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 k, ^ v* I U' C0 m( L回弹对于汽车冲压件来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现阶段仅用软件分析理论回弹补偿量,在产品上增加加强筋控制回弹,但这样却不能完全控制回弹,还需要在模具调试阶段弥补分析回弹补偿量的不足,增加整形工序。 目前,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使得汽车白车身上高强度零件越来越多,而高强度冲压件最容易发生回弹现象,回弹是冲压件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前期开发设计至后期生产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着整车搭配。 为减轻汽车的重量并增强汽车结构的安全性,国外汽车厂越来越多地采用特殊金属材料(如铝合金板、镁合金板、高强度钢板及双相钢板等)来制造白车身。在国外汽车厂的白车身制造中,非普通钢板的使用率已达80%左右,而其中应用最多的是高强度钢。 本文主要介绍影响冲压件回弹的因素、具有代表性的冲压件回弹控制方法以及回弹制件的开发流程。 冲压件回弹的影响因素 1. 材料性能 在白车身上有不同强度的冲压件,从普通板材到高强板,不同板材有着不同的屈服强度,板材的屈服强度越高,就越容易出现回弹现象。 2. 材料厚度 在成形过程中,板料厚度对弯曲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板料厚度增加,回弹现象会逐渐减少,这是因为随着板料厚度增加,参与塑性变形材料增加,进而弹性回复变形也增加,因此,回弹变小。 3. 零件形状 不同形状的零件回弹差异很大,形状复杂的零件一般都会增加一序整形,防止成形不到位出现回弹现象,而更有一部分特殊形状零件比较容易出现回弹现象,如U型零部件,在分析成形过程中,必须考虑回弹补偿事宜。 4. 零件压边力 压边力冲压成形过程是一项重要的工艺措施,通过不断优化压边力,可以调整材料流动方向,改善材料内部应力分布。压边力增大可以使零件拉延更加充分,特别是零件侧壁与R角位置,如果成形充分,会使内外应力差减少,从而使回弹减小。 5. 拉延筋 拉延筋在当今工艺中应用较为广泛,合理的设置拉延的位置,能够有效地改变材料流动方向及有效分配压料面上的进料阻力,从而提高材料成形性,在容易出现回弹的零件上设置拉延筋,会使零件成形更充分,应力分布更均匀,从而回弹减小。 冲压件回弹控制方法 减少或消除回弹最佳的时机是在产品设计和模具开发阶段。借助分析,准确预测回弹量,对产品设计和工艺进行优化,利用产品形状、工艺和补偿来减少回弹。而在模具调试阶段,必须严格按照工艺分析的指导来试模。与普通SE分析比较,回弹的分析和矫正的工作量增加了30%~50%,但却可以大大缩短模具调试周期。 回弹是与拉延成形过程紧密相关的。在不同的拉延条件下(吨位、行程及进料量等),虽然冲压件都没有成形问题,但在切边后的回弹会更加明显地显现出来,回弹分析与拉延成形分析使用同样的软件,但关键是如何设置分析参数,以及对回弹结果进行有效评估。 1. U型零件回弹控制 一般U型零件都容易出现回弹,图1为某车型左/右前纵梁内板前部本体制件及在整车上搭接关系的示意图,从图1可以看出,此制件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回弹问题,图2标示出了制件回弹部位及具体的回弹量。经过反复分析,并根据其搭接关系与设计人员沟通,对制件做出更改,增加加强筋长度,在模具本身增加整形序,预定整形1~
2 |- i# y1 l' {0 M' x+ e7 G3.5 mm,具体如图3所示。工艺排序增加整形序,如图4所示,制件整个侧壁全部整形,保证制件无回弹现象发生。如图5所以,组后翻边侧冲序增加整形镶块,而且模具镶块全部用Cr12MoV材质,保证处理淬火硬度达到HRC58~62。最终确定此方案,按照此方案更改模具,现场验证成形制件无回弹现象出现。 2. 型零件回弹控制 前地板左右门槛制件开发过程中出现回弹4°现象(见图6),图6标注出了制件回弹部位及回弹多少度。根据制件回弹部位及回弹度数,做出如图7所示的对策。在工艺路线上同样增加整形4°,增加第三序整形序,同时模具整形镶块材质应用为Cr12MoV,硬度需达到HRC58~62。 3. L型零件回弹控制 某车型摆臂加强板制件L型制件,一般L形状制件均为左右对策同模开发,为防止存在侧向力,导致成形制件偏移,左右对称开发L型制件回弹整改与U型零件基本一致。 回弹制件开发流程 根据以往开发车型的经验,可以确定容易回弹制件明细(见图8),对此类制件应用如图8所示的开发流程。 结语 回弹对于汽车冲压件来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我们仅有软件分析理论回弹补偿量,在产品上增加加强筋控制回弹,但这样却不能完全控制回弹,还需要在模具调试阶段弥补分析回弹补偿量的不足,增加整形工序。目前还没有一个完美的方法根治冲压件回弹,需要我们针对冲压件回弹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
, K, u p- f( B6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