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成都模具工业发展概况 & ^9 ] E, b& J
g1 g4 b/ m, `& `/ u; K4 t2 J
2005年以来,成都地区的模具产业快速持续增长,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随着国内外企业不断进入成都,本土模具企业的快速崛起,成都地区的产业集群正在成长壮大。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调查,目前成都地区模具及模具相关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1万2千左右,模具年产值突破20亿元。 2 F1 V# B3 f+ v0 Y# d) f
. O$ ~4 N' B2 X0 f 目前成都地区的模具企业呈现五大特点。
: t# d7 V' |% g0 A$ k; {8 d X) n' U
1、新厂区新规划。目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企业都在建或已经搬入了新厂区。新厂区都有长远的规划,相伴随的是新设备的投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产品发展空间的规划和预留。 ( c3 r" H8 G: q7 T. d8 y
) Z+ g' z" D" a4 H 2、精专方向发展。优化客户群,调整产品结构,向“专而精”的方向发展已成为模具企业的基本定位。与此相联系,在加工中心机床、三坐标测量机逐步广泛采用的同时,光学曲线磨、五轴联动机床、高速加工中心、慢走丝线切割应用企业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企业都有更新设备的采购计划。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尽管成都地区模具产业发展迅速,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尤其是智能模具方面还存在许多技术空白,还不能完全满足区域内高端企业、高端产品的需求,和东部沿海地区、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重视技术创新、加大科研开发、培育人才、提升管理水平;从品质、周期、服务强化企业竞争力;发展大型、精密、高效、智能化模具,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加快成都地区模具产业的发展步伐。
) ~, _1 i1 o' Q7 E2 G+ }) Z
! U- l+ H2 Z" e! h8 l$ U) D0 \1 \ 3、内外市场齐动。行业内骨干企业产品向专业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精密级进模、精密塑胶模重点服务于汽车、电子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已有较强的影响力;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中,也取得了大幅度增长的业绩。 # u' X( O# N* W) y
! H8 l" G8 }: b: J 4、企协交流广泛。从工艺协作、技术研发、产品的合作开发、人员的交流使用到资源整合后的新公司的组建,以及围绕新产品联合成立新公司。这标志着成都地区的模具企业在新一轮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发展眼光和积极的心态,将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 Y4 k% o6 \4 w3 K* C
- `0 C) h0 v9 v4 X! S
5、产业链条延伸。汽车产业城的快速崛起,配套产业链不断延伸,为数不少的IC/IT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先后进入成都,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认为这将对成都地区汽车、IT模具产业产生不容忽视的拉动作用,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模具行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和这些企业进行交流和对接,创造合作与发展的机会,这也将成为国际模协与地方协会今后的工作重点。
4 J$ X2 y6 Q* `% T* G8 ?
' p7 Q' a$ @+ m6 p. y 十一五期间,成都模具协会广泛开展模具企业间的交流活动,包括成渝绵三地的合作交流继续进行,通过互访考察为三地间企业的深化合作创造条件;组团到宁波地区考察交流访问,参加上海国际模具和设备展览会的相关活动;开展成都地区模具企业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活动;选择行业发展中有代表性的技术问题组织专题技术交流。
" e; J( s7 Y& q4 A$ F4 b" m* X
; i0 X2 b1 ^+ o6 { \ 五年来,成都模具协会密切与政府、企业、第三方合作单位的联系,了解企业需求,争取政府对成都地区模具产业和协会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提供切实的差异化的服务。与相关服务平台、机构合作,推动社会资源为模具企业服务。加强与产品制造业、上下游产业的对接,为会员单位市场开发、产业发展提供相关信息和建议。 - u: r' q% ^, _8 J5 y1 A" Y
: u3 m6 j0 {2 n8 B3 H
五年来,成都模具展示中心发挥了协会对外窗口功能,成都模具网信息量不断丰富,人才、招聘及其交流版快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针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组织企业与院校对接探讨校企合作建设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的研讨会。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高度评价,成都模具协会发挥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内外的交流,推动了成都地区模具产业的集群发展。 I: e7 G% h9 d3 m) {
- l. g3 g5 E: c2 }: S
二、成都模具协会工作纲要 8 _, b; M: U8 X
# F' e7 P, ~7 e# V% ]
1.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7 b) w- ?, }. {
) ^, r8 I2 s1 C9 g' \7 R- K0 b) K# f 协会通过展示中心来访的渠道,书面或会议发言的方式向政府部门介绍成都地区模具产业的情况,介绍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介绍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产业扶持政策,呼吁相关部门重视模具产业环境的优化和完善,制定针对模具企业的优惠政策。 0 s. q1 c. T2 J; P& S! A
9 j5 m. \# P" {! y7 o( E$ R r
协会先后和省、市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加深他们对模具产业的了解。在协会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成都市科技局将汽车车身工艺装备相关的技术创新纳入了2008年的科技创新指南;精密电子模具的技术创新纳入了2009年科技创新指南。由此,会员企业得到了政府在创新项目中的政府科研经费支持。
. c/ w6 D2 E. h# Y9 Z
& `: P) v' R0 O w 2. 加强与相关公共服务平台、机构合作,促进企业分享公共资源,促进企业的外部合作。 6 v( l4 U2 D/ |& \4 w. \
, V/ _; E1 n/ E( t7 x6 y. Q. M (1)、与成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密切合作,推动几大资源平台为模具企业所用 6 f9 b: v* f, L' o8 {# S9 |
8 h9 H z+ a E% I5 R# R
成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创建的大型仪器设备、科技信息情报、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等三个功能服务平台,以及建设中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服务平台是为企业提供免费、及时、有效服务的共享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可以解决企业突发的需求。为此,协会与成都科技情报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通过模具网站和成都模具信息进行了宣传。会员企业利用该平台资源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平台资源有效地为成都地区的模具企业服务。 9 \. U5 `- V9 T* U3 F. Z* g
4 Q' S6 ~2 [5 W5 H' q) i
(2)、与成都市青羊工业发展区科创服务中心合作,促进企业争取享有国家优惠政策
8 e& z4 @5 [& H* j$ ~& f; E- z ?' ^1 o9 o
优惠政策的享有是企业长期关注,但又很难得到的一个老问题。协会曾多次通过会议宣讲和发文的方式,介绍宏明双新公司通过第三方服务取得大量政策支持的案例,希望引起各位企业老总的重视。协会与青羊工业发展区科创服务中科技项目申报服务心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已为宏明双新、科思、协展模具、宝利根、千木数控、意町、赛飞斯、尚明科技、正欣模具等九家完成科技项目申报服务;为成飞集成,航天模塑、世都科技、中邦、科瑞欣、铁牛科技、川硬等七家提供咨询服务;举办融资对接、创新基金培训、税务谋略与规划、专利与创新等培训辅导会。
5 W j7 c, `& A/ P
& F" w Q9 o( |# o; j (3)、与欧盟项目孵化中心(成都)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 / w4 u0 W) L% d
5 S, U' T, W) ]
欧盟项目孵化中心是一个得到欧盟委员会和中国政府支持的非营利性机构,为促进中国中小企业与欧盟国家中小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平台。
" e$ T7 i) V2 H; Z; e7 A# E
1 i1 ?1 ?* E2 B c h$ ^0 ^ 协会积极与该中心进行沟通,多次参加交流座谈会。协会对成都地区模具企业与欧盟国家中小企业的合作向欧盟项目孵化中心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并把有合作愿望并有一定基础的企业推荐给他们。目前,有的企业正在协调沟通中,有的企业已取得实质性成果。从已合作的情况看,欧盟国家企业并不是高不可攀,成都地区模具中小企业,只要注意基础工作的完善,注意文化的对接,就有了基本条件。 7 f% }; ^6 x$ ~ |8 A8 ^
. { g+ q9 ]& {6 t6 C2 A0 @ (4)、与融资、担保机构沟通配合企业建立融资渠道 2 I( z% ?/ X/ J: I4 `
1 [. M9 a8 j* V2 b; z( g 融资难,一直是企业扩大产能,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障碍。协会先后与南充市商业银行、成都市农村信用社、成都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立联系,介绍模具企业与之的合作关系,并参与协调与配合。
4 k+ | o1 C- r) p9 ^) Y2 e% Y! `, |0 j* H
3、促进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地区与地区间的交流 0 g0 d( |; h: E. O7 P* [ s
) J6 t3 ^& _8 n1 n
(1)成都地区的模具企业和东部沿海地区比较,相互之间比较封闭,社会化协作水平很低。协会一直在努力促进企业的交流与沟通,从认识、互信、到合作。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通过比较能发现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促进企业进步。几年来,协会多次组织座谈会、互访等形式的活动,得到了积极地反响,许多企业间的合作也已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 I5 o) \9 D' m% J3 [7 |( n' H
4 d& S- }7 q( t Z+ b5 }. T (2)协会先后组团参观上海第十二届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和到东部沿海地区考察。这些地区的模具企业在装备、技术、精密大型模具制造的高水平,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开拓理念使成都的企业家们看到了差距;代表当今最新科技水平的装备、工艺水平、材料、仪器工装器材使大家扩大了视野,触动很大。在昆山考察访问期间,所参观的三家企业,具有不同产品类型,也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他们产品开发的快速能力,质量控制的精细管理,现场看板管理的明确与详细,参与考察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9 `) ^2 {) u Y9 X8 u( c1 I
4 U* }9 H* ~" e7 x4 ?7 y (3)协会发起和参与组织了“川陕模具交流与发展论坛”、“成渝绵三地四方交流与合作论坛”,促进区域间的模具企业对接。
0 g) t9 L# I9 N2 w# a- T* s* j5 I( a% l1 X8 w) C3 u, u
(4)成都模具展示中心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欧盟国家、日本、以及国内的数十批次的政府机构;商务机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产品制造业的参观团体。他们对成都模具产业的发展感到吃惊,加深了对成都产业环境的了解,为合作与交流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0 |" H& j0 A) c" ~9 U3 g9 V5 ], M$ b/ J
此外,成都模具展示中心已成为成都地区大中专学校又一课堂,每年都有数批次的学生,到这里了解模具企业,丰富专业知识。协会将对展品进行更新、丰富和调整,作为成都地区模具产业的窗口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5 x; R6 l& d4 I' M& f6 b( p# Q! l: E6 F- ^
4、通过“成都模具网”、“成都模具信息”、走访等方式进行行业内外的信息交流 $ A; X8 X. V, u+ D
. [. z* d7 T4 B% G6 i
目前,协会信息主要通过成都模具网,“成都模具信息”发布。每年都有上百条有关行业内外的相关信息发布。尤其在2008年产业环境严峻的那段时间,协会以走访、专访、介绍等方式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报道,目的就是希望能给大家以思考,增强信心。
, [$ ~8 E+ m+ P6 _& z4 I
7 X6 r b; Y1 O/ U 成都模具网的浏览量在不断增加,行业内新闻和人才招聘专栏的点击率逐年增加。希望各位同仁在繁忙的商务中抽出时间,上网浏览,既了解了行业内的信息,也可从中看到协会的工作状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 j! d/ v* F; ~: S: T; D& P" F) T# f$ |0 U
5、不断完善,为会员单位服好务。 ; ?. z0 z# W: Y; c+ X2 n/ ]# @
% N9 m: @: ?/ a; |: U; i 协会一直在摸索和总结,如何做到为会员单位实实在在的有效服务。在在过去的工作中,不少企业提出了人才资源、工艺协作、设备、与政府部门联系的服务需求,协会都给予了及时的配合。此外,协会还为一些企业在融资、人才纠纷、合同争议等方面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协调和支持。 $ B: ]) d, j$ h. T" u7 T! Y
1 M7 b- O9 q6 _! M4 K) G
通过成都市汽车车身工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汽车车身装备相关企业提供相互交流与政府间沟通的服务,并组织工作会议进行课题研发实施相关问题的交流协调。
# c% a. @* G7 ^ e8 U' c& D/ n ? x- Y5 B! a
协会还通过在企业举行座谈交流会的形式,把一些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企业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大家。引起到会企业的反响和思考。 9 F) E+ M2 X/ b- t. D" Q5 d
9 ^0 h) g2 E) o2 \# B2 ~; B
服务,是协会工作的永恒主题,在这方面,我们殷切期望会员单位多提意见和建议,并将自己的需求与协会联系。协会将根据情况实施相应的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