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11294|回复: 22

研发项目风险管理实践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7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实施风险管理的意义
, V) d! [! T2 g$ ^项目经理博客: C- |; r! G5 X; R, o: R3 L- h8 A

0 x3 e5 P9 E; a" {- ~  风险管理对于项目成功意义重大,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风险不断的出现并干扰项目的正常开展,对项目目标的达成带来各种不利的影响;如何有效识别和管理风险日益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O% U* b5 G. O
) X7 D4 ]6 G& q! {( X, Y2 v% f  s- k; n  所有的项目都会遇到风险,包括新产品或者对已有产品开发一个新的版本;例如:关键技术人员的流失、市场条件的变化、客户希望的变化、开发组织业务条件的变化等;对于这种情况中存在的风险若能够提前预料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缓解,这样可以扭转项目组总是救火的状态,起码开始出现主动控制一些问题的局面;虽然有了风险管理不一定成功,但会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并能够尽可能的避免项目的失败;
4 o8 [9 w0 n9 z. _' W  W
2 x# W+ B1 x# u$ |2 C项目管理论坛
% }# m  N3 Z, o1 n" `
3 U) d4 D; g# A9 h# W# h7 x5 J2 现状分析# d; o9 f% D/ i7 M8 B: {
; w$ G6 S# Y9 j4 P/ w
  M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一直效果不明显,也得不到项目和部门的认可。为了能够发现问题的根源,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我们启动了风险管理现状调研工作,进行了风险管理记录分析和各层次的抽样访谈工作; 9 t8 b, b( g, E5 V2 D1 d

! `) T6 \" k% R! k. d2.1 记录分析% {& G7 U# h9 Q% s7 C* O
8 I8 I- A; _1 W* b" m$ x( F
  对该年度所有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记录进行分析,了解存在的大致问题,并以此作为基础确定访谈的提纲;通过分析,发现项目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可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J- o1 _$ x( L
% \- o% F  @6 ^6 P6 l9 e
  1) 风险跟踪活动执行较差,大部分项目在初次识别了风险后就疏于跟踪风险的状态,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
- O+ l2 Y8 g* ]+ e+ {+ b. o
& {/ D! Q  W/ w% h1 k! u# v, U  2) 风险活动没有作为项目的日常活动开展,没有定期重新识别和更新风险列表;/ Z- U- \; A3 v4 v& B1 C) {4 f
- e8 W" \- n3 ~4 s" T
  3) 没有项目对风险管理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整理经验教训,提出最佳实践等;$ ^4 T; c2 u  ]0 A# Y1 C$ M
4 m$ B( r9 z: ^3 Q
8 w: ^) }  \( Z! M- [( W3 r
2.2 抽样访谈- j  n6 A4 K. ~7 k
1 I" k9 o" `, I) U8 k
  首先根据对过程记录的分析,抽取出对风险管理活动最主要的部分,对这些部分的内容制定了访谈的提纲,访谈提纲的内容按照项目风险管理可能涉及的范围分为3个层面,1是组织层面、2是项目层面,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访谈的对象,以便真实了解项目、部门的关注重点和存在的问题;+ c- @7 i- ?' A0 S/ m1 Z0 X
6 W9 m$ ]0 W3 ^
  根据对访谈结果的分析,风险管理问题目前分为3个层面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2.2.1 组织层面" D4 e) p9 p& B/ l7 r

& Y: I* T  A2 u3 S4 }  1) 整个公司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收集风险管理经验教训的机制,包括从什么渠道获取类似项目的风险数据、已有的风险信息如何有效的进行共享等;" u! I$ V  R$ |

: o# K% ^7 g( _' w  2) 对于识别出来的重大风险,是否能够建立起一种应对的机制,除了项目内部的风险,也包括外部风险,使得一些重大风险能够尽快的被合适的层面意识到,并进行分析和找到应对措施?- }5 p. [$ _6 b1 `" L& P1 E# Q
5 Q  n# q& f$ {% ?$ D* l
  3) 项目面临的风险通常有2类,1是项目内部风险,例如:开发进度风险、人员流失、技术难度和新技术等,项目可以尽可能的采取一些办法,通过调整开发方法、调整计划或资源等来进行部分的有效控制;2是项目外部风险,包括供应商供货及时性问题、供应商升级产品版本、外部需求变更、项目范围大、对外依赖太多等,由于这类风险项目往往难以及时获取相应信息,造成应急措施不足,有些风险的发生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如何有效地对这两类风险进行归纳和整理,研究风险的应对措施是各项目当前最为迫切的需求;
, m1 b+ I4 L' U5 E* s1 v3 {3 R
7 {5 d( H( H0 c# h' \+ W& M( r7 U$ m+ [0 X# R- f8 k7 N$ o$ z
2.2.2 决策层面
; }5 C9 E; e& z& }/ j  ?, S7 t
, ~' X$ z* V4 J  ~0 g& G* F  很多项目最大的风险是产品决策层面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往往不是项目组所能够应对的,或者很难应对;这类风险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O* g7 Y) p  o$ l8 Y/ L

/ ]& u& h0 O& b# x" ?3 _9 d. k8 \  1) 不切实际的需求承诺,或不切实际的产品交付期的承诺,经常在项目组接到现场需要某功能版本的通知时,此时离计划交付期时间已经很近了,例如本周通知下周就要提供版本,项目组基本上没有时间和资源来规避这个风险,而后果往往是不良的产品质量或者其他需求的延期开发; + I& M; d7 `/ H, ]- J

8 h  Q) z+ ~4 Q: x5 Z+ j/ W" D  2) 开发一个没有价值的产品或需求,这里的没有价值包括产品没有市场、需求的开发投入产出比很低(例如:客户需求很紧急、重要,但是这个需求我们需要投入的成本太高,以至于根本不会赚钱或者赔钱);' K0 i! T9 z, G% b' e1 E( h8 W
' k; n" ?: m6 g

7 J# `7 F! n9 U  ^! a7 B4 B, [/ q5 c2.2.3 项目层面
3 \2 G& M/ R8 w/ A: N% ]
) _/ C8 \4 @5 ^" C  1) 项目对风险认识不足,通常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知道使用什么方法去识别风险、又如何找出关键风险并进行控制;项目经理博客
" z. \, p0 f$ [) \
5 D* c6 g& p+ F, O  ^  2) 项目组很少对过去风险管理实施情况或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总结,以便在下一次项目过程中能够尽早的规避这类风险;目前是仅凭项目组的个人经验和直觉,往往存在对一些重大风险遗漏、重视不足或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的问题;0 R( U2 R5 u! @8 i. U3 ~5 l

6 j% k, t# j, i7 w; w  3) 项目组基本上很少进行正式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会议;在项目日常过程中,项目成员往往可能不太愿意暴露潜在的问题或者自己的疑虑,以免被项目经理或部长认为是优柔寡断或没有积极性等;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在风险管理意识尚未普及时,往往还是需要正式的风险会,在会上大家头脑风暴都来反映问题,找出可能的关键风险;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3 改进建议
& ?2 i$ G- o0 \7 _2 K& d! q- Q+ o% Z, S3 f, R1 O
  根据以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以下一些方面来逐步的改善:
2 O' D" R0 ^3 ]6 H6 e2 K6 F4 M, E+ ^& f7 L8 x" Q
3.1 对组织层面的建议项目管理论坛* `( K/ q+ w" g  ^( u
1 l3 b3 z1 U- G3 O% a8 i  j" D
  1) 组织层面的当务之急是研究建立组织的风险数据库、项目风险、问题的经验教训库,要组织和策划如何有效推广这些数据库的使用,真正的将项目的风险、问题数据收集起来;如果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数据库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这方面可以逐步规划,但是对于目前的这种情况要考虑一些折中的方案来解决,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推广,可以考虑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大家的使用;
$ S& R  A. x9 p: g  O$ J9 x* W% {
  2) 对于项目复盘或者里程碑报告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模板,建议能够优化模板,并最好直接要求提交到数据库中,有利于信息的共享;
) c1 L+ s2 P: k6 E+ h& `& T% O; Q/ H& ~- c9 A4 h- L& A
  3) 建议组织层面投入一些人力来作项目具体风险的收集和分析,包括对历史问题的整理、现有已经暴露的风险的分析等,对风险进行分类整理并定期发布,以便项目能够及时快速的获取这些信息;bbs.mypm.net- h+ G. c) r  S
' S8 q9 x, O' a: b. j, h( C
  4) 建议组织根据项目组的需求开发实际有效的风险管理培训教材,教材中要有实际的案例分析和帮助,对项目有计划的安排培训,提高公司整体的风险意识;这对后续推动风险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 @/ K7 H1 f  \2 F# b& Z
' ~" ?( Q- @5 o  J, ^" y& Q! m& @# d; c0 C/ X" W0 a
3.2 对决策层面的建议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v. {9 a" U8 X8 v3 S
# }! s$ n4 Q: Z; O
  1) 首先建议决策层面投入一些精力关注项目风险,鼓励项目组将部分风险和问题适当的升级汇报,以便决策层能够了解项目的关键信息,以便准确的作出决策;这方面工作说起来简单,但是实施上却是有些难度;从领导层面来说,建议更多的创造出能够公开暴露项目问题的一种氛围或者文化,有了这种氛围,项目组才可能愿意将项目问题及时升级;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 R9 g' F) |4 s9 K7 {; l7 ?) R. F! @! k/ y
  2) 在决策是否要短期交付或者超出原有项目范围的交付,决策层面需要了解存在的风险,考虑这种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包括不良的产品质量、延期交付的其他需求、客户的满意度等;这方面的问题部分产品开始逐步重视起来了,对于新增的重大需求尽量规划到下一个版本;而较小的需求则需要跟项目组沟通,明确各需求实现的优先级和需求实现调整的策略,以便项目组能够执行一个可实现的计划,后续开发过程受控;项目管理者联盟
" N% R  q5 j) N+ {3 o. B  p6 I3 Y6 w0 D0 T0 o, \% F5 E
  3) 关于需求实现是否经济的问题,高层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并有趋势要求有关部门去收集每个需求实现的成本;这项工作目前有些难度,由于财务核算的不精细,造成对产品或项目的成本核算、效益核算都存在问题;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先收集有些简单的数据,只要能够反映问题即可;这些数据如果能够及时反映给市场一线,让他们知道研发承担的产品成本后,那么他们与客户交流沟通时也就有了明确的依据;在产品薄利的时代,相信这项工作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q7 |' }2 L# \. Z& _" O: n
) d  F0 x" i: ?- b$ |' Z
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 H  _& |) l6 U! Q+ P9 U) I/ p9 B/ _" [" ]6 _6 w
3.3 对项目或部门的建议
$ s3 i& J# O; ]& h  }  f* j; n: E0 h, h  F* j
  1) 项目人员特别是风险组人员要有意识的加强风险认识,积极参加培训,建立起风险的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2) 为了真正有效的实施风险管理,首先要作的是需要收集以往项目和现在项目遇到的重大问题,问题发生的原因;因为这些原因往往就是风险本身;要有意识的收集风险信息和项目问题信息,为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做好准备;/ q0 I% y! u. e  H* Q
8 e: H& E0 |: u0 k
  3) 项目组要能够积极参与风险的讨论和经验分享,将相关信息提交到组织提供的数据库中;项目复盘工作要坚持开展,项目组成员要积极参与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为组织资产作贡献,为下一次应对提供经验;0 N, ]( D4 V7 {) U# g0 X

' ~% V& _. p4 x! z  4) 项目组要有风险管理负责人,他要能够定期组织项目组的风险活动,将风险管理活动纳入到项目的日常活动中,例如项目周例会、月例会、CCB例会等; 各开发组相关人员、接口关系、依赖关系等相关人员都需要参与,以便能够识别出最关键的风险;项目管理论坛
- q; \1 z- m& A! b/ B0 Q: a# T3 E9 s. \  ?6 O4 |( q) a! m
  5) 在识别出风险后,风险描述中一定要把风险发生的根源、可能在哪种场景发生,发生后可能带来的后果描述清楚,制定的应对措施等需要与风险后果影响人员进行沟通确认;
7 L6 h- f( E2 m% t4 W5 I1 O' i" Y' \; r7 f! Z
  6) 风险识别可以使用风险源清单模板来进行识别,对于资源受限或进度紧迫的项目来说,也可以使用其他2种比较常用的方法:1是通过对项目生命周期中各阶段(例如:需求、方案、设计、实现、测试等)的回顾, 以便发现各阶段中可能存在的风险;2是通过对WBS列表进行审查,重点对各里程碑实现、接口问题、WBS是否全面等进行审查,以便发现隐藏的问题;例如:如果发现某个需求根本不在你的WBS列表中,那么这个需求可能就会带来很大的进度风险;
- M7 a- n$ H/ |$ ?$ ?, R9 o! p: \
  7) 为了控制进度风险,很多项目使用增量模型来进行缓解,将需求进行分解和细化,并采取每次交付部分功能的方式,一方面这样有利于与用户和用户代表就每次交付的需求达成共识,减少需求的变更程度,同时也有利于控制风险;业界经验,一般项目一次交付的规模越大,项目进度估算越不准确,这样进度风险就越大;项目经理圈子
2 g& m, }% g/ a- c9 F6 X
$ r; c; \) \) U: p7 _4 o$ Y) v, D  8) 关于人员风险,由于核心岗位人员的离职,往往给项目带来很大的风险,为了能够加强人员备份又不需要占用太多的资源,很多项目组使用了小组责任制的方式,每个开发任务由2-3个开发人员共同负责,最大化的减少人员离职带来的风险;' f$ J1 y8 [9 h5 v& c; _- F% h/ y

8 K: q3 Q* q: W! T# z! Z  9) 一般而言,项目前期的风险最多、影响也最大;为了尽可能的发现风险并进行监控,项目的风险活动开始越早越好;例如:项目方案存在的风险越早发现越好,否则可能对项目是致命的打击;0 |1 S4 K# V( a2 G, P) r2 P

: B4 i# I' z4 `2 G; ^7 l1 v1 ?, a6 N0 P5 d; o3 o' `( k
4 总结
: m. y3 l4 J8 y4 `" F8 H/ d
. K1 g; ^' I! H: b  H7 Y" G  以上的简单分析,可能不能涵盖所有的问题;其中每一项问题的改善都需要经过与相关人员充分协商,考虑到现有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制定出真正有效、可行的行动计划;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项目风险管理改进的过程是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公司从上到下的认识达成和经验的积累!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不懈努力,公司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终究会得到很大提升的!项目经理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项目管理就是通过最简单最快的计划和方法来完成任务,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能更好的做好下个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项目管理,能给企业带来很高的利润和良好的品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XIEXIE 孙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指导`虽然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正好在培训这方面的东西,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7-23 15:18 , Processed in 0.19166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