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的基础知识
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
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
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一、质量的概念质量活动的产生:人类社会自从有了生产活动,特别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活动,便产生了质量的活动。质量管理活动:围绕着质量形成全过程的所有管理活动。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关键内容,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1、质量的概念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可以有各种类的特性,如:物的特性,如:机械性能;感官的特性,如:气味、噪音、色彩等;行为的特性,如:礼貌;时间的特性,如:准时性、可靠性;人体工效的特性: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功能的特性:如飞机的最高速度。A. 特性可分为固有的和赋予的固有特性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如:螺栓的直径、机器的生产率或接通电话的时间等技术特性。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硬件产品的供货时间和运输要求(如:运输方式)、售后服务要求(如:保修时间)等特性。固有与赋予特性的相对性:不同产品的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不同,某种产品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种产品的固有特性(转换)。(2)关于“要求”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明示的:可以理解为规定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的要求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如“化妆品对顾客皮肤的保护性等。一般情况下,顾客或相关方的文件,如标准中不会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确有规定,组织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别,并做出规定。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组织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执行这类标准。要求要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如需要指出,可以采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等。(3)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质量的经济性:由于要求汇集了价值的表现,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就是表明质量有经济性的表征。顾客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质量的广义性: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质量的时效性: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质量的相对性:组织的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质量的比较应在同一等级基础上做比较。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和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2、质量相关的概念(1)组织:组织是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安排通常是有序的。(2)过程: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织。过程可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支持过程。(3)产品: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产品有四种通用的种类:服务:服务是无形的,通常是在组织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如:商贸、运输;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论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如:计算机程序、字典;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是具有计数的特性,可以分离、可以定量计数。如:发动机零件、电视机;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一般是连续生产,状态可以是液体、气体、粒子、线状、块状或板状等。如:润滑油。(4)顾客:顾客是指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5)体系: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6)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质量特性,将“要求”转化为有指标的特性,作为评价、检验和考核的依据。它包括:性能、适用性、可信性(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环境、经济性和美学性。质量特性有些是可定量的,有些是不能够定量的,只有定性,实际工作中,将不定量的特性转换为可定量的代用质量特性。质量的适用性就是建立在质量特性的基础之上的。产品质量特性分为:内在质量特性:如结构、性能、精度、化学成份等;外在质量特性:如外观、形状、色泽、气味、包装等;经济特性:成本、价格、使用费用、维修时间和费用等;商业特性:交货期、保修期等;其它特性:安全、环境、美观等。服务质量特性是服务产品所具有的内在的特性。可分为五种类型:可靠性: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响应性:帮助顾客并迅速提供服务的愿望;保证性:员工具有的知识、礼节以及表达出自信与可信的能力;移情性:设身处地的为顾客着想和对顾客给予特别的关注;有形性:有形的设备、设施、人员和沟通材料的外表。根据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不同,通常将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重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次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二、质量概念的发展1、 符合性质量的概念: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2、 适用性质量的概念: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3、 广义质量的概念: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掌握质量管理的含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概念)熟悉质量管理培训的内容及实施熟悉质量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一、管理概述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管理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协调”活动、综合利用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人员与活动。1、管理职能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1)计划:确立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研究活动条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制定业务决策,是指在活动条件研究基础上,根据这种研究所提示的环境变化中可能提供的机会或造成的威胁,以及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确定组织在未来某个时期内的宗旨方向和目标,并据此预测在未来可能呈现的状态;编制行动计划。将决策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对每个单位和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2)组织:确定组织机构,分配人力资源。组织是决策目标如何实现的一种技巧,这种决策需要建立最合适的组织结构并训练专业人员,组织通讯网络。管理者必须建立起与顾客、制造商、销售人员和技术专家之间的沟通渠道。组织应完成以下工作:组织机构和结构设计;人员的配备,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适当的岗位上,从事适当的工作;启动并维持组织运转;监视运转(3)领导:激励并管理员工,组建团队。领导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关键,是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利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创造一个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的管理过程。(4)控制:评估执行情况,控制组织资源。控制是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转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标准及规则,检查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是否发生偏差。
4 I* E- M2 }, K8 g9 S2、管理层次和技能(1)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管理者领导下属的数量;有效的管理幅度的大小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管理者本身的素质与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管理者工作的内容;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2)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管理者到具体执行人员之间的不同管理层次。按层次划分,管理可分为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底层)管理三个层次。高层管理是组织的高组管理者,其主要作用的确立组织的宗旨和目标,规定职责和提供资源,他们主要负责与外部环境联系。中层管理者负责利用资源以实现高层管理者确立的目标,主要通过在其职权范围内执行计划并监督基层管理人员来完成。基层管理者负责日常业务活动,他们通常监督指导作业人员,保证组织正常运转。(3)组织活动:组织的活动分为三种:作业活动、战术活动和战略计划活动,分别由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者负责执行。(4)管理技能:管理者应具备三个管理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指具有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完成组织行动的能力。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能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即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能力。高层管理者需要较强的概念技能;中层管理者需要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基础管理者主要需要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
( n- [" T: a, E; Z2 m3 _3 H二、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是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开展质量改进等活动予以实现的。质量管理是组织在整个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围绕着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的。是组织各项管理的主线。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目标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并形成文件,质量目标中应包含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需求。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针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目标既要先进,又要可行,便于实施和检查。3、质量策划: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质量目标依据质量方针制定,组织应在组织内各个层次制定质量目标。4、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适用于对组织任何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示的过程。5、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保证质量、满足要求是质量保证的基础和前提。6、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质量改进应是持续的。7、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相关方(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最早见于美国菲根堡姆博士1961年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三、质量管理的发展(一)质量管理发展阶段的回顾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美国出现的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将质量检验机构独立出来。从工长的质量管理到检验员的质量管理。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相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休哈特发明了控制图,标志着质量管理从单纯的事后检验进行检验加预防的阶段。1929年《抽样检查方法》1931年休哈特发表了《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军政部门1941年至1942年间公布了Z1.1《质量管理指南》、Z1.2《数据分析用控制图》、Z1.3《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控制图法》,并在二战后推广到了民用工业。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二)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1、戴明的质量理念美国著名的质量专家之一,在日本推广统计质量管理理念。戴明的十四条质量管理原则:(1) 建立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2) 采用新观念;(3) 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4) 结束仅仅依靠价格选择供应商的做法;(5) 持续地且永无止境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6) 采用现代方法开展岗位培训;(7) 发挥主管的指导帮助作用;(8) 排除恐惧;(9) 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10) 取消面向一般员工的口号、标语和数字目标;(11) 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来评价员工;(12) 消除影响工作完美的障碍;(13) 开展强有力的教育和自我提高活动;(14) 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去实现转变。2、朱兰的质量理念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1951年出版过《质量控制手册》,1998年更名为《朱兰质量手册》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3、石川馨的质量理念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因果图的发明者。日本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的奠基人之一。推行全员质量管理理念。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六项:(1) 质量第一;(2) 面向消费者;(3) 下道工序是顾客;(4) 用数据、事实说话;(5) 尊重人的经营;(6) 机能管理。四、质量管理培训(一)质量管理培训内容质量管理培训内容包括: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1、质量意识教育提高质量意识是质量管理的前提,质量意识教育是质量培训的首要内容。质量意识教育的重点: 各级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其工作结果对过程、产品甚至信誉的影响;采用何种方法才能为实现与本岗位直接相关的质量目标做出贡献。质量意识教育内容可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法律、法规、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2、质量知识培训质量知识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内容的主体,组织应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工作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领导培训内容应以质量法律法规、经营理念、决策方法等为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内容应注重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一线员工培训内容则以本岗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所需的知识为主。3、技能培训技能是指直接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领导培训除应熟悉专业技术外,还应掌握管理技能;技术人员主要应进行专业技术的更新和补充,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术;一线员工应加强基础技术训练,熟悉产品特性和工艺,不断提高操作水平。(二)质量管理培训的实施培训过程由识别培训需要、提供培训和培训有效性评价三个阶段组成。1、培训需求的识别:(1)根据任职条件、科技发展、标准变更、远景规划与业务扩展的需要,识别现有人员的能力以及相关的培训需要。(2)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在拟定纠正、预防措施加以改进时,提供培训需要的信息;(3)领导者对下属人员的能力及其发展需要定期的评审,以确定培训需要的信息。2、提供培训3、评价培训有效性五、质量管理信息信息指“有意义的数据”,(一)质量信息产品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动力过程:物流和信息流。物流,由原材料等资源输入转化成产品输出而进行形态和性质变化的过程。信息流,伴随着物流而产生的,反映了物流状况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言讯或消息。信息流包含:信息源、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反馈。1、信息源:指信号或消息序列的产生者。可分为内部和外部。(1) 顾客满意度的评价;(2) 产品的符合性;(3) 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现状,以及发展趋势;(4) 纠正、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2、信息传递:指在信息系统中将信息按照规定的方式和途径,以过一定的载体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过程,信息传递大体上分为三部分:信源-信道-信宿。信道是传递的通道,信宿是传递的终点。3、信息处理:指将原始数据(信息)通过一系列系的手段和方法,“加工”成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4、信息反馈(二)质量信息系统组织的活动有三种:作业活动、战术活动、战略计划活动。1、 作业活动:在作业层上,主要关注点是收集、验证并记录质量数据和信息。作业层的信息系统通常有以下特点:重复性、可预见性、历史性、详细性、来源内部化、形式结构化(表格)及高精确度。2、 战术活动:在战术层,主要监督和控制业务活动,有效进行资源管理和测量分析等质量信息。战术层的信息通常有以下特点:汇总性、不可预见性、阶段性、可比性、概要性、内部与外部信息源。3、 战略计划活动:最高管理者一般会利用管理评审等活动获得质量战略信息,并确立企业的质量目标(中、长期),因此战略层信息系统通常有以下特点:随机性、异常信息、概要性、数据外部化、形式非结构化及主观性(三)质量信息管理1、 识别信息需求;2、 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3、 将信息转换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4、 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5、 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6、 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第三节 方针目标管理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 掌握方针目标制订的依据和程序 熟悉制订方针目标的要求 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 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内容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 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1、方针目标管理方针目标管理,日本称为方针管理,美国等国家称为目标管理,我国称为方针目标管理方针目标管理是企业为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通过个体与群体的自我控制与协调,以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保证实现共同成就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个体”指个人、岗位。“群体”指企业、部门、分厂、车间、工段、班组。“自我控制”是指根据目标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促使目标的实现。“共同成就”是指企业目标和部门、车间、班组目标。2、方针目标管理的特点:(1)强调系统管理。层层设定目标,建立目标体系,并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将措施对策、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奖惩办法等组合为一个网络系统,按照PDCA循环原理展开工作,重视管理设计和整体规划,进行综合管理。(2)强调重点管理。不代替日常管理,只重点抓好对企业和部门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目标、重点措施或事项。重点目标主要指营销、能耗、效益、安全、质量改进、考核等。(3)注重措施管理。要切实将目标展开到能采取措施为止,对具体措施实施管理。(4)注重自我管理。全员参与方针目标管理的全过程。(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1943年马斯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中人的“需要层次论”即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目标管理是以行为科学中的“激励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 | 激励理论 |
以物为中心 | 以人为中心 |
监督管理 | 自主管理 |
专制管理 | 发主管理 |
纪律约束 | 激励管理 |
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运用科学的激励理论来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对企业实施系统管理,这就要求,在实施目标管理的全过程中,要牢牢抓住系统管理和人的积极性两条主线。(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1、是实现企业经营目的、落实经营决策的根本途径。企业方针目标的确定大致经过:(1) 调查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分析面临的发展机会和威胁。(2) 分析企业现状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在弄清经营问题基础上,确定企业中长期经营方针目标。(3) 研究确定实现经营方针目标的可行性方案。2、是调动职工参加管理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原理和行为科学,指导思想是从过去的以物的管理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管理为中心。3、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通过方针目标的管理,可以使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克服条块分割的现象,使企业经营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进度落实,使管理处于有序的受控状态,实现高效化、系统化和标准化,促使企业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企业方针目标管理包括方针目标的制订、展开、动态管理和考评四个环节。(一)方针目标的制订1、方针目标制订的要求(1)企业的方针是由总方针、目标和措施构成的有机整体。 总方针是指企业的导向性要求和目的性方针,是企业各类重点目标的归总和概括; 目标是指带有激励性的定量化目标值; 措施是指对应于目标的具体对策。 所以企业制定的方针应包括总方针、目标和措施三个方面,并使其有机统一起来。(2)企业方针目标内容可以包括:质量品种、利润效益、成本消耗、产量产值、技术进步、安全环保、职工福利、管理改善等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重点、关键项目作为目标。(3)目标和目标值应有挑战性,即应略高于现有水平,至少不低于现有水平。(4)在指导思想上要体现以下原则:长远目标和当前目标并重,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并重,发展生产和提高职工福利并重。2、方针目标制订的依据(1) 顾客需求和市场状况;(2) 企业对顾客、对公众、对社会的承诺;(3) 国家的法令、法规与政策;(4) 行业竞争对手情况;(5) 社会经济发展动向和有关部门宏观管理要求;(6) 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7) 企业质量方针;(8) 上一年度未完成的目标及存在的问题。3、方针目标制订的程序(1) 宣传教育(2) 搜集资料、提出报告(3) 确定问题点(4) 起草建议草案(5) 组织评议(6) 审议通过4、方针目标的修改由于主、客观环境产生变化导致方针的修改,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并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不可带随意性。(二)方针目标的展开方针目标展开指把方针、目标、措施逐层进行分解,加以细化、具体落实。1、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1) 用目标来保证方针,用措施保证目标。(2) 纵向按管理层次展开。横向按关联部门展开。(3) 坚持用数据说话,目标值尽可以量化。(4) 一般方针展开到企业和部门(或车间)两级,目标和措施展开到考核层为止。(5) 第一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问题点展开,立足于改进。2、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第一步:横向展开。通过矩阵图,把涉及到厂级领导、部门、车间之间关系的重大目标措施排列成表,明确责任(负责、实施、配合)和日期进度要求。第二步:纵向展开。一般采用系统图方法,自上而下地逐级展开,以落实各级人员的责任。纵向展开的四个层次:(1) 从最高管理者展开到管理层(含总工、总质量师、管理者代表);(2) 管理层展开到各分管部门(车间);(3) 部门(车间)展开到班组或岗位(含管理人员);(4) 班组或岗位目标展开到措施为止。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基层单位,班组的目标管理的开展是企业方针目标管理的基础环节。班组目标的展开,应围绕班组目标,组织开展班组建设、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和QC小组活动。第三步:开展协调活动。第四步:规定方针目标实施情况的经济考核办法,主要精神是: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必须与方针目标的实施活动相符合。第五步:举行签字仪式。各级负责人与目标项目的责任人在目标管理实施文件上签字确认。(三)方针目标的动态管理1、下达方针目标计划任务书;包括:方针目标展开项目,即重点实施项目;协调项目,即需要配合其他部门或车间完成的项目;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更的项目2、建立跟踪和分析制度3、抓好信息管理4、开展管理点上的QC小组活动5、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四)方针目标的考评1、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侧重点在于通过对上一时段的成果和部门、职工做出贡献进行考核核定,供以激励职工,为完成下一时段的目标而奋进。考核的对象包括企业的基础单位、职能部门、班组和个人。考核的内容通常包括:(1) 根据目标展开的要求,对目标和措施所规定进度的实现程度及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的考核;(2) 根据为实现目标而建立的规章制度,对其执行情况的考核。考核一般分为月度和季度进行。2、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是通过对本年度(或半年)完成的成果、审核、评定企业、基础单位、部门和个人为实现方针目标管理所做的工作,借以激励职工,为进一步推进方针目标管理和实现方针目标而努力。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和评价区别:考核是在执行中进行的,评价是把全过程的综合情况与结果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 对方针及其执行情况的评价;(2) 对目标(包括目标值)及其实现情况的评价;(3) 对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的评价;(4) 对问题点(包括在方针目标展开时已经考虑到的和未曾考虑到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的评价;(5) 对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协调工作的评价;(6) 对方针目标管理主管部门工作的评价;(7) 对整个方针目标管理工作的评价。评价时还应考虑制订或修订本身的正确性。3、方针目标管理的诊断方针目标管理的诊断是对企业方针目标的制订、展开、动态管理和考评四个阶段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效果进行诊察,提出改进建议和忠告,并在一定条件下帮助实施,使企业的方针目标管理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活动。
项目 | 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 | 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 | 方针目标管理的诊断 |
共同点 | 为了提高方针目标管理的有效性 |
侧重点 | 检查方针目标按原定计划的实施情况,对其执行结果做出鉴定意见和奖罚决定。 | 对单位、部门和个人对实现方针所作的贡献和工作绩效做出评价。 | 调查、分析和研究企业方针目标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帮助解决。 |
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1) 实地考核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采取应急对策和调整措施;(2) 督促目标的实施,加强考核检查;(3) 协调各级目标的上下左右关系,以保持一致性;(4) 对部门方针目标管理的重视和实施程度做出评价,提出修改建议。第四节 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的经济性 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 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 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质量成本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 掌握质量成本中的PAF(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 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 熟悉质量成本模型 了解质量成本管理 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针质量成本构成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 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 掌握外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劣质成本 熟悉劣质成本的概念及组成 了解劣质成本分析的步骤质量问题实际是上一个经济问题,质量经济分析和管理,是一个组织质量经营追求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一个组织质量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质量的经济性质量对组织和顾客而言都有经济性问题,在利益方面考虑: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对组织而言,则需考虑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在成本方面考虑: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停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的缺陷,包括不满意产品返工、返修、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场修理等发生的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赔风险等。(一)质量与经济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努力开发和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的趋势从“消除不满意”向“追求满意”方面发展。质量经济性逐渐成为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二)质量经济性管理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来提高组织经济性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收入(销售额)、利润和市场份额。二是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减少资源投入。1、质量经济性的基本原则质量经济性的基本原则是:从组织方面考虑-降低经营性资源成本,实施质量成本管理;从顾客方面考虑-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质量经济性应体现组织的宗旨-组织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可从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入手。(1)增强顾客满意A、开发新产品(包括服务) 开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服务),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开发独特的产品(服务) 缩短新产品的推出时间。及时满足顾客的需求。 改进现有的产品(服务),适应不同顾客群的需要。B、改进现有产品(服务)的市场营销 增强信誉。 增强顾客忠诚度。认真考虑顾客的愿望。 扩大市场份额。加强营销策略的研究,加强营销网络的建设,采用先进的营销手段,努力扩大市场占有量,为更多的顾客服务。(2)降低过程成本①、降低符合性成本:符合性成本指现有的过程不出现缺陷(故障)而满足顾客所有明示的和隐含的需求所花的成本。A、 提高现有的过程能力。过程能力指过程加工方面的能力,对于加工过程而言,过程能力即工序能力,应从提高人员素质、改进设备性能、采用新材料、改进加工艺方法和改善环境条件等各方面出发提高过程能力,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损失。B、 提高技能。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C、 过程再设计。重新对过程进行设计,采用新的加工工艺流程和方法,设计全新的服务过程,从而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降低损失。②、降低非符合性成本:指由现有过程的缺陷(故障)而造成的成本。A、 减少停工所造成的损失B、 减少顾客退货C、 减少超支。主要是减少计划外的额外开支。D、 降低能耗和污染损失。2、质量经济性管理程序首先识别和评审一个组织的所有运作过程,然后从识别和监测全部过程成本与识别和监测顾客满意的情况,并各自形成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进行管理评审。通过评审,评价过程成本、顾客满意度和组织的整个经济效益,从中寻找任何改进的机会,包括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持续改进和全部的新产品过程。在寻找和确定了需改进或持续改进的项目之后,应对此及相关的活动进行详细的成本和利益的分析。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并提出具体的质量改进活动方法和计划并付诸实施。通过实施又重复上述的过程,同时识别和监测改进活动过程的实际成本和改进后顾客满意的程度。以此循环。 质量经济性管理的核心是综合考虑顾客满意和组织的过程成本、综合考虑顾客和组织的利益,从中寻找最佳结合点。二、质量成本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把产品质量预防和鉴定的费用同产品不合格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一起加以考虑,首先提出的质量成本的概念,以后,朱兰等专家又提出了有关质量成本的理念。(一)质量成本的基本概念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二)质量成本分类1、PAF分类,即按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故障(损失)成本分类。模型构成如下:
第一级 | 第二级 | 第三级 | 定义 |
质量成本 | 投入 | 预防成本 | 为预防故障所支付的费用 |
鉴定成本 | 为评定质量要求是否被满足而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 |
故障(损失) | 内部故障成本 | 产品在交付前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
外部故障成本 | 交品在交付后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
外部活动成本 | |
2、符合性分类
第一级 | 第二级 | 第三级 | 定义 |
质量成本 | 符合性 | 预防成本 | 为预防故障所支付的费用 |
鉴定成本 | 预先审查。 |
非符合性 | 鉴定成本 | 由于产品不满足要求而需鉴定,查明故障所支出的费用 |
故障成本$ J% A) v/ \# a) n8 H# T& O
| 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 W. {8 \, c2 a' Z/ |4 g
& w; a8 ~; j/ v% U; Y; R/ [$ h
( X4 [ }" q7 K% N8 a |
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论第一节 质量的基础知识
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
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
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一、质量的概念质量活动的产生:人类社会自从有了生产活动,特别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活动,便产生了质量的活动。质量管理活动:围绕着质量形成全过程的所有管理活动。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关键内容,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1、质量的概念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可以有各种类的特性,如:物的特性,如:机械性能;感官的特性,如:气味、噪音、色彩等;行为的特性,如:礼貌;时间的特性,如:准时性、可靠性;人体工效的特性: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功能的特性:如飞机的最高速度。A. 特性可分为固有的和赋予的固有特性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如:螺栓的直径、机器的生产率或接通电话的时间等技术特性。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硬件产品的供货时间和运输要求(如:运输方式)、售后服务要求(如:保修时间)等特性。固有与赋予特性的相对性:不同产品的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不同,某种产品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种产品的固有特性(转换)。(2)关于“要求”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明示的:可以理解为规定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的要求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如“化妆品对顾客皮肤的保护性等。一般情况下,顾客或相关方的文件,如标准中不会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确有规定,组织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别,并做出规定。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组织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执行这类标准。要求要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如需要指出,可以采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等。(3)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质量的经济性:由于要求汇集了价值的表现,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就是表明质量有经济性的表征。顾客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质量的广义性: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质量的时效性: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质量的相对性:组织的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质量的比较应在同一等级基础上做比较。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和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2、质量相关的概念(1)组织:组织是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安排通常是有序的。(2)过程: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织。过程可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支持过程。(3)产品: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产品有四种通用的种类:服务:服务是无形的,通常是在组织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如:商贸、运输;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论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如:计算机程序、字典;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是具有计数的特性,可以分离、可以定量计数。如:发动机零件、电视机;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一般是连续生产,状态可以是液体、气体、粒子、线状、块状或板状等。如:润滑油。(4)顾客:顾客是指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5)体系: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6)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质量特性,将“要求”转化为有指标的特性,作为评价、检验和考核的依据。它包括:性能、适用性、可信性(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环境、经济性和美学性。质量特性有些是可定量的,有些是不能够定量的,只有定性,实际工作中,将不定量的特性转换为可定量的代用质量特性。质量的适用性就是建立在质量特性的基础之上的。产品质量特性分为:内在质量特性:如结构、性能、精度、化学成份等;外在质量特性:如外观、形状、色泽、气味、包装等;经济特性:成本、价格、使用费用、维修时间和费用等;商业特性:交货期、保修期等;其它特性:安全、环境、美观等。服务质量特性是服务产品所具有的内在的特性。可分为五种类型:可靠性: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响应性:帮助顾客并迅速提供服务的愿望;保证性:员工具有的知识、礼节以及表达出自信与可信的能力;移情性:设身处地的为顾客着想和对顾客给予特别的关注;有形性:有形的设备、设施、人员和沟通材料的外表。根据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不同,通常将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重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次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二、质量概念的发展1、 符合性质量的概念: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2、 适用性质量的概念: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3、 广义质量的概念: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掌握质量管理的含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概念)熟悉质量管理培训的内容及实施熟悉质量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一、管理概述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管理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协调”活动、综合利用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人员与活动。1、管理职能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1)计划:确立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研究活动条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制定业务决策,是指在活动条件研究基础上,根据这种研究所提示的环境变化中可能提供的机会或造成的威胁,以及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确定组织在未来某个时期内的宗旨方向和目标,并据此预测在未来可能呈现的状态;编制行动计划。将决策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对每个单位和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2)组织:确定组织机构,分配人力资源。组织是决策目标如何实现的一种技巧,这种决策需要建立最合适的组织结构并训练专业人员,组织通讯网络。管理者必须建立起与顾客、制造商、销售人员和技术专家之间的沟通渠道。组织应完成以下工作:组织机构和结构设计;人员的配备,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适当的岗位上,从事适当的工作;启动并维持组织运转;监视运转(3)领导:激励并管理员工,组建团队。领导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关键,是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利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创造一个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的管理过程。(4)控制:评估执行情况,控制组织资源。控制是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转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标准及规则,检查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是否发生偏差。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78.png 2、管理层次和技能(1)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管理者领导下属的数量;有效的管理幅度的大小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管理者本身的素质与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管理者工作的内容;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2)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管理者到具体执行人员之间的不同管理层次。按层次划分,管理可分为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底层)管理三个层次。高层管理是组织的高组管理者,其主要作用的确立组织的宗旨和目标,规定职责和提供资源,他们主要负责与外部环境联系。中层管理者负责利用资源以实现高层管理者确立的目标,主要通过在其职权范围内执行计划并监督基层管理人员来完成。基层管理者负责日常业务活动,他们通常监督指导作业人员,保证组织正常运转。(3)组织活动:组织的活动分为三种:作业活动、战术活动和战略计划活动,分别由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者负责执行。(4)管理技能:管理者应具备三个管理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指具有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完成组织行动的能力。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能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即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能力。高层管理者需要较强的概念技能;中层管理者需要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基础管理者主要需要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0788.png 二、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是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开展质量改进等活动予以实现的。质量管理是组织在整个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围绕着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的。是组织各项管理的主线。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目标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并形成文件,质量目标中应包含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需求。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针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目标既要先进,又要可行,便于实施和检查。3、质量策划: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质量目标依据质量方针制定,组织应在组织内各个层次制定质量目标。4、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适用于对组织任何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示的过程。5、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保证质量、满足要求是质量保证的基础和前提。6、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质量改进应是持续的。7、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相关方(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最早见于美国菲根堡姆博士1961年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三、质量管理的发展(一)质量管理发展阶段的回顾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美国出现的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将质量检验机构独立出来。从工长的质量管理到检验员的质量管理。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相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休哈特发明了控制图,标志着质量管理从单纯的事后检验进行检验加预防的阶段。1929年《抽样检查方法》1931年休哈特发表了《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军政部门1941年至1942年间公布了Z1.1《质量管理指南》、Z1.2《数据分析用控制图》、Z1.3《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控制图法》,并在二战后推广到了民用工业。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二)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1、戴明的质量理念美国著名的质量专家之一,在日本推广统计质量管理理念。戴明的十四条质量管理原则:(1) 建立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2) 采用新观念;(3) 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4) 结束仅仅依靠价格选择供应商的做法;(5) 持续地且永无止境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6) 采用现代方法开展岗位培训;(7) 发挥主管的指导帮助作用;(8) 排除恐惧;(9) 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10) 取消面向一般员工的口号、标语和数字目标;(11) 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来评价员工;(12) 消除影响工作完美的障碍;(13) 开展强有力的教育和自我提高活动;(14) 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去实现转变。2、朱兰的质量理念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1951年出版过《质量控制手册》,1998年更名为《朱兰质量手册》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3、石川馨的质量理念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因果图的发明者。日本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的奠基人之一。推行全员质量管理理念。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六项:(1) 质量第一;(2) 面向消费者;(3) 下道工序是顾客;(4) 用数据、事实说话;(5) 尊重人的经营;(6) 机能管理。四、质量管理培训(一)质量管理培训内容质量管理培训内容包括: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1、质量意识教育提高质量意识是质量管理的前提,质量意识教育是质量培训的首要内容。质量意识教育的重点: 各级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其工作结果对过程、产品甚至信誉的影响;采用何种方法才能为实现与本岗位直接相关的质量目标做出贡献。质量意识教育内容可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法律、法规、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2、质量知识培训质量知识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内容的主体,组织应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工作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领导培训内容应以质量法律法规、经营理念、决策方法等为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内容应注重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一线员工培训内容则以本岗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所需的知识为主。3、技能培训技能是指直接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领导培训除应熟悉专业技术外,还应掌握管理技能;技术人员主要应进行专业技术的更新和补充,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术;一线员工应加强基础技术训练,熟悉产品特性和工艺,不断提高操作水平。(二)质量管理培训的实施培训过程由识别培训需要、提供培训和培训有效性评价三个阶段组成。1、培训需求的识别:(1)根据任职条件、科技发展、标准变更、远景规划与业务扩展的需要,识别现有人员的能力以及相关的培训需要。(2)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在拟定纠正、预防措施加以改进时,提供培训需要的信息;(3)领导者对下属人员的能力及其发展需要定期的评审,以确定培训需要的信息。2、提供培训3、评价培训有效性五、质量管理信息信息指“有意义的数据”,(一)质量信息产品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动力过程:物流和信息流。物流,由原材料等资源输入转化成产品输出而进行形态和性质变化的过程。信息流,伴随着物流而产生的,反映了物流状况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言讯或消息。信息流包含:信息源、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反馈。1、信息源:指信号或消息序列的产生者。可分为内部和外部。(1) 顾客满意度的评价;(2) 产品的符合性;(3) 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现状,以及发展趋势;(4) 纠正、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2、信息传递:指在信息系统中将信息按照规定的方式和途径,以过一定的载体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过程,信息传递大体上分为三部分:信源-信道-信宿。信道是传递的通道,信宿是传递的终点。3、信息处理:指将原始数据(信息)通过一系列系的手段和方法,“加工”成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4、信息反馈(二)质量信息系统组织的活动有三种:作业活动、战术活动、战略计划活动。1、 作业活动:在作业层上,主要关注点是收集、验证并记录质量数据和信息。作业层的信息系统通常有以下特点:重复性、可预见性、历史性、详细性、来源内部化、形式结构化(表格)及高精确度。2、 战术活动:在战术层,主要监督和控制业务活动,有效进行资源管理和测量分析等质量信息。战术层的信息通常有以下特点:汇总性、不可预见性、阶段性、可比性、概要性、内部与外部信息源。3、 战略计划活动:最高管理者一般会利用管理评审等活动获得质量战略信息,并确立企业的质量目标(中、长期),因此战略层信息系统通常有以下特点:随机性、异常信息、概要性、数据外部化、形式非结构化及主观性(三)质量信息管理1、 识别信息需求;2、 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3、 将信息转换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4、 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5、 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6、 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第三节 方针目标管理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 掌握方针目标制订的依据和程序 熟悉制订方针目标的要求 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 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内容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 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1、方针目标管理方针目标管理,日本称为方针管理,美国等国家称为目标管理,我国称为方针目标管理方针目标管理是企业为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通过个体与群体的自我控制与协调,以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保证实现共同成就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个体”指个人、岗位。“群体”指企业、部门、分厂、车间、工段、班组。“自我控制”是指根据目标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促使目标的实现。“共同成就”是指企业目标和部门、车间、班组目标。2、方针目标管理的特点:(1)强调系统管理。层层设定目标,建立目标体系,并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将措施对策、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奖惩办法等组合为一个网络系统,按照PDCA循环原理展开工作,重视管理设计和整体规划,进行综合管理。(2)强调重点管理。不代替日常管理,只重点抓好对企业和部门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目标、重点措施或事项。重点目标主要指营销、能耗、效益、安全、质量改进、考核等。(3)注重措施管理。要切实将目标展开到能采取措施为止,对具体措施实施管理。(4)注重自我管理。全员参与方针目标管理的全过程。(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1943年马斯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中人的“需要层次论”即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目标管理是以行为科学中的“激励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 | 激励理论 |
以物为中心 | 以人为中心 |
监督管理 | 自主管理 |
专制管理 | 发主管理 |
纪律约束 | 激励管理 |
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运用科学的激励理论来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对企业实施系统管理,这就要求,在实施目标管理的全过程中,要牢牢抓住系统管理和人的积极性两条主线。(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1、是实现企业经营目的、落实经营决策的根本途径。企业方针目标的确定大致经过:(1) 调查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分析面临的发展机会和威胁。(2) 分析企业现状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在弄清经营问题基础上,确定企业中长期经营方针目标。(3) 研究确定实现经营方针目标的可行性方案。2、是调动职工参加管理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原理和行为科学,指导思想是从过去的以物的管理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管理为中心。3、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通过方针目标的管理,可以使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克服条块分割的现象,使企业经营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进度落实,使管理处于有序的受控状态,实现高效化、系统化和标准化,促使企业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企业方针目标管理包括方针目标的制订、展开、动态管理和考评四个环节。(一)方针目标的制订1、方针目标制订的要求(1)企业的方针是由总方针、目标和措施构成的有机整体。 总方针是指企业的导向性要求和目的性方针,是企业各类重点目标的归总和概括; 目标是指带有激励性的定量化目标值; 措施是指对应于目标的具体对策。 所以企业制定的方针应包括总方针、目标和措施三个方面,并使其有机统一起来。(2)企业方针目标内容可以包括:质量品种、利润效益、成本消耗、产量产值、技术进步、安全环保、职工福利、管理改善等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重点、关键项目作为目标。(3)目标和目标值应有挑战性,即应略高于现有水平,至少不低于现有水平。(4)在指导思想上要体现以下原则:长远目标和当前目标并重,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并重,发展生产和提高职工福利并重。2、方针目标制订的依据(1) 顾客需求和市场状况;(2) 企业对顾客、对公众、对社会的承诺;(3) 国家的法令、法规与政策;(4) 行业竞争对手情况;(5) 社会经济发展动向和有关部门宏观管理要求;(6) 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7) 企业质量方针;(8) 上一年度未完成的目标及存在的问题。3、方针目标制订的程序(1) 宣传教育(2) 搜集资料、提出报告(3) 确定问题点(4) 起草建议草案(5) 组织评议(6) 审议通过4、方针目标的修改由于主、客观环境产生变化导致方针的修改,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并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不可带随意性。(二)方针目标的展开方针目标展开指把方针、目标、措施逐层进行分解,加以细化、具体落实。1、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1) 用目标来保证方针,用措施保证目标。(2) 纵向按管理层次展开。横向按关联部门展开。(3) 坚持用数据说话,目标值尽可以量化。(4) 一般方针展开到企业和部门(或车间)两级,目标和措施展开到考核层为止。(5) 第一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问题点展开,立足于改进。2、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第一步:横向展开。通过矩阵图,把涉及到厂级领导、部门、车间之间关系的重大目标措施排列成表,明确责任(负责、实施、配合)和日期进度要求。第二步:纵向展开。一般采用系统图方法,自上而下地逐级展开,以落实各级人员的责任。纵向展开的四个层次:(1) 从最高管理者展开到管理层(含总工、总质量师、管理者代表);(2) 管理层展开到各分管部门(车间);(3) 部门(车间)展开到班组或岗位(含管理人员);(4) 班组或岗位目标展开到措施为止。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基层单位,班组的目标管理的开展是企业方针目标管理的基础环节。班组目标的展开,应围绕班组目标,组织开展班组建设、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和QC小组活动。第三步:开展协调活动。第四步:规定方针目标实施情况的经济考核办法,主要精神是: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必须与方针目标的实施活动相符合。第五步:举行签字仪式。各级负责人与目标项目的责任人在目标管理实施文件上签字确认。(三)方针目标的动态管理1、下达方针目标计划任务书;包括:方针目标展开项目,即重点实施项目;协调项目,即需要配合其他部门或车间完成的项目;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更的项目2、建立跟踪和分析制度3、抓好信息管理4、开展管理点上的QC小组活动5、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四)方针目标的考评1、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侧重点在于通过对上一时段的成果和部门、职工做出贡献进行考核核定,供以激励职工,为完成下一时段的目标而奋进。考核的对象包括企业的基础单位、职能部门、班组和个人。考核的内容通常包括:(1) 根据目标展开的要求,对目标和措施所规定进度的实现程度及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的考核;(2) 根据为实现目标而建立的规章制度,对其执行情况的考核。考核一般分为月度和季度进行。2、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是通过对本年度(或半年)完成的成果、审核、评定企业、基础单位、部门和个人为实现方针目标管理所做的工作,借以激励职工,为进一步推进方针目标管理和实现方针目标而努力。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和评价区别:考核是在执行中进行的,评价是把全过程的综合情况与结果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 对方针及其执行情况的评价;(2) 对目标(包括目标值)及其实现情况的评价;(3) 对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的评价;(4) 对问题点(包括在方针目标展开时已经考虑到的和未曾考虑到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的评价;(5) 对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协调工作的评价;(6) 对方针目标管理主管部门工作的评价;(7) 对整个方针目标管理工作的评价。评价时还应考虑制订或修订本身的正确性。3、方针目标管理的诊断方针目标管理的诊断是对企业方针目标的制订、展开、动态管理和考评四个阶段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效果进行诊察,提出改进建议和忠告,并在一定条件下帮助实施,使企业的方针目标管理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活动。
项目 | 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 | 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 | 方针目标管理的诊断 |
共同点 | 为了提高方针目标管理的有效性 |
侧重点 | 检查方针目标按原定计划的实施情况,对其执行结果做出鉴定意见和奖罚决定。 | 对单位、部门和个人对实现方针所作的贡献和工作绩效做出评价。 | 调查、分析和研究企业方针目标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帮助解决。 |
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1) 实地考核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采取应急对策和调整措施;(2) 督促目标的实施,加强考核检查;(3) 协调各级目标的上下左右关系,以保持一致性;(4) 对部门方针目标管理的重视和实施程度做出评价,提出修改建议。第四节 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的经济性 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 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 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质量成本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 掌握质量成本中的PAF(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 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 熟悉质量成本模型 了解质量成本管理 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针质量成本构成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 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 掌握外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劣质成本 熟悉劣质成本的概念及组成 了解劣质成本分析的步骤质量问题实际是上一个经济问题,质量经济分析和管理,是一个组织质量经营追求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一个组织质量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质量的经济性质量对组织和顾客而言都有经济性问题,在利益方面考虑: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对组织而言,则需考虑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在成本方面考虑: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停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的缺陷,包括不满意产品返工、返修、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场修理等发生的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赔风险等。(一)质量与经济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努力开发和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的趋势从“消除不满意”向“追求满意”方面发展。质量经济性逐渐成为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二)质量经济性管理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来提高组织经济性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收入(销售额)、利润和市场份额。二是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减少资源投入。1、质量经济性的基本原则质量经济性的基本原则是:从组织方面考虑-降低经营性资源成本,实施质量成本管理;从顾客方面考虑-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质量经济性应体现组织的宗旨-组织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可从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入手。(1)增强顾客满意A、开发新产品(包括服务) 开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服务),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开发独特的产品(服务) 缩短新产品的推出时间。及时满足顾客的需求。 改进现有的产品(服务),适应不同顾客群的需要。B、改进现有产品(服务)的市场营销 增强信誉。 增强顾客忠诚度。认真考虑顾客的愿望。 扩大市场份额。加强营销策略的研究,加强营销网络的建设,采用先进的营销手段,努力扩大市场占有量,为更多的顾客服务。(2)降低过程成本①、降低符合性成本:符合性成本指现有的过程不出现缺陷(故障)而满足顾客所有明示的和隐含的需求所花的成本。A、 提高现有的过程能力。过程能力指过程加工方面的能力,对于加工过程而言,过程能力即工序能力,应从提高人员素质、改进设备性能、采用新材料、改进加工艺方法和改善环境条件等各方面出发提高过程能力,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损失。B、 提高技能。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C、 过程再设计。重新对过程进行设计,采用新的加工工艺流程和方法,设计全新的服务过程,从而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降低损失。②、降低非符合性成本:指由现有过程的缺陷(故障)而造成的成本。A、 减少停工所造成的损失B、 减少顾客退货C、 减少超支。主要是减少计划外的额外开支。D、 降低能耗和污染损失。2、质量经济性管理程序首先识别和评审一个组织的所有运作过程,然后从识别和监测全部过程成本与识别和监测顾客满意的情况,并各自形成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进行管理评审。通过评审,评价过程成本、顾客满意度和组织的整个经济效益,从中寻找任何改进的机会,包括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持续改进和全部的新产品过程。在寻找和确定了需改进或持续改进的项目之后,应对此及相关的活动进行详细的成本和利益的分析。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并提出具体的质量改进活动方法和计划并付诸实施。通过实施又重复上述的过程,同时识别和监测改进活动过程的实际成本和改进后顾客满意的程度。以此循环。 质量经济性管理的核心是综合考虑顾客满意和组织的过程成本、综合考虑顾客和组织的利益,从中寻找最佳结合点。二、质量成本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把产品质量预防和鉴定的费用同产品不合格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一起加以考虑,首先提出的质量成本的概念,以后,朱兰等专家又提出了有关质量成本的理念。(一)质量成本的基本概念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二)质量成本分类1、PAF分类,即按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故障(损失)成本分类。模型构成如下:
第一级 | 第二级 | 第三级 | 定义 |
质量成本 | 投入 | 预防成本 | 为预防故障所支付的费用 |
鉴定成本 | 为评定质量要求是否被满足而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 |
故障(损失) | 内部故障成本 | 产品在交付前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
外部故障成本 | 交品在交付后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
外部活动成本 | |
2、符合性分类
第一级 | 第二级 | 第三级 | 定义 |
质量成本 | 符合性 | 预防成本 | 为预防故障所支付的费用 |
鉴定成本 | 预先审查。 |
非符合性 | 鉴定成本 | 由于产品不满足要求而需鉴定,查明故障所支出的费用 |
故障成本 | 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 |
(三)质量成本模型(四)质量成本管理1、确定过程,初步用成本评估,针对高成本或无附加值的工作,从小范围着手分析造成故障的可能原因,耗力和耗财的过程为研究重点。2、确定步骤,列出每个步骤或功能的流程图和程序,确定目标和时间。3、确定质量成本项目,每个生产和质量成本,以及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成本。4、核算质量成本,从人工费、管理费等着手采用资源法或单位成本法核算质量成本;5、编制质量成本报告,测量出质量成本及其对构成比例与销售额、利润等相关经济指标的关系的分析,对整体情况做出判断,并根据有效性来确定过程改进区域等。(五)质量成本分析1、质量成本的结构比例指标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81.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1536.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3483.png2、相关比: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来反映质量成本水平。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8195.png三、质量成本构成(一)预防成本1、质量策划费用定义:质量策划费用是指有关部门和人员用于策划所需的时间的费用支出。包括: 规划质量体系的具体细节所需的时间;根据产品设计和顾客对质量要的要求,编制用于材料、工序和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程序、作业指导书所需的时间;可靠性研究;试生产质量分析;为编制试验、检验和工序控制的指导书或操作规程等所需的时间。2、过程控制费用定义:是为质量控制和改进现有过程能力的研究和分析制造过程(包括供应商的制造工序)所需全部时间的费用。包括: 为有效实施或执行质量规划而对车间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所需的费用支出;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自始至终进行控制所支出的费用。3、顾客调查费用定义:是为了掌握顾客的需求所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和分析所花费的费用。4、质量培训费以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费用不包括指导员工达到标准熟练程序的训练费,而是用于改进和提高质量水平所花费的相关费用。5、产品设计和鉴定/生产前预评审费用为了鉴定设计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评价试制产品或产品规范早期审批时所支出的费用。此外还包括生产前预评审费。6、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和是指用于整个质量体系的和管理费用,以及辅助费用。7、供应商评价费用是指为了实施供应链管理而对供方进行的评价活动费用8、其它预防费用包括质量及可靠性组织机构的行政管理和(不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及行政办公室人员的工资及差旅费)以及零缺陷计划、厂房设备维护等预防性措施费用。(二)鉴定成本1、外购材料的试验和检验费用 指由实验室或其它试验单位所进行的为评价外购材料质量所支出的费用,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及办公室人员可能用到的任何费用,还包括检验人员到供货厂评价所购材料时所支出的差旅费。2、实验室或其它计量服务服务 指实验室计量服务有关仪器的校准和维修费用,以及工序监测等的费用。3、检验费指检验人员评价厂内产品技术性能时的支出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和办公室人员可能支出的有关费用,但不包括对外购材料的检验费用以及机器设备、公用设施、有关工具或其它材料的检验费。4、试验费指试验人员评价厂内产品技术性能时的支出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和办公室人员可能支出的有关费用,但不包括对外购材料的试验费用以及机器设备、公用设施、有关工具或其它材料的试验费。5、核对工作费包括: 操作人员按照质量计划的要求而检验自己的工作质量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 在制造过程中按要求检查产品和工序是否合格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 挑出不符合质量要求而被送回的全部废品、次品所需的时间的费用支出; 进行加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评价。6、试验、检验装置的调整费指有关人员进行性能而调整产品及有关设备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7、试验、检验的材料与小型质量设备的费用用于试验主要设备的动力消耗,以及在破坏性试验时消耗的材料和物品。小型质量设备的费用包括了非固定资产的质量信息设备的费用。8、质量审核费用用于产品和体系的审核费,包括内审和外审9、外部担保费用指外部实验室的酬金,保险检验费等。10、顾客满意度调查费为了了解顾客(包括内部)对产品质量满意程度而进行相关调查分析的费用。11、产品工程审查和装运发货的费用指产品工程师在发货前再次审查试验和检验数据时所支出的费用。12、现场试验费指在最终发货之前,有关部门按照顾客的场所试验产品时所造成的损失,包括有关差旅费和生活费。13、其它鉴定费用包括供应商认证等费用(三)内部故障(损失)费1、报废损失费因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所损失的费用,以及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在采购、运输、仓储、筛选等过程中因质量问题所损失的费用,不包括由于其它原因而废弃的材料。2、返工或返修损失费为修复不合格品使之达到质量要求或预期使用要求所支付的费用,包括重新投入运行前的再次检验费用。3、降级损失费因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质量等级而降级或让步所损失的费用。4、停工损失费因质量问题造成的停工所损失的费用。5、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因处理内部质量事故所支付的费用,如重检验或重新筛选等支付的费用。6、内审、外审等的纠正措施费 内审、外审等的纠正措施费是指解决内审和外审过程中发现的管理和产品质量问题所支出的费用,包括防止问题再发生的相关费用。7、其它内部故障费用 包括输入延迟、重新设计、资源闲置等费用。(四)外部故障(损失)费用1、投拆费在保单约定范围内,对顾客投诉的调查研究、修理或更换所支出的费用,或在保单期满之后用于顾客特殊投诉的调查处理所支出的费用。2、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 直接用于校正误差或特殊试验,保修产品或零件以及用于纠正非投诉范围的故障和缺陷等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不包括安装服务费及合同规定的维修费用。3、产品责任费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有关赔偿损失费用(含法律诉讼、仲裁等费用)4、其它外部损失费用包括失误引起的服务、付款延迟及坏账、库存、由顾客不满意而引起的成交机会丧失和纠正措施等费用。四、劣质成本1、劣质成本的组成: 预防成本(不增值部分)劣质成本 鉴定成本 故障(损失)成本(内部故障+外部故障)2、劣质成本的分析步骤 六西格玛管理的观点认为,质量差错率越小,质量水平越高,其预防成本曲线会下移。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由3σ-6σ水平,损失成本下降,预防和鉴定成本也在下降(曲线下移),造成总质量成本降低的最好方法是降低劣质成本。第五节 质量与标准化我国标准的体制 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概念 掌握我国强制性标准的要领和法律地位 了解强制性标准的范围 熟悉强制性标准的形式 熟悉推荐性标准的概念 了解推荐性标准的作用标准的制定 掌握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熟悉制定标准的对象 熟悉标准制定的一般程序、标准的备案和复审标准化的常用形式 熟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的概念企业标准化 熟悉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 熟悉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 了解企业标准的贯彻与监督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掌握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 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及表示方法 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WTO/TBT)规范 了解WTO/TBT协议的基本内容 熟悉WTO/TBT协议的主要原则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都是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定义:标准: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注: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以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注2: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减少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标准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标准化是一种活动。标准是标准化的产物。一、我国标准的体制(一)标准分级标准分级是根据标准适用范围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我国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除四级外,1998年又增设了一种“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作为对四级标准的补充。1、国家标准:指由国家的官方标准化机构或国家政府授权的有关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和适用的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GB或GB/T、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三部分组成。2、行业标准:指中国全国性的各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一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是国家标准的补充,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我国有58个行业标准代号。地方标准编号由行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年号组成。3、地方标准: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和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制定地方标准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抵触。地方标准的编号,由“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再加上斜线、顺序号和年号四部门组成。4、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在没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时,企业可制定企业标准以指导生产。企业可制定指标高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使用。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由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部门统一管理。企业标准应在发布后30天内办理备案。一般按企业隶属关系报当地标准化行管理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要部门备案。(二)标准性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可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性质。我国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性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地方标准中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1、强制性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性手段加以实施的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出口。强制性标准的强制作用和法律地位是国家有关法律赋予的。强制性标准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全文强制: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条文强制: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强制性内容的范围:(1) 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2) 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3) 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电磁兼容等技术要求;(4)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其它要求;(5) 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环境质量要求;(6) 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7) 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8) 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2、推荐性标准:是非强制执行的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推荐性标准。二、标准的制定(一)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并兼顾全社会的综合效益。3、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先进技术成果,在符合使用要求的条件下,有利于标准对象的简化、选优、通用和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4、相关标准要协调配套。5、有利于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6、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和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我国标准化同国际接轨。(二)制定标准的对象1、“重复性事物”是制定标准对象的基本属性。重复性事物是指同一事物反复出现多次。2、标准制定的对象国家标准制定的对象:A、 互换配合,通用技术语言要求;B、 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技术要求;C、 基本原料、燃料、材料的技术要求;D、 通用基础件的技术要求;E、 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F、 通用的管理技术要求;G、 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要求;H、 国家需要控制的其它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制定的对象:7项(P42)地方标准制定的对象:3项(P42)企业标准制定的对象:4项(P42)3、标准制定的程序第一阶段:预备阶段: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新工作项目建议;第二阶段:立项阶段:在对新工作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审查和协调的基础上,提出新工作项目;第三阶段:起草阶段:制定标准的关键阶段,按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定(GB1.1-2000)编制标准起草案征求意见稿、编写编制说明和有关附件;第四阶段:征求意见阶段:第五阶段:审查阶段:第六阶段:批准阶段:第七阶段:出版阶段:第八阶段:复审阶段:第九阶段:废止阶段:4、标准的备案标准备案的要求标准备案的含义:5、标准的复审复审工作一般由标准制定单位组织进行,其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复审的结果一般有:第一、 确认标准继续有效;第二、 予以修订,修订标准的程序和制定标准的程序基本一样;第三、 予以废止。三、标准化的常见形式 比较常用的标准化的形式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等。(一)简化: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量,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简化是对社会产品的类型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和调节的一种有效形式。(二)统一化: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统一化的实质是使对象有形式、功能或其它技术特性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标准确定下来。统一化的目的在于消除由于不改要的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为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守的秩序。统一化分为二类:一类是绝对的统一,二是相对的统一。简化与统一化的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一致,即从个性中提炼共性;后者肯定某些个性同时并存,着眼于精炼。(三)通用化: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互换性:指在不同时间、地点制造出来的产品或零件,在装配、维修时,不必经过修整就能任意地替换使用的性能。互换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产品的功能可以互换,二是产品的配合参数按规定的精确度互相接近,通常称为尺寸互换。惠特尼:美国的标准化之父。(武器)(四)系列化:指产品系列化,它是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四、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一)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1、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2、 贯彻实施有关的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上级标准。3、 正确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实施企业标准。在制定和修订企业标准时,注意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4、 积极承担上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5、 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并使之正常、有效运行。6、 对各种标准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二)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企业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1、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严格执行;2、 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按标准检验。3、 企业研制的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都必须进行标准化审查。4、 企业应当接受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基本概念1、国际标准: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它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使用。2、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ISO确认并公布的其它国际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二)彩国际标准的原则和一般方法1、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2、采用国际标准的一般方法:认可法、封面法、完全重印法、翻译法、重新起草发和包括(引用)法(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和表示方法1、等同采用:指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果上相同,或者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只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2、修改采用:指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技术性差异,并清楚地标明这些差异以及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允许包含编辑性修改。修改采用不包括只保留国际标准中少量或者不重要的条款的情况。修改采用时,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文本结构上应当对应,只有在不影响与国际标准的内容和文本结构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才允许改变文本结构。
采用程度 | 符号 | 程度代号 | 一般表示方法 |
等同采用 | ≡ | IDT (identical) | GB xxxx-xxxx(idt ISO xxxx:xxxx) |
修改采用 | = | MOD (modified) | GB xxxx-xxxx(mod ISO xxxx:xxxx) |
六、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WTO/TBT)(一)贸易技术壁垒(TBT)的基本概念1、定义:贸易技术壁垒(TBT)是指由于各国或地区制定或实施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及标签标志等技术要求,如果制定或实施不当,可能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2、技术法规和标准:技术法规是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加工生产方法的文件,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属于此类文件。标准: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和生产方法提供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区别在于符合的性质,与标准相符合是自愿的,与技术法规相符合是强制的。3、合格评审程序:是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的技术程序,例如:实验、认证、认可、检查和认证。一般来说,由出口商承担合格评定的有关费用。不透明和不公正的合格评定程序会对国际贸易造成障碍。(二)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的主要内容1、 各成员要保证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制订、批准和实施不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2、 各成员要保证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透明度。 当成员国的标准以及制定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对贸易有影响的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时,必须向WTO通报,并要留出适当的时间征询其他成品的意见,对收到的意见要进行研究和答复。(三)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规定的正当目标TBT协议中规定:技术法规除为实现正当目标所必须的条款外,不应有额外限制贸易的条款。正当目标:1、 国家安全需要2、 保护人身安全或健康3、 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4、 保护环境5、 阻止欺诈行为6、 其它目的。包括保证质量、技术协调或促进贸易。(四)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的基本原则1、 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原则2、 非歧视性原则TBT协议要求各成员承诺WTO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义务。国民待遇:各成员应保证在技术法规方面给予来自任一成员境内产品的待遇,不低于本国生产的同类产品或来自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的待遇。3、 标准协调原则4、 同等效力原则只要其它成员的技术法规能够实现与本国法规相同的目标,即使这些法规与本国的法规不同,该成员与应积极考虑此技术法规与本国法规具有同等效力。5、 相互承认原则6、 透明度原则(1)、建立通报制度当各成员在制定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时,有下述两种情况必须进行通报:A、 相应国际标准不存在,或与相应国际标准不一致;B、 对其它成员的贸易有重大影响。(2)、建立咨询点(3)、TBT委员会第六节、产品质量法和职业道德规范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规定 熟悉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原则 熟悉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熟悉产品质量责任的概念 掌握判断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
掌握《产品质量法》中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 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熟悉《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 熟悉《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要求 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 熟悉质量专来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一、产品质量法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并于93的9月1日起施行,2000年7月8日九届人在第1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一)《产品质量法》立法宗旨和原则宗旨: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为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基本原则:1、 有限范围原则:《产品质量法》主要调整产品在生产、销售以及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活动中发生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重点解决产品质量责任问题,完善我国产品责任的民事赔偿制度。2、 统一立法、区别管理的原则:以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政府技术监督部门要实施强制性管理;对其它产品则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3、 实施行政区域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属地化原则: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采用地域管辖原则。4、 奖优罚劣原则。(二)《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1、适用《产品质量法》的产品范围以销售为目的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所获得的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产品。初级农产品(如小麦、水果等)、初级畜禽产品、建筑工程等不适用本法规定。未投入流通领域的自用产品,赠予产品等也不适用本法规定。2、产品质量责任(1)产品质量责任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它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不履行保证产品质量义务的民事责任,这也是判断产品质量责任的重要依据。产品质量责任是一项综合的法律责任。(2)认定产品质量的依据:A、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对于产品质量规定必须满足的条件,如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人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B、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作为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以及确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无论何种标准,一经生产者采用,并明确标注在产品标识上,即成为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明示承担有关法律责任的担保。C、产品缺陷(3)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存在缺陷赞成他人损害,是生产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前提。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A、产品本身不应当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但因设计、制造上原因,导致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这种危险即为“不合理的危险”。B、某些产品因本身的性质而具有一定的危险,但如在正常合理的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但因产品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也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这种危险就属于“不合理的危险”。存在“不合理危险”的原因:A、 产品设计上的原因导致不合理危险(也称设计缺陷)。B、 制造上的原因产生的不合理危险(也称制造缺陷)。C、 是因告知上的原因产生的不合理危险(也称告知缺陷、指示缺陷、说明缺陷)。3、《产品质量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产品质量法》中对企业管理提出法定的基本要求,即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本条对企业管理提出基本要求,但对具体的企业来说,应当建立什么样的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质量规范及考核办法,法律不作具体规定。4、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产品质量法》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产品内在质量要求及其制定依据、产品标识的规定,销售者进货检验验收、保持产品质量的规定,以及产品内在质量,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四个方面: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保持产品原有质量,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5、《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明确禁止性规定包括:(1)、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2)禁伪造产品的产地。(3)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的厂名、厂址必须真实,禁止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4)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中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6、《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1) 推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2) 推选产品质量认证制度。(3) 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4) 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5) 实行奖励制度。7、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1985年建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是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实施的一种具有监督性质的检查制度。它既是一项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又是一项有效的法制手段。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如对抽查结果有异议,则须在接到检查结果之日起15日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是其上级质量监督抽查部门申请复检。8、质量奖励制度中国名牌产品指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顾客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评价工作以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和发展评价为主要评价内容。中国名牌产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不得扩大使用范围。标志的标准色为红、蓝、灰三种颜色构成。二、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要求职业道德的显著特征是通过它能使公众对该种职业产生和保持信赖。(一)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是对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概括性要求,也是制定具体规范的基本依据。行为准则: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全面提高质量、改善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国民质量意识、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2、 诚实、公正、全心全意为企业(组织)、顾客和公众服务。3、 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不断增强服务能力;4、 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切实增进社会公益和公用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关要求:1、处理好公共关系(1) 提高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管辖范围内所有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 努力宣传质量工作对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3) 实事求是地介绍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的义务和权利。(4) 在发表公开言论时,要事先明确说明自己的身份及受委托的对象或被授予的权限。2、处理好与企业(组织)、顾客的关系(1) 在专业领域内,忠实地代表每一家企业或每一个顾客的利益;(2) 事关与质量专业技术人员有商业联系、商业利益,以及在可能影响其判断或服务公正性的情况,要向企业(组织)或顾客如实说明情况;(3) 须向企业(组织)或顾客说明,如果无视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判断将会产生不利后果;(4)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得泄露与顾客(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顾客)有关的任何商业或技术信息;(5) 没有得到有关各方面的同意,对同一服务不得接受一方以上的报酬,如果被聘或受雇,未得到聘用企业、组织或雇主的同意,不得进行另外的咨询服务。3、处理好同事关系(1) 要注意对他人在工作中的贡献给予肯定;(2) 努力帮助所管理或指导的人员在专业上不断成长和提高;(3) 不进行不公平竞争,与所有的同行或有业务往来的人士发展友好关系,增进信任程度。(二)专业基本要求可从事质量管理、质量认定、质量监督和质量咨询服务1、企业内部要求:(1) 质量评定:对重要质量标准、关键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能够实施客观的评价。(2) 质量检验:对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方法、水平、及其结论能够给予指导并实施有效监督;(3) 产品开发和质量改进: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对产品开发和质量改进等能够进行策划、具体参与或提供咨询指导意见;(4) 质量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的认证能够组织自我审核;(5) 安全、环境鉴定:对重大关键安全设施和环境设施的质量状态进行鉴定。2、社会评价要求:作业社会中价组织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其执业行为具有授权范围内的证明效力,为此应具有以下能力:(1) 质量认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状况能够进行客观、科学的认定,出具有关的技术报告;(2) 质量监督:根据委托,对产品及服务的过程和结果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并出具有关报告;(3) 质量仲裁:在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产生纠纷时,能够根据委托作为第三方提出权威性仲裁意见;(4) 质量咨询:在开展质量改进、体系认证、质量培训等咨询活动中,能够提供为企业所接受、使企业满意并能取得实际效果的咨询报告。第二章 供应商与顾客关系管理 第一节 供应商管理掌握供应商(供方)与供应链的概念了解供应链发展熟悉组织与供应商关系的典型模式了解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互利的供方关系”在供应商管理中的体现掌握供应商选择的质量控制方法熟悉供应商管理的契约要求掌握供应商业绩评定方法了解供应商动态分级管理一、供应链管理概述(一)供应商与供应链供方指: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本书中将其定义为供应商,可以是制造商、批发商、产品的零售商或商贩,也可以是服务或信息的提供者。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组织放弃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结成利益共同联盟,从而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组织再到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顾客,贯穿于全过程的“链”,由于“链”上相邻节点的不同组织以供需关系,依次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供应链。供应链,有时被为价值链,包括顾客、供应商、过程、产品以及对向最终顾客交付产品和服务有影响的各种资源。供应链管理通过计划、购买、制造、移动和销售等活动,来产生两方面效应:降低成本和增加价值。有效的供应链可为组织带来以下利益:1、在供应链范围内改进战略、作业及财务绩效。2、降低成本,有效管理周转资本。3、原材料、在制品和制成品的有效管理。4、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供应链成员间的交易效率5、创造顾客化产品和服务,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为顾客创造价值。6、增强平衡供需关系。(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阶段1、传统物流管理阶段:集合了运输和仓储两大职能。2、现代物流阶段:增加了制造、采购和订货管理职能,辅以EDI、世界范围的通信和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3、同步一体化供应链阶段:在原有供应链两端分别增加了供应商和顾客。一体化供应链涵盖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三)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因素1、 关注顾客。始终把最终顾客的需要和期望视为最重要的,并尽力识别和理解最终顾客的需要和期望,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2、 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3、 绩效定量管理。4、 跨职能团队,来自相关职能部门的团队紧密协作可以消除往常的组织界限并发现有益于整个供应链的改进。5、 关注人力资源和动态组织,消除了人与人、部门与部门的框架,实现了整个供应链的协作。6、 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快速反应,设计柔性供应链。(四)提高供应链绩效的途径1、 减少供应商数量。2、 精减顾客。3、 在客户办公室派驻代表。4、 与供应商和顾客共享详细的信息。5、 供应商的早期参与,在新产品开发阶段,供应商的参与可显著缩短开发时间。6、 选择一个供应商负责协调。7、 制订利益共享计划。8、 通过客户和供应商进行竞争。9、 竞争对手合作。二、供应商选择在组织与供应商的关系中,存在两种典型的关系模式:传统的竞争关系;合作伙伴关系,或者叫互利共赢关系(Win-Win)。这两种模式的特征有所不同。1、竞争关系模式表现为价格驱动,有以下特征:(1) 组织同时与多家供应商供货,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获得价格好处,同时也有利于保证供货的连续性;(2) 组织通过在供应商之间分配采购数量对供货商加以控制;(3) 组织与供应商保持的是一种短期合同关系、稳定性较差;(4) 组织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流少;(5) 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大多限于投标评估。2、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互赢的关系,强调在合作的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共同分享信息,通过合作和协商协调相互的行为,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有以下特征。(1) 组织对供应商给予技术支持,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改进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2) 供应商参与制造商的早期新产品开发;(3) 通过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提高效率,降低交易/管理成本;(4) 长期的稳定的紧密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5) 较多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6) 主动地寻求优秀的供应商。ISO9000:2000提出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的“互利的供方关系”就是要求企业与供应商建立一种合作性关系。(二)、供应商选择的质量控制1、建立潜在的供方档案2、调查供应商的基本情况3、 评审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4、 样本鉴定与验审5、 供应商的确定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3172.png 在供应商的选择过程中,企业应遵循高质量、低价格、重合同、守信用、管理好、距离近的原则,一般应注意综合考虑价格和质量损失,避免简单采用比价采购给企业带来的质量风险。三、供应商管理的契约要求1、 契约内容与标准、法规和企业制度的统一性;2、 契约内容的实效性;契约的可操作性;3、 契约的激励性;规定奖惩性条款;4、 契约的公正公平性 契约内容应涵盖从产品开发、试制、检验、包装运送到不合格品处理、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契约可包含多个层次:供货合同、质量保证协议、售后服务协议等。四、供应商的质量控制(一)进货检验控制(二)产品质量监督五、供应商的业绩评定与动态管理(一)供应商的业绩评审1、 不合格评分法:根据供应商提供不合格品对企业产成品的影响程度定期进行不合格评定。例:致命不合格5分、严重不合格3分,轻微不合格1分,定期对供应商的不合格总分进行统计,据此对供应商进行等级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及时通知供应商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但评价指标偏少,无法反映供应商的综合业绩水平。2、 综合评分法:质量管理部门不但要收集每一供应商的月度投入使用合格率,而且应定期调查供应部门和销售部门的主管理,对该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售后服务水平和供货及时性、供货量的保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可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但由于此种方法耗时费力,所以只适用于进行较长周期的评定,如年终评定。(二)供应商动态分级管理根据供应商的业绩记录,定期对所有供应商进行动态分级评定,将所有供应商划分为A、B、C、D四类,A为优秀供应商、B类为良好供应商、C类为合格供应商、D类为不合格供应商,应予淘汰。对各类供应商的管理可以结合企业的供应商定点个数来区别对待。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需要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来选择优秀供应商,通过契约来确立和维持互利共赢的关系,通过质量验证来保证契约的落实,通过合理的责任分担来保护双方的利益,通过业绩评定和动态管理增强与优秀供应商的互得共赢关系。第二节 顾客满意掌握顾客的类型了解相关方的含义掌握顾客满意的概念和特性熟悉Kano模型的涵义了解顾客要求确认熟悉顾客满意度概念熟悉顾客满意度指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营销的核心。识别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员工、供方、所有者、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了解顾客的要求,以获得竞争优势并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去实现,是企业质量管理和经营的关键。一、顾客与顾客要求1、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可以是一个组织,也可以是组织内部的一部分。(1)顾客类型以接受产品的所有者情况分为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以接受产品的顺序情况分为过去顾客、目标顾客和潜在顾客。(2)相关方所谓相关方是指“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就质量管理而言,组织的相关方除了顾客(内部员工和外部消费者)以外,还包括:所有者(如股东)和与组织有着特定利益的个人或团体(如与组织有投资借贷关系的银行等);供方和合作者,供方是指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供方可以是内部的或外部的,合作者可以是承包方、批发商、产品的零售商(或商贩)、服务(信息)提供者;社会,即受组织或其产品影响的团体和公众。2、顾客要求(1) 明确的要求;(2) 未明确的要求;(3) 真正的需求;(4) 令人愉悦的需求;(5) 秘密的需求。期望是指对接受某个具体产品所有的希望(预期达到的)。影响期望的因素有:标记、信息、资料、推荐、知识。顾客需求或期望反映了顾客要求,即决定了认知质量。二、顾客满意顾客满意与否取决于顾客的价值观和期望与所接受产品或服务状况的比较。顾客的价值观决定了其要求或期望值(认知质量),而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可感知的效果(感知质量)。1、顾客满意: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顾客没有抱怨并不表明顾客很满意。一般是当感知质量大于认知质量时,顾客忠诚;感知质量等于认知质量时,顾客满意;感知质量小于认知质量时,顾客抱怨。2、顾客满意的特性(1) 主观性,顾客的满意程度是建立在其对产品的服务的体验上,感受的对象是客观的,而结论是主观的。顾客满意的程度与顾客的自身条件如知识和经验、收入状况、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有关,还与媒体传闻有关;(2) 层次性,处于不同层次需求的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标准不同,因而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或一个在不同条件下对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的评价不尽相同;(3) 相对性,顾客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成本等经济指标通常不熟悉,习惯与其它同类产品,或和以前的消费经验进行比较,由此得到的满意或不满意有相对性;(4) 阶段性,任何产品者具有寿命周期,服务也有时间性,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自于过程的使用体验,是在过去多次购买和提供的服务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呈现出阶段性。3、Kano模型日本专家Kano(狩野)把质量依照顾客的感受及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分为三种质量:理所当然质量、一元质量和魅力质量。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7304.png
| 理所当然质量 | 一元质量 | 魅力质量 |
特征不充足(不满足顾客要求) | 顾客很不满意 | 顾客不满意 | 无关紧要顾客无所谓 |
特征充足(满足顾客要求) | 无所谓满意不满意,充其量是满意 | 顾客满意 | 顾客十分满意 |
| 基线质量 | 常见形式 | 竞争性元素 |
特 点 | | | 1、 有全新的功能,以前从未出现过;2、 能极大地提高顾客满意;3、 引进一种没有过的甚至没考虑过的新机制,顾客忠诚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4、 一种非常新颖的内容。 |
三、顾客要求的确认1、产品要求过程产品(包括服务)的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于顾客是否满意是非常重要的。实现顾客满意的前提就是使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的要求。2、输出要求和要求陈述输出要求是在产品服务的特性,在过程结束时传递给顾客。把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应该转换为输出需求。通过对产品或服务要求的转化,确定输出要求,从而对过程进一步提出要求,以保证顾客要求的实现。确定输出质量要求,实际上是对顾客要求(产品和服务)的一个陈述。一个有效的要求陈述将是:(1) 特定的输出或“真实的瞬间”,保证需求陈述与某一特定产品或“真实的瞬间”相联系;(2) 描述单个性能规范或因素,必须清楚地描述顾客需求和期望是什么,或者顾客评价的依据是什么――速度、成本、损失等,避免把各种因素混淆在一起;(3) 使用可观察或可测量的因素来表达,将顾客的产品和服务要求,努力转换成可观察和可测量的指标(特性值)来表达;(4) 建立“可接受的”或“不可接受的”标准。(5) 要详细但简洁。一个较详细的陈述表其要素及要求陈述步骤如下:(1) 识别产品状况或服务对象;(2) 识别顾客或细分顾客群;(3) 标出“顾客反馈”资料的数据来源,评审可利用的数据;(4) 草拟需求说明(包括一些用于评明已满足顾客需求的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客观因素);(5) 标出用于得出需求说明结论的有效方法、确认要求;(6) 修正要求陈述,确定输出要求。通常回答以下问题,可以判断出要求陈述的好与不好?(1) 要求陈述是否真正反映了顾客认为最重要的因素?(2) 能否检查一下要求陈述是否很好地满足了顾客的要求?(3) 要求陈述表达的是否清楚且易于理解?(4) 过程的输出要求是否已经明确?3、要求分析排序和确定关键质量特性理所当然的质量对应的是不满意或基本要求,一元质量对应的是满意的或可变的要求,魅力质量对应的是令人愉快或潜在的要求。通过分析,可以依次根据项目的总策划,对需求排序,明确关键的顾客要求(CCR),并以此确定输出质量的关键的质量特性(CTQ)。4、顾客之声建立顾客反馈系统,使“顾客之声(VOC)”(Voice of the Customer)能够正确地传递。把建立顾客反馈系统作为一个持续的活动。有效的VOC方法包括:(1) 必须建立质量反馈系统,看做是优先处理的事情和工作中心。(2) 收集用于建立顾客反馈系统的数据和信息。(3) 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如定向/分层访谈或调查;顾客调查表(记分卡);数据库;顾客评审/供应商评审;质量功能展开(QFD)等等。(4) 采集具体数据,使用有效信息。(5) 现实可行的目标开始工作,应选择一个或多个领域为工作起点,在此基础上建立顾客反馈系统。抓住顾客的心声有六种主要的方式。其中每种方式会产生某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来阐明顾客的期望和需求,即顾客要求。(1) 针对顾客的大规模满意度调查,一般抽样大小为200样品或更多;(2) 在某种类型的事件后进行事务调查;(3) 从顾客对产品和服务问题的抱怨中得出;(4) 对失去的顾客的分析;(5) 积极地联系顾客,去调查有关顾客怎样使用产品和服务,怎样去感受产品和服务的好坏信息。(6) 开展顾客关系管理。四、顾客满意度测量顾客满意度是对顾客满意程度的定量化描述。顾客满意度指数(CSI)能帮助部门和其它组织为他们的顾客满意工作业绩打分,将顾客满意效果用满意度指数据来衡量,满意度指数既可作为一种诊断手段,也可以将企业的顾客满意效果同竞争对手进行比较。1、顾客满意度指标:是测量与评价的核心部分第一、 绩效指标必须是重要的;第二、 绩效指标必须能够控制;第三、 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和可测量。2、顾客满意度测量指标体系体系结构可采用分层结构,首先确定顾客满意度测量的总目标-顾客满意,然后分解为若干个测量和评价的目标,并继续分解每个子目标直至具体测量目标。与产品有关的指标:特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美学性;与服务有关的指标:保修期或担保期、售前服务、售后服务、处理顾客抱怨、问题解决;与购买有关的指标:礼貌、沟通、获得的难易和方便程度、公司名誉、公司竞争实力;与价格有关的指标:价格的合理性、物有所值、费率/折扣;与供货有关的指标:供货方式、供货迅速准确、搬运。第三节 顾客关系管理了解顾客关系管理的含义了解顾客关系管理的技术类型一、顾客关系管理的含义1、顾客关系管理(CRM)顾客关系管理是选择和管理顾客,以达到对顾客价值不断优化的企业战略。顾客关系管理需要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哲学和文化支持企业营销、制造及服务过程。有效应用顾客关系管理可以提升顾客满意和忠诚。顾客关系管理必须从企业战略开始,通过相应的信息技术的帮助,改善组织和相应的过程。为顾客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服务,从而也可形成忠诚的客户。顾客关系管理重要的原因:1、 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对大多数企业来讲不再是一种竞争优势,后端办公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2、 产品开发的周期越来越短,顾客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企业受到的压力也日益增加。3、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互联网使顾客能更加方便地选择相应供应商,转换供应商已经十分便捷。2、顾客关系管理应用支持顾客关系生命周期中相应的业务过程:(1) 营销: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寻找潜在的顾客及获得新顾客。(2) 销售:通过有效的销售流程完成业务循环,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的知识管理、接触及预测管理等。(3) 电子贸易:在互联网时代,整个销售过程应该是迅速、便捷和低成本。(4) 服务:处理售后服务及支持问题,使用呼叫中心直至Internet网络的顾客自动服务产品。二、顾客关系管理技术技术方面的二重新:面向顾客的应用和面向企业的应用,面向顾客的应用是顾客真实的体验,也可以被认为是顾客交互应用,在其中顾客与企业员工、网站及系统产生相应的交互作用。1、CRM技术类型CRM有三种技术类型:运营型、分析型、协作型。技术体系结构主要集中在运营和分析型。2、CRM的技术组成(1) CRM引擎(2) 前台办公解决方案(3) CRM的企业应用集成(EAI)(4) CRM后端办公软件3、顾客生命周期顾客生命周期就是顾客与企业维持关系的整个过程。包括顾客与企业整个购买历史等。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掌握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了解其在组织中的应用了解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熟悉2000版ISO9000族文件的结构掌握ISO9000族核心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一、概述(一)体系、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目的是帮助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体系的主要工具是系统工程。定义: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特征:(1) 具有(在质量方面)指挥、控制组织的管理特征。(2) 在建立和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方面,具有明确的目标特征。(3) 与组织的其它管理体系一样,其组成要素具有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体系特征。(二)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特性1、 总体性组成体系的要素具有特定的功能和职能,就体系总体而言,系统的功能必须由系统的总体才能实现。体系的总体功能可以大于组织体系各要素功能之和,或具有其要素所没有的总体功能。体系和要素是辨正的统一。2、 关联性组织体系的要素,既具独立性,又具相关性,而具各要素和体系之间同样存在这种“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关系。3、 有序性所谓有序性,通俗地讲,就是将实现体系目标的全过程按照严格的逻辑关系程序化。4、 动态性所谓动态性,是指体系的状态和体系的结构在时间上的演化趋势。二、质量管理八项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应:将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放在第一位,将其转化为组织的质量要求,采取措施使其实现; 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加强与顾客的沟通,通过采取改进措施,以使顾客和相关方满意。 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变化,以此来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以创造竞争优势。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领导的作用即最高管理者具有决策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最高管理者应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体现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以及在质量方针所追求的目的。应时刻关注组织经营的国内外环境,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规划组织的蓝图。应将质量方针、目标传达落实到组织的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层次,让全体员工理解和执行。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提供充分的资源,识别影响质量的所有过程,并管理这些过程,使顾客和相关方满意。主持管理评审,并确定持续改进和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各项措施。3、全员参与应赋予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应有的职责和权限,为全体员工制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教育和培训,增长他们的才干和能力,发挥员工的革新和创新精神;共享知识和经验,积极寻求增长知识和经验的机遇,为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才能给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的得到期望的结果。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即认为是过程。组织为了有效地运作,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过程,系统地识别并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1) 识别和确定所需的过程;(2) 确定可预测的结果;(3) 识别并测量过程的输入输出;(4) 识别过程与组织职能之间的接口和联系;(5) 明确规定管理过程的职责和权限;(6) 识别过程的内部和外部顾客;(7) 在设计过程时还应考虑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投入资源、培训、方法、信息、材料和其它资源等。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提高组织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管理的系统方法包括:(1) 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2) 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3) 确定过程及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明确职责和资源需求;(4) 确立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方法并以测量现行过程的有效性;(5) 防止不合格,寻找改进机会,确立改进方向,实施改进,监控改进效果,评价结果,评审改进措施和确定后续措施等。管理的系统方法即可用于建立新体系,也可用于改进现行的体系,这种方法不公可提高过程能力及产品质量,还可为持续改进打好基础,最终导致顾客满意和使组织获得成功。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制定适应形势变化的策略和目标,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才能适应这样的生存环境。所以持续改进是组织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持续改进是一种管理的理念,是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增加效益、追求持续提高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活动。持续改进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实施和评价解决方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它纳入文件等活动。执行PDCA循环。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工具。步骤:首先应对信息和数据的来源进行识别,确保获得充分的数据和信息的渠道,并能将得到的数据正确方便地传递给使用者,做到信息共享,利用信息和数据进行决策并采取措施。其次用数据说话,以事实为依据,有助于决策的有效性,减少失误并有能力评估和改变判断和决策。8、与供方的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关系可以增强双方分行价值的能力。三、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了质量保证的要求。50年代末,美国发布了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70年代初,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和机械工程师协会分别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原子能发电和压力容器生产的质量保证标准。其它国家发布了用于民品生产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 176),1987年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1986年颁布了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1987年颁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共六个标准。后又在1994年进行了修订,称为94版标准。2000年12月15日,ISO/TC 176正式发布了2000版ISO9000标准。(二)ISO9000簇文件的结构第一部分:ISO9000族核心标准: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第二部分:其它标准:ISO10012 测量管理体系ISO10019 质量管理体系咨询师选择和使用指南第三部分:技术报告或技术规范或技术协议ISO/TS 10005《质量计划指南》ISO/TS 10006《项目质量管理指南》ISO/TS 10007《技术状态管理指南》ISO/TS 10014:1998《质量经济性指南》ISO/TS 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ISO/TS 10017《ISO9001:2000中的统计技术指南》ISO/TS 10018《顾客投诉》技术协议(1):2002医疗机构应用ISO9000指南技术协议(2):教育机构应用ISO9000指南第四部分:小册子(三)2000版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1、GB/T 19000 idt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标准明确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给出了有关质量的术语80个词条,共十部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ISO899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帮助提高。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提出审核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范围 熟悉标准应用的范围 掌握标准应用的要求一、范围(一)总则为有以下需求的组织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 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2)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有,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二)标准应用标准的删减原则:(1) 内容仅限于第七章范围(2) 删减后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3) 删减后不免除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责任。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和文件要求 熟悉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及要求 掌握质量手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掌握文件和记录的概念及控制的目的和要求二、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和文件要求(一)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包括5个方面的要求:(1) 符合:质量管理体系应符合标准所提出的各项要求;(2) 文件:质量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3)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应加以实施;(4) 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应加以保持;(5) 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应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二)文件要求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详略程度应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人员的能力。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至少应包括: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手册;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标准所要求的记录。另有部分不是标准所要求的,例如:组织结构图、过程/流程图、作业指导书、生产计划、内部沟通的文件、批准的供方清单、质量计划、检验和试验计划、规范、表格、外来文件等。3、标准要求应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形成文件的程序说明:建立该程序、将该程序形成文件、实施该程序、保持该程序。4、标准要求的记录(1) 管理评审;(2) 教育、培训、技术和经验;(3) 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的证据;(4)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结果及由评审而引起的措施;(5) 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设计和开发输入;(6) 设计和开发评审的结果以及必要的措施;(7) 设计和开发验证的结果以及必要的措施;(8) 设计和开发确认的结果以及必要的措施;(9) 设计和开发更改评审的结果及以必要的措施;(10)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记录;(11) 供方评价结果以及由评价而采取的必要措施;(12) 在输出的结果不能够被随后的监视和测量所证实的情况下,组织应证实对过程的确认;(13) 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对产品的唯一性标识;(14) 丢失、损坏或者被发现不适应使用的顾客财产;(15) 当无国标测量标准时,用以或校准测量设备的依据;(16) 当测量设备被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对以往测量结果的确认;(17) 测量设备校准和验证的结果;(18) 内部审核结果;(19) 指明授权放行产品的人员;(20) 产品符合性状况以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所获得的让步;(21) 纠正措施的结果;(22) 预防措施的结果。(三)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组织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对组织而言,质量管理体系是唯一的,质量手册也是唯一的。质量手册内容包括:1、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非适用情况的说明及对其判断的理由;2、 对质量管理体系所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这些程序的引用;3、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四)文件控制(五)记录控制管理职责 熟悉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及要求 掌握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三、管理职责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履行下列职责:(一)应做出的承诺: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通过下述活动对其所做出的上述承诺提供证据:1、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2、 制定质量方针;3、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4、 进行管理评审;5、 确保资源的获得。(二)最高管理者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三)最高管理者应正式发布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以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为基础,确保其内容满足:1、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2、 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3、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最高管理者应确保所发布的质量方针能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并在质量方针持续的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四)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的内容应满足:1、 包括满足产品所要求的内容;2、 可测量(目标无论是定量的还是定性的,都应是可测量的);3、 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五)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六)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规定组织的职责和权限(七)最高管理者应指定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1、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2、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3、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八)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内部沟通(九)最高管理者应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为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规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适宜性指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指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足以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有效性指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程度。管理评审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也包括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评价。管理评审的输入包括:1、 审核结果;2、 顾客反馈;3、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4、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5、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6、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7、 改进的建议。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方面的决定和措施:1、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2、 与顾客有关的产品的改进;3、 资源需求,包括由于改进所引发的资源需求。资源管理 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掌握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了解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的要求四、资源管理(一)提供所需的资源资源是将输入转化输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质量管理体系基于过程得以运行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组织应确定和提供足够的资源,至少应确保满足以下需求:1、 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2、 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资源至少应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另外,资源还可包括(但不是要求)信息、合作伙伴、自然资源和财务资源。(二)人力资源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有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有能力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这种能力是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组织应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的必要能力,分析各岗位现有人员能力的实际状况以及对能力的需求,确定现有的和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可确定所需的培训。并对进行的培训进行评价。(培训四个阶段: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和评价培训结果),应对培训的四个阶段进行监视,以证实培训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意识教育是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组织应确保所有员工能提高对所在岗位重要性和相关性的认识,以及知道如何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三)基础设施组织应确定、提供基础设施并对其加以维护。基础设施指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特指为达到产品符合性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包括:1、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2、 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3、 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四)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指工作时所外的一组条件,特指为达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产品实现 熟悉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及控制要求 掌握设计和开发的概念及对其控制的要求 熟悉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要求五、产品实现产品实现是指产品策划、形成直至交付的全部过程,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包括: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的提供以及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等五大过程,这些过程又包括相应的一系列子过程。(一)产品实现的策划组织应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的需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策划是指针对具体产品、项目或合同实现所需过程的策划,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应考虑和确定以下内容:1、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2、 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要求;3、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4、 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二)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包括: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以及与顾客沟通三个子过程。1、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产品本身,也包括与产品有关但非产品本身的要求。在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的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也包括没有在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但必须满足的那些与产品有关的要求。(1)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2)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3)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4) 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2、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1) 产品要求得到规定;(2)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予以解决;(3) 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应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若顾客要求发生变更,则组织应确保;(1) 相关文件得到更改;(2) 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需求。3、顾客沟通(1) 产品信息;(2) 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3) 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三)设计与开发1、 设计和开发策划;2、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3、 设计和开发输出;4、 设计和开发评审;5、 设计和开发验证;6、 设计和开发确认;7、 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四)采购1、采购过程组织应对影响随后的产品实现或影响最终产品的那些采购产品和提供采购产品的供方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控制的类型、方法和程度取决于影响的程度。2、采购信息(1) 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2) 人员资格的要求;(3)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3、采购产品的验证采用供方现场验证、查验供方合格证明、进货检验等方式。(五)生产和服务提供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组织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进行策划,以使生产和服务提供在受控条件下进行,这些受控条件包括:(1) 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2) 必要进,获得作业指导书;(3) 使用适宜的设备;(4) 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5) 实施监视和测量;(6) 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标准所要求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是指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或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后问题才能显现的过程。组织应对这些过程进行确认,确认的目的是要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经确认,若组织存在这样一些过程,组织应对这些过程进行安排,这些过程安排包括:(1)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2) 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3) 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4) 记录的要求;(5) 再确认。特殊过程的过程输出体现了两大特点或性质:(1) 过程的输出不易验证;(2) 过程的输出不能经济地验证。特殊过程和要确认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是有区别的,要确认的过程必定是特殊过程,但特殊过程依组织和产品不同未必都是标准所要求确认的过程。3、标识及可追溯性4、顾客财产5、 产品防护6、 测量和监视装置的控制 测量、分析和改进 了解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作用 熟悉对不合格品控制的基本要求 熟悉数据分析的要求 熟悉纠正、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概念及基本要求(一)总则组织应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进行策划,并实施这些过程,以满足以下方面的需要:1、 证实产品的符合性;2、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3、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二)监视和测量1、顾客满意的监视“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相对概念:相对于顾客:不同的顾客要求不同,感受也不同;相对于要求:顾客要求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同,感受也不同;相对于程度: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不同,感受也不同。2、内部审核目的是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满足下列要求:(1) 符合产品实现策划的要求;(2) 符合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 符合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 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对产品监视和测量应考虑和确定以下几点:(1) 对象:产品的特性;(2) 目的: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3) 依据:产品实现所策划的安排;(4) 时机: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放行须满足两个条件:(1) 有关授权人批准;(2) 适用时顾客批准。(三)不合格品控制组织应对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在评审的基础上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进行处置:(1) 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2) 经有关授权人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放行、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3) 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四)数据分析(五)改进 1、持续改进,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在质量方针中所做出的承诺,促进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应通过以下手段措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及管理评审。2、纠正措施3、预防措施第三节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了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活动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方法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基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体现了质量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了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提出了组织在质量管理中应处理好与顾客、员工和供方三者之间的关系。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构成了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也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基础。(二)领导作用是关键 领导作用,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作用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关键。(三)全员参与是根本(四)注重实效是重点(五)持续改进求发展二、主要活动(一)学习标准(二)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三)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四)确定职责与权限(五)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布与实施(七)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八)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九)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十)管理评审三、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可采用下列八个步骤1、确定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营销的特征是:一个组织所关心的不仅是生产适销的产品满足顾客当前的需求,还要着眼于通过对顾客的市场调查分析和预测,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顾客和市的未来需求。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不仅应与组织的宗旨和发展方向相一致,而且应能体现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质量方针应能体现一个组织在质量上的追求,对顾客在质量方面的承诺,也是规范全体员工质量行为的准则。质量目标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 适应性:质量目标必须能全面反映质量方针要求和组织特点;(2) 可测量:目标必须具体,测量不仅指对事物大小或质量参数的测定,也包括可感知的评价,即所制定的质量目标都应是可衡量的。(3) 分层次: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质上是一个目标体系,质量方针应有组织的质量目标支持,组织的质量目标应有部门的具体目标或举措支持。(4) 可实现: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目标,应该是在某个时间段内经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5) 全方位:即在目标的设定上应能全方位地体现质量方针,应包括组织上的、技术上的、资源方面的、以及为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为实现质量目标,组织应:(1) 系统识别并确定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过程,包括一个过程应包括哪些子过程和活动,在此基础上,明确每一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的要求。(2) 用网络图、流程图或文字、科学而合理地描述这些过程或子过程的逻辑顺序、按产品或相互关系。(3) 明确这些过程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规定其职责。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1) 人力资源(2) 基础设施(3) 工作环境(4) 信息 此外资源还包括财务资源、自然资源和供方及合作者提供的资源。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有效性: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效率: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为了保证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应规定过程的输入、转换活动和输出的监视和测量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检验、验证、数据分析、内审和采用统计技术等。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确定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基础。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防止不合格包括防止已发现的不合格和潜在的不合格,质量管理体系的重点是“防止”。对不合格不仅要进行纠正,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合格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所采取的措施,防止已发现的不合格再发生,潜在的不合格的发生。这些措施通常是指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过程、PDCA循环过程的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PDCA循环活动的起点。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是建立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基础上的。第四节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术语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分类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及主要内容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及联系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概念(一)主要术语1、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理解要点:(1) 审核是收集、分析和评价审核证据的过程;(2) 审核是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3) 审核是确定审核证据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的过程。2、审核准则: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理解要点:(1) 审核准则是用作确定符合性的依据;(2) 审核也称为审核依据;(3) 审核准则包括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3、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具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它信息。理解要点:(1) 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也可以是定量的;(2) 审核证据是与审核准则有关的信息;(3) 审核证据是可证实的信息;(4) 审核证据可以是形成文件的,也可以是不形成文件的信息;(5) 审核证据是基于可得到的信息样本。4、审核委托方: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理解要点:(1) 委托方可以是一个组织或某个人;(2) 审核委托方的事项是审核;(3) 委托方可以是受审核方自己、顾客或被授权的独立机构(如审核机构)。5、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理解要点:(1) 某一审核发现是对某一或某些审核证所在进行评审的结果;(2) 审核发现能表明审核证据是否符合准则;(3) 审核发现包括符合与不符合;(4) 审核发现能指出改进的机会。(二)审核的目的和分类1、审核目的:确定审核应完成什么,包括:(1) 确定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或其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2) 评价管理体系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3) 评价管理体系实现特定目标的有效性;(4) 识别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2、审核的分类:依据审核委托方可将审核划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为获得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质量体系审核准则的程度而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依据其对象不同分为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体系审核可分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等。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内容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主 要 活 动 | 1、审核的启动;2、文件评审;3、现场审核的准备;4、现场审核的实施;5、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6、审核的完成;7、审核后的活动(通常不视为审核的一部分) | 1、认证申请与受理;2、审核的启动;3、文件评审;4、现场审核的准备;5、现场审核的实施;6、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7、纠正措施的验证;8、颁发认证证书;9、监督审核与复评。 |
主要区别及联系 | 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部活动;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和核心;3、 审核仅需要提交审核报告,而认证需要颁发认证证书;4、 审核报告发出后,审核即告结束;而颁发认证证书后,认证活动并未结束;5、 纠正措施的验证通常不视为审核的一部分,而对认证来说,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6、 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只为第三方审核,而对于认证来说,就是一种第三方审核。 |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活动内容1、 审核的启动:指定审核组长;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确定审核的可行性;选择审核组;与受审核方的初始接触。2、 文件评审:如果发现文件不充分,审核组长应通知受审核方以及有关各方,并决定审核是否继续进行或暂停直至有关文件的问题得到解决。3、 现场审核的准备:编制审核计划;向审核组分配工作;准备工作文件。4、 现场审核的实施:举行首次会议;审核中的沟通;信息的收集(可包括面谈、对活动的观察、文件评审)和验证;形成审核发现;提出审核结论(可包括:质量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评审过程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改进的能力);举行末次会议。5、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与分发。6、 审核的完成。7、 审核的后续活动的实施。第四章 质量检验
第一节 质量检验概述质量检验基本知识 掌握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掌握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了解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掌握质量检验的步骤不同类别的产品质量检验 熟悉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 熟悉电工产品的质量检验 熟悉流程性材料的质量检验 了解产品的环境条件试验
一、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一)质量检验的定义(掌握)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掌握)1、 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对产品相应质量特性的要求。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不同。2、 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它相关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经对照比较,确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3、 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的。因此,不仅要对过程(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工艺)方法,必要时对作业(工艺)参数进行监控,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4、 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它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器具、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并且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5、 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了解)1、 鉴别功能。2、 “把关”功能3、 预防功能4、 报告功能。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验收的质量情况和合格率;(2) 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和等级率,以及相应的废品损失金额;(3) 按产品组成部分(如零、部件)或作业单位划分统计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以及相应废品损失金额;(4) 产品报告原因的分析;(5) 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意见;(6) 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
(四)产品检验的步骤(掌握)1、 检验的准备。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2、 测量或试验。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3、 记录。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用规范化的格式和要求予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证据保存下来。4、 比较和判定。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5、 确认和处置。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1) 对合格品准予放行,并及时转入下一作业过程(工序)或准予入库、交付(消售、使用)。对不合格品,按其程度分别情况做出返工、返修、让步接收或报废处置。(2) 对批量产品,根据产品批质量情况和检验判定结果分别做出接收、拒收、复检处理。
(五)产品验证及监视1、产品验证验证是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产品验证就是对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有形产品或无形产品,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它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后所提供的客观证据,证实规定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的认定。它是一种管理性的检查活动。(1) 产品放行、交付前要通过两个阶段,第一是产品检验,第二是对提供的客观证据进行规定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认定。(2) 证实规定要求是到满足的认定就是对提供的客观证据有效性的确认。(3) 产品验证必须有客观证据。产品验证是产品检验的延伸,又是产品检验后放行、交付必经的过程。(4) 产品检验出具的客观证据是产品实现的生产者提供的。(5) 产品检验是出具对产品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做的技术性检查活动。(6) 产品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A、 检查提供的质量凭证。B、 确认检验依据的技术文件的正确性、有效性。C、 查验检验凭证(报告、记录等)的有效性及填写完整性。D、 需要进行产品复核检验的,由有关检验人员提出申请,送有关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2、监视(1) 监视是对某项事物按规定要求给予应有的观察、注视、检查和验证。(2) 现代工业化生产中,过程监视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方式,并作为检验的一种补充形式广泛地在机械、电气、化工、食品等行业中使用。(3) 为确保过程的结果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应对过程参数按规定进行监视,并对过程运行、过程参数做出客观、完整无误的记录,作为验证过程结果的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的证据。检验人员对作业过程应实施巡回检查,并在验证过程记录后签字确认。
二、不同类别的产品质量检验(一)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机械产品是工业产品的基础。机械产品的特点:机械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机械产品的检验、试验方法:(1) 机械零件检验:化学分析、物理性能、几何尺寸。(2) 产品性能试验:功能试验、结构力学试验、空转试验、负载试验、人体适应性试验、安全性、环境条件试验。
(二)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电工电子产品的特点电工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电气绝缘强度、电压、电流、功率、频率、温升、工作性能、电磁兼容性、工作环境条件。电工电子产品检验的主要内容和检验方法:(1) 型式试验:用于考核指定产品的设计是否符合有关产品标准和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试验可包括:A、 结构要求;B、 性能要求:工作极限值、温升、绝缘性能、工作性能、振动与冲击、电磁兼容性、噪声、气候性能。(2) 例行试验:指对批量制作完成的每件产品进行的交付试验,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有关标准中产品交付的要求。试验可包括以下考核内容:外观、运行情况、介电性能、调整、整定及校正、气动设备的气密性、液压设备的密封性、电阻或阻抗测量。(3) 抽样试验及研究性试验如果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必须制作样机进行型式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的检验内容包括结构要求和性能要求两个方面:(1) 结构要求:可以从外观检查、绝缘电阻和耐压试验三个方面来考核。(2) 性能要求:工作限值;温升试验;绝缘性试验;工作性能试验;振动和冲击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噪声试验、气候性试验。国家标准GB/T 2421、GB/T 2422、GB/T 2423.1-51全面,系统规定了电工电子产品的环境条件的试验方法。
(三)流程性材料的质量检验1、流程性材料的特点:A、 流程性材料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和气态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换。B、 流程性材料通常为有形产品,但是很多流程性材料形态有不确定性和随遇性,随其存放、盛纳的容器和包装物及堆放场所(散状固态)而定。C、 流程性材料具有整体的均匀性,其整体中任一微小单元或整体分割后各单元仍是相同的物质,并具其性质不变。D、 流程性材料具有自然连续性,无法进行计数,只能进行计量。E、 流程性材料其产品形成过程一般也是连续实现的,在一定批量投料完成之前,一般不能或不易中途停止生产。产品形成后不旦出现性能不合格很难纠正(返工、返修)。2、流程性材料的主要性能: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3、流程性材料的检验方法:(1) 流程性材料的检验的特点。A、 整体均匀性特点可使抽检一单元检验得到整体的性能。B、 流程性材料采用理化检验。C、 一些试验需制备试验、粉碎物或试验和标准物质。D、 同一试样无法重复检验。E、 有些流程性材料在形成中无法检测,只能在产品实现后对其实行检验。F、 应依据国家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2) 流程性材料常用的检验方法A、 感官检验法;B、 物理检验法;C、 化学检验;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四)环境条件试验环境试验是将产品或材料暴露在自然或人工环境中按规定条件进行试验,从而对它们在实际上可能遇到的贮存、运输和使用条件下的性能做出评价。环境试验分为:自然暴露实验、现场试验和人工模拟试验三类。环境试验的方法:高低温试验:温度冲击试验、湿热试验(包括恒定湿热试验、交变湿热试验、常温湿热试验)、防腐试验、霉菌试验、密封试验、振动试验、老化试验(包括:大气老化试验、热老化试验、臭氧老化试验等)、运输包装试验。通过环境试验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质量检验机构一、质量检验机构的基本知识质量检验机构的基本知识 熟悉质量检验机构的主要工作范围 了解质量检验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熟悉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
(一)质量检验机构的主要工作范围(熟悉)产品生产者为确保产品质量,必须对产品及形成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包括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因此要设置评定质量的专门机构或专(兼)职人员,即质量检验机构或专(兼)职检验人员。质量检验部门的主要工作范围(1) 宣传贯彻产品质量法规、法律。(2) 编制和控制质量检验程序文件。检验程序文件是组织的质量检验部门在执行检验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规范或准则。(3) 质量检验用文件的准备和管理。有效的质量检验文件包括:设计部门提供的文件:产品技术标准、产品图样(成套的)、产品制造与验收技术条件、关键件与易损件清单、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装箱单中备品品种与数量清单等。工艺部门提供的文件:工艺规程、检验规程、工艺装备图样、工序控制点的有关文件等。销售部门提供的文件:产品订货合同中有关技术与质量要求、顾客特殊要求等。标准化部门提供的文件:有关的国家标准、有关的行业标准、有关的企业标准、有关标准化方面的资料。(4) 产品形成全过程的质量检验。(5) 检测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二)检验机构的权限与责任(了解)1、质量检验机构的权限为了开展好质量检验工作,实现质量职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生产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赋予质量检验部门必要的权限,其中主要有:(1)有权在生产组织内认真贯彻产品质量方面的方针、政策,执行检验标准或有关技术标准;(2)对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有权判定产吕或零件合格与否;(3)对购入的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有权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确定合格与否;(4)交检的零部门或产品,由于缺少标准或相应的技术文件,有权拒绝接收检查;(5)对产品或零部门的材料代用有权参与研究和审批;(6)对于忽视产品质量、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行为,有权制止、限期改正,视其情节建议给予责任者相应处分;(7)对产品质量事故,有权追查产生的原因,找出责任者,视其情节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8)对产品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有权如实进行统计与分析,针对存在有问题要求有关责任部门提出改进措施。2、质量检验机构的责任:(1) 对由于未认真贯彻执行产品质量方面的方针、政策,执行技术标准或规定不认真、不严格,致使产品质量低劣和出现产品质量事故负责;(2) 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由于错检、漏检或误检而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负责;(3) 对由于组织管理不善,在生产中造成压检,影响生产进度负责;(4) 对由于未执行首件检验和及时进行流动检验,造成成批质量事故负责;(5) 对不合格品管理不善,废品未按要求及时隔离存放,给生产造成混乱和影响产品质量负责;(6) 对统计上报的质量报表、质量信息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7) 对在产品形成中发现的忽视产品质量的行为或质量事故,不反映、不上报,甚至参与弄虚作假,而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负责;(8) 对经检验明知质量不合格,还签发检验合格证书负责。
(三)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熟悉)1、设置质量检验部门的必要性(1) 检验部门的设置,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2) 检验部门的设置,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需要;(3) 检验机构的设置,是企业建立正常生产秩序,确保产品质量的需要;(4) 检验机构的设置,向顾客和社会提供产品质量保证和承担质量责任。2、质量检验部门的性质(1) 产品生产者的质量检验部门,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独立行使检验职权的技术职能部门。(2) 在组织内部,它将按标准、按工艺、按合同等规定要求,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在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把关,而对组织外部,它代表组织向顾客、向社会提供产品质量合格的证据。质量检验部门职能的两重性,使它在生产组织中处于特殊的公正性质。3、质量检验部门的地位(1)在组织内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a)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直接领导,并授权独立行使检验职权;b) 是组织中质量把关的重要部门,直接掌握整个组织产品实现的质量情况最及时、最全面,对产品能否达到标准要求负有重要责任的部门。既不能缺少,又不能削弱的重要地位。是唯一独立行使检验职能的部门。(2)在组织外部的地位性质的双重性,代表生产组织向顾客、向消费者、向社会提供产品质量证据,实现质量保证,是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部门。工作受法律保护,受社会广大消费者和顾客的尊重。4、质量检验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1) 专职检验机构应在最高管理层直接领导下。(保证物资资源、人的能力)(2) 明确职能和与职责,确定其工作范围。(3) 科学合理地搞好检验机构内部设置,建立完善的检验工作体系。(4) 制定和完善质量检验的工作程序,作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性文件。(5) 配备能满足开展质量检验所需的计量器具,测试、试验设备及有关物质资源。5、 质量检验机构设置示例(1) 集中管理型质量检验机构,可按职能划分和按产品划分 优点:有利于质量把关;判断质量问题不受干扰;有利于质量检验系统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有利于检验人员技术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 缺点:易形成“检验把关、生产闯关”的状态;易发生一些矛盾或冲突。(2)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质量检验机构 优点:加重了生产车间管理者的质量责任,有利于调动车间各类人员确保产品质量的积极性;检验人员有利于配合生产,搞好工检关系。 缺点:对产品质量的决策权力分散,处理产品质量问题易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考虑;不利于质量检验工作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因利益关系,检验人员难于全面实现质量检验的四项基本职能;不利于质量检验人员技术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实验室的基本知识实验室的基本知识 了解实验室的基本任务 熟悉实验室的质量体系 熟悉样品的质量控制 掌握检验的质量控制 掌握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实验室的基本任务和工作准则(了解)1、实验室是组织中负责质量检验工作的专门技术机构,承担着各种检验测试任务,它是组织质量工作、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重要技术手段,是重要的质量信息源。其基本任务参照(P152)2、实验室的基本工作准则实验室的最基本的工作准则是坚持公正性、科学性、及时性做好检验测试工作。
(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熟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1、明确质量形成过程最终成果是检测报告。比较典型的过程一般为:明确检验依据;样品的抽取;样品的管理和试验的制备;外部供应的物品;环境条件;检测操作;计算和数据处理;检验报告的编制和审定。2、配备必要的人员和物质资源3、形成检测有关的程序文件(1) 程序文件是规定检测活动和检测过程的途径,是为控制可能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制定的文件。(2) 程序文件应做到全面、适用、可操作。(3) 编制程序文件时应参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结合本组织的实际需要,审核批准颁布实施。(4) 应制定的程序文件:
(三)样品质量控制(熟悉)1、 样品的抽取:规定具体的抽样方案;认真做好抽样工作记录2、 样品的管理:实验室应对样品的接收、保管、领用、传递、处理等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样品不污染,不损坏,不变质,保持完好的原始状态样品管理包括:(1) 样品接收:检查、登记、管理(2) 样品分类存放、账物相符、标识、检验状态(3) 备用样品的管理(4) 样品存放环境条件符合规定要求(5) 样品应规定保存期限(6) 样品的领用和退回管理
(四)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掌握)1、 检测的准备(样品状态、仪器设备状态、环境要求、记录)2、 检测操作和记录(按要求进行操作、原始记录、边缘数据的复检、结束后仪器设备的复查)3、 异常情况的处理(查清原因、纠正;因外界干扰中止试验后的重新检测并记录情况;仪器设备故障中止试验后的重新检测,样品原因造成的重新取样检测)4、 使用计算机检测的控制(专人操作;防止人为修改软件;首次使用的验证;发生故障后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及记录;原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加骑缝章)
(五)检测记录和报告(掌握)1、 检测记录的基本要求检测原始记录是检测数据和结果的书面载体,是表明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是分析质量问题、溯源历史情况的依据,是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1) 检测记录应做到:如实、准确、完整、清晰,记录的项目应完整,空白项应划上斜线。(2) 检测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应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不同的要求,合理编制。(3) 记录的更改控制(杠改、加盖更改人印章)(4) 由检测人和校核人本人签名,以示负责(5) 数据处理应符合误差分析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2、检测报告的基本要求检测报告是实验室的工作成果,检测报告的质量是检测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检测报告应做到:完整、准确、清晰、结论正确、易于理解。(1) 统一的格式;(2) 编制和审批;(3) 外包试验说明;(4) 检测报告的更改控制。
第三节 质量检验计划一、概述(一)概述1、掌握检验计划的概念2、了解编制检验计划的目的3、熟悉质量检验计划的作用4、熟悉检验计划的基本内容5、熟悉编制检验计划的原则
(一)质量检验计划的概念(掌握)质量检验计划就是对检验涉及的活动、过程和资源及相互关系做出的规范化的书面(文件)规定,用以指导检验活动正确、有序、协调地进行。
(二)编制质量检验计划的目的(了解)(三)质量检验计划的作用(熟悉)1、 按照产品加工及物流的流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统筹安排检验站、点的设置,可以降低质量成本中的鉴别费用,降低产品成本。2、 根据产吕和过程作业(工艺)要求合理地选择检验、试验项目和方法、方式,合理配备和使用人员、设备、仪器仪表和量检具,有利于调动每个检验和试验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检验和试验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物质和劳动消耗。3、 对产品不合格严重性分级,并实施管理,能够充分发挥检验职能的有效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制造成本。4、 使检验和试验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使产品质量能够更好地处于受控状态。
(四)质量检验计划的内容(熟悉)质量检验部门根据生产作业组织的技术、生产、计划等部门的有关计划及产品的不同情况来编制检验计划,其基本内容有:1、 编制检验流程,确定适合作业特点的检验程序;2、 合理设置检验站、组;3、 编制产品及组成部分的质量特性分析表。制定产品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4、 对关键的和重要的产品组成部分编制检验规程(指导书、细则或检验卡片);5、 编检验手册;6、 选择合适的检验方式、方法;7、 编制检测工具、仪器设备明细表,提出补充仪器设备及测量工具的计划;8、 确定检验人员的组织形式,培训计划和资格认定方法,明确检验人员的岗位工作任务和责任等。
(五)编制检验计划的原则1、 充分体验检验的目的;2、 对检验活动能直到指导作用;3、 关键质量应优先保证;4、 综合考虑检验成本;5、 进货检验、验证应在采购合同中详细说明。6、 检验计划应随产品实现过程中产品结构、性能、质量要求、过程方法的变化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生产作业过程的需要。
二、检验流程图1、 掌握检验流程图的基本概念2、 熟悉检验流程图的编制过程3、 掌握简单的检验流程图的编制
(一)流程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和产品形成过程有关的流程图有作业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和检验流程图,检验流程图的基础和依据是作业(工艺)流程图。作业流程图是用简明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组合形式表示的作业全过程中各过程输入、输出和过程形成要素之间的关联和顺序。检验流程图是用图形、符号、简洁明了地表示检验计划中确定的特定产品的检验流程(过程、路线)、检验工序、位置设置和[选定的检验方式、方法和相互顺序的图样。它是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活动的依据。检验流程图和其它检验指导书等一起,构成完整的检验技术文件。
(二)检验流程图的编制过程(熟悉)1、 产品技术标准的熟悉和对设计技术文件、图样和质量特性分析;2、 熟悉产品形成的作业(工艺)文件,了解产品工艺流程;3、 根据工艺流程、作业规范 工艺文件设计检验工序的检验点;4、 确定检验工序和作业工序的衔接点及主要检验工作方式、方法、内容;5、 绘制流程图;6、 对编制的流程图进行评审;7、 流程图的批准。
三、检验站的设置检验站的基本知识1、 掌握检验站的基本概念2、 熟悉检验站设置的基本原则3、 了解检验站设置的分类4、 熟悉几种主要检验站设置的特点
(一)检验站的基本概念(掌握)检验站是根据生产作业(工艺布置)及检验流程设计确定的作业过程中最小的检验实体,其作用是通过对产品的检测,履行产品检验和监督的职能,防止所辖区域不合格品流入下一作业过程或交付(销售、使用)。
(二)检验站设置的基本原则(熟悉)1、 要重点考虑设在质量控制的关键作业部位和控制点;2、 要能满足生产作业过程的需要,并和生产作业节拍同步和衔接;3、 要有适宜的工作环境;4、 要考虑节约检验成本,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5、 要考虑根据作业(工艺)的需要做适当和必要的调整。
(三)检验站设置的分类(了解)1、 按产品类别设置2、 按生产作业组织设置3、 按工艺流程顺序设置4、 按检验技术的性质和特点设置
(四)几种主要检验站设置的特点和要求(熟悉)1、进货检验站一是在产品实现的本组织检验、一是在供货的单位进行检验。2、 工序检验站,分散式:多用于大批量生产的组织;集中式:多用于在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组织;3、完工检验站:是指对产品组成部分或成品的完工检验而言,也是指产品在某一作业过程、环节(如某生产线、或作业组织)全部工序完成以后的检验。可能是入库前的检验,也可能是直接放行进入装配前的检验,对于成品可能是交付前的检验,也可能是进行成品库前的检验。 开环分类式检验站:只是把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开,防止不合格品下流; 开环处理式检验站:对于一次检查后被拒收的不合格品,进行重新审查,决定能使用的例外放行或返修,返修后的重新检验。 闭环处理式检验站:对一次检验后拒收的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决定是否可进行返修,分析标准的合理性,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反馈,防止类似不合格的再发生。
四、检验手册和检验指导书检验手册和检验指导书1、 掌握检验手册的的基本概念2、 了解检验手册的主要内容3、 掌握检验指导书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4、 熟悉编制检验指导书的要求5、 熟悉检验指导书的基本内容6、 掌握一般检验指导书的编写
(一)检验手册(掌握)1、定义:检验手册是质量检验活动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文件集合。它是专职检验部门质量检验工作的详细描述,是检验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质量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指南,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对加强产品形成全过程的检验工作,使质量检验的业务活动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更具有重要意义。2、组成:检验手册基本上由程序性和技术性两方面内容组成。3、 主要内容:因不同产品和过程而异。4、 编制要求:由专职检验部门组织编写,由熟悉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和检测技术的人员编写,经授权负责人批准后生效,并按规定程序发布实施。
(二)检验指导书 1、检验指导书的概念(掌握)检验指导书是具体规定检验操作要求的技术文件,又称检验规程或检验卡片。是产品形成过程中,用以指导检验人员规范、正确地实施产品和过程完成的检查、测量、试验的技术文件。是产品检验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的是为重要产品及组成部分和关键作业过程的检验活动提供具体操作指导。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一种技术作业指导性文件,以可作为检验手册中的技术性文件。其特点是技术性、专业性、可操作性很强,要求文字表述明确、准确,操作方法说明清楚、易于理解,过程简便易行;其作业是使检验操作达到统一、规范。2、编制检验指导书的要求(熟悉)(1) 对该对过程作业控制的所有质量特性(技术要求),应逐一列出,不可遗漏。(2) 必须针对质量特性和不同精度等级的要求,合理选择适用的测量工具或仪表,并在标准中注明它们的型号、规格和编号,甚至说明其使用方法。(3) 当采用抽样检验时,应正确选择其抽样方案。3、检验指导书的内容 检验对象;检验特性值;检验方法;检验手段;检验判定;记录和报告;其它说明。
第四节 质量特性分析和不合格品控制大纲:(一)质量特性分析表1、 掌握质量特性分析的基本概念2、 了解质量特性分析表的编制依据3、 熟悉质量特性分析表的内容(二)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1、 掌握不合格的基本概念2、 熟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原则3、 了解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级别4、 熟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的内容(三)不合格品的控制1、 熟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2、 了解不合格品的判定3、 了解不合格品的隔离4、 熟悉不合格品的处置5、 掌握不合格品控制与纠正措施
一、质量特性分析表(一)质量特性分析表的概念(掌握)质量特性分析表是分析产品实现过程中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重要质量特性与产品适用性的关系和主要影响这些特性的过程因素的技术文件。
(二)质量特性分析表编制的依据(了解)1、 产品图纸或设计文件;2、 作业流程(工艺路线)及作业规范(工艺规程);3、 作业(工序)管理点明细表;4、 顾客或下一作业过程(工序)要求的变更质量指标的资料。
(三)质量特性分析表示例 包含:工序、质量特性、影响因素等内容
二、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一)不合格与不合格品(掌握)不合格:未满足要求,包括产品、过程、体系没有满足要求。不合格包括不合格品及不合格项。凡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外购件和协作件对照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被判定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不符合(未满足)规定要求,统称为不合格品。
(二)不合格分极1、不合格分极的概念 产品及产品形成过程中涉及许多质量特性要求,这此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不合格是质量偏离规定要求的表现,而这种偏离因其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不同和偏离规定的程度不同,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也就不同。不合格严重性分级,是将产品质量可能出现的不合格,按其对产品适用性影响的不同进行分级,列出具体的分极表,据此实施管理。不合格分级最早在美国使用。2、不合格分级的作用(1) 可能明确检验的重点;(2) 有利于选择更好的抽样方案;(3) 便于综合评价产品质量;(4) 对不合格进行分级并实施管理。
(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原则(熟悉):1、 所规定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2、 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3、 顾客可能反映的强烈不满意程度;4、 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除考虑功能性质量特性外,还包括外观、包装等非功能性的影响因素;5、 不合格对下一作业过程(工序)的影响程度。
(四)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级别(了解)1、 分为三级不合格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极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B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C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2、分为四级(美国贝尔系统) A级-非常严重、B级-严重、C级-中等严重、D级-不严重
(五)产品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熟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是根据不合格严重性分级原则(标准),针对具体产品可能出现的质量特性不合格对其严重性分级,分级表应明确列出不合格的项目、状况及严重性级别。是产品检验计划的组成部分。
三、不合格品的控制(一)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包括内容:1、 规定对不合格品的判定和处置的职权;2、 对不合格品要及时做出标识,以便识别;3、 做好不合格品记录,确定不合格品范围;4、 评定不合格品,提出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决定返工、返修、让步、降级、报废等处置,并做好记录;5、 对不合格品及时隔离存放,严防误用或误装;6、 根据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对不合格品做出处理并监督实施;7、 通报与不合格品有关的职能部门,必要时也应通知顾客。
(二)不合格品的判定1、 一种是符合性判定,一种是“处置方式”的判定,“处置方式”的判定也是对已判定不合格的产品的处置方式进行判定的一种判定,也是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过程。2、 一般不要求检验人员承担处置不合格品的责任和拥有相应的权限。3、 一般由技术部门或专门的不合格品评审机构评定后处置。
(三)不合格品的隔离:标识、隔离、保管……。(四)不合格品的处置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043.png
(五)不合格品的控制与纠正措施(掌握)1、 不合格品的控制措施(1) 生产组织应制定处置不合格品的工作程序,并在管理标准中明确规定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采取标识、鉴别、隔离、评定、处置及防止再发生等各项措施。(2) 发现可能会出现的不合格时,应立即进行鉴别和记录,在允许的条件下,对以前生产的产品进行复检。对确认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3) 应指定有关部门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定,以确定能否让步接收、返工、返修、降级使用或报废,并按规定立即进行处置。(4) 对出现的批量不合格或严重不合格时,应立即进行质量分析,采取措施防止再发生。(5) 对产生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及个人按规定进行处罚。2、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 纠正: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产品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是生产组织为消除产品不合格发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再次发生。采取纠正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再次发生。对象是针对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消除这一原因,而不是对不合格的处置。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步骤:(1) 确定纠正措施,首先是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特别关注顾客对不合格品的抱怨,注意对评审人员的要求)(2) 通过调查分析确定产生不合格的原因;(3) 研究为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措施,必要时对拟采取的措施进行验证;(4) 通过评审确认采取的纠正措施,必要时修改程序及改时体系并在过程中实施这些措施。跟踪并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5) 应注意从人、机、料、法、环几个方面,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所采取的纠正措施一般应和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第五章 计量基础第一节 基本概念大纲:(一)计量的内容、分类和特点1、 掌握计量的定义;2、 了解计量的内容;3、 熟悉计量的分类和特点(二)计量的法律和法规1、 了解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2、 熟悉《计量法》的基本内容(三)量值溯源、校准和检定1、 熟悉量值溯源性的概念2、 掌握校准和检定的概念3、 了解校准和检定的作用
一、计量的内容、分类和特点(一)、计量的内容广义上讲:计量是对“量”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确认的过程。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它涵盖测量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不论测量的不确定度如何,也不论测量是在哪个领域中进行的。计量的内容(六个方面):(1)、计量单位与单位制;(2)、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包括实现或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与工作计量器具;(3)、量值传递与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与检测;(4)、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5)、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6)、计量管理,包括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二)计量的分类根据计量的作用与地位,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公益性三个方面。(1) 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它通常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准确定义和实现计量单位,并为最新的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测量基础。(2) 工程计量,又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3) 法制计量是指由政府或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的需要进行强制管理的一种社会公用事业,其目的主要是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的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三)计量的特点计量的特点一般归纳为四个方面:1、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量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实际上不存在完全准确无误的测量,由此在给出量值的同时,必须给出适宜的不确定度或可能误差范围。所谓量值的准确性是在一定的测量不确定度或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范围内,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一致性,是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测量结果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即: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可比较的。3、溯源性,是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与测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这种特性使所有的同种量值,都可以按此条比较链通过校准向测量的源头追溯,也就是溯源到同一测量基准(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从而使其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技术保证。4、法制性,是指计量必需的法制保障方面的特性。狭义上讲: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不关的、与测量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规范化的测量。
二、计量的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简称《计量法》,1985年9月6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根本法,是实施计量法制监督的最高准则。共六章35条,基本内容包括:1、 计量立法宗旨;2、 调整范围;3、 计量单位制;4、 计量器具管理;5、 计量监督;6、 计量授权;7、 计量认证;8、 计量纠纷的处理;9、 计量法律责任等。制定目的:是为了保障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计量保证,并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消费者利益,以及保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二)计量法规1、 计量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 国务院根据《计量法》所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2) 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计量法规。2、 计量规章、规范性文件(1)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全国性的单项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2) 国务院有关主管理部门制定的部门计量管理办法。(3)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地方计量管理办法。
三、量值溯源、校准和检定(一)量值溯源体系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称为量值溯源性。实现量值溯源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是校准和检定。(二)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标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其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称为校准。1、校准的含义(1)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参考测量标准给包括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在内的测量仪器的特性赋值,并确定其示值误差;(2)将测量仪器所指标或代表的量值,按照比较链或校准链,将其溯源到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上。2、校准的主要目的(1)确定示值误差,有时也可确定其是否处于预期的允差范围之内;(2)得了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并调整测量仪器或对其示值加以修正;(3)给标尺记赋值或确定其他特性值,或给参考物质的特性赋值;(4)实现溯源性。校准的依据是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对其通常应作统一规定,特殊情况下也可自选制定。校准的结果可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也可用校准因数或校准曲线等形式表示。(三)检定测量仪器的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测量仪器。根据检定的必要程度和我国对其依法管理的形式,可将检定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两类。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均属于法制检定。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在检定结果中,必须有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从事检定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
第二节 计量单位大纲:(一) 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定义(二) 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1、 了解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2、 掌握SI基本单位3、 熟悉SI导出单位和SI单位的倍数单位4、 了解可与SI单位并用的非SI单位(三) 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概述计量单位:是指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计量单位制:为给定量值给定规则确定的一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称为计量单位制。法定计量单位:指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所有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国家选定的作为法定计量单位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国际单位制单位相同的法定地位。一般不得使用国际标准或有关国际组织的出版物中列出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选入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除外)。
二、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国际单位制是米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一贯单位制,其国际通用符号为“SI”。由SI单位(包括SI基本单位、SI导出单位),以及SI单位的倍数单位(包括SI单位的十进倍数和十进分数单位)组成,具有统一性、简明性、实用性、合理性和继承性等特点。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1、 SI基本单位共7个;2、 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共21个;3、 由SI基本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SI导出单位;4、 SI单位的倍数单位包括SI单位的十进倍数单位和十进分数单位,构成倍数单位的SI词头共20个;5、 国家选定的作为法定计量单位的非SI单位共16个。(一)SI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 | 单位名称 | 单位符号 |
长度 | 米 | m |
质量 | 千克(公斤) | kg |
时间 | 秒 | s |
电流 | 安[培] | A |
热力学温度 | 开[尔文] | K |
物质的量 | 摩[尔] | mol |
发光强度 | 坎[德拉] | cd |
(二)、SI导出单位(共列出21个)SI导出单位是用SI基本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这种单位符号中的乘和除采用数学符号。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另一部分是组合形式的SI导出单位,即用SI基本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含辅助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三)SI的倍数单位在SI中,用以表示倍数单位的词头,称为SI词头,它们是构词成分,用于附加在SI单位之前构成倍数单位(十进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而不能单独使用。书中共列出20个词头,所代表的因数的覆盖范围为10-24~1024。(四)可与SI单位共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我国共为11个物理量选定了16个与SI单位并用的非SI单位。
三、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一)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1、除特别说明外,一般指法定计量单位的中文名称,简称或全称。2、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原则上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乘号连接的可连读,除号(/)读作“每”。不论分母中有几个单位,“每”只在分母的前面出现一次。3、单位中有幂,则除面积或体积对应的指数名称读平方和立方,其余称为“二次方”、“三次方”,以此类推。负数幂的含义为除,既可用幂的名称,也可用“每”。(二)法定计量单位的词头1、 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符号,不论拉丁文字或希腊字母,一律用正体。单位字母一般用小写字母,只有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时,其符号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只有“升”的符号除外,可以用“L”2、 词头符号的字母,其所表示的因数小于106时,一律用小写,而当大于或等于106时,则用大写体。3、 单位符号没有复数形式,不得附加任何标记或符号来表示量的特性或测量过程的信息。除正常的语名结尾的标点符号外,词头或单位符号后都不加标点。4、 由两个以上单位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相乘单位间可用乘点也可不用。但中文符号相乘时必须用乘点。相除的单位符号间用斜线表示或采用负指数。单位中分子为1时,只用负数幂。表示除的斜线在一个单位中最多只有一条,除非采用括号能澄清其含义。5、 词头的符号与单位符号之间不得有间隙,也不中相乘的符号。(三)法定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1、 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名称,一般适宜在口述和叙述性文字中使用。而符号可用于一切需要简单明了表示单位的地方,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之中。2、 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3、 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时,不得使用重叠词头。非十进制的单位,不得使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只通过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词头通常加在组合单位中的第一个单位之前。4、 只通过相除构成或通过乘和除构成的组合单位,词头通常加在分子中的第一个单位之前,分母中一般不用词头。但质量的SI单位kg不作为有词头的单位对待。当组合单位分母是长度、面积单位时,按习惯和方便,分母中可以选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
第三节 测量仪器大纲:(一)概述1、 熟悉测量仪器、测量设备的定义2、 了解测量仪器的分类(二)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1、 了解测量仪器控制的概念2、 熟悉标称范围、量程和测量范围的概念3、 了解额定操作条件、极限条件和参考条件的概念4、 掌握示值误差和最大允许误差的概念5、 了解灵敏度的概念6、 掌握分辨力的概念7、 熟悉稳定性、漂移的概念(三)了解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
一、概述(一)测量仪器的分类1、测量仪器的定义(熟悉)测量仪器:单独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称为测量仪器,又称计量器具。测量仪器中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测量仪器称之为实物量具,简称量具。如:砝码、量块、标准电阻线圈等。实物量具不同于一般的测量仪器,量具本身所复现或提供的已知量值,即给定量,就是其本身量值的实际大小,而一般测量仪器所指示的量值往往是一种等效信息。如体温度。2、测量仪器的分类(了解)按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分:(1)显示式测量仪器;又称指示式测量仪器,它能直接或间接显示出被测量的示值。按其给出示值的形式,可分为模拟式、数字式和记录式三种。(2)比较式测量仪器;它能使被测量具或使被测量与标准量具相互比较。(3)积分式测量仪器;它通过一个量对另一个量的积分来确定被测量值。(4)累积式测量仪器;它通过对来自一个或多个源中,同时或依次得到的被测量的部分值求和,来确定被测量值。按其计量学用途或在统一单位量值中的作用,测量仪器可分为测量基准、测量标准和工作用测量仪器三种。(二)测量设备的定义(熟悉)测量设备是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辅助设备及它们的组合。不仅包括一般的测量仪器,而且包括各等级的测量标准,各类参考物质和实物量具,与测量设备连接的各种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须的软件和资料。
二、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是指其影响测量结果的一些明显特征,其中包括测量范围、偏移、重复性、稳定性、分辨力、鉴别力和示值误差等。确定测量仪器的特性,并签发关于其法定地位的官方文件,称为测量仪器控制。这些控制可包括对测量仪器的下列运作中的一项、两项或三项:型式试验: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做出的承认测量仪器的型式符合法定要求的决定。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检定证书。检验:是对所种测量仪器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其内容包括检查测量仪器的检定标记或检定证书是否有效,保护标记是否损坏,检定后测量仪器是否遭到明显改动,以及其误差是否超过使用中量大允许误差范围等。(一)标称范围、量程和测量范围(熟悉)标称范围:测量仪器的操纵器件调到特定位置时可得到的示值范围,称为标称范围。此时的示值范围是与测量仪器的整体相联系的,是指标尺所指示的被测量值可得到的范围。标称范围通常以被测量的单位表示,而不管标尺上所标的单位是什么。标称范围一般用上限和下限说明,当下限为零时,标称范围一般只用其上限来表示。量程:标称范围的上限与下限这差的绝对值。测量范围:也称工作范围,是指测量仪器的误差处于规定的极限范围内的被测量的示值范围。(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确保测量仪器规定准确度的被测量值的范围)。测量范围总是等于或小于标称范围。
示值范围是指测量仪器标尺或显示装置所指示的范围,可用标尺或显示器上的单位表示;标称范围是对测量仪器整体而言的,通常用被测量的单位表示;测量范围是指能保证规定准确度,使误差处于规定极限内的量值范围;量程则是指标称范围上、下限之差的绝对值。 |
(二)额定操作条件、极限条件和参考条件(了解)额定操作条件是指测量仪器的正常工作条件,也就是使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处于给定极限内的使用条件。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测量仪器才能达到规定的计量特性或规定的示值允许误差值。极限条件: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额定操作条件下运行所能承受的极端条件。极限条件应规定被测量和影响量的极限值。参考条件:指测量仪器在性能试验或进行检定、校准、对比时的使用条件,即标准工作条件,或为标准条件。三种条件中,参考条件最严格,额定操作条件则较宽,而极端条件的范围(和额定值?)为最大。(三)示值误差和最大允许误差(掌握)示值就是由测量仪器所指示的被测量值,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是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的输入量的真值之差,它是测量仪器最主要的计量特性之一,本质上反映了测量仪器准确度的大小,即测量仪器给出接近于真值的响应的能力。示值误差大,则其准确度低;示值误差小,则其准确度高。
" d" f u. J2 y. d9 b4 \ 在经过高等级的测量标标准对其进行检定或校准时,该测量标准器复现的量值为约定真值,通常称为实际值、标准值或标准值。所以:指示式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示值-实际值;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标称值-实际值。测量仪器示值误差,通常简称为测量仪器的误差,可用绝缘误差形式表示,也可用相对误差形式表示。确定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的大小,是为了判定测量仪器是否合格,并获得其示值的修正值。对给定的测量仪器,上规范、量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称为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简写为:mpe),(四)灵敏度(了解)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称为灵敏度。(五)分辨力(掌握)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值差,称为显示装置的分辨力,或简称为分辨力。它是指显示装置中对其最小示值的辨别能力。模拟式显示装置的分辨力,通常为标尺分度值的一半,即用肉眼可以分辨到一个分度值的1/2。数字式显示装置,其分辨力为末位的一个数码。对半数字式的显示装置,其分辨力为末位数字的一个分度。(六)稳定性和漂移(熟悉)稳定性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通常用以下两种方式定量地表征:1、 计量特性变化某个规定的量所经历的时间;2、 计量特性经过规定的时间所发生的变化量。对测量仪器进行周期检定或定期校准,就是对其稳定性的一种考核。漂移是测量仪器计量特性的慢变化。它反映了在规定的条件下,测量仪器计量特性随时间的慢变化。诸如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计量特性恒定的能力。漂移往往是由于温度、压力、湿度等外界变化所致,或由于仪器本身性能的不稳定所致。
三、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了解)选用测量仪器应从技术性和经济性出发,使其计量特性(如最大允许误差、稳定性、测量范围、灵敏度、分辨力等)适当地满足预定的要求,既要够用,又不过高。
第四节 测量结果大纲:(一)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1、 掌握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概念2、 了解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区别(二)测量重复性和再现性1、 掌握测量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概念2、 了解测量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区别
一、测量准确度和精密度(一)测量准确度(掌握)通过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称之为测量结果,而真值是与被测量定义一致的值,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测量准确度是一个定性化的概念,不宜将其定量化。测量准确度可以用测量结果对约定真值的偏移来估计。约定真值是当测量仪器接受高等级的测量标准对其进行检定或校准时,该测量标准器所复现的量值(二)测量精密度(掌握)测量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获得的各个独立观测值之间的一致程度。(三)二者区别(了解)测量准确度反映分散性,即指随机效应所致的测量结果的不可重复性或不可再现性。测量精密度是指在随机效应和系统效力的综合作用下,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不一致。
二、测量重复性和再现性(一)测量重复性(掌握)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之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重复性条件:1、 相同的测量程序;2、 相同的观测者;3、 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4、 相同的地点;5、 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一致性”是定量的,可同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分散性来表示。而最常用的表示分散性的量,就是实验标准差。(二)测量再现性(掌握)经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再现性。再现性也称为复现性、重现性。在给出再现性时,就详细说明测量条件改变的情况。可以用再现性标准差来表示“一致性”,再现性标准差有时也称为组间标准差。在很多情况下,再现性中的测量条件的改变只限于操作者的改变。(三)二者区别(了解)重复性是在测量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再现性是在测量条件改变了的情况下,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第五节 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大纲:(一)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修正1、 掌握测量误差的概念2、 熟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概念3、 了解测量结果修正的方法(二)测量不确定度1、 基本概念(1) 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2) 熟悉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概念(3) 熟悉扩展不确定度的概念2、 了解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3、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1) 了解测量模型的建立(2) 掌握标准不确定度A类评定方法*(3) 熟悉标准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常用方法*(4) 掌握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5) 熟悉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6) 了解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 4、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实例
一、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修正(一)测量误差(掌握)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所得的差,称为测量误差,简称误差。测量结果是人们认识的结果,不仅与量的本身有关,而且与测量程序、测量仪器、测量环境以及测量人员有关。被测量真值是与被测量的定义一致的某个值,它是量的定义的完整体现,是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完全一致的值,只通过完善的或完善无缺的测量才能获得。实际中使用的是“约定真值”误差=测量结果-真值=(测量结果-总体均值)+(总体均值-真值)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平均值之差。(导致了重复观测中的分散性)系统误差: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称为系统误差。(估计值,具有不确定度)(二)测量结果修正(了解)未修正结果:对系统误差尚未进行修正的测量结果。已修正结果:对系统误差进行修正后的测量结果。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真值=测量结果+修正值=测量结果-误差修正值只能对系统误差进行有限程度的补偿。
二、测量不确定度(一)基本概念(掌握)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称为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说明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参数。1、标准不确定度(熟悉)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用符号u表示,它不是由测量标准引起的不确定度,而是指不确定度以标准差来表征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对每个不确定度来源评定的标准差,称为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有两类评定方法,即A类评定和B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有时也称为A类不确定度评定,所得的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A表示。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有时也称为B类不确定度评定,所得的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B类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B表示。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它量的值求得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等于这些其它量的方差和协方差适当和的正平方根,称之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用符号uC表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标准差的估计值,它表征了测量结果的分散性。2、扩展不确定度(熟悉)用标准差的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的半宽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为扩展不确定度,通常用符号U表示。扩展不确定度确定的是测量结果的一个区间,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颁的大部分可望包含于此区间。实际上,扩展不确定度是由合成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它是将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了k倍所得的,即U=kuC,k称为包含因子。通常情况下,k取2(或3)。(二)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了解)1、 对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2、 实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3、 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4、 对被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5、 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偏移);6、 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7、 赋予测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值不准;8、 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它参量不准;9、 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10、 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三)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1、测量模型的建立(了解)被测量指的是作为测量对象的特定量,在实际测量的很多情况下,被测量不能直接测得,而是由其它量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确定。这种函数关系称为测量模型或测量过程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不是唯一的。数学模型可用已知的物理公式求得,也可用实验的方法确定,有时甚至只能用数值方程给出。2、输入估计值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1)概述与输入估计值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采用“A类”或采用“B类”方法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是通过对观测列的统计分析来评定不确定度的方法,此时,标准不确定度为通过求平均程度或适当的回归分析求得的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是用不同于对观测列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的方法,此时,标准不确定度是根据其它知识或信息得出的。(2)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掌握)当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某一输入量进行若干次独立的观测时,可采用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方法。假定重复测量的输入量Xi为量Q。若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进行n(n>1)次独立的观测,量Q的估计值为各个独立观测量值qj(j=1,2,…,n)的算术平均值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5357.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7484.png,与输入估计值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6216.png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可按下方法之一评定:(a) 值qj的实验方差s2(q)是概率分布方差的估计值,可按下式计算: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9782.png其(正)平方根为实验标准差。算术平方根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799.png方差的最佳估计值,是由下式给出的平均值的实验方差: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2914.png其(正)平方根称为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与输入估计值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0682.png相关的标准不确定度即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0282.png一般而言,不重复测量次数n较小时(n<10)时,按上式表述的A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的可靠性就有所降低。可采用其它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b) 对于特征比较明确且处于统计控制之下的测量过程来说,使用所获得的合并样本标准差sp来描述分散性,可能比采用通过有限次数的观测值获得的标准差更为合适。sp为测量过程长期的组内方差平均值的平方根。在此情况下,若输入量Q的值由非常有限的n次独立观测值的平均值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70.png求得,则平均值的方差可按下式估计: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692.png可根据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1054.png来计算标准不确定度。(3)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确定(熟悉)B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是用不同于对观测列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与输入量Xi的估计值xi相关的不确定度。即根据所有获得的关于Xi可能变异性的信息,做出科学的、经验的判断,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u(xi)。用于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住处来源一般包括:¨ 以前的观测数据;¨ 对有关材料手仪器特性的了解和经验;¨ 生产部门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 校准证书、检定证书或其它文件提供的数据;¨ 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 规定实验方法的国家标准或类似技术文件中给出的重复性限或复现性限。进行B类评定,要求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巧。B类评定的方法有以下四种:(a)已知扩展不确定度和包含因子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2045.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453.png标准不确定度;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856.png扩展不确定度;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518.png包含因子(b)已知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的正态分布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6990.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0816.png标准不确定度;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6594.png一定置信水平p下的置信区间的半宽,即扩展不确定度。kp置信水平p下的包含因子。(通过查表得)(c)其它几种常见的正态分布若知道输入量的估计值分散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a+和a-,则输入估计值及其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319.pn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9741.png若上、下限之差用2a表示,则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7675.png(d)由重复性限或再现性限求不确定度当文件中指出输入量的两次测量得值之差的重复极限r或再现性限R时,一般: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7050.png3、输出估计值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1)当全部输入量彼此独立或不相关时,与输出估计量y相关的标准不确定度,即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下式计算: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7893.png(2)当两个输入量Xi和Xk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时,即它们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其协方差也应作为不确定度的一个来考虑。一些情况下,与两个输入量的估计值相关的协方差可以认为是零或影响非常小。4、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熟悉)扩展不确定度是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扩展不确定度是将输出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了k倍所得到的,k称为包含因子,一般为2或3。当为2时,包含概率约为95%。扩展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取值区间的半宽。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913.png5、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了解)6、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和评定流程(四)测量不确定度的应有实例(掌握)1、 测量任务2、 测量方法3、 测量仪器4、 实测记录5、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 建立测量模型(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A类评定;求实验标准差s(R)及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R)B类评定,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R)(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47.png(4)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包含因子k,计算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5826.png 6、测量结果报告
第六节 测量控制体系大纲:(一)概述1、 熟悉测量控制体系的概念2、 了解测量控制系统的组成(二)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1、 掌握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概念2、 了解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过程(三)了解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
一、概述测量控制体系是指为实现测量过程的连续控制和计量确认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测量控制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1、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2、 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
二、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计量确认是指为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而进行的一组操作。所有的测量设备必须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即必须经过确认,并在受控条件下作用,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计量确认过程有两个输入,即顾客计量要求和测量设备特性,。而唯一的输出是测量设备的确认状态,即测量设备是否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
三、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了解)为控制测量过程的实施,不公需确定该测量过程预期用途下所要求的特性,还需对这些特性进行分析/控制。应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间隔监控测量过程的实施,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偏离预期的要求。可采取统计分析等技术揭示和防止测量过程的失控。 (三)质量成本模型(四)质量成本管理1、确定过程,初步用成本评估,针对高成本或无附加值的工作,从小范围着手分析造成故障的可能原因,耗力和耗财的过程为研究重点。2、确定步骤,列出每个步骤或功能的流程图和程序,确定目标和时间。3、确定质量成本项目,每个生产和质量成本,以及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成本。4、核算质量成本,从人工费、管理费等着手采用资源法或单位成本法核算质量成本;5、编制质量成本报告,测量出质量成本及其对构成比例与销售额、利润等相关经济指标的关系的分析,对整体情况做出判断,并根据有效性来确定过程改进区域等。(五)质量成本分析1、质量成本的结构比例指标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621.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0729.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6989.png2、相关比: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来反映质量成本水平。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5102.png三、质量成本构成(一)预防成本1、质量策划费用定义:质量策划费用是指有关部门和人员用于策划所需的时间的费用支出。包括: 规划质量体系的具体细节所需的时间;根据产品设计和顾客对质量要的要求,编制用于材料、工序和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程序、作业指导书所需的时间;可靠性研究;试生产质量分析;为编制试验、检验和工序控制的指导书或操作规程等所需的时间。2、过程控制费用定义:是为质量控制和改进现有过程能力的研究和分析制造过程(包括供应商的制造工序)所需全部时间的费用。包括: 为有效实施或执行质量规划而对车间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所需的费用支出;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自始至终进行控制所支出的费用。3、顾客调查费用定义:是为了掌握顾客的需求所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和分析所花费的费用。4、质量培训费以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费用不包括指导员工达到标准熟练程序的训练费,而是用于改进和提高质量水平所花费的相关费用。5、产品设计和鉴定/生产前预评审费用为了鉴定设计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评价试制产品或产品规范早期审批时所支出的费用。此外还包括生产前预评审费。6、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和是指用于整个质量体系的和管理费用,以及辅助费用。7、供应商评价费用是指为了实施供应链管理而对供方进行的评价活动费用8、其它预防费用包括质量及可靠性组织机构的行政管理和(不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及行政办公室人员的工资及差旅费)以及零缺陷计划、厂房设备维护等预防性措施费用。(二)鉴定成本1、外购材料的试验和检验费用 指由实验室或其它试验单位所进行的为评价外购材料质量所支出的费用,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及办公室人员可能用到的任何费用,还包括检验人员到供货厂评价所购材料时所支出的差旅费。2、实验室或其它计量服务服务 指实验室计量服务有关仪器的校准和维修费用,以及工序监测等的费用。3、检验费指检验人员评价厂内产品技术性能时的支出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和办公室人员可能支出的有关费用,但不包括对外购材料的检验费用以及机器设备、公用设施、有关工具或其它材料的检验费。4、试验费指试验人员评价厂内产品技术性能时的支出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和办公室人员可能支出的有关费用,但不包括对外购材料的试验费用以及机器设备、公用设施、有关工具或其它材料的试验费。5、核对工作费包括: 操作人员按照质量计划的要求而检验自己的工作质量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 在制造过程中按要求检查产品和工序是否合格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 挑出不符合质量要求而被送回的全部废品、次品所需的时间的费用支出; 进行加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评价。6、试验、检验装置的调整费指有关人员进行性能而调整产品及有关设备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7、试验、检验的材料与小型质量设备的费用用于试验主要设备的动力消耗,以及在破坏性试验时消耗的材料和物品。小型质量设备的费用包括了非固定资产的质量信息设备的费用。8、质量审核费用用于产品和体系的审核费,包括内审和外审9、外部担保费用指外部实验室的酬金,保险检验费等。10、顾客满意度调查费为了了解顾客(包括内部)对产品质量满意程度而进行相关调查分析的费用。11、产品工程审查和装运发货的费用指产品工程师在发货前再次审查试验和检验数据时所支出的费用。12、现场试验费指在最终发货之前,有关部门按照顾客的场所试验产品时所造成的损失,包括有关差旅费和生活费。13、其它鉴定费用包括供应商认证等费用(三)内部故障(损失)费1、报废损失费因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所损失的费用,以及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在采购、运输、仓储、筛选等过程中因质量问题所损失的费用,不包括由于其它原因而废弃的材料。2、返工或返修损失费为修复不合格品使之达到质量要求或预期使用要求所支付的费用,包括重新投入运行前的再次检验费用。3、降级损失费因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质量等级而降级或让步所损失的费用。4、停工损失费因质量问题造成的停工所损失的费用。5、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因处理内部质量事故所支付的费用,如重检验或重新筛选等支付的费用。6、内审、外审等的纠正措施费 内审、外审等的纠正措施费是指解决内审和外审过程中发现的管理和产品质量问题所支出的费用,包括防止问题再发生的相关费用。7、其它内部故障费用 包括输入延迟、重新设计、资源闲置等费用。(四)外部故障(损失)费用1、投拆费在保单约定范围内,对顾客投诉的调查研究、修理或更换所支出的费用,或在保单期满之后用于顾客特殊投诉的调查处理所支出的费用。2、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 直接用于校正误差或特殊试验,保修产品或零件以及用于纠正非投诉范围的故障和缺陷等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不包括安装服务费及合同规定的维修费用。3、产品责任费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有关赔偿损失费用(含法律诉讼、仲裁等费用)4、其它外部损失费用包括失误引起的服务、付款延迟及坏账、库存、由顾客不满意而引起的成交机会丧失和纠正措施等费用。四、劣质成本1、劣质成本的组成: 预防成本(不增值部分)劣质成本 鉴定成本 故障(损失)成本(内部故障+外部故障)2、劣质成本的分析步骤 六西格玛管理的观点认为,质量差错率越小,质量水平越高,其预防成本曲线会下移。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由3σ-6σ水平,损失成本下降,预防和鉴定成本也在下降(曲线下移),造成总质量成本降低的最好方法是降低劣质成本。第五节 质量与标准化我国标准的体制 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概念 掌握我国强制性标准的要领和法律地位 了解强制性标准的范围 熟悉强制性标准的形式 熟悉推荐性标准的概念 了解推荐性标准的作用标准的制定 掌握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熟悉制定标准的对象 熟悉标准制定的一般程序、标准的备案和复审标准化的常用形式 熟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的概念企业标准化 熟悉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 熟悉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 了解企业标准的贯彻与监督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掌握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 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及表示方法 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WTO/TBT)规范 了解WTO/TBT协议的基本内容 熟悉WTO/TBT协议的主要原则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都是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定义:标准: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注: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以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注2: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减少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标准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标准化是一种活动。标准是标准化的产物。一、我国标准的体制(一)标准分级标准分级是根据标准适用范围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我国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除四级外,1998年又增设了一种“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作为对四级标准的补充。1、国家标准:指由国家的官方标准化机构或国家政府授权的有关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和适用的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GB或GB/T、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三部分组成。2、行业标准:指中国全国性的各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一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是国家标准的补充,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我国有58个行业标准代号。地方标准编号由行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年号组成。3、地方标准: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和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制定地方标准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抵触。地方标准的编号,由“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再加上斜线、顺序号和年号四部门组成。4、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在没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时,企业可制定企业标准以指导生产。企业可制定指标高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使用。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由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部门统一管理。企业标准应在发布后30天内办理备案。一般按企业隶属关系报当地标准化行管理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要部门备案。(二)标准性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可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性质。我国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性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地方标准中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1、强制性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性手段加以实施的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出口。强制性标准的强制作用和法律地位是国家有关法律赋予的。强制性标准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全文强制: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条文强制: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强制性内容的范围:(9) 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10) 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11) 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电磁兼容等技术要求;(12)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其它要求;(13) 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环境质量要求;(14) 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15) 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16) 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2、推荐性标准:是非强制执行的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推荐性标准。二、标准的制定(一)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并兼顾全社会的综合效益。3、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先进技术成果,在符合使用要求的条件下,有利于标准对象的简化、选优、通用和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4、相关标准要协调配套。5、有利于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6、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和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我国标准化同国际接轨。(二)制定标准的对象1、“重复性事物”是制定标准对象的基本属性。重复性事物是指同一事物反复出现多次。2、标准制定的对象国家标准制定的对象:I、 互换配合,通用技术语言要求;J、 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技术要求;K、 基本原料、燃料、材料的技术要求;L、 通用基础件的技术要求;M、 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N、 通用的管理技术要求;O、 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要求;P、 国家需要控制的其它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制定的对象:7项(P42)地方标准制定的对象:3项(P42)企业标准制定的对象:4项(P42)3、标准制定的程序第一阶段:预备阶段: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新工作项目建议;第二阶段:立项阶段:在对新工作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审查和协调的基础上,提出新工作项目;第三阶段:起草阶段:制定标准的关键阶段,按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定(GB1.1-2000)编制标准起草案征求意见稿、编写编制说明和有关附件;第四阶段:征求意见阶段:第五阶段:审查阶段:第六阶段:批准阶段:第七阶段:出版阶段:第八阶段:复审阶段:第九阶段:废止阶段:4、标准的备案标准备案的要求标准备案的含义:5、标准的复审复审工作一般由标准制定单位组织进行,其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复审的结果一般有:第四、 确认标准继续有效;第五、 予以修订,修订标准的程序和制定标准的程序基本一样;第六、 予以废止。三、标准化的常见形式 比较常用的标准化的形式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等。(一)简化: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量,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简化是对社会产品的类型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和调节的一种有效形式。(二)统一化: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统一化的实质是使对象有形式、功能或其它技术特性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标准确定下来。统一化的目的在于消除由于不改要的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为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守的秩序。统一化分为二类:一类是绝对的统一,二是相对的统一。简化与统一化的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一致,即从个性中提炼共性;后者肯定某些个性同时并存,着眼于精炼。(三)通用化: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互换性:指在不同时间、地点制造出来的产品或零件,在装配、维修时,不必经过修整就能任意地替换使用的性能。互换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产品的功能可以互换,二是产品的配合参数按规定的精确度互相接近,通常称为尺寸互换。惠特尼:美国的标准化之父。(武器)(四)系列化:指产品系列化,它是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四、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一)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7、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8、 贯彻实施有关的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上级标准。9、 正确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实施企业标准。在制定和修订企业标准时,注意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0、 积极承担上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11、 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并使之正常、有效运行。12、 对各种标准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二)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企业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5、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严格执行;6、 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按标准检验。7、 企业研制的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都必须进行标准化审查。8、 企业应当接受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基本概念1、国际标准: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它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使用。2、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ISO确认并公布的其它国际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二)彩国际标准的原则和一般方法1、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2、采用国际标准的一般方法:认可法、封面法、完全重印法、翻译法、重新起草发和包括(引用)法(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和表示方法1、等同采用:指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果上相同,或者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只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2、修改采用:指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技术性差异,并清楚地标明这些差异以及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允许包含编辑性修改。修改采用不包括只保留国际标准中少量或者不重要的条款的情况。修改采用时,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文本结构上应当对应,只有在不影响与国际标准的内容和文本结构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才允许改变文本结构。
采用程度 | 符号 | 程度代号 | 一般表示方法 |
等同采用 | ≡ | IDT (identical) | GB xxxx-xxxx(idt ISO xxxx:xxxx) |
修改采用 | = | MOD (modified) | GB xxxx-xxxx(mod ISO xxxx:xxxx) |
六、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WTO/TBT)(一)贸易技术壁垒(TBT)的基本概念1、定义:贸易技术壁垒(TBT)是指由于各国或地区制定或实施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及标签标志等技术要求,如果制定或实施不当,可能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2、技术法规和标准:技术法规是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加工生产方法的文件,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属于此类文件。标准: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和生产方法提供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区别在于符合的性质,与标准相符合是自愿的,与技术法规相符合是强制的。3、合格评审程序:是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的技术程序,例如:实验、认证、认可、检查和认证。一般来说,由出口商承担合格评定的有关费用。不透明和不公正的合格评定程序会对国际贸易造成障碍。(二)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的主要内容1、 各成员要保证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制订、批准和实施不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2、 各成员要保证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透明度。 当成员国的标准以及制定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对贸易有影响的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时,必须向WTO通报,并要留出适当的时间征询其他成品的意见,对收到的意见要进行研究和答复。(三)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规定的正当目标TBT协议中规定:技术法规除为实现正当目标所必须的条款外,不应有额外限制贸易的条款。正当目标:1、 国家安全需要2、 保护人身安全或健康3、 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4、 保护环境5、 阻止欺诈行为6、 其它目的。包括保证质量、技术协调或促进贸易。(四)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的基本原则1、 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原则2、 非歧视性原则TBT协议要求各成员承诺WTO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义务。国民待遇:各成员应保证在技术法规方面给予来自任一成员境内产品的待遇,不低于本国生产的同类产品或来自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的待遇。3、 标准协调原则4、 同等效力原则只要其它成员的技术法规能够实现与本国法规相同的目标,即使这些法规与本国的法规不同,该成员与应积极考虑此技术法规与本国法规具有同等效力。5、 相互承认原则6、 透明度原则(1)、建立通报制度当各成员在制定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时,有下述两种情况必须进行通报:A、 相应国际标准不存在,或与相应国际标准不一致;B、 对其它成员的贸易有重大影响。(2)、建立咨询点(3)、TBT委员会第六节、产品质量法和职业道德规范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规定 熟悉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原则 熟悉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熟悉产品质量责任的概念 掌握判断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
掌握《产品质量法》中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 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熟悉《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 熟悉《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要求 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 熟悉质量专来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一、产品质量法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并于93的9月1日起施行,2000年7月8日九届人在第1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一)《产品质量法》立法宗旨和原则宗旨: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为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基本原则:1、 有限范围原则:《产品质量法》主要调整产品在生产、销售以及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活动中发生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重点解决产品质量责任问题,完善我国产品责任的民事赔偿制度。2、 统一立法、区别管理的原则:以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政府技术监督部门要实施强制性管理;对其它产品则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3、 实施行政区域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属地化原则: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采用地域管辖原则。4、 奖优罚劣原则。(二)《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1、适用《产品质量法》的产品范围以销售为目的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所获得的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产品。初级农产品(如小麦、水果等)、初级畜禽产品、建筑工程等不适用本法规定。未投入流通领域的自用产品,赠予产品等也不适用本法规定。2、产品质量责任(1)产品质量责任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它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不履行保证产品质量义务的民事责任,这也是判断产品质量责任的重要依据。产品质量责任是一项综合的法律责任。(2)认定产品质量的依据:A、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对于产品质量规定必须满足的条件,如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人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B、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作为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以及确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无论何种标准,一经生产者采用,并明确标注在产品标识上,即成为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明示承担有关法律责任的担保。C、产品缺陷(3)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存在缺陷赞成他人损害,是生产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前提。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A、产品本身不应当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但因设计、制造上原因,导致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这种危险即为“不合理的危险”。B、某些产品因本身的性质而具有一定的危险,但如在正常合理的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但因产品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也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这种危险就属于“不合理的危险”。存在“不合理危险”的原因:A、 产品设计上的原因导致不合理危险(也称设计缺陷)。B、 制造上的原因产生的不合理危险(也称制造缺陷)。C、 是因告知上的原因产生的不合理危险(也称告知缺陷、指示缺陷、说明缺陷)。3、《产品质量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产品质量法》中对企业管理提出法定的基本要求,即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本条对企业管理提出基本要求,但对具体的企业来说,应当建立什么样的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质量规范及考核办法,法律不作具体规定。4、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产品质量法》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产品内在质量要求及其制定依据、产品标识的规定,销售者进货检验验收、保持产品质量的规定,以及产品内在质量,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四个方面: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保持产品原有质量,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5、《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明确禁止性规定包括:(1)、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2)禁伪造产品的产地。(3)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的厂名、厂址必须真实,禁止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4)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中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6、《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1) 推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2) 推选产品质量认证制度。(3) 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4) 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5) 实行奖励制度。7、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1985年建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是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实施的一种具有监督性质的检查制度。它既是一项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又是一项有效的法制手段。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如对抽查结果有异议,则须在接到检查结果之日起15日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是其上级质量监督抽查部门申请复检。8、质量奖励制度中国名牌产品指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顾客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评价工作以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和发展评价为主要评价内容。中国名牌产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不得扩大使用范围。标志的标准色为红、蓝、灰三种颜色构成。二、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要求职业道德的显著特征是通过它能使公众对该种职业产生和保持信赖。(一)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是对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概括性要求,也是制定具体规范的基本依据。行为准则: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全面提高质量、改善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国民质量意识、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2、 诚实、公正、全心全意为企业(组织)、顾客和公众服务。3、 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不断增强服务能力;4、 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切实增进社会公益和公用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关要求:1、处理好公共关系(1) 提高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管辖范围内所有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 努力宣传质量工作对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3) 实事求是地介绍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的义务和权利。(4) 在发表公开言论时,要事先明确说明自己的身份及受委托的对象或被授予的权限。2、处理好与企业(组织)、顾客的关系(1) 在专业领域内,忠实地代表每一家企业或每一个顾客的利益;(2) 事关与质量专业技术人员有商业联系、商业利益,以及在可能影响其判断或服务公正性的情况,要向企业(组织)或顾客如实说明情况;(3) 须向企业(组织)或顾客说明,如果无视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判断将会产生不利后果;(4)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得泄露与顾客(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顾客)有关的任何商业或技术信息;(5) 没有得到有关各方面的同意,对同一服务不得接受一方以上的报酬,如果被聘或受雇,未得到聘用企业、组织或雇主的同意,不得进行另外的咨询服务。3、处理好同事关系(1) 要注意对他人在工作中的贡献给予肯定;(2) 努力帮助所管理或指导的人员在专业上不断成长和提高;(3) 不进行不公平竞争,与所有的同行或有业务往来的人士发展友好关系,增进信任程度。(二)专业基本要求可从事质量管理、质量认定、质量监督和质量咨询服务1、企业内部要求:(1) 质量评定:对重要质量标准、关键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能够实施客观的评价。(2) 质量检验:对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方法、水平、及其结论能够给予指导并实施有效监督;(3) 产品开发和质量改进: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对产品开发和质量改进等能够进行策划、具体参与或提供咨询指导意见;(4) 质量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的认证能够组织自我审核;(5) 安全、环境鉴定:对重大关键安全设施和环境设施的质量状态进行鉴定。2、社会评价要求:作业社会中价组织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其执业行为具有授权范围内的证明效力,为此应具有以下能力:(1) 质量认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状况能够进行客观、科学的认定,出具有关的技术报告;(2) 质量监督:根据委托,对产品及服务的过程和结果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并出具有关报告;(3) 质量仲裁:在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产生纠纷时,能够根据委托作为第三方提出权威性仲裁意见;(4) 质量咨询:在开展质量改进、体系认证、质量培训等咨询活动中,能够提供为企业所接受、使企业满意并能取得实际效果的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