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1167|回复: 0

疲劳分析,从零开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疲劳分析计算的流程.pdf (169.07 KB, 下载次数: 36) 4 q0 b! [6 a6 l- x( ?0 c
: T7 j: Y  Z1 Z

- T2 j  [5 X6 G( ~1 S$ K1
测量应变、应力谱图
(1)衡量应力集中的区域,布置应变片
      可以通过模拟(有限元)或试验(原型上涂上一层油漆,待油漆干后施加载荷,油漆剥落的地方应力集中),确定应力集中的区域,然后按左下图在应力集中区域布置三个应变片:- `$ ~2 B5 o5 @: E1 V5 Z
/ d, T8 E9 W7 F# J! v2 ]+ C9 Z' }
QQ截图20120807091437.png   t0 F9 m  U0 Y
因为材料是各向同性,所以x,y方向并不一定是水平和竖直方向,但两者一定要垂直,中间一个一定要和x,y方向成45°角。三个应变片也可以重叠在一起(见右上图)。
(2)根据测的应变和材料性能,计算应力      
   测得的三个应变,分别记为εx, εy, εxy。两个主应力(假设只有弹性变形):7 m; m- i  B9 Y: i: A
" n3 \- `8 n: L0 J4 ?

& O$ c/ S- d/ W QQ截图20120807091437.png
# B" K; H# Y: g& l) R* f1 p# u: `
其中,E为材料的杨氏模量,µ为泊松比。根据这两个主应力,可以计算出有些方法可能需要的等效应力(主要目的是将多分量的应力状态转化为一个数值,以方便应用材料的疲劳数据),如米塞斯等效应力:
或最大剪应力:
                 
实际测量的是应变-时间谱图,应力(或等效应力)-时间谱图可由上述公式计算。
(3)分解谱图
   就是对上面测得的应力(应变)-时间谱图进行分解统计,计算出不同应力(包括幅度和平均值)循环下的次数,以便计算累积的损伤。最常用的是雨流法(rainflow counting method)。
2 获取材料数据
    如果载荷频率不高,可以做一组简单的疲劳测试(正弦应力,拉压或弯曲均可,有国家标准):
得到一条应力-寿命(即循环次数)曲线,即所谓的S-N曲线:

! ?6 q" c9 A; _。。。。。。。。。。。。。。。。。。
7 y) j+ Q" X- q( M$ B
4 v* |0 k# R3 {3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2-2 08:01 , Processed in 0.05800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