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9 ]& U* I. U% S
4 t( f2 u R H3 B英国心理学家塞伦·奥基夫对萨姆斯所拍照片中的“鬼脸”给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他说:“人类非常善于从毫无规律、毫无关系的事物中找出点联系,从不同的照片中发现‘鬼脸’就是这样,这种情形被称为‘空想性错视’。起初,我们在墨水点中发现各种形状,然后发现云朵呈现出不同样子,现在更是发现照片中能出现面孔。其实,根本没有鬼,只是手机像素、各种光线混合后形成的效果。” / K* h- n V/ N9 n; z
新华网专稿:科学家可能已经揭开了为什么鬼怪幽灵会在暗处出现的秘密。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我们的大脑会误导我们看到一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 1日就此播发一篇署名文章,题为《科学家“看穿”鬼怪》,要点如下:
( s$ X$ Q% p8 o& `
& N6 t( z- K K3 a 虽然还没有人对鬼怪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但神经学家已经认定,它们都是人臆想出来的。而且有了上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要解释为什么鬼怪总在“阴森恐怖”的幽暗环境中出现也并不困难了。 ) L) s1 c1 v8 r' L
, @& s$ r: y; S8 k g8 X
伦敦大学学院的李兆平(音)教授和她的同事说,我们看到的事物所处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它们会凌驾于我们眼睛所见的事实之上,甚至误导我们去想像一些东西。 . T! c0 q& \$ s5 J; k
4 Z* \6 X. t" ^3 u* P. C- R2 U( K/ | 他们惊奇地发现,相比明亮清晰的环境,一个模糊的背景对我们的所见会有更大的影响。他们认为,这也许可以解释一些抽象艺术的力量,比如我们会从印象派画作那些模糊的笔触中看出一些生动的细节。
8 a. u ]7 ]8 w4 j/ m; ?* K" h( ]; p3 Z2 x4 {
李兆平教授说:“那些画作的细节都是非常模糊的,但我觉得可能正是这种模糊性让观赏者能够充分发挥想像力去填补空白。”
7 N0 v+ f* i& a3 B# e
1 w0 O5 Z( G5 k9 ? 为了揭示环境的影响力,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小组让18位受试者盯着一个电脑黑屏看。期间每当有蜂鸣声响起时,他们就要通过按键来记录自己是否在屏幕中央看到了一个很小的模糊的灰色“目标”矩形。这个矩形并不会在每次有蜂鸣声时都出现,而且即使出现,其显示时间也只有80毫秒(一毫秒等于千分之一秒)。
% P; f ~) A8 m0 F( ^5 i M2 d2 R* [% \3 ^8 x: r7 E
李教授说:“当目标矩形出现在一列类似的灰色矩形当中,而不是一些明亮的白色矩形当中时,人们会更容易发现它。有些人甚至在它并没有出现时也记录自己看到了这个‘目标’。这是因为,在环境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在心理上也会更倾向于看到一些模糊的东西。” 0 E- U' S" z" w2 @
/ j+ X' {+ q/ U) R/ |7 s% @
李教授还说,“多年来魔术师一直在利用这种现象。你看到他们朝空中抛了一个球,接着又抛了一个,然后抛了第三个,而第三个球最后‘神秘’消失了,你会想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实际上,有时根本没有第三个球——只不过我们的大脑被当时的环境欺骗了,以为自己确实看到了三个球一个接一个地被抛到了空中。而与一般人所想正相反的是,相比明亮清晰的环境,模糊的环境反而更容易使我们的主观臆断凌驾于事实之上。” / V9 n5 g- `. M+ n8 N
9 F+ {8 }# W* Q3 ]4 [3 C! K3 `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怪物总喜欢在阴暗处出现。“在阴暗处许多东西看起来都是模糊的,这样就容易引发人们的想像去填补空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