O9 W; R4 h7 V) S, M第5章 网格诊断及修复6 u* P, @$ T/ w5 A1 W
5.1 网格缺陷诊断78
2 H' v  F, Z9 X9 ]5.1.1 纵横比诊断79( \0 Y5 x& n4 e5 G' @
5.1.2 重叠单元诊断80
, G$ {  q3 A2 h" G0 k5.1.3 配向诊断816 b% L0 b/ M! u
5.1.4 连通性诊断82
, D% `/ L/ t: B1 M6 J4 l5.1.5 自由边诊断829 B! \; C7 j4 h9 S* L$ z# q) L
5.1.6 厚度诊断838 {7 l  M7 h' R, y" Q' P* @, X
5.1.7 网格出现次数诊断84
# {" c! V4 d9 \: _2 q; B5.1.8 网格匹配诊断85. {, A; P% h/ q
5.1.9 零面积单元诊断85
" A( M. B4 ^  W* T3 P5.2 网格缺陷修复工具86
. w# I, k, |. @. z5.2.1 自动修复87' h0 C9 d8 K$ M1 m) I  U5 [
5.2.2 修改纵横比87% `7 }' l, U5 k) m- Z! X
5.2.3 整体合并892 f4 b& d. ^2 s# Z, ?1 K2 ^
5.2.4 合并节点90
1 l3 w6 X- u1 X' i6 v0 D% h4 f, Z5.2.5 交换边90* W. C( v$ Q8 J* Y
5.2.6 匹配节点91
2 x) m- V5 f# n5.2.7 重新划分网格91( A5 Q0 i. m! S. l. \
5.2.8 插入节点92  s* g- x  y0 i6 o, |9 I
5.2.9 移动节点93, ]  m7 f$ _" y1 v' F
5.2.10 对齐节点94
, P( c/ G% G$ U1 ?/ y! O! p5.2.11 单元取向94
1 m& ^% u+ O$ f; M3 ~( t  `5.2.12 其他网格修复工具949 k1 C' |$ P- c
5.3 网格诊断与修复实例102
. o) x7 e/ N  q7 X& p$ _: e. I/ U( x
第6章 建模工具
4 T: D! y/ W+ ?3 t$ D, |; G6.1 菜单操作108
; i& y* J3 }1 O: |! L% H- B) Z6.2 节点的创建109
: w4 l& J4 R  W  O* q6.2.1 通过坐标系创建节点1094 e/ }0 f! I4 z( M1 Y7 ~0 d& p
6.2.2 在已有两节点之间创建节点109. Q( x4 S" b$ N2 y9 J* n% Y
6.2.3 平分曲线创建节点110
4 F- F# ]/ Y5 k- L- e6.2.4 偏移创建节点111
8 A+ u% k9 R7 B1 A: M6.2.5 曲线相交创建节点1125 _; E4 x5 |9 O  v8 l
6.3 线的创建113
  ]7 E* L9 I/ P2 k; u6.3.1 两节点创建直线1139 N4 o0 P4 U5 C$ P- L
6.3.2 三节点创建圆或圆弧114) x9 L' D2 |8 P" E; ]3 @4 F% [4 z
6.3.3 角度创建圆弧115& f7 S5 `' v: b. t  W# D. L; c, g7 I) t
6.3.4 节点创建样条曲线115/ F) C6 b1 k, ]. Y
6.3.5 连接两曲线来创建曲线116
5 e5 S7 E' l9 g2 Q2 _8 Y* M/ k, t6.3.6 断开曲线116
; u& J% P  H4 L2 V" M6.4 曲面的创建117
) e" \* e6 c5 P. |. [2 y6.4.1 通过封闭曲线创建曲面117! u+ ]* T9 i* O- B! A5 T+ s
6.4.2 节点创建区域1181 Z" h, r% @/ V) |% _4 J- ^
6.4.3 直线创建区域118
/ l9 a! u$ p0 D/ P. G. t6.4.4 通过拉伸曲线创建曲面119
, ^. a+ Z2 @" R; `' M6.4.5 通过边界创建孔洞119
* ?/ q) s; ~+ T5 E6.4.6 节点创建孔1209 T+ J. x! C$ i1 @8 m
6.5 镶件的创建120; T1 C1 E5 i2 \) @% ?
6.5.1 镶件创建120: O5 u; |6 C( N! k7 [% }! u
6.5.2 镶件创建实例1214 j0 a7 H' B. w0 x7 p# s5 R
6.6 局部坐标系(LCS)的创建121
6 U- ~$ |4 G; m8 F! t6.6.1 LCS的创建122& \9 u/ Y1 k* X, U) o8 P
6.6.2 LCS的创建实例122( s: H" K) a. J: j  f9 Y8 m1 d2 E
6.7 移动与复制123, W9 b. L0 C1 q! k* a
6.7.1 平移124
' u7 t" t' x$ w3 e6.7.2 旋转1256 b- G; i/ b7 }/ h1 p9 @8 Z8 b
6.7.3 三点旋转模型125* l+ h$ ~# r" a- j3 ^: s
6.7.4 指定比例因子缩放模型126
# W' W! `; C! `5 @& M, ^. C6.7.5 镜像创建模型127
7 v6 f+ I$ W. ]$ Q6.8 其他建模工具的应用1272 U) [2 B8 Q7 M* P9 h% B2 d
6.8.1 查询实体127. ^; D& b# R+ C) n2 S0 V! j$ y3 ?
6.8.2 型腔复制向导128/ d8 j8 \; l& V, J5 W$ M- t
6.8.3 流道系统向导128  j7 H. t: Q* T) ^
6.8.4 冷却回路向导129* N2 F" b/ m" |0 [2 x
6.8.5 模具表面向导129" W  Y0 }" v: m* q( E
6.8.6 曲面边界诊断1305 _. `+ [/ t8 B5 M, R
6.8.7 曲面连通性诊断130. q5 J6 p1 w+ L# k( d1 O
6.8.8 曲面修复工具130
) W; q# X! g5 }4 Z. W6.8.9 模型简化131* k; u" T% T4 ?! A

+ B+ ^4 {. g& U) v7 G' c5 t8 l第7章 浇注系统的创建7 U7 p; R' W+ i# X( O
7.1 浇注系统介绍132
! U/ M0 i) k- L! _5 M) E. k8 l! }7.1.1 浇口的设计133
3 a; p" L* h8 k  U) M. k" x7.1.2 分流道的设计137
7 S, Q2 }1 P. N7.1.3 浇注系统的建模138
* w$ m0 t3 [$ v  `2 q7.2 自动创建流道系统139
: R, Q% ]. `% R7 y  ^7.3 浇口的创建1400 U/ z" b( h6 M$ C' P
7.3.1 点浇口的创建1413 `# J2 _+ n- q: ~. R6 c
7.3.2 侧浇口的创建143
9 R8 Q- X: O9 p) t% ^7.3.3 潜伏式浇口的创建1453 x* X; `: g; k5 D* |! {  b! a( E
7.3.4 香蕉形浇口的创建148
) J2 U5 o# ^' D* ?* o. d! G7.4 创建普通浇注系统1516 i# Y7 Z  R6 p0 d9 n
7.5 热流道浇注系统的创建157
  Z. J& V$ m+ k1 l7.5.1 热流道系统成型介绍158' _, R1 ?" j, e1 s
7.5.2 热流道浇注系统的创建实例159$ |, x5 C: `! ~0 K+ F+ a% q$ V
+ y- V: ^4 J9 b$ i
第8章 冷却系统的创建' h! ~) f# J! P/ @+ _( t
8.1 冷却系统介绍163
. k9 U: k1 l- f1 d7 t% P2 v2 ^8.1.1 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及影响因素163
. H& e' b9 \" ~% z8.1.2 冷却系统的设计164
! N* v* e& p6 A2 c8.1.3 冷却系统构件的建模170  \- C/ G% r& g; t& ?/ p
8.2 冷却系统的创建1701 W! j4 Z  g; S+ E5 A
8.2.1 自动创建冷却系统1702 n; j$ O' x1 X" P5 h
8.2.2 手动创建冷却系统171
4 N4 H% T: y- C4 |% A8.3 喷流式冷却系统的创建177
. S1 G1 F/ w! p8.4 挡板式冷却系统的创建182+ [, q4 M& B% A7 y4 `- ?
8.5 加热系统的创建186
- N4 ~2 o3 i8 C( Z/ p1 E8.5.1 加热系统的设计187
1 N7 r! G9 T" O4 s8.5.2 加热系统的创建188$ s5 ?* |9 h! }# Q0 ^' j% n

0 U* X# H) H" B, G第9章 分析类型及材料选择
, V7 t/ O9 H5 f) ]7 P; [+ I" s0 C7 P9.1 选择分析类型190
6 C  i; F9 \% [3 P8 M& ?9.2 选择材料191
- D3 f3 b0 A& {9.2.1 材料的搜索196
# F# n7 \; o2 ?# j0 m9.2.2 显示材料属性193
& y" N) y$ G! q1 X) ~  H/ u9.2.3 材料的比较201
. S" f; b% A% A  F2 o* ?- A2 Y9.2.4 材料的数据及使用方法报告202& d4 j( P. D! |: c6 H

5 |1 `: O& e# M: g: [/ s' `7 j第10章 浇口位置分析
' O. |: t2 G) |9 H' B10.1 浇口位置介绍2036 |3 U8 \7 w; m5 x
10.1.1 浇口的作用203
0 y2 L  Q7 Y" B( j& G10.1.2 浇口位置的设计203
/ u2 b$ ]; a' W( a/ W/ K5 [10.1.3 AMI浇口位置分析205
' A1 m4 K. r! t+ @5 c10.2 浇口位置分析工艺参数设置2058 m$ t& n" |* l- L
10.3 浇口位置应用实例207; Q8 p. ~! |4 R, g! T
10.3.1 分析前处理207
( Z* E+ u3 G" n! B10.3.2 分析处理210' `- y1 H; l" b" [) R# W( `" f
10.3.3 浇口位置分析结果210' ]: M7 P; v" l5 Y

0 C" o5 \; W& a9 {3 ?8 ~第11章 成型窗口分析
" u4 `; G+ D4 f, V) V  f( i; T9 `11.1 成型窗口分析214
7 L- n4 y  e6 C1 l8 z# ]  g  i11.2 成型窗口分析工艺条件设置2147 c% l0 F, c& [$ T& m2 k. R: R  r
11.3 成型窗口分析实例2174 J6 K9 `9 E; T3 E1 \* T) C% ^- o
11.3.1 分析前处理217
6 ~/ y/ p3 `8 g9 V11.3.2 分析计算2182 C) d+ A1 I/ x. m) L! f9 u: G
11.3.3 成型窗口分析结果219
3 S/ V7 |" d1 L2 B& b
5 D* n0 E, m8 w* W8 r第12章 充填分析
& Y; T8 W4 }# L  _; X12.1 充填分析简介2227 ?4 B8 i& z4 H! V8 c& m) B
12.2 充填分析工艺条件设置223
' d. E1 V( D) c; N7 w2 o12.3 注塑工艺条件高级设置226+ ?+ x  v6 `3 |9 c( l& N! F
12.4 充填分析结果231
1 {. c7 c  ]; h$ r# w! U9 n12.5 充填分析应用实例235+ G" J" t6 ~4 T1 V2 t* S+ i
12.5.1 初始充填分析方案235
* P( z2 R  ^8 a" d" q" Y12.5.2 初始充填分析结果238
0 Y' Z9 y* n6 d" k8 c8 E12.5.3 优化充填分析方案242
" e. ?1 L! |: z12.5.4 优化后充填分析结果244
7 U: P! C( @2 w+ e& \- d% g8 B2 [) D
第13章 流动分析
$ e3 ~% Z* z$ @9 r13.1 流动分析简介245
: p5 w- Z# h5 T* v1 g2 f+ Y13.1.1 充填+保压分析的目的2456 G: Z$ ?. w2 M# v, ?
13.1.2 工艺参数的定义2462 ~& N  p% U. N3 ?% n% h
13.1.3 保压曲线246: u7 |; ]0 C( Z8 J$ K% H4 u
13.2 流动分析工艺参数设置247- f7 @! {1 D. G! ]8 M7 M
13.3 流动分析结果249
8 x* c& O& \4 s; C: \13.4 流动分析应用实例250
$ R7 Y3 F) u1 O# e( a+ c. z8 N% j13.4.1 初始流动分析方案250; i/ t6 T/ s2 ]$ K; ^4 U- V
13.4.2 初始流动分析结果255" }& U: F$ M$ Z1 N" k  \
13.4.3 优化保压方案258
& o7 F1 ~, S* r7 U% u- y. m4 _' _! I
第14章 冷却分析) O! }$ @  C! ^/ S% g" W% P+ `
14.1 冷却分析简介260* J$ a* o* ?# e% d+ H" g0 r
14.2 冷却分析工艺条件设置261# |. a3 h) M+ `8 R2 Z
14.3 冷却分析结果262
2 B' F( R' G9 {+ P14.4 冷却分析应用实例2637 {; D( c1 K4 S) Z$ B+ e' w# w
14.4.1 初始冷却分析方案264! q% \3 A$ g- S8 G: B
14.4.2 初始冷却分析结果267
" j6 M0 Q* R; b( E  I14.4.3 优化冷却分析方案270; B; f6 U5 g7 V7 B
3 O# }. W# Y  `: |) u
第15章 翘曲分析
" A7 g  W6 I& o/ o5 \5 E15.1 翘曲分析简介279
, U& i4 W, A6 z' R- A8 p* @& l15.1.1 翘曲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279$ Q7 S( f4 ^, ^: I# a. ?
15.1.2 翘曲分析的目的283- N& P* b$ {5 ?$ b6 K3 V
15.1.3 翘曲分析流程283
% e& {9 m' \, m2 v, k15.2 翘曲分析工艺条件设置283
3 e1 ]" D( b1 g3 \( J/ e& g15.3 翘曲分析结果285+ [9 h$ L4 R4 s$ O
15.4 翘曲分析应用实例286
' H1 c! Q! R( L/ X2 |# \15.4.1 翘曲分析优化方案12935 s5 w% L0 m- h" [* V4 ~- e
15.4.2 翘曲分析优化方案2296
" c9 R9 S' E0 i
5 ^4 G/ H/ R$ D2 I; T  g( K第16章 收缩分析
& y" t, h3 ^" a4 v16.1 收缩分析简介299. c! v* g; T( f6 D5 o
16.1.1 塑料收缩性299
- o4 U$ g$ v! L16.1.2 AMI收缩分析301
% p4 r: d) i. T! x! _16.2 收缩分析材料的选择302& t" U. h8 L" a; Z0 F: ^  C# V
16.3 收缩分析工艺条件设置306. F$ ?( q9 ~5 h/ \9 J
16.4 收缩分析应用实例306
( o. v! M0 @* I( S; a* Z16.4.1 分析前处理307
/ R1 y* f( z6 q1 X4 l16.4.2 分析计算310
4 o, |/ y- ?1 T( h) E' ]  N16.4.3 流动收缩分析结果解读312
' _: T, ^4 g0 l, H+ h- u1 u16.4.4 流动收缩分析优化3153 a7 T' L% r+ V  X* w
16.4.5 流动收缩优化分析结果解读318- @+ Z; w4 G% i& y: m, x) r

5 S) h& |- W1 e# W第17章 流道平衡分析9 c6 L2 ?3 }. k* k6 W* i# K
17.1 流道平衡分析简介323
# ]' H+ I5 l  a17.1.1流道平衡性323
2 t* |  E0 B, L4 T7 M4 C& ?17.1.2 AMI流道平衡分析324
2 f- h  T  b" C) g/ z  \% e17.2 流道平衡分析约束条件设置324
1 ?: Z+ y1 ~0 ~! r17.2.1 工艺条件平衡约束条件的设置325( O# X1 O& ?9 N. k* E" w8 b
17.2.2 流道尺寸约束条件的设置326
& W" J3 E. e$ y4 Q6 L17.3 流道平衡分析应用实例3271 W  l; V8 l) {* N) C3 D  n
17.3.1 电话听筒上盖浇口位置分析327% t9 Q- t7 o% I" u, d
17.3.2 电话听筒下盖浇口位置分析328
+ |5 ?8 x* F2 h8 @! k: K+ n17.3.3 组合型腔的流道平衡初步分析3303 m) x% F! H5 P2 T
17.3.4 组合型腔的流道平衡初步分析结果解读337: V' h* |8 ~  \, b" Q
17.3.5 组合型腔的流道平衡初步优化分析340  }+ ~+ M1 k$ f% r3 o) W
17.3.6 组合型腔的流道平衡优化分析3427 Q" x" m- T% W$ @! L
17.3.7 组合型腔的流道平衡优化分析结果解读344
0 y" C" W8 S8 @* D1 |, c17.3.8 结论346/ t# Y6 C5 h  k' G

9 i* E2 W( r( r第18章 纤维充填取向分析1 t4 H. z! a, U, i2 n5 r" L
18.1 纤维充填取向分析简介347
+ ]$ T" R& o. U* ?18.2 纤维充填取向分析结果347
. {8 [! v) \: L; a' z4 `18.3 纤维充填取向分析应用实例349
4 R( Z( f( {7 A0 t1 q  j" T" R18.3.1 纤维充填取向分析前处理349" v  s& H+ ]/ }" Z4 _& K; w7 k9 M9 j
18.3.2 进行分析353) y' ]  w: g) l( r( f
18.3.3 纤维充填取向分析结果353
& T" Q* X4 q" o5 U0 b. p: i5 h& n% }1 T2 ~
第19章 应力分析: p6 s* I; x% U* d8 R9 z
19.1 应力分析介绍357
5 |7 Z4 F! w4 t! P8 ^/ }' Q19.2 应力分析结果358( v  n5 Y7 h' Q; j3 |( e. M: N% a
19.3 应力分析应用实例359$ E3 c+ B% e- v6 h' J
19.3.1 应力分析前处理3596 s2 t8 k. @& ^. W
19.3.2 进行分析363
, @. q$ T" h8 Q6 ^1 \19.3.3 应力分析结果363  l; N) x! j: |# B* U
6 x% Y$ K, I  ^$ u7 K# h
第20章 气体辅助成型分析
1 ~/ x( e  }2 Z8 l) I20.1 气体辅助成型分析简介367
' X) G0 _+ V& x: P& [$ U20.1.1 气体辅助成型的基本原理367& B  w- E7 C; S( \4 L& @, \
20.1.2 气体辅助成型的特点368
- L# {8 L: G7 m* {20.1.3 气辅成型工艺控制参数369
9 k3 v( E: z. o5 F+ O, c+ t20.1.4 Autodesk Moldflow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中的应用370
9 }! ?( X' L' j8 q20.2 气体辅助成型分析结果370! W9 d5 T7 w9 K. l2 U8 O6 G
20.3 气体辅助成型分析应用实例3718 o& |+ O! c) y" `
20.3.1 气体辅助成型分析前处理371
4 }6 G: E, ]6 t! c4 `20.3.2 进行分析377
3 U: n9 ^/ O/ V! j  n- B20.3.3 气体辅助成型分析结果378
; k5 m; A: b$ ]# ]* z# k8 c% |) u1 L20.4 带溢料井的气体辅助成型分析380
9 ~1 Z$ g) F) W& P& u20.4.1 分析前处理3801 b. H8 [0 }5 h9 l
20.4.2 进行分析386; e4 r! ?. _8 S# u
20.4.3 带溢料井的气体辅助成型分析结果386
( }2 g4 k: i! J$ V  A+ O0 @- H$ g5 L  }2 v9 L* e7 k4 t4 c
第21章 双色注塑成型分析
) r5 G! h& m" E4 z2 D4 ~& }( V21.1 双色注塑成型分析简介388
" u& B; {( K# j0 O21.1.1 双色注塑成型介绍388* `1 `, ^/ s! ^$ y
21.1.2 AMI在双色注塑成型中的应用388
& p3 g/ g( h3 [6 T; h, S" i* Q21.2 双色注塑成型分析应用实例389$ E5 K8 j0 Z4 q% R$ A- D6 A1 S
21.2.1 双色注塑成型分析前处理3890 I* v3 t% E4 z/ \' K
21.2.2 进行分析395
, I* d* Y( Y: X0 n# x21.2.3 双色注塑成型分析结果396: I8 o) A( V" g  ^

" `) R0 B. s9 n$ {2 _: P4 f第22章 嵌件注塑成型分析
# m+ u2 x) h8 [5 X" n' b22.1 嵌件注塑成型分析简介399
: k) w( R; n  [4 t- n' C22.2 嵌件注塑成型分析应用实例400
5 t9 z4 `9 {4 a22.2.1 嵌件注塑成型分析前处理400! \% i/ ]! ^+ q& q- ~
22.2.2 进行分析405! u9 V2 H! i0 v- w. G2 O
22.2.3 嵌件注塑成型分析结果406! Q3 J) ~5 n# Y# }+ {
1 s! G0 O& p( \0 M6 i
第23章 实验设计和工艺优化分析
$ b3 {' `1 Q. ]! V0 r- T3 D23.1 实验设计分析407( ~! r, x: i5 H; y" K
23.1.1 实验设计分析简介407
7 H: L+ B& j# D23.1.2 实验设计(充填)分析408
: a3 t; f9 k- f$ ~/ P" U& n23.1.3 实验设计(充填+保压)分析413
) V( W  H# p1 z" v23.2 工艺优化分析416
) W% h* L6 e  K5 e23.2.1 工艺优化(充填)分析简介4165 u9 H# l; l" X% Q4 x$ o4 q- k/ U& l
23.2.2 工艺优化(充填)分析4179 ^/ E$ @5 p& x" u$ ~* Y/ ~
23.2.3 工艺优化(充填+保压)分析421' f5 L* y) Y* O! K. B

+ C' f5 Y3 h) i' X第24章 显示器面板的工艺参数优化  G/ |. f* J- B$ t% k: S( v* ]0 v
24.1 显示器面板实例介绍424
( V8 Z/ C0 T, t& S24.2 初始流动分析424; M- t$ T/ p* a
24.2.1 分析前处理424
/ U% }3 E  k; v& |6 G3 Y" Z24.2.2 分析运算4364 l; |! A& Y( K- W6 h' j% f) Q) t% i8 V
24.2.3 分析结果4379 V8 O/ C- X/ E" b! Q; c! U
24.3 优化后的流动分析438( s3 a9 b" k: A% ~. l1 ~" {
24.3.1 分析前处理438
  Q0 g0 h5 w  L# F* P24.3.2 分析运算439
; j2 H$ E8 ]% Q8 E  f/ c24.3.3 分析结果439
) n# ?& F+ R! r% d/ f8 }24.4 初始冷却+流动+绕曲分析4413 Q. Q5 G" w8 Y* p
24.4.1 分析前处理441
2 d* J- I9 k- J; ^* |* h24.4.2 分析运算447
: c/ r/ k  {3 l0 j! V4 m8 ?24.4.3 方案1分析结果449
1 N/ O& r0 V1 q6 A* N! b) U, n24.5 冷却+流动+翘曲分析优化方案454
- Q0 ?& h  f5 C8 E" d0 u24.5.1 分析前处理454
; p: h) q. ?* M9 b8 G8 k& x24.5.2 分析运算4556 i' S  c! f9 m5 x
24.5.3 方案2的分析结果4567 f: T: ^( W, Q
24.6 分析结果报告输出4590 V* R/ m+ H* o% @/ c
参考文献 460序言
/ l4 I* E# U- Y  |4 O模具行业是一个高新技术密集而且又重视实战经验的产业。特别是随着近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制品用途日益广泛,注塑模具工艺空前发展,依靠人工经验来设计模具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企业越来越多地利用注塑流模分析技术来辅助塑料模具的设计。利用注塑模流分析技术,能预先分析模具设计的合理性,减少试模次数,加快产品研发,提高企业效率。& E% A7 Y- _9 e6 Q
本书采用目前Autodesk Moldflow软件最新版本Moldflow 2010,既适合Moldflow 2010版本的学习,也适合以前版本的学习。Moldflow 2010增加了新的求解器技术,并作了一些增强,功能更加强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软件应用者效率。
( [, M6 a, Y6 _8 C7 l本书对于初学者或是具有一定模具设计和塑料成型加工基础的读者特别实用。通过由浅入深的案例,使得读者一方面掌握应用Moldflow进行模流分析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同时也让读者能快速有效地熟练掌握应用Moldflow进行产品、工艺和模具的优化方法。另外,本书对注塑模具设计及塑料成型加工工艺的相关理论性质的基础知识也做了详细的介绍,以使不懂模具设计和塑料成型加工工艺的读者也能通过本书的学习对整个注塑模具及塑料成型行业情况进行一些了解。+ `- e, m  S6 M5 @; H. J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讲解剖析详细,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演示,能更好地掌握软件的操作应用。以案例方式详细介绍了塑料模具流动分析的流程、方法和技巧,包括了模流分析基础知识的简介、Moldflow 2010模块界面的介绍、菜单的操作等分析技术基础和导入模型、划分网格及网格处理、浇注系统与冷却系统设计、选择分析类型和材料、设置工艺参数、结果分析及优化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实际的应用方案,详细介绍了充填分析、流动分析、冷却分析、翘曲分析、收缩分析、流道平衡分析、纤维充填取向分析、应力分析、气体辅助成型分析、双色注塑成型分析、嵌件注塑成型分析、实验设计和工艺优化分析及综合实例。# x: g! s0 Z+ q9 p% ?( J* c  N
本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直观而生动,并选择了大量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帮助读者理解知识。本书第1章至9章重点介绍模具流动分析的前处理方法;第10章至23章详细介绍各个分析类型,对案例分析结果进行解读的同时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法;第24章以一个案例详细讲解运用Moldflow 2010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使读者通过前面基础部分的学习掌握应用Moldflow系列软件进行模流分析的核心思想,从而轻松实现对复杂而高难度的塑料模具流动分析。同时,读者通过各章的学习重点,可以在未进行实例分析的时候便能够对案例所用的分析思路以及案例如何确定分析及优化方法等做到胸有成竹。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读者熟练模流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让读者学会自己去分析实例,从分析结果中查找制品出现各种缺陷的原因,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路。
MMMMMMMM.jpg
发表于 2011-4-2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LZ上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狂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啊等啊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放到优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大的个头,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楼主给个下载地址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在哪里,传上来共同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30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楼主上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4-18 23:55 , Processed in 0.06234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