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年,中国航空工业捷报频传,先进战斗机,舰载机,运输机接踵而出,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在2013年全球3D打印热潮中,以北航和西工大两个科研主体带动,沈飞、成飞、西飞等数家航空制造企业为主体,成为全球第二个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飞机零件的国家。1 d5 a( V! N3 H, o# j, K8 K
2 |' H0 G6 x4 m9 G6 S" [
2 W+ Q3 l5 j( L$ k; w2 X4 R
在民用领域,第一个应用这个技术的是日本佳能公司,他们在其顶级的单反相机壳体上使用类似的技术制造镁铝合金的特殊曲面的顶盖。6 X/ v& r8 M) N. V$ G) L
美国90年代即开始应用3D技术造战机
! C2 C% H* w1 w# H; B8 k+ ~
# r, J& K+ C5 A1 ]6 b+ @9 e自航空技术出现以后,中国航空工业就一直居于落后的地位,建国60年以来,我们学苏联、学美国、学欧洲,中国航空工业给人的印象就是差半截,落后XX年的。
1 C& X4 r# N$ I1 f& Q) U
+ i" V% k, e3 `3D打印技术目前在全球也是前沿技术和前沿应用,最尖端的航空工业对这种技术最为关注也最严谨,美国90年代中期就获得这类技术的工业尝试,但是他们一直称为近净成型加工技术,F-22,F-35都有应用,不过因为一些加工工艺等原因,美国也没有能大规模应用,但美国将这一技术一直作为先进制造技术而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RAPA)牵头,组织美国30多家企业对这一技术长期研究。
/ C& v' j5 }0 Y4 G/ _$ h% ]5 M* Y8 {% c% Z! Q
日本佳能是首家使用3D打印技术民用公司4 ^' s3 ~ i5 [
# w4 s1 x- J' P1 s* S9 H4 v7 `
在民用领域,第一个应用这个技术的是日本佳能公司,他们在其顶级的单反相机壳体上使用类似的技术制造镁铝合金的特殊曲面的顶盖。航空工业中,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公司都曾展示过类似的飞机大框,只是没有明确表示技术渠道。 | - p, B! z, j$ }% G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