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uzhi282 于 2011-6-29 12:59 编辑
( h% J c5 X1 ~: U& |" V3 d+ @$ _: W, Q+ }! P6 C
一直相信ug功能是强大的,以往的各大论坛帖子上关于凸轮制作基本上都是靠复杂的公式+表达式+xyz规律曲线(当然比较精确)凸轮设计难度大。
( c7 \6 S. {) F目前我发现其实很简单,例如盘型凸轮的制作方法如下(这里只讲思路,后续会有详细的教程),一般大家一看就会了,喜欢的就顶一下 U9 f0 G% b7 y. g8 f
1.只需要凸轮时序图:比如(0-80度)近休程,(80-166度)推程1,(166-200度)远休程1,(200-228)推程2,(228-341度)回程,(341-360度)休程
$ F$ [0 K4 |' J1 u8 h2.利用revolve旋转命令,以长度(等于基圆半径R0)=30的直线(过原点)分别旋转(0-80度),(80-166度),(166-200度),(200-228),(228-341度),(341-360度)六个平面片体,注意不要缝合。 W6 ]* {( j# V# X; E7 F# P. }1 X
3.关键的一步(UG隐藏的功能)用曲面规律延伸命令,规律延伸,(80-166度)推程1片体外边缘,规律采用多项式插值法CUBIC函数,行程为凸轮棍子推程h1比如0-8,
( L8 p) u H8 e9 h4 j( S9 ?4 r1 t4.如果是休程,则,规律延伸值为恒定CONSTANT=0
: j* W& _0 |% e: d3 M5.如果是回程,则,规律延伸值cubic插值,临界值【-(h1+h2),0】,h1,h2分别为凸轮推程 # ?- p/ l2 m! W1 v/ K
6.将以上做好的6个片体,缝合,增厚,追加键槽孔,即可完成。。。。。
5 F& w$ V% c; m d' C; O/ K1 |" F: G$ O
哈哈,是不是方法比较新颖和简单啊
; Z# p! z. q. t+ s- G/ `。。。。。。。。 |
|