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7093|回复: 14

[分享] 推荐新书:UG NX CAE基础与实例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本信息/ |# k6 B# h# x/ W) G* X- y
作者: 朱崇高    谢福俊   
* v+ K$ i% r! }  Z3 ]/ A3 F( I  f丛书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列 , s! G/ R/ Z+ d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c1 E8 L" i: n1 ]
ISBN:9787302237693 / j1 h# c/ d) {# |9 R/ p  o
上架时间:2010-10-18 8 K- r9 e. b, A* W" G( A. x- H6 |
出版日期:2010 年10月 . T  M. h0 f  I( _( l
目录回到顶部↑第1章 高级仿真概述 1
3 Z0 ~5 b5 U% X4 o7 P1 f: h5 r1.1 高级仿真介绍 1 3 |9 Q8 {$ U0 F3 H8 R& i  d0 C
1.2 高级仿真文件结构 2
' Q$ F- o" M) t7 `+ q1.3 仿真导航器 4
0 q% l: t  _8 ^0 g6 ]- k/ ^8 q1 \1.3.1 仿真导航器节点 5 4 g; Z6 i+ R2 u0 x2 w7 k
1.3.2 仿真文件视图 5 9 |/ R, N( ~  n% K6 r3 @
1.4 高级仿真工作流程 6
$ Z# f- O( f6 Q: b6 _" J5 ?: n% H/ \1.4.1 选择工作流程 6 2 d) q, S& I  k- o/ J; M8 n2 p
1.4.2 自动工作流程和显示工作流程 7
* ]/ H; C" x4 e' C. y% S( c1.4.3 处理多个解法 7
9 c# C9 `1 ^7 O5 X7 L7 I1.4.4 处理多个仿真文件 8
1 }0 Q' H' o! O- `5 E1.5 上机指导:支架有限元仿真 8 3 ~8 G( {" ]! m. A& s' q  H
1.6 习题 14
, L5 d2 I% s, f第2章 模型准备 15 1 C8 q9 A' D7 [" u/ K
2.1 几何体理想化 15
& D+ {0 @- a/ u: f+ n$ l9 S6 Z2.1.1 几何体理想化概述 15 5 ]2 ~6 u" W/ |9 y
2.1.2 理想化几何体 16
8 Y9 |% l, |4 }  N  |& B2.1.3 移除几何特征 17 . a7 @5 H8 p9 h7 c8 w) x
2.1.4 中位面 19 . J% [8 F0 w+ J3 `
2.1.5 分割模型 19
6 o. _: v' V  h
' y1 F+ H/ X% Q+ `0 V7 y.2.1.6 缝合 20 1 H8 }; a. l  y& Z# I
2.1.7 再分割面 21 . R( B! s# E& ~/ a( j+ U
2.1.8 上机指导:移除几何特征练习 22
) U6 {8 j' J* C9 p% r4 N0 g! ~2.1.9 上机指导:网格中位面练习 23
! r; q8 x& t6 y- n1 \3 L2.2 使用nx建模工具修复几何模型 25 ) Q8 \4 y. R+ I
2.2.1 修复问题 25
) d6 ]  z; S7 \2.2.2 诊断问题 25
9 V7 v- L3 K& K6 G& \! y+ `2.2.3 修复几何模型的常用工具 26
$ l; O4 P8 B& o( g5 `9 N2.2.4 上机指导:活塞几何体修复练习 27
/ e& k3 U1 H) P4 B9 d- U! d: s2.3 习题 37 5 z1 l  |; n# ]8 a
第3章 基本网格技术 38
6 R9 U- ]0 |7 X3.1 网格基本信息 38 , ?  ^9 a! G2 V
3.1.1 网格划分概述 38
* o( S2 ~/ I5 O7 O3.1.2 网格单元大小 38 1 j: r! m7 G5 b
3.1.3 自动单元大小计算 39
1 \2 K# P, l# S( g7 H3.2 物理和材料属性 40
$ O  u  k" V$ n$ |- `, F3.2.1 材料属性 40
* }) E, y5 z+ H; l! }8 E! S6 V3 q7 W3.2.2 材料类型 41 3 @  u& Q# ^0 @( ~7 ?' d! b6 o5 N! r
3.2.3 创建和应用物理属性表 41 . q! \4 S) I, W- ]
3.3 网格捕集器 42 2 p8 c7 l8 i! D4 b) R/ V- z
3.3.1 网格捕集器概述 42 . E. j2 ~% \$ k& u. X0 a" ?
3.3.2 创建网格捕集器 42 / ~, Y0 [! j% I7 h& k/ I
3.3.3 管理网格捕集器 43 2 d8 r8 A/ ~: Y" T8 T
3.3.4 上机指导:高尔夫球杆 44
1 }* f: U! E7 M. S3.4 3d网格划分 52 2 `8 ~# V% U4 v
3.4.1 3d四面体网格概述 52 8 I: x" s* L9 A' A+ |
3.4.2 创建3d四面体网格 53
* b% A, \* X4 c' [. Z2 v  P! p. X3.4.3 3d扫描网格概述 53
3 j- d2 P) g  x3 V; B3.4.4 创建3d扫描网格 55
" x. G+ \! O. e1 ^+ G% x1 d, C2 x' X3.4.5 上机指导:3d网格划分 55
% q# D& ]6 e% n5 h$ o6 D8 n0 e3.5 2d网格划分 57 - v  Z* B; U7 |5 I
3.5.1 2d网格概述 57 * D% [- z# r5 s/ S/ l* N: \0 Y: T% A
3.5.2 创建2d自由网格 58 / M! }. @! D: u& I: x6 w5 V
3.5.3 自由映射网格 59
- f1 P% f, M* p) V* N3.5.4 2d映射网格概述 60 " o7 K' b# ?$ O9 z7 X
3.5.5 上机指导:创建2d网格 60 * p2 I" S4 I9 W  M& Q8 o
3.5.6 上机指导:创建2d映射网格 63
& ^! v- o) F- a7 i* J0 [2 m3.6 1d和0d网格划分 65   m5 F. u: z/ ?6 |7 Z# U- C4 |0 f
3.6.1 1d网格概述 65
, @7 e: b6 o7 j* g" A% [3.6.2 创建1d网格 65 5 m. H$ s2 m7 c! V; ^7 a, z* J
3.6.3 1d截面 66 ! T, D( x7 [& t2 b
3.6.4 0d网格 66
3 b7 N. f* ^# X9 R. w3.6.5 上机指导:创建1d网格 67 4 T  v7 ]5 s2 @4 O. w/ ^1 @; P- V
3.7 习题 70 ) Y& o* Q# R- U4 U3 ?
第4章 高级网格技术 71
7 n4 @5 B8 ]7 i6 c4 y% n: D( T/ W4.1 网格控制 71
# Q- t0 d$ |6 _3 H4.1.1 网格控制概述 71 , a8 H6 A# V7 Y( y7 V; A
4.1.2 网格控制密度类型 71
3 N' k) f' D' n) P2 M4.1.3 上机指导:网格控制 72
+ V: ]% m, h  b4 u4.2 1d连接 76 ' V" d$ h. H) u' S; n
4.2.1 1d连接概述 76 ( _1 P& G2 k  I/ c/ f! Q
4.2.2 边到面连接 76 8 f0 i% Z5 F0 P2 `! G
4.2.3 点到点及节点到节点连接 77 3 b% R% Y# d$ N
4.2.4 蛛网单元连接 78
3 j5 y2 o' v' e# H4.2.5 使用rbe2和rbe3蛛网单元 79 5 G% C/ N% N7 Q# f+ V8 P
4.3 网格修复 79
; c) i( [* E% _* ~4.3.1 自动修复几何体 79
% s8 ~0 {4 e# s& H: }4.3.2 塌陷边、面修复 80 " A: f! }2 p0 k& k, ?0 Y. R
4.3.3 合并边、合并面 81
7 T6 z- F  z$ T4 {4.3.4 分割边、分割面 82
0 Z" Q( q( l! \. K0 ^( ~( G4.3.5 缝合边、取消缝合 83 / N+ o! t! h0 a
4.3.6 上机指导:几何体抽取 85
$ W& U; I& Z. \: W$ b3 I$ ~9 u$ G4.3.7 上机指导:缝合练习 88
- k7 D, I% z$ L2 J! T$ i1 d4.4 习题 93
& g% f# \$ t  E) y8 R第5章 边界条件 94
; f% Z" d' V: @; e; F; S! ~+ j5.1 边界条件概述 94
( a6 H1 @& c1 `) B& d* ?1 t5.1.1 nx边界条件 94
3 O# H' p; D  v# A! c5.1.2 基于一般几何体和fem的边界条件 94
: I# G& ~, M- w8 w* i, w5.1.3 边界条件显示 95
0 X! a& V1 C1 a6 X6 C0 ~5.1.4 边界条件管理 96
3 \! t2 ^+ ~/ p: v+ N( A5.1.5 上机指导:支架的载荷和约束 96 0 j4 D4 I0 z2 H+ x- b. V- a
5.2 创建载荷 98 : s+ T# L5 `6 M& h. T3 E2 k* @+ m
5.2.1 载荷类型 98 ) f7 l3 d8 l, v1 _9 Q6 b! V
5.2.2 力载荷 100 2 F/ o. H) |/ X
5.2.3 轴承载荷 101 1 C6 {- h2 P) o0 t' I( O$ n! p
5.2.4 螺栓预载概述 103 0 ]3 f5 f% L6 a. r
5.2.5 上机指导:扳手的载荷 104
2 B3 f/ o8 S3 F( j5.2.6 上机指导:应用轴承载荷和销钉约束 106
* M4 z9 N/ x  L+ E5 r+ n! D3 x# p5.3 创建约束 109 + ?" G; O/ H0 `2 C/ z, Q5 z9 \( Y
5.3.1 约束类型 109
$ ]# W/ q1 a, z3 B* J! `6 d( h& G5.3.2 用户定义的约束 110
) K" x& k9 Z3 C5 D& _5.3.3 强迫位移约束 111
- |4 m* @; c) P/ K' B& z5.3.4 销钉约束 112 $ R) ~0 j) M4 l( B# n
5.3.5 上机指导:叶轮施加自动耦合约束 112 % E# w% y) ?+ j. T
5.4 使用边界条件中的字段 118 $ y* K* m* j& R, q9 j: ~6 e
5.4.1 使用字段定义边界条件 118 6 y; E' h  M& O: R, x4 T
5.4.2 使用字段定义力载荷幅值 118 4 y$ _% x/ [2 d% U* @1 S) \6 F  @( o
5.4.3 使用空间分布定义力载荷 119 2 F" l3 J- L! i( z+ ?+ O$ O
5.4.4 局部建模 120
1 c5 d6 e0 y, C# n' Y& _5.4.5 上机指导:塞子施加自动耦合约束 121
$ r; v9 e6 S0 [  g: r- e% y/ H4 n5.5 习题 125 ' V& d$ h3 y# I+ T3 I( S& g
第6章 后处理 126 1 g1 w. L' V% c: Y! y
6.1 后处理概述 126 7 {* H; D: k6 v$ D. O7 m
6.1.1 后处理简介 126
+ r6 B# g9 @" @" ?1 q" E( q6.1.2 后处理导航器 126
! }6 j% {- A4 s6.1.3 后处理工具条 128 ) d+ t; _) r2 `# v
6.1.4 导入结果及结果类型 128 - Z/ n2 e& Q) N  {) }# |, w
6.1.5 上机指导:导入一连杆的后处理 130
4 b0 X. z5 e$ h4 Y" _: D6.2 后视图 134 9 Q9 v6 C4 y) K' s
6.2.1 后处理视图概述 134 ; t6 w. y! R( o
6.2.2 轮廓、标记图和流线 135
& K/ x' J6 T5 {, d2 [6.2.3 切割平面 137   w5 @! v! J( e4 F/ p; V" x, ^
6.2.4 后处理中的动画 137 8 B4 H  z- \& m
6.3 图表 138 ' M$ A- Q' b. t- z5 g  P1 d! W
6.3.1 图表概述 138 ! F% {# K  @9 M! `! ^- `
6.3.2 创建图形 139 ' W" z, D3 @5 I* |  d  h. \
6.3.3 创建路径 139 * j0 E: |9 c! Z6 J8 j7 `
6.3.4 上机指导:图表 140 . l% M7 @4 r: T6 R9 I
6.4 报告 144
+ a2 Z0 x$ m3 T& e6.4.1 报告概述 144 6 Q/ V0 Z! H7 V* ]9 f- @: x
6.4.2 创建和管理报告 144 8 F$ G/ W1 ]4 F: v
6.4.3 上机指导:报告 145 ; K) E( n: X& p2 _2 s
6.5 习题 147 5 u: F+ N, ^8 G& {6 z% {9 |  e
第7章 求解模型和解法类型 148
4 F, ^$ D- L) K4 `9 b* T+ K7.1 求解模型 148
! S! C6 F+ t, T% k1 _# F% k7.1.1 求解概述 148 9 I# }0 q( M/ u
7.1.2 nx结构分析和解算类型 149
' Y! h' x" P6 H+ d* ], b+ P7.1.3 nx nastran输出文件概述 150 * u/ A4 w5 j4 K3 i5 C0 e
7.1.4 解算模型 151
2 P: w' L/ u1 s1 _0 Q  i7.1.5 nx nastran解法监视器 151 ' d/ k% p, }& _+ U  S1 K* a
7.2 线性静态分析 152 ' }" \7 s. c: M5 e/ T3 ?) m
7.2.1 线性静态分析介绍 152 , d5 V% r6 J$ @4 M' ]  l
7.2.2 支持线性静态分析类型 152
* b' v% q$ T. j7.2.3 使用网格和材料的线性静态分析 153
6 l# L* _6 w9 `# I- Z9 q+ C7.2.4 为线性静态分析定义边界条件 153
3 H/ G( i, z$ c! b7.2.5 设置线性静态解算属性及使用迭代求解器 153 ; U0 z  V5 H1 S& d1 b7 V/ P
7.2.6 上机指导:连杆的线性静态分析 154 8 w1 o2 d( {8 z' N& }
7.3 线性屈曲分析 157 1 ~! t$ S. y6 t. L3 W2 x7 |
7.3.1 线性屈曲介绍 157
/ x8 T9 B- U* l& W5 V# s4 j& o7.3.2 在线性屈曲分析中如何处理载荷 157
7 O3 O; a8 E0 m9 K7.3.3 使用网格和材料的线性静态分析 158 . b) U" L+ m3 d0 d' o, b
7.3.4 为屈曲分析定义边界条件 158
, k3 A6 |, ^; t) J1 z. C7.3.5 设置屈曲解算属性 158
1 H0 q, ?( l. S' W7.3.6 上机指导:线性屈曲分析 159 # @9 B# F0 f4 {3 C" F6 o
7.4 模态分析 162 3 Y2 A/ C" {4 C( w# K
7.4.1 模态仿真介绍 162
5 R& q  J, J1 i$ ~" ^7.4.2 使用网格和材料的模态分析 162
) J- ]8 M$ j' u! G- }7.4.3 为模态分析定义边界条件 163
8 C3 a6 r- u: o, n% Y" z; d9 L: F# k7.4.4 设置模态解算属性 163
! D- N6 b( G9 h7.4.5 上机指导:模态分析 163 / v. e% M/ N7 D
7.5 耐久性分析 167 & m0 ~! O5 }* O' N
7.5.1 耐久性分析介绍 167
' j# t( w/ n& y4 `7 I/ [3 d8 F7.5.2 准备模型以进行耐久性分析 168 " `3 ^7 f" Y& t: a9 V
7.5.3 疲劳材料属性 169 7 f4 b! u+ a! Z0 _3 Z3 Q
7.5.4 了解载荷变化 169
( t! t+ J( N# {/ Z1 ^8 [* K  U7.5.5 了解疲劳寿命 170   _! S1 \; L3 b" M, F
7.5.6 评估疲劳结果 171
$ {2 u) U3 K  f7.5.7 上机指导:螺旋桨的疲劳分析 171   \! }% @0 L0 _1 a# D1 H' \6 h: s" G
7.6 优化分析 176
! Z5 b* ~: D1 i$ f) Z0 O' o+ K7.6.1 优化设计概述 176 6 e, I. `7 \; i; S6 U/ `3 C$ b
7.6.2 优化分析过程及创建步骤 177 ; _/ H/ D  Y! O1 R0 C
7.6.3 优化分析选项 179 " _% W* W. q, P: `
7.6.4 设计目标 180 7 ^5 a) w, Q+ G* Z/ G' q! ]' a3 }
7.6.5 约束 181 # r( x8 t* y7 m
7.6.6 设计变量 182 / C* y* m- ?/ ~% L4 `* i
7.6.7 优化结果 183
' y8 Z9 K; o: M! o  \6 Y2 ^7.6.8 上机指导:三脚架的优化分析 184
- N5 s7 x. E+ n" R, E* |7.7 习题 189
: s3 ^  P5 t! i; v  U+ b: [第8章 高级fem建模技术 191 3 S- q9 ]" g& K
8.1 接触和粘合分析 191
; S: u( b6 m$ I  ^' t8.1.1 曲面和曲面接触 191
+ W+ e- I( B( m, L: s/ F$ Z8.1.2 曲面和曲面粘合 192
$ C6 j6 B" Q% p) X4 f9 X% \8.1.3 自动面配对 193 1 c2 P# I: ~. A6 p6 d' K
8.1.4 上机指导:曲面和曲面接触分析 194
% X2 E, U& s8 s0 M. g& d; Q, [8.1.5 上机指导:曲面和曲面粘合分析 200
. {% j4 t5 Q9 l! |6 j8.2 高级非线性分析 204 3 v; T' J2 }: @9 z( a
8.2.1 高级非线性接触概述 204 0 c5 X4 m$ C5 I6 q
8.2.2 定义高级非线性接触 205 ! N/ x9 h( k% @1 [5 q# k  i% ^& F
8.3 装配fem分析 206   p' y, _9 Q  i3 X- d2 ~/ h
8.3.1 装配fem概述 206 . ?+ G! O7 Q6 i, q
8.3.2 装配fem和多个体fem 207 - ~; P6 M* W& G* z- B, S* b
8.3.3 装配fem工作流程 207 ; b- S; J  G2 P& ]3 _4 H3 n
8.3.4 创建装配fem文件 208 6 f) L! t2 e8 d5 _, K6 o0 w# X
8.3.5 创建关联和非关联装配fem文件 209 1 Q6 D+ F/ \6 n+ e* a1 ^0 J% s( r
8.3.6 连接组件fem和解析标签冲突 209 # Q" d' M# q6 }! o6 h& k+ h) q
8.3.7 上机指导:航天器的装配fem分析 210
4 W# z1 F" j0 m( Y# H( Q) m9 C" L8.4 习题 219 5 X. Z5 x9 c3 F* N3 L) L! }7 ?
第9章 nx热流分析 220 2 g# l0 }2 F/ \6 t% m% D
9.1 nx热分析 220 2 t" m8 a" C  O2 h+ w8 I. Z
9.1.1 使用nx热和流 220
2 d0 |% @. S* w+ Y; j* ^9.1.2 工作流程 221 - L$ K! b: x+ a" ?. I( ?+ J( z
9.1.3 定义属性单元 221
" |- r* r" m) w8 y; C) N9.1.4 定义热载荷和约束 222 * ?* }8 _& a8 Q6 b* N; J6 o" K- ?* N1 \
9.1.5 定义热耦合 222 / y. O/ E2 K, {$ H2 z8 r2 z& v
9.1.6 模型解算 223
0 S7 l1 u" a; c$ w9.1.7 上机指导:pcb板热流分析 223 ) J$ z; [7 B; R# {
9.2 nx流体运动仿真 229 . t# A! E! D0 O+ R( m# q5 m" a' g
9.2.1 nx流体运动仿真特点 229 ! I) x7 M* b7 U  C
9.2.2 工作流程 230 % b. R, c$ z  a
9.2.3 定义约束和载荷 230
$ T$ R8 c  E5 J9.2.4 流体域和流体面网格 231
. k& L9 z8 A# l: X9.2.5 流体域边界条件 231 ' H9 S- j' K' D# r
9.2.6 流表面和流阻塞 233 - Y% @. S% P: O" r
9.2.7 上机指导:nx流体分析 234
8 }# ]& U- l3 K0 f9.3 习题 241 # P( k$ c/ ?8 ~8 Q- a
第10章 运动仿真概述 242
& e  E" T4 W: S: y/ I0 t10.1 运动仿真介绍 242
$ h, i( i8 F9 y) H- {/ ]+ H10.2 运动仿真文件结构 242
9 h. K/ f* d9 g+ b: }* i) e4 Y% U+ p10.3 运动仿真工作流程 243
9 W# n, m  M$ }6 ~3 t; d; m5 Q10.3.1 新建运动仿真文件 243 6 @+ H3 h( M: G) l
10.3.2 环境设置 243
, x4 r% k5 A0 K$ [8 E( A10.3.3 工作流程 243
! n! l2 z$ B) w. @5 g# Z10.4 上机指导:四连杆机构运动仿真 244
: B$ c! a9 J" D4 X10.5 习题 248
; M* m2 Y* \4 }第11章 创建连杆和运动副 250
7 E* K; g$ G6 D5 {11.1 连杆介绍 250 - X1 z8 N& ?2 W0 g7 z
11.2 创建连杆 250
1 v8 l, a" x$ O4 `( ^& \11.2.1 质量属性 250 9 q: n3 B+ `* I
11.2.2 设置固定连杆和名称 251
! U2 }7 j' h2 r11.3 运动副介绍 251 / d9 N# [4 v" p+ A4 j4 T( @& Z
11.4 旋转副 251 # P" o3 Y: U4 J/ }* t6 S' ?* U( O
11.4.1 旋转副介绍 251 : c% ?2 W; Y, S) S5 O1 E! t
11.4.2 创建旋转副 252
7 t/ s' U2 p2 e# H/ C/ b; x! s11.5 滑动副 252 * ~0 Y8 q8 ~& |3 Y* Z. W! _! x" e
11.5.1 滑动副介绍 252 + d+ J4 b3 A% Y. z) Z5 f
11.5.2 创建滑动副 253
" ~8 s; }% |4 @9 G8 `11.6 柱面副 253
8 Y0 J4 k  E! ~11.6.1 柱面副介绍 253 ) p: R* f2 z( d4 x' t7 V) v
11.6.2 创建柱面副 253
  O8 ]) v* L4 g9 y11.7 螺旋副 254
8 T5 y( ^" Q$ P; ?. O& j* Q11.7.1 螺旋副介绍 254
8 {- f0 w2 J, y" d) d+ w) a11.7.2 创建螺旋副 254
7 L" ~* r3 b8 i, M11.8 万向节 255 2 z( b2 D( M1 m
11.8.1 万向节介绍 255
  q6 G( h( |5 a# F+ G4 w8 z) A11.8.2 创建万向节 255 9 Q) _) D5 U3 e% w7 J6 e1 }
11.8.3 上机指导:活塞运动仿真 256
2 [- q' i4 w+ ]' p0 z2 ^4 ?11.8.4 上机指导:万向节运动仿真 258
# @% S* c& d( D  e11.9 固定运动副 260 ; L! c2 v, Q( p% _3 u
11.9.1 固定运动副介绍 260 : H: p, E& Z6 R* N& |! T  M2 m4 [
11.9.2 创建固定运动副 260
  L+ k/ @8 A/ s% D: G- K- ?( \11.9.3 咬合连杆介绍 261 8 R! z! u5 x# M# }9 ]! U* `! |
11.9.4 上机指导:四连杆运动仿真 261
, [5 @/ E3 Z6 z/ K% D. s4 v( C11.10 齿轮副、齿轮齿条副和线缆副 264
  k* o& |7 m8 F5 [) T' m6 x) t9 i0 w11.10.1 齿轮副、齿轮齿条副和线缆副介绍 264 % A! }( J: J2 A. T7 ?2 C8 D+ {
11.10.2 创建齿轮副 265 2 P' \7 z9 C5 O! [8 S
11.10.3 上机指导:齿轮副方法的锥齿轮运动仿真 265   j$ `4 i6 u, G- v: q8 d  S! y
11.11 弹簧与阻尼 267 0 G1 E2 _5 A/ L. V
11.11.1 弹簧与阻尼介绍 267
* d9 ~4 b8 q; f) }11.11.2 创建弹簧与阻尼 268 6 v/ K$ W9 D( x" F. S8 O7 [
11.11.3 上机指导:门的运动仿真 268
1 O6 Y' ^# E3 G2 ~( ?11.12 2d、3d接触和衬套 272 3 Y9 Q. n8 c9 M* l. n
11.12.1 2d、3d接触和衬套介绍 272
* h" P2 @6 j' o+ T, ]11.12.2 创建3d接触 272
' \6 M. V5 M0 p. g# w8 ?. r$ u11.12.3 上机指导:用3d接触方法锥齿轮的运动仿真 272
9 g5 l7 c# c7 c, s, Y% _. E11.13 点在线上副、线在线上副和点在面上副 274
+ s4 e" \& ~! g0 E* ?. {7 }11.13.1 运动高副介绍 274 0 b$ J3 |  z4 i- K' T. O: m
11.13.2 创建点在线上副 275 3 c2 j5 C8 D7 O( X1 Z- |0 G5 Z3 a
11.13.3 上机指导:阀门的运动仿真 275
1 K0 ?; ~. b& C2 ~+ h9 n11.14 上机指导:挖掘机模型运动仿真 277 - ]; e$ E3 S& s9 o1 ?
11.15 习题 285 % k7 e  I& U3 k3 \. v
第12章 创建运动驱动 287 8 C% I- X5 g/ B
12.1 运动驱动介绍 287
/ T: N% U3 D" y* K, N- H12.2 恒定驱动 287 8 Z& ~0 p) s5 G# S/ O
12.2.1 恒定驱动介绍 287
! W8 F/ {" n! M/ M) k12.2.2 上机指导:车门机构的运动仿真 287
) a8 ~9 u% Z4 K; b5 ^- A5 n9 |12.3 简谐驱动 290
( u8 z; k6 T) u5 e$ R12.3.1 简谐驱动介绍 290
% o" f- U3 z# n% l3 h0 B2 ~2 Q9 k12.3.2 上机指导:折叠式升降机运动仿真 290
" s7 V* b8 e% o7 `: N12.4 函数驱动 294
$ C2 P) H/ \0 u' i12.4.1 函数驱动介绍 294 " i/ b. C2 N. W( o
12.4.2 创建函数驱动 296
, r1 ^- [& U3 U* s3 T' J- ?# _12.4.3 上机指导:机械手运动仿真 297
. j" O) ?* V6 S) b0 Y( @2 C0 [12.5 关节运动 302 * g. s6 {8 P; t. a
12.5.1 关节运动介绍 302
. j/ b# g/ C* J6 U/ S5 X8 ~12.5.2 创建关节运动 302
9 S) Z. s# Q5 B, q3 C9 i12.5.3 上机指导:冲压机构运动仿真 302 2 k: R0 g- T2 g
12.6 上机指导:电风扇运动仿真 305
1 V, D7 Y' u* |* j0 u/ b12.7 习题 308 4 ]3 q7 w3 E" n6 W9 d
第13章 基于时间的运动仿真 309 0 Q% x( w6 C. e: R6 R7 E
13.1 封装选项 309 % R% k3 m1 t) ?/ \1 |; `) m& H
13.1.1 干涉 309 1 |4 i( K+ M8 A
13.1.2 测量 311
& \% [8 U6 l; T; `8 j13.1.3 追踪 313 ' \* ~' A# k! ~- g6 R
13.1.4 上机指导:转向机构追踪检查 314
! i+ q% U5 i) T4 ^  Q9 [& R13.1.5 上机指导:转向机构测量检查 316 $ W3 @* U3 ?) c9 Q
13.1.6 上机指导:转向机构干涉检查 318 4 w$ Q. B5 E: R: f# C
13.2 创建电子表格 319
) H% ^8 H+ v0 L6 a8 t# V13.2.1 电子表格概述 319
3 F" O; T0 I7 d4 e13.2.2 用电子表格驱动铰链运动和仿真运动 320 5 t8 W* X/ F0 t0 m! j4 X/ x' e
13.2.3 上机指导:电子表格练习 320 6 [! r5 _" B9 t5 f
13.3 绘制图表 323
& m6 O$ e- y6 S! U+ |9 i+ f13.3.1 图表对话框 324
: q; T, k. U- ^- H2 {13.3.2 执行定义的图表 325 0 [- G- d2 K  p1 f# I
13.3.3 上机指导:挖掘机插值载荷函数图 326
. L% D) ?% x: Y13.4 习题 330 ! L9 Z) Q7 d+ x* G& K9 N4 @
附录a 考试指导 331
* R( j, D" f6 s3 P附录b nastran安装以及配置 373
$ t, K1 l: }5 z( g' e6 t4 }参考文献 37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本包括高级仿真和运动分析两个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书店有吗》》??如果有空楼主能不能把书的封面图上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5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目录还是不错,值得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又是NX Nastran帮助的翻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7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有下的吗,急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7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7 \# V# ~6 F% i- J
此书如何我没看过,不好评论,工业类书籍借阅多了,感觉清华出版社最不实在,像是一帮教授为完成出书评比任务,很潦草的摘抄下来的,% r# E4 g  i, Z1 Q
感觉还不如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或北京希望、人民邮电出版社实在,书内容大多官僚,全是文字,搞点插图都是帮助文档内的,光盘内的实例少的可怜,还大多不做视频教学,懒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现在书太泛滥了,不懂的人也出书糊弄读者,太没有道德了。/ V; t& R4 ^9 B' M8 G) C. x. h
难道立著出书不需要资格审查吗?交点钱就可以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买了一本,可惜光盘丢了,哪位肯帮忙发给我?
, D. h$ l6 u1 Cliyqtz@163.com# r8 R. |$ d5 U5 G' K
qq:896066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不错,与《UG NX 7.0有限元分析入门与实例精讲》一起看,有互补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2-3 03:06 , Processed in 0.1458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