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青华晶晶 于 2016-4-2 14:59 编辑 * k# H- ?6 @ R/ n4 a( c
% @! D+ n& W" j
1. 左键选择,中建确定,多个物体要选择的时候直接左键选择下去就可以,不必按住CTRL(和PROE,SW类似有所不同),shift+左键减去选择对象,右键快捷菜单(短时。延时按右键选择显示模式),选择物体的时候配合选择过滤器将事半功倍,当许多对象集中时,可以左键按住延时,出现列表,在列表中选择需要的对象(PROE采用右键快捷菜单似乎更人性化,SW希望据说在09中增加了此功能);6 x2 @* h# s/ q6 I& Y- L2 J
2. 从4.0开始,可以直接关掉打开的文件,比且可以直接选择模板执行工作,选择模板后直接能进入相应模块;
: i! T4 b3 K* g, D) `* ^3 R( e
: p5 `1 `# a* [0 T1 p* l( V3. 按中建旋转,旋轮缩放,shift+中建平移,左键+中建拖动缩放,右键+中键拖放平移,右键快捷菜单中有设置(取消)旋转点,中键延时按,出现方点后右键确定,也可设置设置选中点为旋转点(ug5新增功能);$ ]9 x* t" Y3 U2 o
6 _5 f. Q* F0 g
4. 坐标系统,UG把坐标系统分工作坐标系统和全局坐标系统,全局坐标是固定的,工作坐标也就是当前采用的坐标系,一些基于坐标的命令都是采用当前坐标(部分命令可以选择坐标系通),当前坐标可以采用坐标命令灵活变换,但是模型树中不记录这样的操作,对后面修改模具模型阶段不是很好,UG采用的是基于结果式模型树(proe,sw采用的是基于过程式),此功能祝定了UG必须采用基于方程式参数化思想(PROE基于草绘和参数传递思想,SW取二者之长,I-DEAS不伦不类);
n2 t. w e$ @, q- i/ _
* X' a8 c0 n5 {/ x% l5. 图层,目前UG仅支持256个图层,灵活运用各个命令对于后续工作很重要,尤其是团队合作时更重要,UG自顶向下设计中(还有工程图)其中一些功能将映射图层,如果图层标准不同,将很对装配以及2D工程图的后续操作带来麻烦,设置图层是一个繁琐的活,采用宏命令可解决此问题,也可以改模板,4以后版本默认图层已经做好了。图层工具—“在试图中可见”命令结合工程图中的显示命令出工程图将事半功倍;
* E8 F, f4 i0 d: e& Q* |* d$ o4 y }% d" t v; @# m
6. 编辑\对象显示,中操作所有显示有关的选项,透明度、颜色、网格、线条等,有时候在做精密模具面的时候有时候需要看UV线方向,需要显示UV线,可定义UV线条个数,可惜不能像SW一样参数化抽取出来,UG有抽线命令(等参数曲线)可惜到5的时候抽线不带参数,以前版本在抽取几何命令中抽线带参数;" N7 @8 q& S2 {9 {6 o: y* E
# [. Q G: T4 G7 m1 U6 H7 U! P7. UG的选择和隐藏\显示功能都有差选功能,可以通过运算选择需要的对象,这个功能似乎是学到IDEAS的,在单个零件中隐藏功能比图层功能似乎要好用多了(不专业的用法还是不推荐的好);, L/ c: V' ~: a" @, r$ O
- ~& y4 ^! A) O0 X# f2 v0 ~2 |
8. 数据接口方面,从5.0开始UG的数据接口已经集成到主程序中,不用在安装主程序后再安装转换数据接口,其功能也集成到文件菜单中,5.0的接口在数据转化功能上有所加强,parasolid格式比较容易成功,STEP格式有待提高;
1 G4 b. M( L4 o9 _# V. N+ ~: G
$ E( }" s6 ]9 H; t6 j0 V4 x9. UG偶尔出错后显示有问题,用一次“适合窗口”命令后显示问题就能解决,原以为是盗版软件的问题,后来用正版居然也发现此问题,真的是遗憾;+ P7 L$ \, f3 j0 l& j, _' K0 e
# Q- \4 ?7 x, u: L10. UG中的命令种类和数量繁多,光CAD方面就有200多个,经常会遇到忘记命令在什么地方的情况,帮助里面有“命令查找器”能方便解决这个问题,且支持中文搜索,不过印象中牛叉5最开始的版本是没有这个功能的,要打补丁;7 d1 R3 ~- X0 o9 c
/ ^' M* [! s/ j: [8 m5 ^* F11. UG默认的工作目录在UGII里面,在属性起始目录中修改成自己的工作目录能减少很多问题,这个目录就是UG的其实目录,可在此目录中设置参数文件,和PROE原理相同,只是UG能自动记录工作目录,UG将文件保存的目录默认为工作目录,PROE需要工作前设置;
+ K- B4 b8 |8 G7 H8 `+ ?& \+ D, q- y$ e: `
12. UG选择线的时候通常会带有方向,近选择点为线的起始点,选择方向的时候近选择点为方向的指向点,当方向与想要的方向相反时,双击箭头可改方向;
' {! b9 p) H- x, T& g+ Q1 q4 N5 a" L: ?$ t7 z# Y7 E
13. UG与其它软件最大的优势,有一点就是它有公差的概念,并且对于单个特征能利用公差融合作用消除计算误差,当模型提示计算间隙大于公差的时候,修改公差值通常能解决此问题;6 g4 ~- l9 i8 w6 {8 ` {
( g! ?. c. ?: m6 M- T
14. 牛叉中所有面线创建的时候采用的是坐标右手原则,方向不能确定的时候试着用右手比划一下草图部分;4 |8 [! Z$ t/ j: e: E
( h0 U% N9 g( k4 S15. 在绘制草图界面中,草图操作(编辑)\重定义线框(串)-----用来重定义草图轮廓,设计的时候经常遇到修改设计,如果只是修改尺寸还好说,若是增减结构了,轮廓线要改变,需要重新定义轮廓。不过UG没有PROE的主动替换轮廓线的功能,遇到轮廓线与下游设计有父子关系的时候就麻烦了;
4 Z. ?/ n! _9 `/ a3 b J
4 e" d/ ^# s* H2 z16. 草图生成器(试图)\重新附着草图-----重新定义草图附着面,此命令在下游设计更改,而上游需要转到下游的时候很方便,设计一套模具,设计完了后,客户说要在中间添加一个部件结构,有此命令,在上游插入此结构,整个设计改变草图附着面后整体下挪,若无此命令,中间修改大乱内部线面ID那就麻烦了;
& n7 D0 c5 ~- Q6 t1 @7 }% ^- ]& S. V# a. J" A& s0 U9 X5 T
17. 在模型状态下,插入\草图----然后在草图名字里面可以选择需要编辑的草图名字;! `1 l$ A& p6 t2 P8 t/ a5 S7 i
4 P# @. M6 G7 C18. 在草图界面下,首选项\草图----可以设置所有草图绘制的界面属性.”保留尺寸”----在三维状态下,草图尺寸依然存在(此选项只有在草图界面的设置中才而已修改),不过感觉不太实用,仅仅在需要输入很多关系的时候;0 ^+ u5 S4 f- V6 W
& W) w( M( P1 _& Z, S4 F
19. 当有许多尺寸需要通过关系式来控制的时候最好不要直接利用内部尺寸名做变量,当模型结构修改的时候,内部尺寸和线面ID全部发生了变化,关系式说不定比煮糊了的面还理不清,到时候抓狂都不行,俺常用的办法是将需要外界参量控制的变量取个名字,尺寸关系中直接引用这些变量,修改时直接修改这些变量,对经常用又想偷懒的东西顺便写段代码,做个形象点的界面出来,保证又快又准还不错(变量多了的时候谁知道谁是谁啊);" D. r7 q5 S3 F
' H! v! X. x7 f L. ]
20. 草图曲线\关联点---用来定义不同草图中的位置,当上下游的草图需要对齐的时候还真好使,通常还是喜欢利用坐标来对齐的,有时候不一定能取到坐标,利用线条间的尺寸约束的话,可倒是可以,就怕下游设计更改的时候改结构,而且偏偏改到自己的引用对象,用关联点稍微好一点哦;
' G- `( d( X) P3 @: g$ }
# r- e8 ?* a" c, \- d3 Y! z/ ]9 S: L21. 草图绘制时,草图约束\自动约束---里面重合选项,通常用来检查重合点是否重合(配合公差值),有时候草图线条多了,而且修剪了好多地方,或者是线条从CAD中转话过来的,接头处可能有小间隙,需要合并这些端点的时候正好用上,免得约束或者下游更改的时候线乱跑,通过修改公差也可以将错就错喽,只是公差大了,在大模型中显示小特征的时候折磨自己的眼睛而已;; k( z, C1 m" h! T6 }
$ V$ A, Y+ E5 @* A) f& y22. 草绘界面中,草图操作\加入已有曲线----通常从CAD中导入的线条,在UG里面利用这个命令放入草图里面,放入草图里面了方能利用尺寸和约束定义它,有时候设计的许多原始数据是从CAD里引用过来的时候就很有用了,比如车体断面,不过引用的时候前期规划要做好,尽量利用变换功能做好与绝对坐标定位,以方便后续接口引入;
1 y! i7 n4 p) w2 F: G- `3 i) c7 b: U! c
23. 草绘状态下,草图生成器(试图)\重新定位----内有4个命令,灵活运用,可重定位草图,此几个命令灵活运用可以很好的定位以前绘制的图形;
0 X8 l. b) k8 @1 {8 ^; u, U0 d8 r: t. K: A# w
24. 草图复制,草图复制的时候系统会根据原草图的定位方式请求重新定位,有点类似于PROE的复制特征,在此之前一定要先清晰了解模型结构,不过到NX6下游修改的时候利用直接建模会稍微好一点;
4 c* _6 {& X1 U7 R% P
( M4 ~; h+ x1 d! o& K2 d* \) _25. 标注周长尺寸时,尺寸不会显示出来,如需要修改,可到工具\表达式中修改,即使草图已经完全定位也可以标注,此功能有点类似PROE;
" o( i' ?& j( R+ O, y% m. B7 N- H& Y* i$ {( P" \! n
26. 在草图约束的时候,不取消约束命令的时候,约束一直有效,做多个约束的时候很方便;
/ K- t6 Z$ B# x6 n: c
# I2 c5 Z5 k/ J, r27. UG的草图后可以利用曲线修剪,且能保证参数的传递,通常做路径的时候需要用到断掉的曲线,模型树中能保存操作过程,修改模型方便;
* D3 h v5 [, U/ P0 T+ M/ ~/ G( f/ V0 Z! k8 [0 u5 P' h3 w
28. UG中特征的草图修改后(增减线条),需要定义替换的线条,替换工作在退出草图的时候会提示(有点I-DEAS的风格),相对PROE在草图中自己定义替换对象,在替换对象多的时候UG更容易出错;
, X0 @7 N, [' u& I8 @
, a) d# `/ s: D# D$ j* Y29. 前期做草图的时候辅助线尽量不要修剪,以方便后续更改,修剪后,许多约束都将丢失,建模的时候尽量按照TOP-DOWN的思想去做,下游修改的时候就能少点麻烦,然而这样做的时候,如果后续修改造成草图中有新的交点,重定义线框也很麻烦,通过多做几个草图,利用投影线可以减少这样的烦恼;
) y2 Y( X& x: N- j+ Z6 G8 |1 ~/ H
30. 软倒圆—此命令就是以前版本的双切线倒角,要利用此命令做出好的弧面出来,必须利用脊线,通过三次曲线拟合,此命令参数性较强,相对利用多重桥接线铺网格线更好,但不控制弧面外形不直观;% l+ R* z0 D6 @& M( {9 B
: ~( ]% Y5 J) i) c. y0 M" r31. 倒角中(包括其它命令的)的脊线就是PROE中VSS的原始轨迹线的作用,意思就是截面垂直该线;
3 n6 y" t4 X/ S0 E, l r) V. G) F3 |% c) o! T& v# |- w
32. 倒圆角中有重合线和相切线的功能,重合线(约束边界里面)就是以前版本的陡变功能,通常在R相对边比较大的时候一个面不够用的时候产生溢出,需要用到该选项,配合截面控制参数能做到控制多圆角过渡倒圆;
; ]. ^ Z3 B" A- m4 x& X
) x* [; x& a* M" A, K8 Q33. 拉伸封闭曲面,默认状态下,拉伸封闭线框只能成体而不是面,建模状态下,首选项\建模,将体类型改成曲面即可,用完再改回,牛叉5已经在拉伸选项中可以设置面或实体的功能;2 k. `* S" u7 V$ T( s$ O. W
: g1 h2 m) C- s0 H X: ^: q3 L1 q2 K- [
34. UG从5.0开始对孔的功能有很大的增强,螺纹孔有类似SW的功能,新补丁中已经有NX5的孔和5以前孔的命令,可以同时做多个孔;
' n0 p1 O' n2 P. D8 K" Q% s4 ~! T( z. [; T$ Y
35. 凸台--在面上做圆柱子,凸垫—用来做方形和线框形凸起,腔体—用来做圆形,方形,和线框形凹槽,在造型中需要用到在曲面上操作偏置的时候很方便,此命令等同于PROE中的带斜度的偏移面,不过比PROE的命令多几个参数;
0 s: N0 P2 R3 [, S9 o% H' M4 n/ j4 r# Y8 ]9 u. s4 J
36. 曲面\由曲线构建片体--利用线框,构建封闭片体,曲面\有界曲面—利用边界构建曲面,这两个命令基本相同,等同于PROE的边界曲面,只能做平面内的面;
/ `* a6 m! d# `
* h% Y; _' `6 I5 H/ ?37. 编辑\偏置(缩放)\从片体到实体—次命令=缝合+曲面加厚;9 d: Q: E% m' g; S2 p3 H, w, \& b8 h
* M/ ~( i4 [2 M9 }5 V" b
38. 插入\关联复制\引用特征—用来复制(阵列)带加减关系的特征; 插入\关联复制\引用几何体—用来复制(阵列)空间上不带加减关系的特征,且方式灵活;' P- T- N7 C3 y9 I/ g! ]
39. 插入\关联复制\抽取几何体—用来抽取面,体(带参数的),B曲面;# n* q0 w" [4 x% j2 ~
D0 P" {; o, ?- a1 P. F4 P* k" U
40. 体镜像和特征镜像用法相同,相对体镜像来说,特征镜像能选择不同的特征,而体选择是整个加在一起的。1 G6 G* n2 c, j+ m
附加工技巧顺口溜,跟着小编念一念吧!
. ]- a- f. `+ G" F铣非平面,多用球刀,少用端刀,不要怕接刀;
j5 Z' k7 w9 |( G5 \小刀清角,大刀精修;
/ q6 R! V: C ^+ y8 c# q1 Y, k0 m不要怕补面,适当补面可以提高加工速度,美化加工效果.
" M8 e8 A4 R& l毛坯材料硬度高:逆铣较好8 Z& s! A& v' @1 u
毛坯材料硬度低:顺铣较好 z) p% [; S6 H2 l6 u/ \& k+ U) k
机床精度好、刚性好、精加工:较适应顺铣,反之较适应逆铣
. j( J6 s0 B: }) H) d零件内拐角处精加工强烈建议要用顺铣。" O+ z2 t; F4 S2 I( R" X- Z6 }# ^
粗加工:逆铣较好,精加工:顺铣较好
7 F/ H9 j% `$ A4 S& n' J2 ?刀具材料韧性好、硬度低:较适应粗加工(大切削量加工)
7 G& c6 M7 R6 f2 F7 F刀具材料韧性差、硬度高:较适应精加工(小切削量加工)0 J8 o6 j/ M' u' Y+ S* |
1 ]2 Z0 F# J. `, d
# e( [+ g' j2 f% u青华模具专业实战培训机构,常年开设ug产品设计、Pro/E产品设计、UG模具设计、UG数控编程、PowerMill编程、五金模具设计等王牌课程。咨询电话:13250737945 李老师 加QQ2955306737送免费视频教程。
P. k8 i" B8 t! ^1 G0 c0 N8 x H- o* i$ R3 j' l+ j4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