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治沙巾帼英雄,她曾荣获全国劳模,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她就是我们的主人公,三星奥运火炬手——白春兰。8 I. y( T; H& k! H, z$ I
70年初,宁夏盐池县柳杨堡乡冒寨子村,由于风沙灾害严重,水源奇缺,很多人家缺衣少食。加上临近浩瀚无垠的毛乌素沙漠,经常是一夜醒来,门前沙子厚厚一层。如此天气,别说是生产,就连生活都是艰难的。深知祖辈饱尝沙害之苦的白春兰,不再等闲视之,她那颗被贫困折磨得几近泯灭的心燃起治沙致富的念头。$ s) K$ t: Q: ]) u k
可是,治沙谈何容易,整整4.22万平凡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就像是地域一样,让人望而怯步。但是白春兰没有被吓倒,怀着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梦想,第二年春天,白春兰和丈夫赶着一辆毛驴车,联合本村另10户人一道,怀着开几亩水地的朴素憧憬来到了“一棵树”。从此,夫妻俩便踏上了一条长达25年的防风治沙之路。" C& f/ d3 d F: d
Q7 l* X; Z; c4 ]' P3 T25年里,她亲手将一个个乔木种下去,又亲手制作围栏,阻挡风沙袭击,曾经多少次,他被沙尘困在田间不能回家。。。
( U' Z7 b; P- Y" B* ^( X2002年,国家国家正式启动退耕还林政策,对新造林每年每亩补贴50元,按照这个标准,白春兰每年可以拿到10万元的补贴,用来解燃眉之急,但由于白春兰的林子是在政策出台之前造的,无缘享受此项政策,先走反而吃亏成了白春兰的又一种心病。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匮乏拖累了西部大规模生态建设的步伐, 2000年,白春兰为筹集资金,扩大治沙规模成立了沙产业股份公司,但严峻的现实让合作方退避三舍。白春兰说:“开始成立这公司,我想弄股份制,最后农民一看这个治沙没有啥收入,人都不想投入。谁投呢?投进去也没有收入。”面对政策,银行的压力,白春兰没有倒下,而是坚强的寻找出路.
& @9 s% f; l8 z% m; Z- P K$ c$ X; n( e5 d
5 I2 T4 ^6 J( f) n4 T
终究,铁杵磨成针,25年的坚持和努力,终究没有白费,白春兰治理沙漠2,300亩,种植乔木5万株,种植灌木1,200亩,封山育林1,000多亩,围栏草原100亩,发展枣树套种药材60亩,建立起110亩的育苗基地,拉沙平整水浇地80亩…依靠治沙,白春兰踏上了富裕之路,如今,她已经是当地响当当的治沙企业家。
9 }, Y) v3 M( K( Y8 q N) f0 X
n5 e f- T# v* p同时,在她的带领下,相继有88户人家在沙边子村,造绿固沙,开发沙产业。到去年底,全村累计治理沙漠7万多亩,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成为盐池县的小康村。连年过五旬的白兆贵也走上了治沙致富的道路。如今,白兆贵一家已封沙造田26亩、植树2,000多株、养羊160多只、养猪20多头,过上了好日子。
2 T8 J+ Z/ c# o- Z1 ?2005年5月5日,在宁夏考察工作的胡锦涛同志来到沙边子“一棵树”村时,这样嘱托白玉兰:“你即是勤劳的模范,又是治理沙漠的功臣。希望你今后更好地带领周围群众,走联合治沙的路子,使更多的沙漠变绿洲。”
9 T9 T7 U4 A2 N$ c W: Y! m- H) y$ g$ @9 r& @* D1 f
奥运年的今天,白春兰更是身先士卒的宣传治沙致富,环保为奥运的队伍中来,用自己的行为,用奥运圣火,点绿每一寸沙漠。6 \3 M0 V. i# V y.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