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1045|回复: 0

你为什么要拼命地去证明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3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为什么要拼命地去证明爱?现在好多人追求爱情,但拥有了爱情又要拼命的证明自己爱过。今天就随好文网来一起来看下这篇文章,你为什么要拼命的证明爱。
( \# e  x6 m8 v/ i2 b$ D( ]& H( T+ ]0 |% S9 z% F+ \3 x
T 小飞鱼:为什么要拼命地去证明爱?爱是填满的,而不是证明出来的。相信爱,就会填满爱。5 E, P; |+ w# w2 M4 U' Z! x! R( c
# _/ A0 {. L$ D* ~/ e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往往需要被证明才能相信自己被爱,而且证明需要持续不断。而恰恰又是这些证明,将爱渐渐淡化。无数在感情里挫败着的人,经历着这样的悲剧故事。
% J. r  c/ g( U# @4 D& d! w$ g5 P7 A  }8 h; Z
这很像那个笑话,某女不相信自己是被丈夫爱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丈夫专一的,所以总是去验证丈夫的专一:每天回来都要搜索丈夫身上有没有女人的头发。直到没有搜到,还是嚎啕大哭,丈夫不解的问到没有搜到女人头发证明我很专一,你还哭个啥。该女的一席话曾让无数人汗颜:你这挨千刀的,在外面居然连尼姑也要了。
. J" Z; O, c, z- e3 j
( B, F* e% p! z& [- }笑归笑,这样的故事我们身边又何尝是少数。潜意识里就不相信自己是被爱的,所以总要证明自己是被爱的,或者证明自己是被爱的。前者的故事很多,某个女孩偶然间知道男友的密码是自己的生日,欣喜若狂,证明了自己是被爱的,然后通过追问需要进一步证明:你是什么时候设的啊。对方答忘了。大约几月呢。对方答忘了。是年前呢还是年后呢……面对这样的追问,不知道听的人会有什么感受。当问的人不能持续证明到自己是被爱的,就开始失落:他是不是不爱我了。后者的故事也很有趣:当我故意关机2个小时,你知道我这段时间关机并且着急才能证明你是爱我的。我手机停机了你主动给我交话费才是爱我的,我过生日你主动记得我生日而且给我买玫瑰花才是爱我的。只有你做了XX,你才是爱我的,如果你没做XX,证明你不是真心爱我。当然,他们的话术常常不是这样,而是:你爱我,就应该……例如你爱我,就应该每天给我打一个电话。还有更省略的:恋爱不就应该天天联系吗?恋爱不就应该彼此分享所有故事吗?/ C2 z+ e8 X8 H- s, S5 W2 k

- |4 [& |; f. D3 r5 Y爱总是需要被证明,才相信爱。如果有一次不能被证明,则就会陷入恐慌。. o* X9 N& A& J' ?. x

1 j- d/ I" B( s2 [3 Z5 Y4 r这也像我们读了很多遍的那个日记,妻子的日记里写着,下班路上,丈夫默默开车不语,然后妻子很多想,他今天为什么没有主动和我说话且问好,我想起了他早上出门的时候没有对我笑,他是不是不爱我了,天呐,我该怎么办,如果他不爱我了。而丈夫的日记则比较简单:tmd,意大利队又输了,真郁闷。
. w% k7 ?4 V; K; E: s9 I9 s7 t8 Y3 t0 t3 h
条件化是自我价值低的防御措施之一。将内心的匮乏条件化,依赖于外在的条件。而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在爱上面是匮乏的。他们从心底就不相信自己是值得的。所以需要依赖外在和别人来证明自己是被关注的,是被爱的。而这种方式就是条件化:只有……才……
$ q# f3 {+ b3 h- e& V6 D! z
' N# u) E5 R3 ~! Q8 \可是爱不是条件。9 l( H. T/ K- I5 a8 Y0 j2 _, ~

' w" r+ x: i5 f" E+ K6 P文人墨客给了这些匮乏很多支持:你若不离,我定不弃。反之则是:你若离,我可能就放弃你了。这是很常见的规条之一:我爱你是建立在你爱我的基础上的。我和你在一起是建立在你想和我在一起的基础上的。如果你不爱我,我也不会爱你。只是这样的爱本身就不会给人安全感,因为条件。被爱的人会感受到你加给他的这些条件:你是因为我做到这些条件才爱,那假如有天我做不到了,你就不爱了。这种爱并不能给人踏实和安全。也许你还会质疑:爱本身不就是应该这样吗?很好的一个应该。我们见过好多真正的爱情:荷西爱了三毛六年而三毛无动于衷,是不是六年里三毛不爱,荷西就不爱三毛了。徐志摩爱了林徽因一生,是不是徐志摩也要告诉林徽因:你若不离,我定不弃。那林徽因离开他的时候他就该放弃爱。如果你说这样的爱太伟大,回到现实里我们也常见到这样的人:一个女孩因为爱着一个男孩很多年,都没有结果没有反馈,可她持续的在爱。一个男人为他爱的女人默默祝福了一生。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俯拾即是,是不是他们都要建立一个条件:只有你爱我这件事发生时,我才能去爱你。; c. F6 y* b! N0 y  r

6 ^2 j# X, N* L7 z* ^用区分技术做一个区分就是:我爱你,你爱我,这是两件事情。如果同时发生,那是幸福的事情。如果不能同时发生,也很常见:我爱你你却爱着他。并不是一定要同时发生。还要做一个区分是:如果同时发生过,我也爱过你,你也爱过我。可是时过境迁,一个人的爱在淡化,另一个人则在升温。结果就导致了这两件事并不能同时发生或者说两个人的爱并不均等。这个区分就是:过去是一回事,现在是另外一回事。有些人会把自己弄得太纠结,往往就因为区分不出来:为什么我那么爱你而你却不爱我。为什么你以前曾那么爱我而现在却变了。
& D1 ^" f0 T( P2 ^5 Y% m. L, c% |" i# @3 x7 O' o' X# e
第一个条件,只有你爱我,我才爱你。那你应该思考下,这是不是真的爱。6 }3 k2 C( S# ^7 l2 {- ~9 K& Z0 o

6 z7 t1 C7 }- l! F9 o0 N* I' i' ~8 X第二个条件,只有你做到XX,你才是爱我。或者你爱我,就应该XX。
$ p5 F! U) C: `+ D' {& g" s4 Z" ]7 P- \+ c* F, y! P1 s( i  A
这样的故事啼笑皆非。一个女士结婚很多年了,从来没有开心过,直到她去见心理咨询师。咨询中才了解到,她喜欢玫瑰,可是丈夫从来没有送过她玫瑰。心理师问她,为什么不问丈夫要呢。女士的一些回答显示出了她的爱情观。自己要了那还有什么意思。她会认为,如果爱,就该知道彼此想要什么。如果爱,就该送她玫瑰。可是她却没想过丈夫想要的:既然结婚过日子,应该务实买两把椅子,而不去花钱买无用的花浪费。# Z9 Z) [: G6 C* |* N$ d4 N
' j$ M, L$ V/ O$ ~
这是观点的差异。在关系里,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存在差异,而且彼此坚信着自己的价值观是绝对正确尤其是全世界通用的时候,无疑是危险的。在他们的世界里有很多这样的词汇:爱情应该就是这样,关系就应该是那样,所有人都这样,这很正常。恋爱本来就该多为彼此留些时间,恋爱本来就该制造些浪漫,恋爱本来就应该彼此分享,恋爱本来就应该公开,恋爱本来就应该……另一个人,却有着相反的价值观:在一起应该相互支持彼此去做自己事业,在一起应该考虑现实问题好好生活,在一起应该给彼此留点空间,在一起不方便让他人知道的时候应该保密。这些各自坚持自己观念的人,如果对方没有满足他的期待,有时候会受伤,然后失望,继而绝望:是不是他不爱我。
) y! Y! y, F' e; a0 h! D" Y- b* u( o
第三个条件,你应该先主动,我就会爱你。那句揉碎了多少人的心的话:如果我们之间有100步,那么你先向我迈出第1步,我就会向你走完剩余的99步。是不是当他做了你真的能做到其余的有待考究,但是值得说的是,只有你先表达了爱,我觉得安全了,我才愿意去为你做。, _" b2 s: s6 |7 O* M

! r1 F9 I" }* F. Y7 a  E, G! _9 ]还有很多条件在我们以为的爱里蔓延,例如,爱应该是永恒的。如果爱在持续,是幸福的一件事。所有的一生诺言也该被祝福该遵守且持续。如果不幸没有,也不是悲哀。哲学家和宇宙都阐述过这样的规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如此一些大龄剩人们的悲哀其实挺值得我们同情的:因为不敢确信是永恒的爱,所以不敢去爱。万一被抛弃了怎么办。
# r+ u) k& ?! o9 z  c0 c( S# U* D, ]/ l9 V% l& m9 p- k
纵观所有这些条件化的爱,与其说不是真的爱,不如说是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只有不相信自己是值得的人,才会拼命从外界去汲取,去证明。然后不得,然后受伤。
% j7 j) x5 f2 m, H; E5 u" |
3 L6 z: b0 X9 G* l8 I其实他们只是想获得爱,他们也曾委屈:为什么我做这么多,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听到一些付出也蛮让人觉得可爱:指责的人被指责在指责,很想为爱改变自己,他们将10分的指责勉强降低到了3分,他们觉得已经很委屈自己很压抑自己了。可是对方听到的还是指责,你说了会改变可是还是没有变。放肆的人由10分放肆收敛到了3分放肆,觉得已经改变很多了,收到的反馈却是你还是那样子。10天出去喝酒10次的人降低到了3次,觉得已经为对方太压抑自己了,收到的反馈却是你整天就知道出去喝酒。那些努力为爱改变自己的人,也蛮痛苦的,要勉强牺牲自己去迁就对方。最后却得不到多少肯定。其实他们也在期待,也在条件:我为你做,你应该看到。我因为爱你,所以才为你改变。只是,你到底是为什么而要改变呢,是为自己,还是为他。前者是有动力的,后者是委屈的。
% M' D" _2 O% }8 ]
; {! H: e. ~" ?# z4 c5 G0 o# y如果还是会强调这是爱,或者说因为已经离不开而想要得到对方的爱,也并不是不可以。这些不健康的爱是完全可以转化为健康的爱,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
. o. X' ^7 Y: P# ]* q* H* n' G, p4 d) q% \
爱是填满的,而不是证明的。相信爱,就会填满爱。不相信爱,则就想去证明爱。自我价值的问题不再过多的阐述,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看到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吸引对方和值得被爱的地方,他就会放下去证明爱的想法。你是足够优秀,而且优秀到值得被爱。不必因为自己某些不好而不相信自己了。正如张爱玲:即使你再贫穷,也会有人爱你。即使你再富有,也会有人不爱你。爱不是因为优秀与否而产生,而是因为你能做回你自己。当你做回你自己的时候,你就有了东西去填满爱的瓶子。/ b+ m3 M+ V, o, u  E3 w: A

$ V* r8 D) p0 _8 W3 H* H相信爱一直存在,就是知道自己是被爱的,就是看到爱的部分和为爱做出的努力。无论他买了两把椅子也好,无论他送了玫瑰花也好,那都是爱。即使他忘记了冲话费,没有意识到关机两天,也要看到他为了爱而在管理好自己的事业。他必然会做10件事情,有5件能证明自己是被爱的,有5件能证明自己是不被爱的。选择看到哪5件,就是你自己的选择了。如果你愿意放下自己的规条,其实那10件事都在表达爱。
/ g) U8 i7 t$ m* G  F, H1 ^/ M5 ~: ~3 Q, l! d: g' }
放下规条。规条是自己给自己的,“只有……才……”的模式是自己的,只有自己能为自己这个规条负责。如果他做到了,可以欣喜,如果他没做到,不必失落。他不是你的大脑,没有办法知道你的所有规条,更没有义务去放弃自己而去满足你的规条。当然你非要这么去要求也没关系,那就满足他更多他的规条让他知道你值得他去付出如此如此多。" u6 J: s: V# P1 X' ]1 ^( Z
" [3 q7 a& s* |6 e+ J# k
然后就是安全感,安全感我曾经无数次讲起这个问题。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只有证明被爱的时候才会有安全感,一旦不能证明了,就没有安全感了。这种将安全感依赖于别人给,就成为了一种负担,是不可持续的。合理的做法是,你爱与不爱我,我都是知道我是值得被爱的。即使抛弃发生,我也是值得的。是你没有福气珍惜我而已。1 F3 c0 t- p- }- Q& D
) e6 \8 l- t0 n' I" J. B
还有就是信任。我听过的最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即使你跟别人躺在床上了,我也愿意相信你,等着你会结束后给我一个解释。这样的爱无需证明,他们彼此相信一直都在。信任彼此的人,也信任彼此的爱。
% e( A. b$ w- W
/ `( k3 N) P1 D: U* D2 S最后就是关注。所有的证明,都在索取关注。我希望你关注我,并且按照我的方式关注我。因为你爱我,所以你要给我很多关注。我在被关注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爱。能完全做到的这个人,我想就是上帝吧。0 H9 ^2 k5 L3 H& {3 z9 Y0 r( a7 R
& U- ^6 d' [  j5 ]7 a
总结起来说,在爱情中幸福的人,无非就这几个特点:信任彼此,也信任彼此的爱。不去证明,更不用自己的规条去验证。能看到对方为爱的付出而感到被关注和幸福。
) X) L* y& a0 D; q
7 L8 N6 i  k8 L; M% }+ u因为幸福的人都知道,爱无法也无需通过证明而存在。
7 T5 H, t0 c( @8 Z7 o1 R
/ S, `9 f9 @# T" e; i8 v.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4-4 17:04 , Processed in 0.0553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