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费用的计算方法: 1.经验计算法 , I& w: I9 N$ `; Q$ U' r
+ p# R* r* ~' I' D
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 ) L! z4 X: S1 f9 O3 Y2 Y
各项比例通常为:
4 t% a/ D! o' u0 _2 { 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 R0 X$ T' o f* A8 g+ Z" _
加工费与利润:30%-50%;
2 R$ N4 e# F# ~) H% U" B 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
" u* F: I7 b; Q$ ~ 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
) g9 h( m' ~' k4 G1 G8 s1 B) T& s2 d 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
t3 t# b: t+ N- N/ T# M 增值税:17%5 x. I" x6 }% U
a/ V% y7 g% S, w& n
2.材料系数法 3 f) L* Y4 y- T f1 q3 S
" G$ E3 F$ n1 V: L. u$ Q8 N8 f. U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 e6 J/ R. J8 E& b/ z" X" m 模具价格=(6~10)*材料费 7 p+ P' X. X) ^: u! C1 P7 A
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 j5 |- ?& F R2 z. i
压铸模=10*材料费
" y! S! E- E9 ~
# w7 ]% a: l, p- U5 p' k& {* P 模具报价估计 4 c' s( S% T- Q3 U7 _
& x4 U6 d. \% n
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 k! D9 k6 e: {0 I7 Y5 K0 x( A6 p2 i. \0 h% \7 x. m+ ]+ W- _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都是毛胚重量) : r. Q% | j2 V: N. Y# b
, O* c( O6 g# }, z: J2 g
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 g! |2 Q {9 h3 k; b
1 k/ j7 I# O6 V* M; M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8 y, v: R* F4 @- O
- g {; w, {9 ~+ L! \! [% l
5、税()
/ t' _/ u A# Z, W0 A" Z) g4 l6 c! _! M2 n
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 K4 i! H m8 a% N# ]5 U
/ Q4 B ?0 I' i5 J: q
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 }% Z6 c! R- C5 K; w2 X6 \5 K
4 {$ J+ {1 O. I3 I J9 u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 Q! l$ L0 |' _" @0 m2 p" }& S
& s8 k- i5 q4 Y+ f6 c; f$ j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 | N$ X) B; e6 S1 U: K9 E
- z/ d" Y9 @$ ~ [5 ]; v0 X! a 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模具价格是经过双方认可且签订在合同上的价格
1 V2 @9 X( N. {4 l2 e9 e1 [$ x
( o6 B* _/ L# x' u0 Y' T 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有可能高于估价或低于估价。当商讨的模具价格低于模具的保本价进,需重新提出修改 模具要求、条件、方案等,降低一些要求,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重新估算后,再签订模具价格合同。应当指 出,模具是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专用产品,不应当用低价,甚至是亏本价去迎合客户。而是应该做到优质优价,把 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放在第一位,而不应把模具价格看得过重,否则,容易引起误导动作。追求模具低 价,就较难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廉价一般不是模具行业之所为。但是,当模具的制造与制品开发生产是 同一核算单位或是有经济利益关系时,在这种情况下,模具的报价,应以其成本价作为报价。模具的估价仅估算模 具的基本成本价部分,其它的成本费用、利润暂不考虑,待以后制品生产的利润再提取模具费附加值来作为补偿。 但此时的报价不能作为真正的模具的价格,只能是作为模具前期开发费用。今后,一旦制品开发成功,产生利润, 应提取模具费附加值,返还给模具制造单位,两项合计,才能形成模具的价格。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有可能会高 于第一种情况下的模具价格,甚至回报率很高,是原正常模具价格的几十倍,数百倍不等。当然,也有可能回报率 等于零。$ M9 v, M0 |/ D0 ?) J
2 N5 L0 z9 h3 n( s8 h' G* y. ]3 @ 二、模具价格的地区差与时间差
; m! m( u+ H* n, P7 ^5 q
|: M$ ~! ~1 L; k. V+ k/ u 这里还应当指出,模具的估价及价格,在各个企业、各个地区、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其内涵是不同的,也就是存在着地区差和时间差。为什么会产生价格差呢,这是因为:一方面各企业、各地区、国家的模具制造条件不一样,设备工艺、技术、人员观念、消费水准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产生在对模具的成本、利润目标等估算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模具价格差。一般是较发达的地区、或科技含量高、设备投入较先进,比较规范大型的模具企业,他们的目标是质优而价高,而在一些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区,或科技含量较低,设备投入较少的中小型模具企业,其相对估算的模具价格要低一些。另一方面,模具价格还存在着时间差,即时效差。不同的时间要求,产生不同的模具价格。这种时效差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付模具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格;二是不同的模具制造周期,其价格也不同。8 n0 K6 B% u) Y# @8 |3 c/ B
2 u: J* R% ]5 y4 E3 y- D; i
三、模具报价单的填写
' O- N, w& l; H$ c
9 l, v4 v8 P: h8 O9 ?7 I- R2 N. |* n 模具价格估算后,一般要以报价的形式向外报价。报价单的主要内容有:模具报价,周期,要求达到的模次(寿命),对模具的技术要求与条件,付款方式及结算方式以及保修期等。
R* O) f T d' p/ Y7 f, o3 Q6 s ; t5 j; I9 o9 g x! |3 M- _1 ^; d
模具的报价策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模具的价格,影响到模具利润的高低,影响到所采用的模具生产技术管理等水平的发挥,是模具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是否成功的体现! 四、模具的结算方式
. Q1 |% Q' L( m, q: |, }! Y* v
2 ?$ o% [# t! S6 G& Y* N 模具的结算是模具设计制造的最终目的。模具的价格也以最终结算到的价格为准,即结算价。才是最终实际的模具价格。
+ |) ^( ^. }8 }" @4 F $ Q6 m) R& M" ]( l/ I, `
模具的结算方式从模具设计制造一开始,就伴随着设计制造的每一步,每道工序在运行、设计制造到什么程序,结算方式就运行到什么方式。待到设计制造完成交付使用,结算方式才会终结,有时,甚至还会运行一般时间。所有设计制造中的质量技术问题最终全部转化到经济结算方面来。可以说,经济结算是对设计制造的所有技术质量的评价与肯定。. P) I, c/ @. l: F# h
2 |" K: M- {; ?$ E; ^2 ]" B
结算的方式,是从模具报价就开始提出,以签订模具制造合同开始之日,就与模具设计制造开始同步运行。反过来说,结算方式的不同,也体现了模具设计制造的差异和不同 6 n, ?9 ^4 _; m
& S) P+ [8 \: k) n0 H- R" @' ]
3 T a/ s" ]! }/ O, g 结算方式,各地区、各企业均有不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也形成一定的规范和惯例。按惯例,结算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3 B$ e* Q; `* u5 W " D. h2 s6 H# {0 w, G
(1)“五五”式结算:即模具合同一签订开始之日,即预付模具价款50%,余50%待模具试模验收合格后,再付清。0 }; k0 a' I5 Y1 ]6 T6 \7 {
/ k5 H3 Q! a8 t5 g; [. e# p
这种结算方式,在早期的模具企业中比较流行。它的优缺点有以下:' ?/ G; j3 Q. A+ j7 M& D
8 J; V1 C/ ^$ L, S 1)50%的预付款一般不足于支付模具的基本制造成本,制造企业还要投入。也就是说,50%的预付款,还不能与整付模具成本运行同步。因此,对模具制造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投入风险。
) R; s: G( ^, E7 p3 z2 m. V E5 c4 h: P! y
2)试模验收合格后,即结算余款。使得模具保修费用与结算无关。- I8 @2 A9 I% `! e1 E
}# f; P' a# ]1 E
3)在结算50%余款时,由于数目款项较多,且模具已基本完工,易产生结算拖欠现象。; W8 W3 w$ [9 n% {! h6 f
1 l7 t2 {0 O; `) Q
4)万一模具失败,一般仅退回原50%预付款。2 ?1 \* C y8 J" o
" [+ J: y( G# M8 E* M( G (2)“六四”式结算:即模具合同一签订生效之日起,即预付模价款的60%,余40%,待模具试模合格后,再结清。3 O* f" U9 a) C. J: n R
! G- s. {: j: S' c
这种结算方式与第一种结算方式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在预付款上增加10%。这相对于模具制造企业有利一点。5 p, w: a7 i- H/ ?- {3 Z! u, w8 f
8 W; J( r4 f/ q6 x i- m. p
(3)“三四三”式结算:即模具合同一签订生效之日,即预付模价款的30%,等参与设计会审,模具材料备料到位,开始加工时,再付40%模价款。余30%,等模具合格交付使用后,一周内付清。
: v) P, D. H1 J* |, D
, U/ U+ O; z) ]& I, ?( L1 c! X4 X8 v3 y 这种结算方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这种结算方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f) g4 d3 R- C* |* s
0 x. H& D. a9 W* b 1)首期预付的30%模价款作为订金。
' e5 p, Z' y- k! _; s; O1 j/ F; V3 u. O/ ~. h) C) K# J1 u
2)再根据会审,检查进度和可靠性,进行第二次40%的付款,加强了模具制造进度的监督。 1 m7 b, Q* b7 ^9 i* j6 \* A3 |" U1 i
) X F2 ~" W. [- {
3)余款30%,在模具验收合格后,再经过数天的使用期后,结算余款。这种方式,基本靠近模具的设计制造使用的同步运行。
0 w9 ~8 C( q& S0 m4 T2 C) U( }) I3 a5 r: d7 D+ R
4)万一模具失败,模具制造方,除返还全部预付款外,还要加付赔偿金。赔偿金一般是订金的1-2倍。2 k& F7 y* {# F/ C/ j
G: [3 B R. o% e* l (4)提取制件生产利润的模具费附加值方式:即在模具设计制造时,模具使用方,仅需投入小部分的款项以保证模具制造的基本成本费用(或根本无需支付模具费用)。待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开始制件生产,每生产一个制件提取一部分利润返还给模具制造方,作为模具费。% e& N* F0 m' X; f
* i' ]8 t3 y0 K7 n. j, [8 M 这种方式,把模具制造方和使用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利润一体化,把投资风险与使用效益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技术与经济、质量与生产效益完全地挂钩在一起,这样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模具的价值与风险。这种方式是目前一种横向联向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模具制造方和模具使用方的优势,资金投入比较积极合理。但对于模具制造方来说,其风险较大,但回报率也较为可观。
$ G; S. E; _5 b/ ^% U3 e7 |% R$ \2 R1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