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3825|回复: 2

NX CAD初级建模实践教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点指数;
$ U$ U& V; t) m' Y★★★★★
' V! r: P/ y4 u( H基本信息
; }# N) B* s6 f8 g0 h" `9 i' T书名:NX CAD初级建模实践教程
8 h' i) F7 r) P8 t# G, O! }. U/ jISBN:978-7-302-33738-6                 
6 K$ s0 ^5 |/ M作者:焦鹤  主编# a3 ~9 O8 m% B( w; M& M' P% m
      李海泳  董正刚 卢宏 徐金梅  编著" X1 v5 C1 J6 r% V* ]' @
青华科技   技术审校$ q# k6 D2 g+ S/ t
出版日期:2013.11
7 k3 R! I" s# M; S0 D2 B版次:1-1, n0 i* u8 \, G0 Q7 P- g6 D# u
定价:48.00
) B& w7 J2 B- F) t$ d/ `' X1 T: S读者定位:机械、机电、数控专业
/ O4 s  ~9 r3 b$ j" @6 D陈列建议:计算机/机械- n* b6 O" ]6 p$ u
内容提要
4 c; H, m  _7 ]+ J% h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NX 7.5 CAD模块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根据编者多年的应用和实践经验写成,目的是培养NX CAD用户的技术水平,促进工程设计人员的技能培养和数字化工程的深化应用。, K- p0 @; S2 j- L. i
  本书主要讲解了NX用户界面、建模基础、体素特征及布尔操作、参考特征、草图特征、扫掠特征、成型特征、特征操作、表达式、装配建模、工程制图等内容。
1 K9 v/ i6 s( F/ {) Y3 B0 b  在随书附带的光盘中,包含了各章相关实例的部件文件和视频文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CAD技能。读者可到本书交流社区www.uggd.com下载相关资源,该社区将对本书技术疑难问题提供在线解答。+ D% W3 {3 M% `, e) D: ~( K) Y
  本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初学NX CAD的各类人员及工程设计人员使用,可作为机械、机电专业教材,也可供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的人员自学参考。6 ~# P& g7 V6 z
编辑推荐% R, `. v2 N- n) B4 y
  本书作者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在写作过程中把多年应用NX CAD工程建模的实际应用经验与心得体会融入到了本书的各个章节,并对书中操作实例专门制作了76个长达200多分钟的语音视频录像,为读者熟练掌握建模操作提供有声帮助。读者还可到本书交流社区www.uggd.com下载相关资源,该社区将对本书技术疑难问题提供在线解答。
; C( E. z* S% S推荐语
" t- E8 N1 a2 D- _8 y% H7 \(1)本书实用性较强,书中案例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能满足读者学完就能上手工作的基本需求。9 Z- W, K& y4 N' w
(2)本书是Siemens PLM Software公司强力推荐教材,也是其官方指定用户培训教程。" m2 z. g* `4 O! {; n! q
(3)全书录制语音视频录像,为读者学习提供有声帮助,读者只要按光盘中的视频及书中的步骤做成、做会、做熟,再举一反三,就能扎扎实实掌握NX CAD工程建模技术的实际应用。
  [; M5 k4 d, O6 a, q: K. {. U5 ^$ V作者介绍
2 O. s0 V) A8 f5 l焦鹤:中航发动机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部长,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有丰富的NX CAD工程项目策划与实施经验。
% Y2 l; ^1 a  V  s/ V3 x李海泳:中航工业黎明高级工程师,曾经出版《ug NX数控加工技术》、《UG NX4 CAM实用教程》等书。
$ @9 S- j* I/ x# r3 ?$ d前言
8 d  @. ?& M: A& q* h: j  本书是基于Siemens PLM Software公司发行的NX 7.5 CAD软件所编写的数字化工程建模实践的入门教程,该书由浅入深地向读者介绍NX CAD界面、基本操作、草图、特征建模、制图、装配等内容,以丰富的建模实例系统地讲解了NX CAD功能模块和使用方法。' r% @/ Y: D) A9 [" Y; c6 u, [
基本内容
( U4 H& g, z8 l. ^2 I- [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NX用户界面、建模基础、体素特征及布尔操作、参考特征、草图特征、扫掠特征、成型特征、特征操作、表达式、装配建模、工程制图等内容。
( ~  y7 p. T# K4 y/ g* q主要特色- w- U2 S4 j3 R0 ^4 Z: ]
  本书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实例详细地介绍CAD工程建模的各种功能及如何简单方便地使用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全书内容全面、循序渐进,以图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编写,通俗易懂。读者通过教程中实例的操作步骤了解所讲的内容,学会操作,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1 T  r  B. p# H
  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在使用NX CAD的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本书是基于这些经验编写的,编者是实施项目成员和具有丰富应用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本书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相关手册和资料,总结了运用NX CAD工程建模的实际应用经验,使读者清晰地了解学习NX CAD的思路和应用技巧,更重要的是使读者能借鉴成功运用Siemens PLM Software公司软件实施数字化制造的经验。3 E9 c  F9 v& S( ?/ Z
  本书配有多媒体光盘进行同步视频操作示范,读者只需按光盘中的视频及教材中的步骤做成、做会、做熟,再举一反三,就能扎扎实实掌握NX CAD工程建模技术的实际应用。; q8 K8 [7 ]! v- s6 I& d+ R! Z
本书图标说明  W+ h4 P8 v' Z/ J
  这一图标标注的技术内容能帮助读者节省时间和减少麻烦。' m0 N* l9 b, J, v
  这一图标标注的技术内容读者必须掌握。
! W" h6 s3 }  N! V1 \  这一图标标注的技术内容重点突出显示。
2 u5 K3 X0 n- r, F$ O3 o. y- I    8 b3 G2 {2 c( A: h2 N
本书光盘2 g9 A7 e/ x. L" R% a
  为了方便读者学习与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本书对大多数操作实例专门制作了76个长达200多分钟的语音视频录像,为读者熟练掌握建模操作提供有声帮助。本书附带操作实例和练习实例的原文件素材,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将光盘CAD TRAINING目录以及所有文件复制到X:\CAD TRAINING文件夹参照练习。X:为本地计算机盘符,比如D盘,书中提及的素材以及实例路径均指本地磁盘。- `' P8 S' ^' ]1 K8 e
读者对象1 W$ P( e! a  e% N
  本书内容全面,循序渐进,以图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编写,通俗易懂,是Siemens PLM Software公司官方指定用户培训教程,可作为机械、机电专业的大学或高职的在校学生教材,还可供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的人员自学参考。
2 y/ I, D) {5 N! Q; j, b2 y. m* W技术服务0 ]2 o8 a' \" U( U
  读者可以在本书的交流社区bbs.uggd.com找到本书的相关资源:勘误表、更新、训练、下载及其他相关信息,在该交流社区中,我们将对本书的技术疑难问题提供在线解答,读者也可以发送E-mail至461584733@qq.com与编者交流探讨。
0 c! B8 @- K# B2 d  X项目团队% W8 _* W5 V! i7 D9 F. D
  本书由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焦鹤主编,中航工业黎明李海泳、董正刚、卢宏、徐金梅、刘德生、俸跃伟、赵明智以及北京航天新风机械曹彦生等参与具体章节的编写,最后由李海泳统稿。青华科技的孙权和Siemens PLM Software公司的刘其荣、梁吉元、胡小康等同仁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给予技术支持与帮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这本书。同时向所有支持、期待这本书的各位读者献上最诚挚的感谢!
5 F; f2 [. `1 V1 q4 I+ P  尽管本书是我们多年工作的总结,但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以利我们今后改进。
6 |" ^6 w% H1 P3 o' N  # `) m- W5 Q4 t
  . q  G# F  z; @- s! A8 g) l
目录6 L4 f) F" n7 a% b7 l
第1章  NX综述 1
* M+ |) [8 ^1 o: k- H1.1  NX介绍 1
' i& S) d7 ?& ]; @9 [6 G# }9 T/ I9 z1.2  NX应用模块 2
$ x" B% e! n: \1 r! e1.2.1  建模 2
) g9 T8 y9 x" _5 q1.2.2  装配 3
( ~& |: v& q' p! ?  o/ Z1.2.3  PMI(产品和加工信息) 3# x2 b+ N6 B7 q: u% v" K1 v! _
1.2.4  制图 3
- J1 u. Z5 f: ]5 J2 V* d2 W6 D$ }1.2.5  加工 4
$ k0 H  ]4 D4 ~1.2.6  设计仿真 4- Y" W! D2 ], j; P: m
1.3  NX实体建模 5' D$ L- O' l4 i, B
1.4  NX复合建模 6
0 }3 M/ k) D. h# x( Y2 Z* O1.5  NX建模模式 6/ n, j9 `. j8 T; e9 j' g3 M/ y
1.6  使用NX创建一个实体模型实例 8; E- s' F. O! j! c
1.7  本章小结 9
) v3 g# y6 c9 m7 i: k1.8  思考与练习 9
, W, ]: y* U( A, i2 j. n4 K第2章  NX用户界面 10' ]! F( _2 d0 h8 i& }1 g
2.1  NX工作界面 108 y6 E  a/ D; M: W6 r! c6 ^
2.2  NX菜单条 11
0 x8 z' y5 p) M; N" b2.3  NX工具条 12& S0 v% v3 f7 m6 i- C( {
2.3.1  NX工具条综述 12
' a7 o9 ~* X$ u2.3.2  工具条显示与定制 14
7 \5 z: f" t/ @! F6 o0 t4 {) i2.3.2  实例:工具条操作 162 c& X6 U( i0 ?: R& }# S" N; r
2.4  快捷菜单 170 S& z& X( O1 g; j
2.5  资源条 18  z+ s' X& j6 [) h# B
2.6  命令查找器 19
6 w2 k+ P$ y# Y* Q5 y2.7  角色 20# X9 d  P7 w9 l0 F! l
2.8  用户默认设置 21' F5 Y7 L/ p0 H, {8 ?
2.9  本章小结 226 u7 r( v0 `' C: O/ [
2.10  思考与练习 227 G* s0 \- h( D2 I
第3章  NX建模基础 23& \4 r1 Q8 _: |# H/ h- M
3.1  NX文件操作 23
3 s! D# h% g( X3 |- D8 m( W& a+ O/ j3.1.1  文件操作 23/ C) @6 N. Q' s" F1 U, l
3.1.2  实例:文件的操作 25" g9 j" ^+ P9 Q1 N9 B% ~
3.2  NX坐标系 26( d" d9 b! x! f$ `1 c6 b' g
3.2.1  坐标系综述 26
2 V/ E6 a2 y2 ]( ]! v/ g" C. X% s& }3.2.2  工作坐标系选项 27
5 v' Z# h1 }5 g" r* g& M: h: g3.2.3  操纵工作坐标系 28' T; U3 ?4 A5 J7 ?+ T
3.2.4  实例:工作坐标系的应用 28. t! u" Q2 q4 l. _2 L# t
3.3  图层 30  X; Z2 _0 t! W7 p
3.3.1  图层综述 30
5 p2 y3 H6 S% m8 F" v7 z3.3.2  图层选项 31
9 P5 A" }$ }1 E% S7 V3.3.3  实例:图层的操作 320 @5 i% r* m' B: I% q8 R* m) R
3.4  模型显示 35% D# e% d5 W( h% x. f
3.4.1  查看模型 35; A, s2 G# L# O" `- c& s
3.4.2  视图显示模式 35
/ t/ K2 ], Q. G- @" S8 v3.4.3  视图显示方位 36
; I7 c- J; d5 [3 b1 g  x3.4.4  截面显示 38$ e8 D! w. J  \$ h
3.4.5  布局 39. j# b0 G8 B2 T# j: @
3.4.6  实例:模型显示的操作 39
, @3 s8 a$ C0 K2 ~3.5  显示和隐藏 41: K, M8 g, p3 I5 a, ~! e
3.6  NX常用工具 41( \" z6 j4 d! s% R) e4 m
3.6.1  点构造器 42( ]+ A+ j! F: c
3.6.2  矢量构造器 42
6 C& a9 G9 t, ?$ f3.6.3  类选择器 43
, Y. n: [5 M+ u2 q8 p) P$ A3.6.4  方位构造器 43* R7 Q3 u, p" f" |+ f
3.6.5  选择意图 442 X9 d2 W; y4 {9 p+ K  J; e
3.7  本章小结 457 Z8 Y4 m3 n6 a. O7 m
3.8  思考与练习 467 e5 o( O! G# J. ^! k% x# j3 S9 d
第4章  NX开始建模 47
% X2 e& L2 ?1 L/ x2 O6 @; J4.1  NX首选项设置 47
  I- V; M0 c3 v4.1.1  NX首选项综述 47% [3 i0 z, X! h. f3 O
4.1.2  NX首选项预设置 47
) s7 r5 }8 Z$ X# h4.2  NX基于特征的建模过程 51; R6 G0 h# V! u6 O& S5 L
4.2.1  毛坯 52" m& \3 A5 ?! f0 W1 q, L% w
4.2.2  粗加工 52
& `( o& [% p% W4 G4.2.3  精加工 522 b; I/ W  m: ]9 |3 e$ S
4.3  使用NX建模步骤 53% b( H- i$ ^8 Z
4.4  部件导航器 53& x/ b8 r* T6 N  i
4.4.1  部件导航器综述 53
. c' S# m. B) ?4.4.2  实例:NX部件导航器操作 55
  s% |' V, ^" X* J& f; O6 G# \4.5  本章小结 56
$ B4 W9 y( m9 j& u4.6  思考与练习 57
  S" c' d& G$ C3 y+ s! l1 u第5章  NX体素特征及布尔操作 58& O# l; F$ q+ p9 Z6 a( d( q3 L* Q
5.1  NX体素特征 585 |* ^  j: G( k: n4 ?
5.1.1  NX体素特征综述 58+ C" q4 ^% U3 I- h
5.1.2  NX体素特征类型 59
" E( N4 Q8 @: C! M$ X5.1.3  实例:NX体素特征操作 61( l6 \% @0 P& v
5.2  NX布尔操作 62! r) N8 V% I; L5 X! v
5.2.1  NX布尔操作综述 62* j4 ?7 H( V- L# q. |$ f
5.2.2  NX布尔操作类型 632 s  G4 }/ }; b6 E. F$ r6 f" ~
5.2.3  实例:NX布尔操作 63& f+ C# m' `/ q9 C% L
5.3  本章小结 65
1 w+ I8 k, m+ m6 B# G/ p5.4  思考与练习 65/ T7 _  w0 D$ V. f
第6章  NX基准特征 66
( q8 t1 O! W* V8 x) U; b6.1  基准特征 66% M+ C5 Z7 p7 _0 r  F
6.1.1  基准特征综述 66
3 c% q) D* y% a- H# |6.1.2  NX基准特征类型 673 @. F/ D3 E# }1 ~1 x
6.2  NX基准面 67- Z; d# v4 H& Z& ~3 e6 d( S- _# w
6.2.1  基准面综述 67
9 V- N8 S! g: _6.2.2  基准面类型 68
6 p7 {5 B+ K0 z# E% o* h6.2.3  实例:创建基准面 698 ~( i; [7 F& {+ T5 d4 Z+ s# Z
6.3  基准轴 77
* h2 w# E9 {5 ^0 b' [7 c$ r6.3.1  基准轴综述 77
7 ]1 s6 U- x$ j: i* X6.3.2  基准轴类型 78
" H$ J# `* W+ |: `  Y* c8 K. F* V- h1 ?0 \6.3.3  实例:创建基准轴 79
: E6 M; [8 Q9 p2 O6.4  基准CSYS 86
4 E7 z4 t# b( f" O! R6.4.1  基准CSYS综述 86
# R: d  B4 W) c6 K% W$ r6.4.2  基准CSYS类型 86
- G" T( l( W$ d! n6.4.3  实例:创建基准坐标系 87" S, `( \) T0 ^8 o! Z; j: ~5 Q' u- ^
6.5  基准平面栅格 91
; a4 p& {% b) |5 `- k6.5.1  基准平面栅格综述 91
! Y; t4 Q8 W, l& T: k6.5.2  【基准平面栅格】对话框 91
. `8 g% |( p# A: S$ m& _5 n' ^6.5.3  实例:创建基准平面栅格 91. h$ l0 Q$ T: ?: h% ?
6.6  本章小结 93% p! K1 e# e! {2 m
6.7  思考与练习 93/ O- d# R! O- F. z. I! m
第7章  NX草图 94: K. e  E0 }8 {1 |0 A. x
7.1  NX草图综述 942 U7 d, X3 ^  q/ m
7.1.1  什么是NX草图 94( n) X2 k0 u* K( q5 c" d" t
7.1.2  NX草图类型 95! a1 ]3 h, _$ q5 m
7.1.3  草图首选项设置 95
; o: Q, A& k5 f2 O3 d7 d7.1.4  使用草图操作过程 961 S6 x) g+ j* m3 T6 @9 D* I; r% ]
7.2  NX草图创建 97
& Q5 H$ m0 b8 C, A7.2.1  NX创建草图 977 \' H( |& ~1 I' _
7.2.2  实例:创建NX草图 981 `* Y- m& q# H3 K0 ~+ }/ Y
7.3  草绘曲线 100
7 d9 K: m  E7 i/ j4 u4 F7.3.1  草绘曲线命令 100
1 ^& O, Y: c# x- K* r6 {+ |3 v7.3.2  实例:草绘曲线 101: }' q' n3 d' z0 o3 d) f
7.4  草图约束 102
' \6 n( E1 k9 e# d0 U' ?7.4.1  草图自由度 1023 {% Z, u+ |, e2 I
7.4.2  几何约束 1032 x' L; Q8 T6 X
7.4.3  尺寸约束 105! ^  p, P2 s! e# }: _' u- p9 P
7.4.4  约束转换 107: g/ t( s6 C6 Q! C( }, x# o
7.4.5  拖曳草图对象 107
8 Y: @  M( R& B' M: U( E  K7.4.6  实例:草图约束操作 107  A2 F$ r2 s9 u
7.5  草图操作 1125 C: v! s1 O4 p# n" i5 b/ B* g
7.5.1  草图操作命令 1125 R- S" N4 L% o6 l6 ^: O
7.5.2  实例:草图操作 113
3 X8 I* y3 \( N# Z, k7.6  草图管理 115: g, J  B4 B  U0 ~4 e. H
7.6.1  草图管理命令 115
, a8 [% p4 f# |( o, @7.6.2  实例:草图管理 116
$ R2 c5 f9 [( w. z' w& X7.7  本章小结 1188 S; b7 B" H8 V6 ^
7.8  思考与练习 118
" n; {1 D- F/ z: p9 \  }8 K第8章  NX扫掠特征 119
) k' l6 p. I, g0 M: ~- B5 K8.1  扫掠特征综述 119; x; K% r7 d1 ^- h* \' X; ?& J- W
8.1.1  扫掠特征类型 1190 a3 |/ J7 c! i( f/ s8 {- Y
8.1.2  扫掠特征选项 120/ h  u; }7 `: ?* q9 x: |2 z: }8 T
8.2  拉伸特征 122& ?9 o, C! g: A, }- J: I
8.2.1  拉伸特征综述 122, I6 Z* _* r# R
8.2.2  拉伸特征操作步骤 124! X2 c* d1 L9 z9 n& x, f5 F  I
8.2.3  实例:拉伸操作 124* w2 O$ ~- d3 G  \
8.3  回转特征 1272 `3 x" ]; Y) i; Q
8.3.1  回转特征综述 127; T* k5 v, |. }/ k
8.3.2  回转特征操作步骤 128
, c8 a; o# N0 t, K( a8.3.3  实例:回转特征操作 128% j6 c4 X2 d/ M! ]
8.4  沿引导线扫掠特征 130
9 i' f. A, `8 D. Z8.4.1  沿引导线扫掠特征综述 130+ g9 `* t  ~& G; e5 A. {- A8 _
8.4.2  沿引导线扫掠特征操作步骤 131+ v; R8 ^3 s' q/ n+ `, U3 U
8.4.3  实例:沿引导线扫掠特征操作 1322 `! s: z& ]2 i
8.5  本章小结 133/ x# q# y/ T! ]' L! h
8.6  思考与练习 133) s: z; z3 B' y. [- ], o2 U
章  NX成型特征 1343 n' Y- p$ Y$ L" _8 }9 r% S+ H
9.1  成型特征综述 1357 l: y. p  X% W7 k5 X% |, w; K! u" ~
9.1.1  成型特征类型 135
6 o5 z9 B! w% M3 v& X) N4 ]9.1.2  成型特征安放表面 136) c* i  s3 p" O5 @
9.1.3  标准成型特征的定位 136
" u% f: F( i& }) M9.1.4  建立标准成型特征的通用步骤 138
$ C. D$ m0 h6 i$ J$ s9.2  孔特征 138# {  m/ p! `/ T* E7 d. n3 I
9.2.1  孔综述 1386 I( G# A- i3 N
9.2.2  建立孔特征的通用步骤 140
( H6 \, A( O3 U, |7 f7 O* |9.2.3  编辑孔特征 1419 t& c: E, I) ]7 R
9.2.4  实例:孔操作 141, D6 Q) J# E/ S  _9 N
9.3  凸台特征 147# J+ T. Z- w4 ]/ m8 _
9.3.1  凸台综述 147
( ]" {0 n9 x1 |5 U6 k9.3.2  编辑凸台特征参数 147, R5 A1 C2 g, c- E
9.3.3  编辑凸台特征位置 148
! E- [6 T) I; D9.3.4  实例:凸台操作 148
9 ^! h# v1 @5 O2 J9.4  垫块特征 151) g' f9 P4 G  v* a0 A
9.4.1  垫块综述 1519 F( [4 f5 w4 ~1 o; n6 U6 |
9.4.2  编辑矩形垫块特征参数 151
( n1 [, K2 C  I9.4.3  编辑矩形垫块特征位置 152
) D: s0 _7 B4 x, J9.4.4  实例:矩形垫块操作 152
  Y3 z7 a9 T  g/ e9.4.5  常规垫块 1565 m' {9 ^) g# O9 M
9.5  腔体特征 160
" y+ f& V5 H; b& r9 b! u9.5.1  腔体综述 160
2 R/ Y; n- a; x; W& G4 ]: E0 L9.5.2  编辑矩形腔体特征参数 162
  M: V- F4 j" e4 D9.5.3  编辑矩形腔体特征位置 162
* V3 E7 I# i. {) A" T# k9.5.4  实例:腔体操作 162
! W" u. n8 c+ U- ]9.6  键槽特征 166" |: y+ X! e) w$ w8 x  c- L% O
9.6.1  键槽综述 166% T0 E1 u2 R( u7 C  d
9.6.2  键槽类型 167. R+ [7 U# x- C" p- b/ x9 U7 A* ~
9.6.3  编辑键槽特征参数 169
2 n9 z: U! e  d9.6.4  编辑键槽特征位置 169+ D8 }& \  N/ {" q
9.6.5  实例:键槽操作 169
7 T; S, d- j2 B! c* I' L- W. z9.7  沟槽特征 1728 @6 c4 w, B9 a) [
9.7.1  沟槽综述 172
5 U. M4 p& l( I9.7.2  沟槽类型 172
7 \6 f) j' ]* t9.7.3  编辑沟槽特征参数 1743 g% G' X( E) n
9.7.4  编辑沟槽位置参数 174
; J, L6 p7 |# x3 k/ F* H9.7.5  实例:沟槽操作 1745 E  ?' y- |# A1 L1 m4 g- |7 h0 m/ ?
9.8  螺纹特征 176) p3 Y) A: Y; O' p: o# u* d/ I8 ]
9.8.1  螺纹综述 176
4 ]! o3 F& m' b9.8.2  螺纹参数 177% m0 ~+ f- j' e8 M
9.8.3  编辑螺纹特征参数 177
" P* p2 ~. ~: q8 J+ D# A) y9.8.4  实例:螺纹操作 178* ^: r- y3 P( x6 P: ?( }
9.9  三角形加强筋特征 180
& c4 p6 D5 n, l! n2 M. t9.9.1  三角形加强筋综述 180% F3 M& M2 {/ v' `. C: T
9.9.2  三角形加强筋参数 180* v" ]- q( v+ x3 ]
9.9.3  编辑三角形加强筋特征参数 181
) c2 ?; U1 @# z+ U! F; u$ Y: Y9.9.4  实例:三角形加强筋操作 1812 d9 z% K: o, M& y% ]* N
9.10  凸起特征 182
4 [; ]6 P& U) a1 e8 Q9.10.1  凸起综述 182% K% |% G8 [4 x7 v" q  E
9.10.2  编辑凸起特征参数 183
) B  Q" l, A0 n1 X9 ]) i9.10.3  实例:凸起操作 1833 J1 O" E  t2 k0 P8 U) t8 D* t
9.11  偏置凸起特征 184
. X9 M4 _+ x9 ^. {% ~9 z8 u) X9.11.1  偏置凸起综述 1841 ^5 h( g/ b9 j! j9 \5 e5 T2 M5 ~
9.11.2  编辑偏置凸起特征参数 184  x. H4 z% w% i( W
9.11.3  实例:偏置凸起操作 1856 o& a1 G6 @: v; J& X
9.12  用户自定义特征 186
) }+ a2 _3 o8 O1 ?# N6 a) y$ \( o9.12.1  用户自定义特征综述 186
3 i( X. N$ S) f( l5 l- l) Z* i5 g9.12.2  创建用户自定义特征 1878 ^, O5 L0 ~& S% |# q6 F% v# h
9.12.3  重新定义用户自定义特征 1884 h8 ]5 J# A  a( g/ Z
9.12.4  添加用户自定义特征到模型 188" v; \" D- \& h( `/ q0 |
9.12.5  编辑用户自定义特征 1881 o; g" C; i( c% {0 o
9.12.6  替换用户自定义特征 189% X; d; U( O" T: k* s
9.12.7  实例:用户自定义特征操作 189
7 Y/ X7 s1 |4 A* _' Z9.13  本章小结 195" S' N! f/ _& V4 s% X- Z9 w
9.14  思考与练习 195
3 C* G( j! g' [/ K0 X4 @! q; u+ n2 f第10章  NX特征操作 196
6 Z2 I  f  ]) g$ }10.1  NX特征操作综述 196
' ], o1 |3 v$ _$ o5 C10.2  细节特征操作 197+ J* Q3 S0 Q3 U9 c4 n9 ?
10.2.1  边倒圆操作 198
$ O5 k. q% K# m10.2.2  边缘倒角操作 201) B2 J1 B7 M- u* n
10.2.3  桥接特征操作 203; N& l2 e3 ~: ], P$ `( J% n$ K
10.2.4  拔模特征操作 2055 }( a/ @* M  ^, a9 t
10.2.5  拔模体特征操作 210
9 H& A' \) V: Z1 Y. `2 L) u10.3  关联复制特征操作 213  p- W$ n3 a) }7 u5 n1 H7 o" s
10.3.1  关联复制特征操作综述 213
. U5 }2 E: w& T% Q, i10.3.2  实例特征 2148 a0 T; f0 c4 }
10.3.3  生成实例几何体特征 2221 X$ y: X5 L- ~7 S& l4 B
10.3.4  镜像特征 225
- D9 g" \, F6 {) `9 x! r10.3.5  镜像体 227: \  u# _  D) S' ~' Y1 G; w
10.4  修剪特征操作 229
4 X. k4 R6 U) y" T8 V6 \10.4.1  修剪特征操作综述 229
" Y! O( f% R- @, [  @* W$ C/ I10.4.2  修剪体 229
7 R7 S& r- E3 W- f% W10.4.3  分割面 232' b8 X2 c" X, u% l$ g
10.5  偏置与缩放特征操作 234
& T/ f+ H$ q: v2 k1 o, u% W9 C: q+ }10.5.1  偏置与缩放特征操作综述 234
# s; I/ P# V  v& O- h6 ^10.5.2  抽壳 234' y: m3 D* d- Z" Q6 G7 q, t7 Z
10.6  本章小结 237
0 y; Z# m; f6 @2 T/ ?  ~! W10.7  思考与练习 2375 L' [% i/ Y7 K+ k2 H1 j1 j
第11章  NX表达式 2395 F% T+ Q+ x5 F, P; a! T
11.1  NX表达式综述 239% n8 B) r6 T3 `& ^8 g6 X$ Q
11.2  表达式的建立 240: V# y: v- [! v8 z
11.3  表达式运算 241
$ r. ^  ~5 ?8 ]11.3.1  函数表达式 241# K3 O9 T5 A1 G8 v6 ^; R
11.3.2  测量表达式 2413 |, W+ j8 V# N
11.3.3  引用表达式 242* L. q* E7 v, r9 b; ^+ [9 d) a" T8 x
11.3.4  条件表达式 242$ d9 z/ F/ T( M% _
11.3.5  布尔操作表达式 243- x8 B8 n- F+ h) C1 l1 O. L2 |; X
11.3.6  通过表达式抑制特征 2437 o; a! A7 a  [' O! n
11.3.7  部件间表达式 243. ]; g5 f( {$ k/ b4 N( G
11.3.8  实例:表达式操作 244
& m& t% K' c  f5 F' W9 b11.4  本章小结 247% W' h6 E; N- e  ?* s1 Y$ C
11.5  思考与练习 247; L3 x, n! g$ z' T  U; p! U# N0 t+ o6 Q
第12章  NX装配建模 249) u5 b9 |" e5 o: W$ r
12.1  NX装配 249
7 v+ }2 h! d" N1 D12.1.1  NX装配综述 2495 Q- @+ a, Z% Y
12.1.2  NX装配术语 250/ X/ h8 W7 n9 e6 b/ a: }
12.2  装配导航器 252; m5 |/ l/ E* {8 p
12.2.1  装配导航器综述 252& [4 w, J- s  J3 g; |
12.2.2  装配导航器快捷菜单 254
& b3 `8 v- J+ y* q; R" l% n" P12.2.3  装配导航器配置 255
& J4 p3 I; Q! L& v. N* h0 y7 _12.3  装配加载选项 256- ]' k1 v8 R/ T' o: H( z$ s5 G
12.4  装配引用集 257
& U5 h0 }/ \& C3 N! F12.4.1  引用集综述 257
% _1 \' f7 V3 {12.4.2  创建引用集 259
! L: V* `- Q! l! ?12.4.3  替换引用集 259
4 [8 {" \+ t9 T12.4.4  实例:引用集操作 260
8 @; o; ~' P. t. S12.5  装配约束 262
/ s( m$ S( K9 P  a' Y) _12.5.1  装配约束综述 2628 x" ~) N) f, P& w# V  ^, ~/ D
12.5.2  装配约束类型 263. _0 P( ^( v& Y/ y% y3 K! f
12.5.3  实例:装配约束操作 263
$ G* f% K, R7 q- N12.6  装配设计方法 269! w) S1 I$ t7 |% F5 k
12.6.1  由底向上装配 269
5 n' k3 k7 p: F; Z12.6.2  由顶至下装配 2745 H, e+ H3 q: n' c& V8 m$ q8 g
12.7  组件阵列 277
9 [* z# ]1 {  x) A12.7.1  组件阵列综述 277" {* h" y8 P! z' N
12.7.2  组件阵列类型 278' v. L! t) W& e1 P, e
12.8  爆炸图 280' A6 q/ h! M, q( ?( H) h: W" P
12.8.1  爆炸图综述 2806 _3 C+ b) Y# e2 Y
12.8.2  爆炸图操作 281
5 \/ c$ o$ o4 y( H+ \. ]" `4 n* W$ G6 Y12.8.3  实例:爆炸图操作 281
. n9 [+ K/ h4 V* i! t' e2 B12.9  本章小结 284- Z9 v. ~) n7 G4 o0 z
12.10  思考与练习 284
8 _8 I* l$ k! I/ y5 r( @8 S第13章  NX工程制图 286
2 T2 z2 B6 K9 [$ W( b1 q* {6 I13.1  NX工程制图 2864 E8 ]" ^+ d' |" r+ O7 B8 J
13.1.1  NX工程制图综述 286$ T) f, z+ ], x( [
13.1.2  工程制图应用工具条 288
( I+ S4 l) S. y' K* W+ I9 x13.2  工程制图首选项 290
  A$ L1 `  f( h; k5 i& W13.3  工程图纸管理 292
% G% A8 W4 i8 e( L  ~, H13.4  添加视图 297
1 f1 V8 m( D) x* J/ a- m% n  V13.4.1  基本视图 298! V# p; F: n& ~
13.4.2  图纸视图 298
; [" m! X8 R2 B* r13.4.3  投影视图 299) {& u9 e/ k1 x9 b* }4 K) t3 S
13.4.4  局部放大图 300
8 l) }4 n7 n$ V+ V+ k! d13.4.5  标准视图 301- D  }0 j6 D4 Y% [
13.4.6  实例:添加视图操作 302' ~/ P, \" K5 b6 ^6 Q
13.5  创建剖视图 305
' _8 y% W! p' R8 D. n13.5.1  剖视图综述 3057 i, ^, c( v1 b  O% ]( e! d3 W
13.5.2  剖视图 306
: V, s- l& b+ m* l& Q. z13.5.3  半剖视图 307% k. S5 N0 u8 }2 S; p
13.5.4  旋转剖视图 3076 v4 U$ I/ ?" f6 r
13.5.5  局部剖视图 308
: x8 i* H! Y3 w13.5.6  创建剖视图 308- g: D5 N' s9 x
13.6  视图管理操作 3163 f! F" i/ d+ [( K  t; B  |
13.6.1  移动/复制视图 316
6 ?. f) D' t3 K& s# e13.6.2  对齐视图 317
- d9 [) [% E, U$ r& ^. t4 |9 x13.6.3  视图边界 318% N: ?! H2 t8 w8 M- p2 Z1 b
13.6.4  编辑样式 318# n/ D, z2 O+ @) I8 q/ t" s$ V: c
13.6.5  编辑截面线 3199 m# M! z& t9 q: w' F# W
13.6.6  视图相关编辑 320
2 H) d6 ^" U7 r13.6.7  实例:视图管理操作 321
7 S3 b$ y. W6 n! x0 h8 Q9 _13.7  添加制图辅助 325) Z9 b: N0 U1 C+ O
13.7.1  添加实用符号 325! D5 \7 ^9 e0 w+ W) x5 O& ]
13.7.2  尺寸标注 327
- g( E& T; z6 C6 A: X; e6 U13.7.3  添加注释 329
0 ^+ x$ w. Y7 c. P# B$ M13.7.4  添加基准特征符号 329; y1 O& i+ r1 |* ]) p1 e
13.7.5  添加特征控制框 331! u5 ^+ T/ C. V, H) M
13.7.6  添加基准目标 331
$ f  x" ]5 d7 ^7 n0 z13.7.7  添加表面粗糙度符号 332
' a  p- ]! g8 ?, f7 E% B: |: v/ A13.7.8  添加焊接符号 333' v5 u* z) ]& O* y& R1 D) @
13.7.9  实例:添加制图辅助操作 334  _+ i4 @2 M0 U6 v, Q4 c# x/ [
13.8  本章小结 3412 X" N3 p8 @* w8 @4 r
13.9  思考与练习 341
3 T& v1 t* i* Z+ R7 u参考文献 342( M3 X" w& O8 Y, L. {2 ^
致谢 3430 Y, B+ C$ n+ n6 ]! t, @) @% z5 J4 P$ P
: h; Z5 {2 W( ^& D! Y: ~

) ?) U( Z$ V, i# s7 X+ ~
# |6 ?4 e! M5 [: O* `
. ~  V8 t, X+ y: \+ L篇章节选
% K5 B) ?* Q* G2 p" R7 q3 J3 S4 P- Z; j# T     第1章  NX综述; |6 f2 {9 ~, \
  
& A5 _- f3 g) I   NX介绍* M+ s+ U" z% e' c- R
   NX应用模块
6 ]7 ]/ F4 P4 G( [6 c0 X! X   NX实体建模
1 T# ^5 u" v5 `" K: K) h   NX复合建模1 ~0 ]1 t4 M& e! O+ W. t
   NX建模模式
' w; l! H$ N' s. [0 j   创建NX实体模型实例
. s/ u9 d( q/ I- f, `# @- Y/ w  
& d) U8 f; Y# ?' I* F  本章通过对NX应用模块、实体建模、复合建模、建模模式的介绍以及使用NX创建一个实体模型,初步了解利用NX工具软件开发产品的整个过程。4 ?; f4 Q- V8 o( o" a
    1.1  NX介绍: @6 M9 T. _# C% E  [) G
  作为全球业界领先的数字化产品开发的完整解决方案,NX 软件提供了集成的、高性能的设计、模拟仿真、文档处理、工装模具和制造功能。应用 NX,企业可以显著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通过产品和流程知识的协调应用提高创新能力。; ?1 K1 Z- z. H" Y2 _4 q0 l
  NX以高性能的数字化产品开发解决方案把从设计到制造流程的各个方面集成到一起,提高了创新能力。它建立在一个开放、先进的技术基础之上,为在所有产品开发门类中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NX不是简单地将CAD、CAM和CAE应用程序集成到一起,而是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产品开发解决方案,其威力远远大于各组件之和。在要求以低成本及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商业环境中,NX提供了具有先进功能的工具和技术,使用户能够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帮助用户实现如下目标:* }5 k* L0 H+ N) D
  (1)缩短推向市场的时间。NX具有经过验证的高性能自动化能力,可以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加速产品开发。所有NX应用程序都在一个统一的产品定义环境中工作,具有内置的协同和工程流程管理功能。这一集成的解决方案确保了产品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取得快速的进展。
$ [8 j$ b: N, Y% ^  (2)提高生产效率。NX以其先进的技术、易用的特性和重用的功能极大地改进了工作流程效率,从而使生产效率成倍提高。NX中的高性能CAD、CAM和CAE工具有助于使用一流的功能优化所有开发流程。NX还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数据、模型、特性和流程知识,实现更大的生产效率提高。
% q- o* A+ a2 s4 m* Q  L6 y  (3)生产出更多的创新产品。凭借集成、动态关联的应用程序,NX能够更迅速地引入可满足客户要求的技术和产品特性,可以快速探索产品配置、选项和变体。NX使许多耗时的常规任务实现了自动化,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用于创新。' K% Y$ @1 U7 [  F
  (4)提高流程效率。NX根据近二十万客户的使用经验进行了细致调整,旨在改进产品开发流程和工作流的效率。它利用业界最佳实践和各企业的专有知识,将重复的工作自动化,减少失误和返工,并消除流程延迟。
7 {5 l) W+ R% H4 o  (5)降低成本。通过在整个开发周期中将重复的工作自动化,NX能减少总体时间和人工成本。仿真与验证工具可及时发现会造成高昂代价的错误,减少返工和实际原型的制作费用。
/ I8 Y: c6 ]6 H9 O0 h2 V  (6)提高产品质量。使用NX能够在客户要求及性能要求的引导下开展产品开发流程,确保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先进的仿真工具有助于在开发过程中及早纠正质量、性能和工艺可行性等方面的问题。
; g' d; L2 }% ?& m0 |; s    1.2  NX应用模块
2 b6 I5 @/ r$ ~# a/ X# {+ S* ?  NX是CAD/CAM/CAE应用模块的集成套件,这些应用模块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加工、仿真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过程。- ~1 h3 K7 {3 k/ b
    1.2.1  建模+ B" W4 s3 ]9 [0 x; X$ \- u
  使用建模应用模块来创建和编辑部件几何体,通过在模型中添加特征来创建实体模型,如图1-1所示。
+ o) j' T( C6 |& K! ]; G  ^* ]  k  ! j" q8 z6 k7 S$ r
  图1-1  建模应用模块0 K: B) `9 j% Z4 T- X
    : o2 l" M& q4 ]& }# w1 l
1.2.2  装配5 H- w; ~1 Q! @2 o; n
  使用装配应用模块,通过向装配添加组件来创建产品的层次结构,如图1-2所示。
! \# i# f* `1 {$ Y9 ]  |, x  
: }% S% v- _9 g7 H8 J* `8 y  图1-2  装配应用模块; T7 G3 W5 L# W
    1.2.3  PMI(产品和加工信息)
9 }9 m1 O! E+ Y' N. Q" s; i6 F  使用PMI(产品和加工信息)应用模块,可为模型添加3D标注信息,如图1-3所示。' d6 f4 X, T7 P% }# V) M
  * x; e9 g+ R$ U! P
  图1-3  PMI应用模块
5 Q9 [0 W, x( C( R( F6 q' x    1.2.4  制图
# n4 w' z+ Q. }9 Y2 Y7 Q5 W  使用制图应用模块可创建最终设计的2D文档,如图1-4所示。; G% ^' t+ b+ X# I# ]* f
  
$ i0 m, s: q: I  图1-4  制图应用模块( l* h$ O$ N$ e1 t7 C1 ~8 q
    1.2.5  加工
) d2 l' f# |3 X% I  使用加工应用模块可创建 NC(数控)刀轨,如图1-5所示。8 F' I  L$ n: X2 T/ a0 V
  * K1 s5 I& Y  x% N! d
  图1-5  加工应用模块
- Y8 K* x$ K  h* D- J    1.2.6  设计仿真
0 X! v9 N- v: c* P' {, U/ k  使用设计仿真应用模块,可计算有限元模型上的结构变形和应力,如图1-6所示,对某产品创建了有限元网格,施加了载荷,并且对模型求解,从而计算出应力和挠曲。
; @/ P0 X) v2 i  U: ?  , J  I( `  i7 G$ L5 D! D' v
  图1-6  设计仿真应用模块
$ n) H- ~9 c& o; k* ~8 a    1.3  NX实体建模1 o& p9 }& e# ?" u: ^
  NX建模应用提供了一个实体建模系统,帮助用户实现快速概念设计。利用该系统可以交互地建立与编辑复杂的、逼真的实体模型,通过直接编辑它们的尺寸或使用其他构造技术可以改变和更新实体模型。1 g6 q4 m& Q; H# L: l
  NX基于特征的建模过程仿真零件的加工过程。
  f/ o6 Q' T' U. b. y2 p7 |   1.创建模型的实体毛坯
5 E* c1 |5 [1 q- w  绘制一草图,并标注曲线外形尺寸,然后利用拉伸或旋转体功能进行扫掠创建一实体毛坯。& `+ \  @7 E/ B) y) q% Y
  NX 的设计特征功能提供了基于WCS 直接生成解析形状的块、柱、锥、球等体素特征的能力,是创建实体毛坯的另一种方法。
: O7 Z6 ?4 Z7 d! Q   2.创建模型的实体粗略结构
8 L$ O" v9 h0 _# r& }8 I: a1 F6 k6 o$ t  NX的体素特征也可根据已存实体创建,然后通过布尔运算来仿真在实体毛坯上移除或添加材料的加工,创建模型的实体粗略结构。: ]( H1 R/ S- o' u* w* ]
  NX的设计特征功能提供了在实体毛坯上生成各种类型的孔、型腔、凸台与凸垫等特征的能力,以仿真在实体毛坯上移除或添加材料的加工,从而创建模型的实体粗略结构。% S4 P/ o* K: r' ^
   3.完成模型的实体精细结构8 Z9 B5 ^5 [' E  u9 U- \
  NX的细节特征功能提供了在实体上创建边缘倒圆、边缘倒角、面倒圆、拔模与体拔模等特征的能力;NX的偏置与比例功能提供了片体增厚与实体挖空的能力,最后完成模型的实体精细结构设计。# @6 n% B8 E' ?
1.4  NX复合建模3 e# j6 @' ~' p" |) |
  NX的复合建模包括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传统的显式建模及独特的能够处理任何几何模型的同步建模。
7 X0 q: c4 m: M# W! `' F  利用参数化、基于特征的CAD建模功能,设计人员能够从一个基础形状开始,利用共用的机械产品特征(如孔、凸台、切口和圆角等)快速地创建实体模型。基于特征的建模方法将根据设计人员选择的特征参数值,在模型元件中自动地执行细节操作。' j7 M3 h# v. B* h6 U
  通过在设计前期捕捉设计意图,参数化建模使设计修改得以加速,可以很容易、很直观地用尺寸驱动的技术来进行设计变更。, W3 S0 M1 u, E9 @; e0 O
  NX不限于参数化实体建模,还包括一个显式定义线框、曲面和实体几何体的完整系统。通过这些传统的建模工具,设计人员能够用一系列不受限制的操作来处理二维或三维几何体,包括:曲线和样条定义;扫掠、旋转和放样后的实体;求和、求减和求交实体的布尔操作;通过一个曲线或点网格实现的精密曲面建模。在NX中,总是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实现一个产品的几何形状定义。2 R' q7 T8 N3 b4 L
    1.5  NX建模模式) K% E8 r) w) d& N7 u" K
  NX建模模式有以下两种:
$ l: E+ m8 [0 J# o. n6 s9 ]' }   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History Mode)。2 ?4 E; f9 m: f& O" s4 m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History-Free Mode)。. V* C# Z' x) Z; r: }" _
   1.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5 b$ w% ]( b" S% [  \5 @
  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利用显示在部件导航器中的有时序的特征线性树来建立与编辑模型。这是传统的基于历史的特征建模模式,也是在NX中进行设计的主要模式。
- W6 \8 r" _% _  此模式对创新产品中的部件设计是有用的;对利用基于导入草图及特征内的设计意图、预定义的参数和用建模时序去修改设计的部件,也是有用的。
- [7 T; \& ?2 U/ S; I  如图1-7所示的六角螺母的建模模式便是基于历史的模式,它是一相关参数化模型。
5 D- K8 U& K6 l  4 v% `& n) b$ H' N  Y6 G/ L
  图1-7  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示例9 u& H' {) ^& q( U" J
  提示:本书中的实体建模主要介绍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
) q$ U; T: S% c$ {: Q# l   2.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9 s- j: @* ~7 u- T/ I/ U
  此模式是一种没有线性历史的设计方法,设计改变仅强调修改模型的当前状态,并用同步关系维护存在于模型中的几何条件。在几何构建或修改期间,特征操作历史不被保存,没有对特征建立时间表的依赖。7 Z9 F" B" p5 F9 a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为用户提供了除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以外的另一全新建模模式,使用户可在一个更简单、更开放的环境中快速设计与修改。
! S6 ?  J+ J& b! v8 s   不限制模型到一特征操作时间表。) P' V. m, g1 ]' l+ t; s# v3 {( H
   用户修改任一模型时使用同步建模命令,不用去管它的由来、相关性或它是怎样建立的。: m! d8 D' y1 C9 n
   因为没有特征操作时间表,所以也没有特征回放。
- E. \3 Q! m0 i# z  R$ E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并不意味没有特征。在此模式中,某些NX命令,如孔、倒圆、倒角和同步建模的尺寸等命令被处理为“同步特征”(Synchronous Feature),用户可以用建立它们时的相同方式对其进行编辑。随着软件后续新版本的推出,更多的同步特征将被添加进来。
4 w' |5 O! Q! M# R/ f  在独立于历史的模式中,建立与编辑模型是基于模型的当前状态,并且仅建立不依附顺序结构的同步特征,而没有一个排列好的特征顺序。
* }" m( C  \2 I4 y! n   当需要探测设计概念或无需预先计划建模步骤时,独立于历史的模式是有用的。对下游的修改(如加工),若部件模型是缺乏历史的,或者不想冒修改的风险时,它是有价值的。. s2 d: ]4 o7 Q7 h9 C/ J
  如图1-8所示的模型的建模模式是独立于历史的模式,它利用同步建模技术添加了一个线性尺寸约束,从而改变了两同轴柱面与顶面的位置。9 Z2 y/ E; n. i) A
  ! N  p# {9 q+ F0 C4 U0 r
  图1-8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示例
! O! e0 M3 A0 y5 k& s0 M   3.使用同步技术的同步建模  t& f% }* T- c$ l, M" R
  NX提供了独特的同步建模功能,使设计人员能够改动模型,而不用管这些模型来自哪里、创建这些模型所使用的技术,也不用管是原生的NX参数化、非参数化模型,还是从其他CAD系统导入的模型。利用直接处理任何模型的能力,NX节约了浪费在重新建造或转换几何模型上的时间。使用同步建模,设计人员能够继续使用参数化特征,但却不再受特征历史的限制。
; j3 X1 f: z- g6 t  V! p    
; K' _  C! [- `1.6  使用NX创建一个实体模型实例
6 ]0 C7 p" F+ J4 m. m  下面来看一个设计实例,如图1-9、图1-10和图1-11所示。首先建立一个草图的曲线外形,然后扫掠或旋转这些曲线创建一个复杂的实体,最后通过添加孔、倒角等设计特征与细节特征完成部件模型。
5 A8 p% p  p3 U" D  ) A# i$ U  E; w/ X
  图1-9  旋转草图
% y! u0 l" D1 C5 C  
4 |6 j8 f4 F) `  图1-10  建立孔特征与引用
1 z  y! N; l: |. v  H  
" o5 r* K) z, ]( @: S0 d  图1-11  完成的部件模型
% G2 N. r4 h/ j( F8 Q4 s    1.7  本 章 小 结
5 b4 ~# h' _' j  v5 \# N  本章介绍了NX应用模块、实体建模、复合建模、建模模式以及使用NX创建一个实体模型,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能初步了解NX工具软件支持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
0 w( p! O5 \: R6 F5 C; O2 n6 m    1.8  思考与练习: O6 _6 R- y& n' A" p
  1.NX应用模块有哪些?& l  u# i4 L: F, p5 }3 j
  2.NX建模模式有哪些?. {) p8 b; n9 e/ e- V$ e1 q2 L) B* ~  V
  3.简述NX实体建模过程。$ k$ r  R& j8 K" m. N
  " g- a8 R# z# i9 C% j8 ^0 M
  
" s8 K! W/ R/ t, z7 L) V$ _  % C/ ], w- U+ w4 B' \' h
发表于 2013-11-5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谢谢阿杜的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5-15 12:32 , Processed in 0.4193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