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引言
; k. I2 e8 g1 \7 j* C& \ O8 |2 I. Y7 X1 Z/ v1 z3 [
高性能的五轴数控铣加工中心,数控系统都具有空间坐标系旋转以及斜面刀具补偿功能,从而为一些需斜面加工且加工精度比较高的零件加工提供了可能。在斜面上加工时,由于坐标系在空间发生变化,加工程序编制困难,需突破常规的编程思维模式进行编程,而且对程序进行特别处理,本篇结合型号产品的实际加工来讨论此问题。- S: [/ r- P3 H* \+ V, e2 P- H3 n
$ r. d7 q. F0 E# I2 H, e; Q- W
在型号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此类零件,需在斜面上进行打孔、镗孔、铣削形状,或者在同一次装夹中需要在不同方向和不同斜度的若干斜面上加工,且每个斜面间有较高的形位公差要求。常规的加工此类零件的方法是扳动床头、转动工作台面或者使用组合夹具,若加工方向或者加工位置不同则需要二次装夹,重新找正,加工过程异常繁琐,由于装夹定位和机床本身的限制,无法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如在T××的台体加工中,斜面上的孔系较多,且异形面不好装夹,定位基准不好,多次装夹造成误差积累,有时孔的边距误差超过了1mm。
2 D- A# M, A; @* k7 W1 r3 z9 O4 `. a, A# o! Q; u2 D. k: M1 {
2、斜面加工工艺分析及解决方案
s& G% I8 |6 ]0 R3 ]$ ^' W* r, L
5 u1 V' r9 D$ T 为解决此种零件的加工问题,通过不断摸索和工艺方法的不断改进,并结合工厂现有机床,后选用五轴数控铣加工中心来解决此问题。所选机床为五轴五连动,除3个线性轴外,还带回转工作台(C轴:-360°~360°)和摆头(B轴:0°~110°)两个回转轴,采用控制系统为FANUC160i,具有空间坐标系旋转和斜面刀具补偿功能。机床运动简图如下:: D9 o5 y" d. @& ^: n: a& n
4 e* z0 W) \3 Q/ U7 o+ _1 H. t( l
. S, C4 A0 I0 [# }7 b' P3 P
; l$ x: Q- H) o @1 r" ~/ A1 F
; e. A( j6 R/ w- V$ S3 d: x
从实现斜面加工的角度来看,在一次装夹中可完成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多个斜面的打孔、镗孔、攻丝、铣削等多种加工的需要。减少了装夹次数,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 f9 r2 A9 C1 d( f# g( F6 C' }) f
以长三系列某基座类零件的窗口加工为例,零件如下图所示:要加工此窗口,可以看出,机床应该完成一个在XZ、YZ平面上2轴联动的插补和一个主轴的摆头动作。因为要使刀具和加工面垂直,必须使主轴完成一个摆头动作,有摆头,就牵扯到摆长等一系列的多轴加工问题。因此要使用多轴程序的编制手段来完成,编程和机床调试难度大,给程序编制者和机床操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保证机床安全等方面的因素,需模拟加工过程,多次空切,确保程序无误,才能进行正式加工。此外,多轴的程序算法相当复杂,需考虑摆长等因素的影响,针对某一机床必须有特定的后处理,但后处理往往因为算法和控制位置的不同,以及计算稳定性方面的影响,经过软件后处理所得的程序在控制精度方面常常难以满足零件图纸精度的要求。, S$ ~* ?# q2 Y# N$ h7 }/ i; j
, X* X: o& e2 C) U
7 k/ J/ |6 J& y9 H# e8 c* ] W: F! o$ {; d1 d' I
分析可看出,造成编程难度增加的直接原因是斜面的出现,因此,如果可以使加工平面与斜面重合,那么此类问题就转化为一个两轴半加工的编程问题,编程难度大大降低。因此,可以想到,首先使用机床的坐标系转换功能(G68指令)来使加工平面与斜面重合,第二使用刀具长度补偿指令(G432),在斜面的垂直方向加上刀长,经过以上处理后,使斜面加工问题转化为平面加工来解决,从而编程难度大大降低。若同时需要加工多个斜面时,只需转动C轴到C0(工作台的零位,该零位方向与主轴摆动方向相同),再通过旋转坐标系和加刀长来实现加工。如果加工形状比较简单,通过手工便可以完成编程工作。从而使得在数控机床一次装夹中,实现在多个斜面、多个工位、多次换刀的加工变成可能。
! f% B/ }! e9 x6 Q8 U" W
" B: A9 L; Z$ M& I* V- h[ 本帖最后由 江边鸟 于 2008-10-7 20:1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