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模具培训学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华模具培训学院
查看: 1227|回复: 0

调模的基本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5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模具试作或生产过程中,当模具发生故障或产品品质发生异常时,往往要在机台上对模具进行针对性调整,使模具状态恢复正常,及时进入顺利生产,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调模”。/ {9 Z8 m9 u0 k' H
调模作业对模具生产的时效性影响很大,正确有效的调模作业方法可以迅速排除模具故障,稳定产品质量,确保生产效率,减少浪费,节约成本。调模作业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作业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冲压工艺知识,熟悉掌握机床状态、模具状态、模具结构、产品成形过程和产品尺寸要求等生产要素,并有敏锐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丰富的调模经验。
8 z6 ^3 c7 g; m- ?/ O0 S冲床、模具、材料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一个冲压产品,其品质状况不仅与模具有关,还与产品材质(影响产品的成型性能)、冲压设备(包括辅助设备,影响冲压稳定性)有关。确切地说,冲压产品的品质状况受冲压生产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的影响。另外,作为模具调整和修理依据的产品品质判定结果,在产品检测判定过程中,也可能因人、机、法、环等因素的差异出现误差。因此,在模具试作或生产过程中,当产品品质发生异常时,首先应确认产品品质的判定结果是否有误,然后再调查和分析产品品质不良发生的原因。1 w! T# g4 |; M3 }0 W
    在排除其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对模具进行调整或修理的对策。不分青红皂白盲目对模具进行调整和修理,只会破坏模具状态,恶化产品品质。8 u% t- G8 B$ R! ]# Q8 }+ [
    在确定产品品质不良是模具状况所致时,就必须对模具作出调整或修理的对策。在机台上对模具进行调整,是快速恢复模具正常生产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调模时,针对冲压不良的现象要对照条料,检查模具状况,仔细调查,具体分析,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对策,尽量从根本上解决故障问题。不同的人,由于知识、技术和经验等的不同,对于同一问题点,所作出的调模对策和方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即使是殊途同归,在调模作业时,也必须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 U0 s% X2 @2 X2 t6 b0 y* T* \' c6 l$ r/ ?% [1 Q3 Y  h
1、1、稳定性原则:; f6 i7 R/ J( f% A4 l
    如前所述,调模的目的就是快速恢复模具正常生产状态,所以调模的对策和方法应该在确保模具生产(产品品质)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否则纵然一时能够恢复生产,也会遗留模具事故或品质事故的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反而得不偿失。; G: H# t' g1 V6 z4 ]7 v7 j$ q% i
例如:调整镶块位置时,要注意垫片的规范使用,尽量减少垫片数量而用整体垫片,尽量加大垫片的有效作用面积,垫片堆焊后要去除凸起焊渣,装配时要确保镶块与型腔在各个方向限位良好,减少调整时产生的误差和不稳定性因素,维持秩序和提高镶块在冲压成型时的稳定性。* f2 u6 u2 H+ T( Q( \
2、相关性原则:5 w3 Q9 N' M. g% c- K' }2 A& e
    相关性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产品尺寸的相关性,对产品而言,必然有形状和位置尺寸来决定其空间形状和位置的唯一性,也就是说,产品的任何空间尺寸都不会是完全独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二是产品成形的相关性,产品在模具中往往需要经过多个工步冲压成型,其尺寸受模具各工步工作零件和辅助零件的制造精度和配合精度的影响,所以应将模具视为产品冲压成形系统,既要保证同一工步的成形精度,又要兼顾相关工步的成形影响,维持系统的稳定平衡。
% o4 G! ?! h' S) |9 M  [在调模作业前,应先了解清楚相关尺寸的数值和相关成型工步(零件)的功能,充分考虑调模作业可能造成的相关尺寸变化趋势和对产品成形稳定性能的影响,否则就可能造成“捡了芝麻漏了西瓜”、顾此失彼的局面。; [  T4 P# f8 h/ U* ~. M: @
    例如:在调整弯曲尺寸时,应首先确认有哪些相关的尺寸(如弯曲高度、弯曲角度和弯曲位置尺寸等)和这些尺寸的实际测量数值。对模具检查确认时,要对照数据和条料进行,考量模具定位系统和条料送进、定位状况,确认相关的尺寸依此由哪些工步成形及其成形状况如何,检查弯曲后工步有无干涉、变形现象,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最后的制定相应的调整对策,保证相关尺寸都OK。0 _  g% V! z& M6 D4 [4 X
( F# c6 y: ^- k$ A% B) l3 P9 ~
3、可逆性原则:! K$ z3 g5 j) y* _1 e+ S2 W% y5 i
    所谓可逆性,是指模具的调整对策无效时,能够在机台上恢复原有状态,重新对策调整。可逆性原则不仅有利于排除故障原因,还可防止调模时出现盲目损坏模具部件的无序状况。
8 n2 S# u' f7 Z作为生产中的模具,其零部件结构的设计制造,已经在实践中证明了其合理性,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出现故障而已。当然,调模时难免会改动零部件尺寸,正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遇到尺寸改动不可逆(即需要重新加工而无法用垫片等恢复)时,就应该谨慎从事,多方确认,并请示相关技术主管人员方可进行改动。若损坏了工件却又调整无效,反而得不偿失,徒增模具修理难度和修理费用。. f# w1 k$ [0 U
4、可溯性原则:
" D! f) n; k9 Q/ Z    所谓可溯性,是指模具的调整应当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为何调整,如何调整,效果如何,都应记录在案,作为以后追溯、总结和学习的依据。可溯性原则是我们有效控制调模作业行为和提高模具调模技术的重要途径,但也是我们在模具管理中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环节。* g) ]; \: G7 p+ x% _( P: ]6 ~
    模具故障,千变万化;调模实践,永无止境。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我们的模具技术一定会达到更高的层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sitemap|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UG网-UG技术论坛-青华数控模具培训学校 ( 粤ICP备15108561号 )

GMT+8, 2025-5-18 04:03 , Processed in 0.05876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