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究李白《日暮苍山兰舟小》之真伪!!不明白的看看 . m$ P0 ~) M' }7 O* M9 _
1 U P8 [% ]- S& U在QQ群里我看到这样一首诗歌: " w/ g4 P& E1 z9 w% i
真是佩服李白,在唐朝就知道骂日本人了 % ?! ~- H* c$ @% m
(看每句的第一字和最后一字) A' ?' [. Y' [/ H0 R/ } Y' i
日暮苍山兰舟小, , w9 P; t9 T: X% k e2 j8 l" H
本无落霞缀清泉。
: R6 o2 n7 R3 y) K( }/ K, c K* Y+ u去年叶落缘分定, 0 P2 | \& y! w7 G& z
死水微漾人却亡。
3 ^) y7 P+ A% e0 i r, W
* D' j, z/ W+ y, }% ]' Y) q日 小
: r( Y8 G3 Z5 Q( T- Q- y本 泉
4 T, @& W4 V- E( p" K去 定 - V" `: p" h; K) Y6 I
死 亡
- U! y0 p3 R2 ^+ [2 f) c3 [(是中国人的都请支持!并转发) - g. [6 q" U* f: L% p) X; P- K
上面这首诗的真正由来有的说是---侠客梦 第四卷:江湖搏命 第一百零一章 日暮苍山兰舟小 作者:燕随心
; S4 f. b+ o! x7 b9 t# A W该诗首尾八字连读,隐含“日本去死,小泉定亡”之意。恰恰与非典期间流行的“非典最早出处”堪称相似(《三国志》操遭吴袭时,幸典韦护卫,操脱险大哭“非典,吾命休矣!”)。遍览《李白诗全集》和《全唐诗》,无此语。仅仅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有句云“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较为接近。我想这是今人假托中华诗歌以至唐代诗歌的顶级巨星李白之名义而要表达一种民族的愤慨与爱国之情罢了。刘长卿《日暮苍山》原文是: / v& n( X2 t" }) v4 K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 8 H0 e+ m8 M1 h) ~' ~' o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
3 H7 P, }' O2 w* I( L% p此诗所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日暮”点明时间是傍晚;“苍山远”是风雪途中所见;“天...贫”投宿地点,“白屋”,寒白贫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气氛--诗人感受独特;“柴...人”诗人就寝忽听吠声不止,大概是芙蓉山人归来了吧。“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是在“白屋”外路上);归”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诗人在“白屋”内)。无论怎样,由此诗派生出来的那首诗绝对巧妙: 4 t) n) N) v# {9 p$ z5 A; j g
(日)暮苍山兰舟(小),
, I; l; G: u ~& Y0 l(本)无落霞缀清(泉) 6 W! e, r# e6 R2 G, {
(去)年叶落缘分(定)
1 f) s! z0 P/ e4 V1 K& n(死)水微漾人却(亡)
3 w& _- z K5 f. [+ P因此,不妨可以这样去推测:就像赵薇穿日本国旗服引起公愤,民众便假借于名人而对其攻伐。比如,桃花粪水深千尺不及观众泼薇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君不见黄河之屎天上来泼向赵薇不复回--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安得屎尿千万盆大泼赵薇天下俱欢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台中被泼谁最多大眼赵薇靓衫湿--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醉翁之意不在屎在乎被泼者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 T- _9 I! L3 Y+ p3 @! J
虽然《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但“愤青”们的举动确实教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灼热的爱国之情。至于他的作者属于谁,是否是对李白和祖国优秀文化的亵渎,或者是为中国和李白感到悲哀,或者是对中华礼仪之邦”的玷污...都已经无足轻重了,而最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激进的思想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已经引起了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最强烈的共鸣与灵魂的震颤,叫人深刻地感悟到---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必须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并为之而加倍工作学习奋斗!即使此诗严重不符合格律和韵律,但内容所表达的爱国热情积极上上,使人振奋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