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4-14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63l2UGS 于 2015-4-14 21:18 编辑
9 }4 k! S" Y1 y: J5 l
. _& N2 I# w: @: {" e第5节加工几何体的检查与完善: p) X. F9 x' u/ `+ z
1:加工几何体的检查:
: G* m4 |) s% t9 O- R( r
5 m c( L' w! ^0 G+ q这一章节的知识比较重要,很多使用UG加工的人对此并不重视,他们往往会做出过切的刀路而不知什么原因,还有的会做出一些意外的刀路,他们大多把这个现象归结为UG软件的不稳定。其实大多数的情况不是UG软件的问题,而是使用者的问题。现在UG软件普及了,有很多人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只是自己看看书就做加工了,出现过切情况就很正常了。还有就是现在讲究数据转换,不同格式的文件在转换过程中可能就会产生问题。还有一些是设计人员自己的错误。为此我们就要对模型质量进行检查。看下面的几个图示:
7 K9 M% _6 f( s/ z% Z" X
$ A- Z6 f- v% m R( ^+ `
, x5 s9 F$ E2 ~0 U R; |% U6 A! h- l[这里就是一个带有多余曲面的模型(红色部分),如果选面进行加工的话,就会产生过切刀轨,刀具直接切入零件内部。]6 f# r3 u- g4 |0 y* N
! o8 x* N+ Z( h
( t% ?( M9 C" k* a k% [3 _
[这个就是突出了一个小曲面(红色部分),就会产生跳刀的行为,不仔细放大观察你就会感到不理解:怎么这里明明是个平面而为什么会跳刀呢?]当然还有其他的情况(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在这里仅列出几例目的就是是大家明白,在做加工之前要对模型的质量进行一个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如何检查呢?
* e/ i6 k& ~6 J: A- u; r
7 S9 e; P1 Y. ^' S3 J4 b8 s方法是:分析—→检查几何体—→弹出检查几何体对话框—→全部设置—→框选加工模型—→单击检查几何体按钮—→显示检查结果。见下图所示。: Y$ d/ v* O0 S I" h: I
% x! i% {4 n# |
" G* |: ~: N& z4 T9 h2 V* A$ J* o其中在“体检查/检查后状态”里如果有一项不合格,你都要对模型进行处理。解决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到建模中去完善修改模型,这是CAD的技巧,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2:加工几何体的完善:
) G$ j7 Y2 p& l. }8 d# V加工几何体CAD模型在设计过程中,由于造型人员是更多的考虑设计的方便性和完整性,并不顾及对CAM加工的影响,所以要把模型做一些有利于加工的修改和完善。一般情况有下列内容:
Z. X# Y/ w: F7 S% h①坐标系的确定:坐标系是加工的基准,将坐标系定位于适合机床操作人员确定的位置,同时保持相关坐标系的统一,前面已经讲过不再赘述。②隐藏部分对加工不产生影响的曲面,并按曲面的性质进行分色显示或分层放置。这样一方面在视觉上更为直观清楚,另一方面在选择加工对象时,可以通过过滤方式快速地选择所需的对象。" s4 m: t- Y& V! i& s
8 `4 M" }$ W2 ?9 o2 s
③修补部分曲面,对于不需要加工的部位(如曲面上的小孔、小凹面等),以及加工不到的小区域,需要电极才能加工的狭小狭长部位,都应该先将这些面补好。这样获得的刀具轨迹比较规范和安全。这里要注意的是,对于能快速修补的部位我们尽量补好,但是对于较难修补的地方,我们就没必要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
: U) |+ |5 m$ ^% d) }6 f7 O④增加安全曲面(如将边缘曲面进行适当的延长),或构建保护面等。⑤构建辅助线:构建曲线作为边界、构建完整的轮廓曲线、构建曲线作为其它应用的辅助线。0 f3 P+ H1 b9 ~' J9 z/ T, W! j
/ e9 Z5 @! [( Y3 b4 M ~9 Z( b
⑥如果图形是由曲面组成的,在加工之前最好是把它转换为实体,因为虽然UG能够直接加工曲面,但是只有3D的实体才具有自我保护、碰撞检查的功能。基本的方法是:在建模中:使用
命令把曲面合并成一个实体,如果不能合并,首先调整公差后再进行合并,调整公差后还不能合并的,就需查找原因看是否有需要修复或者删除有问题的某些曲面。3 r$ m5 _5 j+ X" E# H
⑦如果零件的图形是UG分模后的图形,就有必要先去除“图形的参数化”,只有这样才能对图形进行旋转、平移等操作。方法是:使用建模中的
命令。
% h7 e% J9 [. @( m- Z3 L% F9 G
2 h4 s3 N) P; D( L- m( T7 P+ O1 R对于这些技巧我们都会在以后的课程中有所涉及,在具体的案例讲解中来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
L, @$ r2 m" V7 e! T3:加工几何体的分析与测量:
! [& l* r; t; V3 y$ x1 U2 ?在加工之前我们还有一个工作必须要做:那就是模型测量。对于工件,在电脑中只有三维模型,我们要进行对它加工,必然地不可避免地要对其进行分析和了解。测量模型的目的大约有以下几种:
3 }$ N: r E. m6 s# b5 W: P w! i' ]# q g: R8 ?. U
①测量模型外形的长、宽、高等尺寸,确定在机床上的装夹方式和加工方式(是一次加工或是分次加工、是先加工正面或是侧面、是否需要转侧铣或是转卧铣等)。3 n7 b2 p! \ M2 i' ]; h/ ~$ _
$ N, r! ?& \( q1 ~②“定刀”这是在编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需要了解我们要用多大的刀具进行加工、多长的刀具(加工深度)、是用平刀还是球刀或是牛鼻刀等?要做到以上这些就必须去做分析工作,但是要做到以上这些工作,我们不是靠自己的眼睛去看,而是靠“数据”说话,应用UG的各种强大的分析工具,来分析读懂你的三维模型:下面我们就用案例来学习一下:- L3 Q: F! _& X1 n# Q
A,平面分析判别:该选项可识别部件中所有平的层的深度,因此有助于标识加工部件所用刀具的正确长度以及正确判别平面与否。4 x" X9 o9 i% W5 l% W
1:打开一个模型文件X\Lizi\celiang,并进入加工环境。如下图所示:
' z3 L* T! }- \ j; d/ L+ U
5 c# `; k$ f. D# H# s
( H. t0 t) l9 U; ]" }. J/ l2:我们来分析这个工件:先来分析哪些面是平面,看这个图如果用眼睛看的话,大部分都是平面,而实际上则不然。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7 ?* @5 B& f7 V5 `; x% x, E3 p3 ]1*,点击“信息”→“对象”(下图1所示),弹出类选择对话框(下图2所示),在“过滤器”中选择点击“类型过滤器”
图标,弹出对话框选择“面”方式(下图3所示),此时鼠标就可以选择了,选择零件的最上表面(红色部分)(下图4所示)确定或中键退出对话框,同时弹出信息对话框(下图5所示)。
5 Z6 ?4 G2 R- G7 [% `- B x# ?" I8 e: Z
+ k% n2 r4 u: X
3 K+ }# w0 i7 r1 h! c
) v! _# O3 X( z" Z k
/ |6 J. B$ q! R1 i) M: b+ d, g
- A' m) A; H6 u6 i9 }5 x& Z7 l
7 r3 p+ ^' }/ y5 o: L% R/ k
, X! G# Q! E- ]0 |+ ~$ N2 |' H" j7 L+ Y6 x- } I
2*,解读信息:I=0,J=0,K=1,表明此面是平面。这里I,J,K代表矢量方向,这里初学者不必理解这些,只要知道I=0,J=0,K=1时,就代表此面是平面即可。8 f0 L; C! B: a0 v
3*我们也可依次点击其它的面,信息都会显示出来。例如我们同时点选最底面和小凸台上表面(图中红色部分),分析结果显示为(I, I& P" l& N, K$ d
=0.017452,J=0.00,K=0.99984),这时就会发现这两个面不是平面。而我们一般情况下就会想当然的认为是平面。" P/ _0 h9 V1 R$ w# E( W R
6 @+ {6 B* u e) F2 n, H' u, z
: t5 a" ~9 ~" X4 m: V/ c3,我们再来介绍一个更为简单的方法,还是以上个模型为例。# x$ ~: q+ t: D1 f3 |9 a$ L9 E1 Z) Q6 T
1*,鼠标左键点击“分析”→“NC助理”(下图1),弹出NC助理对话框(下图2),选择分析类型为“层”、参考矢量为ZC↑轴,点击“选择面”图标,此时选择了整个工件,工件高亮显示为红色。7 Z5 q! m* i5 W
) u! D6 D+ B, H
* Z" {+ [+ O& s& w( U
* q8 s1 W3 r) j; x
2*,点击“应用”或点击分析几何体图标
,工件模型变为下图3所示,图中凡是变了颜色的面(相对于分析前)全部都是平面。此工件中有4个(红、黄、蓝、浅灰)平面。如果点击
则退出对话框时依然$ {. r% R6 N8 S$ |6 v9 f
会保持这些颜色标示。$ \$ x: X" d6 h5 J$ s0 ]# y
n( E6 ~! C7 Z% y5 E) A
# Z; k; {3 P- M3 b G6 r; F9 }$ {; T
& u: T! b; I' a m
3*,如果在分析时指定了参考的平面
,那么点击图标
后再单击
就会弹出信息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列出了所有颜色的平面信息而且还有这些平面相对于参考平面的距离值──这从而确定最深平面的深度值,由此来确定所用刀具的最小深长度。上图4所示。
; M6 J3 R" B3 ?# M/ V9 f" C+ y/ ]7 D3 Q4 W
B,分析圆角,曲半径工具:这个分析能确定加工所需的最小的刀具。1*,打开一个模型文件X\Lizi\celiang2,并进入加工环境─→点击主菜单栏中“分析”→“最小半径”(如下图5所示),弹出最小半径对话框,框选整个工件后,点击确定或按下中键后退出对话框,显示为(下图6)所示,在模型上显示出最小圆角部位,同时在信息对话框中显示出最小圆角半径值为R=2.5。说明我们必须用小于直径D=5的刀具才能完全加工干净此工件。
4 n! p; v R/ y/ B ^' T( y
" q& k+ z+ b% G- D2 |7 k5 c
- N- T) A4 m! g# J# z0 |% M/ D
6 a1 }9 b6 J9 Y# W9 g
' \. A B, ]/ w& [, p. j0 r+ _1 t
2*,我们也可以不用框选的方法,而是用单选的方法去直接选择某些圆角部位,而显示出此部位的最小半径值。如下图所示:最小半径值为R=6.5和R=6.35见下图所示。
4 o. N1 n& y# v# v' m! |' D
# u( I0 s- w( d w I$ b
F" N$ Y9 S8 d) h
" O2 l- y e4 T4 S
注意:此工具仅能分析圆角部位,而对于曲面则不能分析。所以我们常用下面这个工具进行曲面分析:3 C$ Z( O+ F( T
3*,点击“分析”→“几何属性”,弹出几何属性对话框,直接点选某些圆角或拐角或曲面部位,那么此面的最小、最大半径值就会显示出来。以此来作为我们的参考。这个方法比较简洁方便。如下图所示:
( @; N* J, I1 u( T; @% Y+ r
0 @! ~: b$ O' S. F4 M9 A- k
- r! O% T- u5 X/ G1 c- k |6 |! N
3 S# m4 Y7 U0 u: v6 fC,分析距离和长度:使用测量距离命令可以计算两对象之间的距离、曲线长度或圆弧、圆周边或圆柱面的半径。点击“分析”→“测量距离”,弹出测量距离对话框,直接点选2个点或点选2个面或点选2条直线,或者点选:点与面,点与直线,直线与面等都能直接测量出两者之间的最短距离。如下图所示:这里需注意的是:所测量的值与坐标系有关。
+ k2 ^/ V; \ ?& z3 f, f1*,
距离:测量两个对象或点之间的在XYZ三个方向上的最短距离;( c# O- i& Y* p- R& _* G6 h
2*,
投影距离:测量两个对象之间的在指定矢量方向上的投影距离也可以说是在指定矢量方向上的最短距离。
4 i$ x8 U& u, @3*,
屏幕距离:测量屏幕上对象的距离。使用此选项可测量屏幕上两对象之间的近似2D距离。使用放大或缩小图形结果则不同。
$ ~6 N: m* i. z; D: ]6 e4*,
长度:测量选定曲线的真实长度。
4 d! E) ~7 y- E) d' o6 u5*,
半径:测量指定曲线的半径。
* R6 \ ]$ D0 N8 R5 G6*,
组间距:测量两组对象之间的距离。只能选择一个装配中的组件作
0 f; j; Y* z* a K" o, o
6 `0 j5 B0 S# X, Y0 |4 b q为每个组中的对象。各个概念的图示说明如下:7 P" V0 z1 F: z3 @( _* E6 d
! e0 y9 Z1 Q& J% U- s* H. }. o0 A0 d
: R \" o# m0 [8 Y' K: l$ c: \
% n' J, @0 E$ t9 U. ~, r" {% Y' A- v7 L) N' o
关于分析测量工具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此能力的高与低是我们“读图”能力的重要标志。
8 P* v3 U7 `: ~4 \' ^4:在Workpice中定义加工几何体:" o% @7 a+ I: x1 L6 t W
在前面我们讲过几何体的定义方法,有好几种方法,但一般情况下是在Workpice中定义加工几何体,这是一种最简便、最不容易出错的、思路清晰的不混乱的实践方法,在此我们要求:抛开、不必理会其它方法特别是初学者。* N, |9 e0 l9 f( T# z X
. p; U1 u/ t6 x8 a& @
1,定义加工几何体:$ {' Z0 v& P) W& v0 I6 r
▲1,打开文件\lizi\plan001.prt,并进入加工环境。
) z/ m* _5 U+ ^. i U3 L4 w. K▲2,打开操作导航器,图钉盯住,并切换到几何视图,点击前面的
+号展开出现
。( x3 N8 e: A2 z5 p% t! b
▲3,按照我们以前讲授的方法把WCS定位到模型中心最高点,且使MCS与之重合,并指定安全平面Z=20。& t# r* |: B9 e4 K2 d3 c" W7 z
▲4,双击WORKPIECE或在WORKPIECE上单击鼠标右键→点击‘编辑',弹出铣削几何体对话框(下图A1)所示。在削几何体对话框中分别定义部件和毛坯:左键单击
弹出
对话框,直接使用鼠标左键点选屏幕中的图形零件(下图A2)所示,2 ]1 u% ^/ l2 A' ~& f+ H
完成回到
对话框。再左键单击弹出
对话框,选择‘自动块'(英文:BoundingBlock)后系统自动在零件上添加方块毛坯体(下图A3)所示,2次完成。分别点击
和
手电筒,可分别查看刚刚定义的零件几何体与毛坯几何体。6 d: X" D9 i8 |! w0 E" e2 z+ _' N
; K9 T' @ ^4 n2 n1 w/ W
& v3 r$ D( y; g" l2 b3 d
5 j$ p- N3 J1 O- ^
& K% \4 u. ~, B! U' d
! I t2 @9 T0 ~2 A2 M7 X. C) ]4 p
提示:在UG8.0中定义部件几何体与毛坯几何体时弹出的对话框,与之前的版本不同即使是与它最接近的7.5版本也有所不同。之前的对话框样式为上图A3-1所示。在新的版本中它默认的选择方式是“体”(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选“体”),而如果选用其它方式时,如特征、曲面区域,单个曲面等,就需要先行点击列表中的“叉号”
进行切换——它不仅代表要删除已定义的几何体信息,还代表模式切换。2,创建操作并初步体验一下UG编程的基本过程:9 h* v: H: p: T% X9 r- J
▲1,首先创建加工所需的刀具:单击创建刀具图标弹出
对话框,按
下图a1设置创建一把直径为D=6mm的平底刀。切换到刀具视图可以看到创建的刀具。+ Q* v8 p, S0 l5 [
3 x7 w7 C8 G/ r0 O F6 v: p7 D2 A
▲2,创建操作:点击创建操作图标
弹出
对话框,按照(下图a2)的设置使用:类型为
、并点选子类型中的第一个图标,几何体为WORKPIECE、刀具为D6、方法为
,点击
进入
对话框:首先会看到部件、毛坯几何体的
亮着,说明继承了WORKPIECE几何体信息。单击
展开其定义区,修改如下参数:
、
点击
弹出
对话框:定义
、
,单击
按钮退出操作对话框,然后单击生成刀轨图标
,这样就生成了一个粗加工的刀轨程序。单击
按钮退出操作对话框,可以在操作导航器中看到:在WORKPIECE下、在D6下、在PROGRAM下、在MILL_ROUGH下都产生了一个名为CAVITY_MILL的操作。生成的刀轨如下图所示:- B% Q. K0 } c/ ~4 \; n! {) K0 Y
# I/ K/ q; W9 N' F/ Z
T: j; \' n; e' x) }- Y$ A, B; a! C) I
/ P$ b( }: l% P7 E& N▲3,继续创建操作:点击
创建操作图标弹出
对话框,按照(下图a3)的设置使用:类型为
,并点选子类型中的第5个图标,几何体为WORKPIECE、刀具为D6、方法为
,点击
进入
对话框:, }0 ?9 q: U* p6 d( F0 c S- b# \& C6 ^: I
首先也会看到部件几何体的
亮着,说明继承了WORKPIECE几何体信息。单击
展开其定义区,只修改如下参数:,点击
弹出
对话框:定义
、
,单击按钮退出操作对话框、然后单击生成刀轨图标,这样就生成了一个精加工的刀轨程序。单击按钮退出操作对话框,可以在操作导航器中看到:在WORKPIECE下、在D6下、在PROGRAM下、在MILL_ROUGH下同样也都产生了一个名为ZLEVEL_PROFILE的操作。4 v# A6 L& u* e/ s2 j+ m8 C( G3 B" j5 ?
7 i+ j; A& Y8 a- U- @3 g+ j# ^
8 M# q& @- D0 @3 H9 U9 k
4 g, r0 g/ m0 b, I) c▲4,检查:在操作导航器中:按下Ctrl键选择生成的两个操作,然后单击图标
弹出
对话框,单击
4 v3 j, X# e0 v. \4 H7 ~系统开始检测程序,检测完毕弹出信息对话框。见下图所示:% ?/ i# d. X8 o6 Y; i& _
) O7 S( Q1 c7 V# u6 e- ?/ Z
; o9 I. `; N x; F. ^
▲5,仿真模拟:鼠标选择WORKPIECE右键单击,弹出右键弹出菜单选择
→
或者直接单击图标
; l9 |( U$ R$ k% P B; ~; j: V5 Y弹出
对话框,单击选择
后点击播放箭头
即可开始模拟。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 c8 k; Y) C' `& v7 j0 G3 H- K
% _- s m2 x4 p3 ]
" V; X, v+ @" ?
% u9 E( K& |& |( n/ T8 L▲6,后处理NC程序:按下Ctrl键选择生成的两个操作程序,点击图标
或者右键单击弹出对话框→选择
,弹出
+ K$ E% i' f& e& I9 M对话框→选择一种后处理机床,指定NC程序保存目录,点击
按钮即可。
( g4 a: Q7 O) z6 w
! F5 \8 M9 ]+ R
. u- g- V/ U9 ^$ L" o- p1 M Z1 Z" j/ b$ T( e! R: m$ G
以上所演示的操作步骤──基本上就是UG编程的基本过程:这一小节主要是要学习──①定义坐标系(加工坐标系与工作坐标系重合、安全平面)─→②在WORKPIECE中定义零件几何体与毛坯几何体─→③使用WORKPIECE的几何体信息为几何体父级组创建一系列的操作─→④创建操作:定义必须的参数、生成刀轨─→⑤刀轨的过切检查与仿真模拟─→⑥后处理成机床能够识别的NC程序代码。大家对于这些知识只要做一个基本的感性的了解即可──我们会在以后的课程中展开更为详尽的讲解!期待──!
3 |2 q9 }9 L t6 A& k1 Z: M+ |' a
m$ w" j) o8 x: y% p5 q; a) Z3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