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衣装得体、给人印象总是精明干练的樊纲,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在中国出色的理论阐释者。英国《展望》杂志将他评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公众知识分子,因为“他了解中国究竟正在发生什么,或者中国对未来有什么打算”。3 q# j# A3 E/ |- m' S& f
在主流经济学家中,樊纲不是“经济过冷”就是“经济过热”的声音难免有些刺耳,但他提的政策建议往往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如“国企要趁早改革”、“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一定要挤”等。
7 r7 \8 A" K# A& \/ x; f1 Z9 L 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敏感时刻,出现在安博思论坛上的樊纲,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危机并没有想像中大,危机同时孕育着机遇,制造业要坚定信心。”昨天下午,樊纲在接受采访时说。
* w8 o) w# A3 O5 P8 `1 k9 x3 T* n 不受影响就不叫调整
( l( v: R3 U, y! O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国无法独善其身。
4 V: {3 a4 |+ f/ T: J1 M" u% j$ D 无论是国家宏观统计数字还是个人的感受,与会者都能感受到经济正在调整。% P2 Y! X+ [5 }: M. t* \
“这是一个正常的调整。”樊纲说,过去几年经济过热,贸易顺差过大,外部不平衡等都需要调整,现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更需要调整。但比起其他各国经济来讲,我们稳定的因素还很多,采取政策适当的话,完全有可能保持稳定的增长。
9 |2 D' I: L0 C- d, f “不受影响就不叫调整。”樊纲表示,经济成长率从12%到9.9%,肯定有几千亿的产值受影响,企业产业也会受到影响,这是调整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他说,过热不是好事,以前扔了钱就赚钱的日子不正常,最后就是倒闭破产,所以说大家的心态首先要调整。
1 H; a+ f# |, y( | 危机中也孕育机遇
; j( J* A: c8 V6 h “不要把经济形势想得过于严峻。”樊纲表示,市场经济就是在一轮轮波动中发展的,与几年前快速扩张相比,企业遭遇外部环境变化,更应该思考在波动中如何成长。7 A V5 `7 Y! w/ H. V2 B
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大格局不会变。金融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的确会对实体经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危机同时也是机会,通过启动内需、扩大对其他地区出口、改善金融结构等,中国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在国际市场上提高地位。
( f+ I, [- i$ Q8 {- A0 y/ d6 v “9%仍是世界最高的增速。”樊纲表示,这几年的宏观调控就是想把经济调到9%左右的增长水平,这是一种符合经济结构和承受能力的速度。" ^) H" Q: p" s, ~% G
制造业的信心要坚定$ R/ g% ?# w {+ C
“波动面前,制造业更要坚定信心,不能唱衰。”樊纲说,20多年的发展,让我们的制造业有了一个高度,尤其是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2%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22%的gdp、30%的财政收入,“这关键是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撑。”6 s7 \6 j) L6 l" {, f
樊纲认为,农民问题、低收入阶层问题、收入差距问题都是中国社会经济中最大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中国要成为世界工厂,尽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 A3 }1 p5 I( X “要提高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樊纲鼓励包括常州在内的制造业城市,在经济波动中坚持方向,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形成更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面提高效率,同时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从而提升竞争力。
3 {8 F8 Q/ |% L# K/ O) z 竞争的实质是企业和个人$ y/ X" b% M+ W- s6 z& ?; o7 n% Y% `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樊纲表示,由于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信用记录少,融资历来都比较困难。“我们也长期忽视了企业直接融资的手段,比如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幸运的是江浙地区正在加强这一块。”, ~2 n1 P0 v" P' f
他进而表示,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企业、个人都可以自由流动,地区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和个人竞争。能不能有更多的企业来安家落户、能不能把现有的企业保住并使其发展壮大、能不能把其他地方的人才吸引到这里来……说到底,地区间竞争并不是最后生产能力的竞争,而是怎么把生产要素吸引并保持在城市里的竞争。“这就要想办法,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降低人的生活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