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师妹 于 2016-3-1 20:53 编辑
( F, A8 r6 N2 L* q5 a7 r" u- s' T! V8 j
( G" n [- p4 s/ x N' |8 `) R7 x V/ G# ]
4 ]* u) q& M5 l" ]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M) v7 D5 H6 ] Y# D
4 k! b6 k0 ^& n6 u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R( m! u- f7 `, e- D
* E5 c; u$ t5 r, j4 [6 f; a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 P2 G. Y* c4 P6 q( C4 A8 S! ^% |( i* g! q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0 \- _; h( h ]) ^( b
! l# R3 w7 o/ {孔子问:为什么?4 F2 q* ]3 `& ~
0 X: Z( O8 _: _6 X, Q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 ]5 x7 H0 W7 s, B
; |* V) Y- G5 B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0 ]* i& `4 f* U v, y5 D F9 Z( K1 T* n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观照的!9 u* b0 P# @. g( R( j
7 k3 {1 S8 \: O H; [
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想想:真的你所看到的才是事实吗?还是你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呢?4 Z' U# n6 Z+ \6 |) J. w
; {; X$ X- s. j Y7 m- ^
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更何况是在有利益冲突下的场合。& ?2 Q( s% W. D! O* Z: r
# c( w* V) N3 F$ f
" E3 u6 u D4 p现今的人们拥有高学历高知识,却往往过度仰赖高知识,而忘了让自己在智慧上成长。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7 F) n0 a# _( E$ ^' v8 P
' ~' f' ^) `5 l# f
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孔圣人可以当下就用智慧,轻易了解真相,消除误会,可是我们呢?* o2 U; r0 }5 B6 j" o6 r E
: o% ~& d8 d: i' x) I) w* b! K" u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 x; a5 V; h5 ? h4 J) I
* [ q8 I/ b6 z9 @" B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你想,这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你总在和“你以为的他”交流,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吗?
/ I1 |. n+ U8 ^% o# T
; p$ z6 _& D1 g$ l0 @' G你是否又觉察到真正的你?你自己的内心的需要是什么?对方的需要又是什么呢?你曾经多少次误解了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4 Z( T: y, w/ I1 {% P0 y# I5 v
1 B y/ C$ u& A. \( W7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